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大规模歼灭战的范例

Posted 战争

篇首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大规模歼灭战的范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大规模歼灭战的范例

长平大战,创造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大规模歼灭战的范例。秦军首先破坏了诸国合纵的企图,并以离间之计,诱使赵国换掉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巧妙地把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军事斗争揉为一体。秦军主将是驰名战场、战无不胜的白起,而赵军主将是纸上谈兵的赵括。此战之后,六国无强兵,秦统一全国再也没有遇到重大军事对抗力量了。

长平大战,秦之大将白起把四十余万赵之降兵全部坑杀活埋,乃中外古今之仅有,伤亡人数为古代战争史之最。

邯郸城外,寒风萧索,远远地走来一小队人,他们身衫褴褛,骨瘦如柴,血迹斑斑,一个个尽管还很年幼,可是脸上却凄苦苍凉,如同活鬼一般。远远地望见邯郸城门,顿时泪流满面,跪倒在地,号啕大哭;有的凄楚无言,呆呆的立着;有的回头向背后的远方望着,那可怕场景再也抹杀不掉……。这年幼的240个人正是长平之战中,侥幸存活下来的赵国士卒,而45万赵军全部被活埋了,简直是恶梦一场啊!

战国末期,秦国加紧了兼并战争。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取了韩国的野王(今河南省沁阳县),使韩国的上党郡完全和本国隔绝。上党军民见本国援救无望,又不肯投降狼虎之秦,于是就投奔了赵国。赵惠文王派名将廉颇率20万大军驰援上党,到达长平关(属今山西高平县)时,秦军已攻破上党,上党郡守冯亭力战不支,率军民撤往赵国,途遇赵军。廉颇看到秦兵势锐,即日就能打到关前,于是依据长平关险要地形部署防御,严阵以待。一场战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大规模战争爆发了。

廉颇立垒设营,东西数十里,星罗棋布,互相连接,先取守势,在主阵地外向前推进,建立据点。赵的光狼城、东鄣城、西鄣城均派兵把守,互相呼应。在赵军机动部队出动侦察秦军动向时,秦军也派出由司马梗指挥的机动部队侦察赵军动向。两军发生遭遇战,赵笳指挥的机动部队大部被歼,本人也阵亡了。廉颇闻报,传令各营垒将士细心据守,不准与秦兵交战。秦军统帅王率主力军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决定乘胜继续进攻。

战斗开始,秦军攻势极猛,赵军无力支持,东鄣城、西鄣城相继失守。进攻光狼城的司马梗带头奋勇登城,主力紧接杀进城内。赵将冯亭力战,但打不退秦军的攻击,于是边战边退,撤往赵军主营垒,三城均被秦军占领。秦军趁势逼近赵军主营地带,当即进攻。但廉颇坚壁不战,因而阵地稳如泰山,秦军毫无进展。以后秦军屡次挑战,赵军都按兵不动。

两军在长平相持了三年,不分胜负。廉颇坚壁拒战,已是很不容易,赵王见能抵住秦军,不免骄傲起来,多次督促廉颇出战,企图打败秦军,见廉颇仍采取守势,便责难廉颇伤亡太多,并且胆怯不敢出战。于是秦国趁机采用反间计,派出间谍,携带重金,潜往赵国,买通赵王左右亲信,散布谣言说:秦国最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廉颇倒是好对付,而且他快要投狭恕4耸闭曰菸耐跻阉溃赵孝成王即位。赵军数战失利,早已引起赵王不满,廉颇又坚壁不战。当听到秦方的流言,竟昏聩的信以为真,于是决定派赵括,接替老将廉颇。

