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吴起引发千年争议,吴起为争功名不择手段

Posted 名将

篇首语: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名将吴起引发千年争议,吴起为争功名不择手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名将吴起引发千年争议,吴起为争功名不择手段

吴起杀妻。

中国古代谈起不义之人, 往往要列举以下坏典型──易牙蒸子媚君、吴起杀妻求将、杨广弑父篡位。不过史家论及春秋战国时的兵家,又通常将孙武、吴起并列。吴起出仕鲁、魏、楚三国均建奇功,且留下用兵治国的《吴子》启迪历代兵家。军事才干如此受推崇的吴起,道德上却备受质疑,在今天,他的经历同样能引发人们去思考如何处理功利追求与道德底线的关系。

辉煌与阴影,都集中到这个引发千年争议的名将身上。

在群雄争霸的战国初期(约公元前440年),吴起出生于备受强邻欺凌的弱邦卫国。在他年少时,家境即由富庶走向败落,这种环境造成了他求胜心强,热衷功名,却又狭偏易狂的心理。据史籍记载,吴起为出仕送礼而耗尽家财,结果一官未得,反受同乡讥笑。他由此狂怒,竟杀死非议自己的30多个邻人后逃往鲁国,临行前声言不做卿相不还家。

此后,吴起求学于儒家大师曾子,却因在母亲去世时不回家吊丧,被注重孝道的老师逐出。于是,求官若渴的他便横下一条心在鲁国从军,悉心攻读兵法,并在齐军来攻伐时拜见鲁君献策请缨。鲁国人见他岳父家是齐国名门,不愿重用,吴起便斩下妻子首级,换来鲁君封他为将统军,也由此留下千古骂名。

吴起也确实是个军事天才,弱小的鲁军经他训练统领,竟一战便击败在春秋战国时素称强大的齐国。不过作为孔子同乡的鲁人不齿于吴起之德行,擢升他的鲁君看到此人如此心狠手辣也深感惊悸,不久便把他辞退。吴起转投魏国,被正准备变法求强的魏文侯起用。

吴起在魏26年,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同时又辟土四面,拓地千里。任魏西河(今陕西省境内)守将时,一再以少量兵力击败庞大的秦军,占据了黄河以西700里之地,使原来强大的秦国一度岌岌可危,魏国变成战国头强。

魏文侯死后,武侯即位,吴起又不受信任,转而投奔楚国,被楚悼王任为相,仅一年便创造了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的显赫成就。这个外来户仕途上一步登天,又提出种种变法措施,招致楚国众多贵族嫉恨。悼王刚死,那些大家贵族便招呼弓箭手围住前去致祭的吴起。尽管吴起临危显智谋,趴在了按礼教神圣不可侵犯的故王遗体上,期冀弓箭手放过他,孰料乱箭还是如雨点般射来,吴起身中数箭,倒地而亡。楚肃王继位后,严格按照楚国的法律以兵器触及王身者,夷三族,挨个追查当初箭射楚悼王尸体者,找到了70余家,全部满门抄斩。吴起这一死法,也算为自己报了仇,拉上了好些垫背的同死鬼。

在列国争霸时,吴起每到一地都能强军兴邦,确有过人之才。他的著述除《吴子》外大多散佚,却仍留下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的谋国强军之道。吴起还认为争名、争利、积恶、内乱是引发兵祸之源,虽只论及肤浅表面,仍可谓在世界军事史上最早探索了战争的社会根源。

而另一方面,吴起所到之处均引发非议并最终被谋害,固然是因变法得罪了既得利益集团,其个人道德缺失的因素也不容忽视。据记载,吴起为将时曾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不过从他对亲人也无情无义的行径来看,此类举动不过是笼络下属的手腕。当时被吮疽的士兵的母亲知道此事忍不住哭起来,然而不是感激而是悲哀,认为儿子受此拉拢定会送命。

