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篡漢,實力強於劉備的孫權沒有太大反應,劉備為何急著稱帝

Posted 方士

篇首语: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丕篡漢,實力強於劉備的孫權沒有太大反應,劉備為何急著稱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曹丕篡漢,實力強於劉備的孫權沒有太大反應,劉備為何急著稱帝

劉備在丟失荊州後,整個集團的實力已經在三方中墊底,但在曹丕建立魏朝後,也只能被迫趕緊稱帝,這和實力以及掌握的地盤大小無關,因為從政治上來講,劉備必須這麼做。
一:和曹丕對等,豎起漢室大旗
劉備從起家時起就是打著「復興漢室」的口號,「隆中對」中制定的最終大戰略也是如此,曹丕篡漢後,不管漢獻帝還在不在,不管他是不是禪讓,劉備的戰略口號就都沒了,法理性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必須馬上重新豎起一桿大旗。
根據《三國志》中的記載,在群臣勸說劉備稱帝的上書和登基後昭告天下的詔書中都有:「曹丕篡弒,湮滅漢室,竊據神器」的語句,劉備集團不能承認曹丕帝位的合法性,要和曹丕對著干,名義上的平等也是必須的。
而且,從劉備個人的感覺上來說,也不能容忍曹丕是皇帝,自己只是個漢中王。劉備和孫權不一樣,孫權名分上一直低於曹操、劉備,在輩分上也和曹丕同輩,所以,孫權可以暫時接受向曹丕稱臣,劉備可是曹丕的長輩,堂堂梟雄向晚輩低頭可不行。
二:提振本方士氣
曹丕篡漢時,正逢劉備集團士氣低落時,荊州的丟失以及關羽被殺,對劉備集團的士氣有相當大的打擊,本來劉備集團擁有荊州、益州、漢中,號稱」沃野千里、雄兵百萬、戰將千員「,整體實力超過東吳孫權集團,如果有足夠的時間整合力量,北伐曹魏並不是看不見的夢想。
可關羽戰敗後,劉備集團從戰略上被鎖死在益州,要不是還有個漢中可以做前進基地,基本上都可以提前宣布劉備集團退出爭霸了,大傢伙正在彷徨中,曹丕又篡漢成功,為了提振己方士氣,劉備也必須稱帝,同時,也給手下的文武升陞官,讓大家都有盼頭。
三:東征東吳有了名分和依據
劉備稱帝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東征東吳,名義上是為關羽報仇,實際上是要搶回荊州,甚至於乾脆消滅東吳。可出兵需要有個名義,先稱帝再伐吳就有了名分和依據,劉備建朝是延續的漢朝,那麼全天下的地盤從名分上來講都應該是他的,孫權也從平等的諸侯變成了叛逆,可以理直氣壯地出兵。
並且,關羽丟掉荊州後對劉備集團的內部影響也需要挽回來,大家都知道,劉備集團的真正崛起就是吸收了荊州世家,現在手下最得力勢力集團的老家都沒了,劉備必須要做出選擇,要幫他們奪回老家,否則,本來就對劉備不滿的益州世家就可樂了,在他們眼裡,荊州世家就成了一幫子喪家之犬,他們的底氣就更足了。
所以,綜合以上原因,劉備在丟失荊州,且曹丕篡漢的情況下,縱然實力不如人,也必須稱帝,對外,不能低主要對手曹魏一頭,東征西討需要有大義名分。對內,也需要平息跟隨他入益州的荊州派的恐慌,稱帝後不說搶回荊州吧,至少能馬上有名義給部下陞官,給他們希望的同時也給自己鼓勵。

相关参考

劉備為何留關羽守荊州,趙雲張飛能力不行嗎

三國時期,劉備手下有五虎大將,他們分別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當然五虎將的稱呼主要來自於《三國演義》中的描寫,歷史上沒有這麼個稱號。但即使在《三國志》的記載里,這五人也是蜀國最厲害的幾位上將軍

在鳳雛投靠劉備後,劉備為何將他帶在身邊,而冷落卧龍呢

在「鳳雛」投靠劉備後,劉備為何將他帶在身邊,而冷落卧龍呢?,在三國之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卧龍鳳雛,得一便可安天下!」而大家也都知道,當時的劉備不僅得到了「卧龍和鳳雛兩個人,而且手下還有名震天下的」五虎

在鳳雛投靠劉備後,劉備為何將他帶在身邊,而冷落卧龍呢

在「鳳雛」投靠劉備後,劉備為何將他帶在身邊,而冷落卧龍呢?,在三國之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卧龍鳳雛,得一便可安天下!」而大家也都知道,當時的劉備不僅得到了「卧龍和鳳雛兩個人,而且手下還有名震天下的」五虎

為什麼曹操大戰馬超時,東吳和劉備沒有趁機打許昌奪漢獻帝

解密三國牆頭草東吳:背叛盟友、背刺關羽,那孫權坑過曹魏嗎劉備壓根兒沒實力,孫權內憂外患沒功夫沒道路,曹老闆赤壁損失並不大,撤退時部署得當(特別是對孫權)先說劉備一方。曹操大戰馬超,大概在211年下半年

如果沒有劉備的 ”三顧茅廬”,諸葛亮會出山嗎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中有一個突出的脈絡。那就是擁護劉氏,即劉備這一方。但是劉備從最開始的平原縣令,到最後的蜀漢帝王。這中間的曲折歷程,離不開另外一個人,那就是諸葛孔明。如果當年劉備沒有"三顧茅廬"的話

如果沒有劉備的 ”三顧茅廬”,諸葛亮會出山嗎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中有一個突出的脈絡。那就是擁護劉氏,即劉備這一方。但是劉備從最開始的平原縣令,到最後的蜀漢帝王。這中間的曲折歷程,離不開另外一個人,那就是諸葛孔明。如果當年劉備沒有"三顧茅廬"的話

原本效力劉備的陳群,為何成了曹魏帝國的重臣

陳群,字長文,是潁川許縣人,出身名門,爺爺是陳寔,在漢末可謂是泰山北斗級的名士;父親陳紀,在黨錮時期,在家著書立說,人稱“陳子”,也是天下聞名的名士。要說起陳群是如何成為劉備的部下,可以先從他父親陳紀

劉曄曾提出曹魏和蜀漢共同夾擊孫權,但被曹丕拒絕

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之後,劉備為奪回荊州,於黃初二年(221年)率兵向東吳進軍,夷陵之戰爆發。值此之時,劉曄建議曹丕趁機攻打建業,和蜀漢瓜分東吳,但曹丕並未采納。看起來,曹丕似乎錯失了一次良機,實際

劉封

說完了,糜芳,我們來說說劉封。劉封是劉備的養子,他是在劉備的兒子劉禪出生之前被劉備收養的。關於劉封的出身,《三國志》記載是羅侯寇氏之後。那麼這個羅侯寇氏到底是什麼人?經過有一些人的考證,他的祖先應該是

三國時,為何曹操稱魏王,孫權稱吳王,劉備稱漢中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國家。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漢獻帝劉協冊封曹操為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