赵括是赵奢的儿子,赵奢是一员名将,机智善战,曾在公元前270年,在阏与(河北省武安县西)使秦国遭受了一次前所末有的挫折,被赵惠文王封为马服君。赵括自少年时代就熟读兵书,善谈兵法,连父亲也驳不倒他,自认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不认为他具有真正的军事指挥才能,只会夸夸其谈。此时赵奢也已死去,有远见的人纷纷劝阻。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的兵书,不知道时势变化,要是让他统兵带将,就好象胶柱鼓瑟一样。赵括的母亲也坚决反对,她牢记赵奢生前说的话战争是关系着国家命运的大事,必须以严肃和谨慎的态度去对待,而赵括却把他看得轻而易举,这就一定要坏事!于是,赵母急忙去对赵王说:请大王不要用赵括替代廉颇将军。他的品行和他父亲赵奢完全木同。他父亲作将军时,很得军心,大家都拥护他,大王赏赐的物品,他都分给部下同享,^旦接受命令,就会公而忘私,不过问家事。赵括现在刚做了将军,马上变得趾高气扬,盛气凌人,自以为了不起,两只眼尽往上瞧,对部下毫不关心,没有人敢接近他。大王赏赐的金帛,全部搬到家里,乘着有利可图之时,购买田宅,一心谋求个人的私利。这些和他父亲怎么相比,哪有半点相似之处!希望不要用他,以免坏了国家大事。赵王回答说我的主意已经决定了,不会再改变了:赵括的母亲见劝阻不了,没有办法,只好说:既然这样,倘若将来赵括兵败误国,可不要将我们一家子一同问罪。赵王应允了。

赵括于是出任赵军统帅,率军从邯郸出发,前往长平,接替廉颇职务。一到长平,就把廉颇原来的决定全部改变,把将领全部换上自己的亲信,准备大举出兵攻打秦军。秦王见赵王中计,很是高兴,认为打这样大的仗,只有武安君白起才行,于是密派能征善战的白起为上将军,到前线指挥秦军作战。原秦军统帅王为副帅,并严令军中保密,有胆敢泄露是武安君白起统兵作战的杀头。

秦军白起出任统帅,针对赵括没有作战经验、鲁莽轻狂的特点,取相应措施。以第一线部队向赵军进攻,接战即退,诱敌深入。主力部队在既定地区筑垒,构成口袋形阵地,两翼配备钳攻部队;另派强有力部队向赵军侧背迂回,断绝赵军退路。赵括为了显示自己的声望和自以为有非凡的将才,立即改变廉颇筑垒固守、疲劳敌人的持久战术,将各军垒合并成大营。当时,廉颇交了兵权,只带百名亲兵回邯郸了,冯亭还在军中,力劝赵括,没有成功。赵括严厉训饬众将说秦兵如果前来,各个要奋勇争先。如果战胜,立即追击,一定要让秦军片甲不留、匹马无回!既没有预定作战计划,又盲目主动进攻。

白起多次派出少数部队前去挑战,让赵军总是取得一些轻微胜利。每次战斗,白起都亲临前线,登高观察情况,和王等将领分析研究战局情况,看出赵军的确已由谨小慎微、用兵持重,转变为赵括的骄傲自大、举动轻率的战场状况,于是决定最后向赵军发动进攻。

秦军统帅白起聚集众将,分析清战况后,分派任务,让那些前去挑战的将领只许败,不许胜,将赵括引到预先设置好的秦军壁垒前就算立了大功。其他将领守壁垒的,攻两翼的,抄后路的,都分派妥当3众将领明白统帅意图后,无不钦佩欢呼,各自领兵准备去了。

秦军挑战,稍事抵抗后即行撤退,赵军追击;秦军又轮番挑战,轮番引赵军追杀。赵括错误的认为此战胜利在望,于是亲率主力,开营追击,一直追至秦军早已设置好的壁垒前,各路撤退的秦军都掩躲起来。赵括于是命令乘胜攻击秦垒,连攻数日,秦军营垒守备严密,坚不可拔。赵括又抽调后续部队,增援前线,但是秦军迅速完成合围战略,迂回到赵军侧背,截断了赵军的退路,赵军主力两侧出现强大的秦军骑兵的袭击。秦军的两翼侧击,攻势猛烈,很快将赵主力截为前后不相连的两个部分,准备分别吃掉。赵军损失较大,赵括虽然停止攻击秦垒,集结兵力再战,也没有打退两翼的攻击,前后仍是联系不上,于是就被动的转为就地筑垒,待援固守。

