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千古名相管仲一生的功与过

Posted 管仲

篇首语:学者的一天比不学无术的人一生还有价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细数千古名相管仲一生的功与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细数千古名相管仲一生的功与过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先秦诸子的地位不可谓不高,但大多是坐而论道的布衣之士,笔下纵有千言,手中却无寸柄。如孔子长期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却无功而返,直到56岁时才当上鲁国的大司寇,代理宰相职务,惜为时仅3个月,根本不可能积累丰富的从政经验。荀子也只当过一次地方小官,没有全面治国从政的实践。孟子曾经

向齐宣王、梁惠王反复宣传自己的治国理论,却被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不受欢迎。至于韩非子、墨子等等更是远离庙堂。由于他们没有从政的实践,当然也就无力贯彻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更无法检验自己学说的正确与否。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不能不让人为之惋惜。

在先秦诸子中,管仲和商鞅大概要算是例外了。他们二人不仅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而且身居要职,手握重权,因而有可能贯彻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实践自己的理论。实践的结果,也大获成功,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理论的正确。若细分一下,商鞅虽然在事业上成功了,但从他个人的角度来看又是失败者(最后被保守势力车裂而死);而管仲则不然。他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称霸中原,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管仲在位的时间更是长达40余年,功成名就,既是学识丰富的思想家,又是政绩斐然的政治家。这在先秦诸子中也可说是独一无二了。

从前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当然是夸大其辞。依笔者之见,一部《管子》倒真可以作为治理国家者重要而有益的参考。该书有三分之二的内容涉及经济问题,所论范围也十分广阔,诸如对外贸易、宏观调控、价格、市场、货币、垄断等等,几乎把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包揽无遗。因此,也可以说,《管子》是一部古代的经济学全书。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和管仲本人早年的经历有关。据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管仲曾与鲍叔牙合伙经商。正是早年的经商实践,使他积累了许多关于经济方面的感性知识,为日后治理齐国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管仲担任齐国的宰相以后,立即向齐桓公提出自己的治国理念: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又说: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即使在今天,以百姓为天、以人为本这样的话也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而管仲在2600多年前就能够提出如此深刻的政治理论,实在是非常可贵的。

为了贯彻以百姓为天的治国理念,管仲又提出: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为了顺民心,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富民、利民的措施,因而使齐国的经济繁荣、民风纯朴、综合国力空前强大,为齐桓公的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他还非常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名言就出自这位大思想家、政治家之口。从此以后,这句名言被中国历代进步的思想家反复传诵不已,也为历史上一切开明的政治家奉为圭臬。管仲治齐的辉煌业绩赢得了孔子的极高评价: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

俗言: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管仲当然也不例外。孔子在高度评价管仲功绩的同时,也不无遗憾地批评他在执政的后期,个人生活太奢侈、讲排场,有违礼的原则,有僭越之嫌。因此,孔子讥曰: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这是其一。其二,管仲更为严重的过失在于,他在位期间,没有安排好接班人。对于这一点,宋代的大思想家兼文学家苏洵在《管仲论》里分析得非常深刻。简而言之,就是:当管仲病危之时,威公(即齐桓公)问之相,他仅仅指出:竖刁、易牙、开方三人非人情,不可近,却没有举贤者以自代。殊不知当他去世之日,正是这三人弹冠相庆之时。由于出现了权力真空,这三个家伙便共同挟持齐桓公,为所欲为,倒行逆施,使管仲苦心经营40多载、已然好端端的齐国顿时大乱。尤为可叹的是,曾经叱咤风云、威风一时的齐桓公,最后也惨死在这伙人手里。真是令人扼腕而叹!这个结果,无疑是一大历史悲剧,也是作为杰出政治家的管仲留给后人的一大教训,值得后人深思!

相关参考

白起有着怎样的功与过

白起真正称得上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正史上几乎找不到关于他的败绩,一生历经大小战役七十余场,杀敌超过百万,仅长平之战,白起就坑杀降卒超过四十万,人送外号人屠,虽然对他冷酷杀人的做法多有诟病,却不妨

秦始皇的功与过如何评定

秦始皇的功与过秦始皇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其上台后推行的一系列各方面的举措均对后世带来不同的影响,其中有利有弊,且秦始皇为人暴戾残酷,后人对于他的评价普遍褒贬参半,但总体上功大于过。秦

李鸿章简历李鸿章的功与过是什么 全面评价李鸿章

【李鸿章简历】李鸿章的功与过是什么全面评价李鸿章  李鸿章的功与过  李鸿章扬名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咸丰年间的太平天国破坏了江苏地区固有的资本经济萌芽。捻军为匪,重于劫掠破坏轻于民生建设。

秦始皇的功与过?

秦始皇功迹: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废封建、设郡县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车轨修建驰道修复&建造万里长城秦始皇过错:焚书坑儒滥用民力残酷刑罚详细解释:废封建、设郡县:由朝廷任免地方官员,建立中央集权体制统一文

如何评价李鸿章的功与过

学习中国历史,没有人不知道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而这些条约的签署者,就是遭万人唾骂的清政府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与这些条约在一起,李鸿章成了千古罪人,朝廷斥责他办事不力,免去了他的

明太祖-朱元璋的功与过

1重惩贪污--朱元璋规定将贪官“枭首示众仍剥皮”示警2厉行法治--制定大明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作为皇帝耳目,专门监察百官,又使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分典刑狱,互相牵制,合称「三法司」3严禁宦官干预政治

李鸿章的功与过都有哪些

李鸿章的功李鸿章是晚清时期清政府中的重要大臣,也是晚清名人,在清朝中兴的过程中他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因为他在晚年周旋于政府和洋人之间,代表政府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于是人们对于它的批判之声极多。但是到

蒋经国的当代台湾的功与过

李钟琴:蒋经国的功过一百年有的政治家,生前大权在握、唯我独尊,死后却身败名裂、家人不保;有的政治家,生前仿佛是缔造历史的伟人,死后其头上的光环却日渐暗淡;有的政治家,在台上之时风光无限,其实只不过是历

爱国大臣李鸿章的功与过有哪些

李鸿章的功李鸿章是晚清时期清政府中的重要大臣,也是晚清名人,在清朝中兴的过程中他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因为他在晚年周旋于政府和洋人之间,代表政府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于是人们对于它的批判之声极多。但是到

浅谈曾国藩的功与过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分析

曾国藩的功与过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经历了清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而且可以说正是有了曾国藩等一大批人的救国之心,清王朝才能苟延残喘,才能不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毕。曾国藩铜像虽然曾国藩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