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尊师

Posted 孔子

篇首语: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孔子尊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孔子的弟子燕伋简介 燕伋望鲁台

  孔子的弟子燕伋简介燕伋望鲁台  燕伋是孔子的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被誉为尊师重道第一人。据历史记载,燕伋出身一个知书好礼的殷实之家,年少时父母相继去世,他于22岁那年到山东曲阜去拜孔子为师,完成

1分钟历史故事

孔子尊师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

教师节主题班会

尊师重教"主题班会设计一、指导思想热情讴歌教师工作的崇高和伟大,介绍历史上闻名的尊师重教的例子,说明尊师重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怎样做才是尊师,大力表扬同学们尊师的行为,同时也指出一些有违尊师的现象

爱国爱民奉公守法尊师重道

 说到北洋军阀,很多人头脑中的印象就是土匪一般,这绝对是刻板印象在作祟,因为北洋军阀的真实形象和我们头脑中的印象不仅不一样,而且甚至大相径庭。那么,北洋军阀究竟是怎样的呢?实际上,北洋军阀不

尊师尊的是什么样的老师呢

拜师礼古人很注重孝道,所以才有「”百善孝为先”,然而对老师的尊重,不下于孝道,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以此来比喻对待老师要像对待父亲一样敬重。古代儒家经典《白虎通义》强调:人有三尊:君、父、师

历史人物 汉明帝刘庄,在尊师重教方面做出好榜样

人物生平少年聪慧刘庄十岁时就通晓《春秋》。时之乐人以歌诗四首,以赞太子之德:其一曰《日重光》,其二曰《月重轮》,其三曰《星重辉》,其四曰《海重润》。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刘庄受封东海公。当时,朝廷

今日历史9月10日大事记,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今天是教师节中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中国几千年的灿

汉朝历史 汉明帝刘庄尊重师长的故事

尊师重道这是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本质就是叫我们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及尊重人才。前面就跟大家说了,汉明帝就是这样一个尊师的皇帝,前面只为大家简单的介绍,在这小编详细的阐述汉明帝刘庄尊重师长的故事,希望

去孔庙拜拜,想去孔庙拜拜,求学,有什么礼仪禁忌啊

想去孔庙拜拜,求学,有什么礼仪禁忌啊?拜孔庙,表达的是尊师重教的思想。人生有四重恩要报,除父母、国家、大自然和众生外,就是师长了。现在中原和江南还有许多人家将“天地国亲师”的神位安全正厅里,这就是尊师

中国传统美德有哪些

中国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尊师敬长、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貌、诚实守信、严己宽人、人贵有耻、见义勇为、整洁健身、求索攻坚、勤劳节俭、见利思义、敬业尽责、清正廉洁、爱国爱民、天下为公等。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