以春秋战国的孙武、吴起两位著名兵家相比,著述孙胜于吴,武功吴过于孙,但后人往往尊孙武而轻吴起,正是因为德重于才。纵观千年的统军征战经验,军界公认仁、信、智、勇、严齐备,方具名将之风。古时虽有谋大事者不拘小节的辩辞,然而身为将帅,想服众仍需注重个人操守,才能全方位塑造良好素质。若只讲权谋而鄙视道义,虽可得功利于一时,从长远看必然滋生毒化社会风气和败坏军人武德的负面作用。吴起在史册上留下令后人赞叹的武功,但其为争功名不择手段,却应视为古代兵家遗产中的糟粕。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吴起的结论可谓一语中的,那便是——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相关参考

杀妻求将的主人公是谁

杀妻求将,为了谋得将军的职位,不惜杀害自己的妻子,比喻为了追求功名而不惜伤天害理,为了成功不择手段。吴起画像杀妻求将出处及主人公: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

杀妻求将的主人公是谁

杀妻求将,为了谋得将军的职位,不惜杀害自己的妻子,比喻为了追求功名而不惜伤天害理,为了成功不择手段。吴起画像杀妻求将出处及主人公: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

为求功名杀妻拜将

中国古代谈起“不义之人”,往往要列举以下坏典型──易牙蒸子媚君、吴起杀妻求将、杨广弑父篡位。不过史家论及春秋战国时的兵家,又通常将孙武、吴起并列。吴起出仕鲁、魏、楚三国均建奇功,且留下用兵治国的《吴子

杀妻求将的主人公是吴起吗

杀妻求将的历史人物是谁?杀妻求将的主人公是吴起。杀妻求将典故,出自《·孙子列传》。吴起为了取得鲁国信任,不惜杀死来自敌国(齐国)的妻子以获得将军位。后比喻为了成功不择手段。吴起杀妻求将典故的出处据汉代

战神吴起

一吴起并不是魏国人,而是卫国人,本为富家子弟,年轻时爱好交游,喜谈功名,自诩为姜太公、管仲一类的“王霸之才”,不惜花费重金,托人游说国君,希望能进入朝中做官。然而吴起家室虽富,却非名门之后,身份不够高

吴起学究天人通晓三家经典却为何下场惨淡,扒一扒名将吴起的悲剧

吴起,春秋战国之中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在战国的历史之中堪称是一个传奇。他一生侍奉过鲁穆公、魏文侯和魏武侯、楚悼王四位君主,无论他侍奉的是哪位君主,这三个国家都因为吴起的存在而光彩夺目。吴起的一生才学学

吴起杀妻是给谁看的

中国传统里有借前辈名人表扬后起之秀的习惯,比如表扬某人有名将之风,总是习惯说孙吴在世,孙当然指的是孙武、孙膑,而吴就是吴起。实际上,在《史记》里,孙武、孙膑和吴起三个人的故事被司马迁合并做传,可见在司

志丹县历史人物

一、陕西的吴起县与历史人物吴起有什么关系吴起镇相传是因战国时魏国大将吴起曾在此驻兵才得名的。吴旗镇(吴起镇),相传为战国名将吴起屯兵之处,后因“起”与“旗”同音,遂改称吴旗。商为羌族鬼方游牧区,西周时

吴起训练的魏武卒究竟多厉害 又是什么导致魏武卒的消亡的

还不知道:魏武卒有多厉害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有不少名将,而这些名将身后都有出色的军队,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厉害的将军,他的名字叫做吴起,而他训练出来的一支军队叫做魏

一代战神吴起,战无不胜却遭万箭穿身,兵家恨不也是政治家

吴起是一代名将,打仗是杠杠的。在三个诸侯国带过兵、打过仗,几乎从未输过,是个常胜将军。所以后来人们说到「”兵家”,就会连着说「”孙吴”,「”孙”是孙武,「”吴”自然是吴起。可就是这么一个神人,战场上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