老子与庄子思想有什么异同

Posted 庄子

篇首语:知识的确是天空中伟大的太阳,它那万道光芒投下了生命,投下了力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老子与庄子思想有什么异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老子与庄子思想有什么异同


老子思想

在整个中国古代哲学史中,最具有哲学底蕴的当首推道家哲学。道家以老庄并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对道的推崇,在学说的许多方面都有一致性,因而二人的学说可以互释、互明。但庄子的思想并不只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延续这样简单,他们的思想也存在许多差异。

老子与庄子思想的相同点

1、有生于无是老子与庄子思想的核心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对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一命题的诠释上。即万事万物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现象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有生于无这一命题始于老子,老子在哲学上把道说成是宇宙的最高本体。《老子·第42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 是天地万物的法则。老子主张万物由道而生,只有顺其自然才是生存法则。老子的无为说法实际上是对人类在自然界所处的地位提出的一种质疑,是一种对人的行为方式的批判。

道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万物的总根源,是因为道的无为。《老子·第14章》描绘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唆,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为道纪。天下万物生于道,也就等于说天下万物生于无,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万物来源于道,也就是有生于无。

到了庄子那里,有生于无仍是其本体论的核心命题。所不同的是,在对宇宙之始的探索中,庄子热衷于有始、无始的追问。《庄子·德充符》说: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既然天地之间的事物日夜都在变化,人们不能窥见到它们的开始,那么,对于天地之始这类问题就只好撇开实证沿着逻辑推演的思路来寻找答案了。庄子在与老子不同的思路下得出了与老子相似的有生于无的结论。但老子的道旨在强调道的无形,庄子的道是说有都是从没有、存在都是从不存在那里演化来的。

2、老子庄子的朴素的自然人性论

道是老子和庄子生命哲学的逻辑前提,也是生命追求的最高价值,与道融合即是生命最高价值的实现。在老庄思想中,道即是自然,生命对道的追求就是对自然的崇尚。

老子有道常无名,朴,朴指浑然未分的自然状态,这是道的本真之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以朴为道之本性即是以真为人性之本,人为的一切如道德教化都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破坏。庄子说:性者,生之质也,性是伴随生命与生俱来的,是生命的本质,因此人性天然是至真至纯的。道家从这种自然真朴的人性论出发,对儒家的仁义礼智的思想进行了激烈批判。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指出任意的出现是自然之道被破坏后的产物。所谓儒家的仁义道德实质是假仁义伪道德。庄子则指出儒家以仁义易其性,失去其常然也儒家宣扬的仁义越多,对自然人性的破坏性越大,离人的自然本性越远。这一思想标志着宗法、等级专制制度下个人的觉醒,具有重要的意义。


老子庄子思想的不同点

1、道和人的关系

《老子·第25章》宣称: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这个观点表明尽管人无法与天、地、道相比,却有别于万物,具有万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庄子的思想却彰显人与万物的一致性,将人等同于物。人没有任何特殊性,与天地万物具有相同的起源和地位。

2、处世哲学方面

老子和庄子虽然都推崇道,在自然观、天道观方面有其共同点。然而两人对道延伸出的不同的处世之道却相去甚远。具体地说,老子宣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主张顺应自然规律来治理国家。同时老子强调要循着道法自然,推崇不争、谦和。而庄子提倡齐物论,在庄子的视界中,世间的一切差异都是相对的。于是,无名、无功成为人生在世要修养的内容。

3、老子与庄子不同的精神渴望。

道家的道境就是自由之境,老子庄子的道之于无的意识是最高的自由意识,将无视为道的根本特征正是出于对自由的追求。从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思想出发,可知道倒可以自由地化生万物。因此生命与道合一,这就是老子庄子所认为的生命最高境界--自由之境。但老子与庄子对这种境界的理解有些差异。老子的道是指纯真质朴本性的实现;而庄子的所认为的则是高度的、绝对的自由。因此老子的生命哲学具有极强的现实性。而庄子更高地追求个体精神的自由和超脱。

通过对老子庄子思想的比较可以看出,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具有许多相同之处,其中道是老子庄子哲学的根据和基础。他们都认为生命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道。但同时老子与庄子的哲学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差异性,所以不能将老子庄子等同起来。道家的哲学独特而深邃、冷静而超脱,对我们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巨大的感召力。对现代社会的人们都具有巨大的启示作用。道家的思想价值和作用——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

相关参考

庄子跟老子有什么不同

著名的道家-老子老子的生平老子(约前604-约前531)大体生活在与孔子(前551-前479)相同的时期,是道家思想的奠基者。根据《史记》的记载,他真正的姓名是李耳。他的家本在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如何区别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春秋楚国人,曾为周政府守藏室官员,孔子曾向其问礼。现在通行的老子书,都分为上下篇,上篇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下篇的第一句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因此后人取上篇的「道」和下篇

老子和庄子是什么关系

老子和庄子的区别老子是最初提出道家思想的核心人物,是这一学派的始祖,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主要思想,使其延续。同为道家这一门派大师级人物的老子和庄子,在思想上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将道家学派的思想发展壮大。

庄子与老子历史问题!

孔子西元前551年出生庄子西元前365年出生至于老子,一般人都说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孔子还去向他问有关于「礼」的问题,「礼」就是有关于祭祀和日常生活的礼仪。因此认为老子较孔子出生的早。故依出生先后老子

庄子达生表达了什么哲学思想

庄子达生达生是庄子写的一本哲学文章,收录在他著作的外篇里。庄子是战国后期著名的道家人士,汉族,也叫做庄周,生于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庄子是当时思想家、哲学家,还是一个文学大家,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

为什么有人说庄子生于老子之前?

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老子起码比庄子早100多年,因为老子生卒年虽然不详,但是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而孔子出生于西元前五五一年,因此老子出生时间铁定比这个时间早很多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

春秋战国庄子的生平简介 庄子的名言名句精选

战国思想家庄子简介,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周是宋国的公室后代,先祖可以追溯到宋国的第十一代国君宋戴公,宋戴公为庄姓始祖

有关庄子和苏东坡的问题

苏东坡有句话: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一句话和庄子的“轮扁斲轮”说古书都是古人之糟淀粉有不同的可以帮我说明一下双方宣称的异同处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其或义指旧书者,有圣贤书,有

嵇康的思想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嵇康的思想嵇康作为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在当时可以说非常有代表性,也许正是因为地位的原因,嵇康和一般士人的思想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嵇康的思想作为“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嵇康喜欢研究老子庄子的道家

老子<道>的思想

我想问这2个问题???Q1.请试述老子道思想的本体观(道.有.无)及老子思想中<道>的涵义???(可以详细说明吗???)Q2.请试述原文中老子<自然无为>与<柔弱胜刚强>的思想要义,并说明二者在生活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