赵军被包围于长平,军粮来源发生困难。而秦王亲自到河内地区征发年满15岁以上的青少年到长平参战,加强围攻力量,截断赵军救援兵力和运输道路。赵军缺乏粮食接济已经46天了,军中发生了互相残杀吃人肉的惨状。赵括感到粮食已尽,救援无望,士卒互杀为食,军心涣散,不久就会被攻破,于是决定冒死突围。将全军分成四路,分头冲杀。然而白起又预选了弓箭手,四处埋伏,遇见突围的赵军将士,一通乱箭射出。四队人马冲击三四次,都被射回。这样又相持了一个月,赵括羞愤难当,亲自精选上等锐卒5000人,都穿重甲、执利刃,率先突围,仍然无力打开缺口。迫不得已,就在撤回之时,马失前蹄,赵括摔于马下,被乱箭射死,冯亭也力战而死。赵兵立即大乱,40余万大军无人统帅,纷纷扔下武器向秦军投降,甲胄器械、战车辎重堆积如山。

秦军接受赵军投降后,白起认为秦已经攻取了上党,如此多的降卒,不全杀掉,怕生乱子。于是借口选出精锐,编队调整,区分完毕,乘夜派秦兵分别包围,把各组赵兵全部活埋了。这次坑杀,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坑杀战俘,连同前后斩杀的共达四十五万余人。秦军屠杀赵军的地方扬谷,流出的水都是红色的,后世就称这条水为丹水。秦兵把死的头颅聚集在秦垒之间,称为白起台、头颅山,现在山西省高平县境内还有冤谷、省冤谷、杀谷等地名。白起坑杀赵军后,只把年纪最小的240人放回赵国,自此以后,赵国再也没有多大的军事实-力了,其他国家也无力与秦抗争了。

长平之战,赵中离间计,使廉颇受陷老死楚乡;战后,赵国挑拨离间秦王,白起被赐剑自刎,名将可悲!

相关参考

长平之战简介,中国古代著名战役长平之战的时间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

长平之战的历史意义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参战人数赵

长平之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长平之战是发生于公元前262年的一场战争,据悉,此战战后,杀神白起歼灭敌军四十万。它加速了中国统一的步伐。它催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的大帝国。同时,长平之战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租到的包围歼灭

古代历史战争纪录

中国古代历史上使用兵力最多的战役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的一场大规模野战。战役前后耗时3年,以秦军胜利,赵军失败而告终。是役秦军前后杀死赵国军人45万,被后人认为是战国形势的转折点。自此战后,其

白起长平之战坑杀40万降卒 这是史实吗

白起长平之战走在长平古战场上,周身笼罩着一层寒冷与荒凉,四周是连绵起伏的山丘,更加衬得战场的寂寥。除却萧瑟,还是萧瑟。长平之战图片长平之战可谓是经典之战,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这是

秦国有多少人?长平之战秦国如何养活60万士兵?

秦国有多少人?长平之战秦国如何养活60万士兵?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长平之战是中国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歼灭战,秦国和赵国兵力的总人数超过了100万,其中赵国约45万兵力,秦国约60万兵力

为什么说鄢陵之战是古代战争中著名的范例

鄢陵之战中逃跑的国君是鄢陵之战对于晋楚两国之间国力较量具有一局定胜负的意义,鄢陵一战后,楚国大败,国君楚共王在伤亡惨重的境遇中连夜逃离。鄢陵之战图片鄢陵之战是一场晋楚两霸主国为争夺附庸小国而挑起的战争

历史上的长平之战起到了什么作用

一、作用:长平之战秦军歼灭赵军40万,因为赵国本来就是六国中最有军力和秦抗衡的国家之一,赵国被打的惨败,严重影响了六国和秦斗争的士气,也破坏了六国的联盟,使六国再也没有能力和秦进行战争,为秦扫平六国,

长平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古代战争中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此战后赵国一蹶不振,秦国士气高涨,向一统六国又迈进了一步  长平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长平之战交战双方是秦国和赵国。  关于将军:长

长平之战结束后,战神白起为什么要大规模屠杀俘虏

长平之战的结局出现大规模屠杀俘虏现象,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无论是当时的风气还是战争本身的发展态势,都决定了白起和秦军十有八九会对投降者进行屠杀。首先,战国时的秦军,为了将自己塑造成专业的杀戮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