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歷史長河中,那麼多次農民起義,為何註定以失敗告終

Posted 地主

篇首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幾千年歷史長河中,那麼多次農民起義,為何註定以失敗告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幾千年歷史長河中,那麼多次農民起義,為何註定以失敗告終

中國自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以來正式進入了封建社會,此後長達數千年的時間裡,可以說農民起義是貫穿了封建社會的始末。
而我們細細看來可以發現,歷朝歷代那麼多的農民起義,但是真正勝利的或者最終果實真正屬於農民的幾乎沒有。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舉例說一說歷史上的農民起義為何是註定失敗。
歷史上比較典型的農村起義
首先,我想先給農民起義下個定義:起義的主體是農村階級,並且最終目的以及成果都是屬於農民階級的起義,才能說是農民起義。
最早的農民起義當屬秦末時期的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當時的秦朝嚴刑酷法,陳勝吳廣一行因大雨而誤了前往戍邊的日子,左右都是個死。
被逼無奈之下只能將同行的窮苦百姓聚集在一起,編造了「大楚興,陳勝亡」的言論,把原本心中就已經被壓迫到臨界值的農民給徹底觸發革命的熱情。揭竿而起後,發展的非常迅速,所到之地窮苦人家的老百姓紛紛響應,很快,陳勝吳廣就擁有了數十萬的大軍。並且建立第一個農民政權——張楚政權。
面對如此輝煌的成就,陳勝吳廣兵分三路想要一舉推翻秦王朝,但是天不遂人願。自身軍隊缺少軍事素養、外部舊貴族勢力紛紛割據觀望、內部矛盾重重叛變不斷等等因素導致陳勝吳廣最終兵敗身死。餘下的部隊被後來的項羽、劉邦等人收下繼續抗秦,而已有的成果幾乎全被項羽、劉邦以及其他勢力給瓜分了。
與陳勝吳廣類似的有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隋朝末年的瓦崗農民起義以及明末李自成起義。我們先說第一個,東漢靈帝時期,國家混亂不堪, 百姓民不聊生,創立了太平教的張角,利用農民的無知和對朝廷的不滿,通過宗教的形式來招攬農民並且實現精神上的控制。逐漸地在全國有了數十萬的教眾,張角不露聲色的把教眾按照州劃分出來,形成一個個太平教分會的形式。
公元182年,張角發動全國的教眾掀起了起義,馬上如同星星之火一般,席捲全國,並且得到眾多的農民響應。但是當時的東漢朝廷以及附屬於朝廷的各大世家大族依舊擁有足夠的實力,再加上張角等人嚴重缺乏軍事素養,最終導致短短几個月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以失敗告終。
但是黃巾起義卻是為天下各大世家大族豪強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擴張勢力的機會,這也直接導致後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局面的產生。
至於隋末瓦崗寨農民起義也是類似,起先在翟讓的率領下,先後數百萬的農民群眾在河南河北等地區聲勢滔天,但是很快由於李密叛變和他的錯誤指揮,使得轟轟烈烈的瓦崗起義走向破滅。
取得的成果以及餘下的部將幾乎被李唐集團所「繼承」。而明末的李自成起義更是為他人做嫁衣的典範,闖王李自成憑藉著「高築牆,緩稱王」、「迎闖王,不納糧」這些口號獲得了深受迫害的廣大農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並一度攻下了北京城。
但是很快由於李自成和手下將領的無道統治、以及吳三桂放清軍入關,多方共同擊打下,李自成的大順集團最終走向了滅亡。
除了上面三次比較有名的農民起義外,還有一次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那就是清末的太平天國運動。1851年洪秀全因為多次考試不及格,國家公務員系統就是不待見他,一氣之下和天父同流合污,聯合同村的馮雲山、楊秀清等人在金田起義。
這一起義可了不得了,馬上得到了眾多有賊心沒賊膽的農民的響應。並且洪秀全還提出了《天朝田畝制度》吹噓著人人有田種,實現男女平等,廢除封建壓迫等等十分吸引農民的政策,很快就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永安建制後太平天國運動達到全盛,一度同清政府南北對峙,佔據了半個中國。
但是由於內亂嚴重,楊秀清、韋昌輝等人被殺,石達開負氣出走;清政府同洋人的聯合;再加上太平天國對百姓的承諾不僅沒有實現並且還實行一系列的暴力腐朽的舉動,最終導致大失民心。多方作用下使得有足夠希望可以擊潰清政府的太平天國運動在1861年宣告失敗。
農民起義失敗的必然性
我們前面談了四場比較典型的農民起義,當然了,歷史上的農民起義遠遠不止這些。而我們可以從這些農民起義里看到似乎歷史上的農民起義鮮有最終能走向成功的。
至於劉邦和朱元璋兩人,前者是在知識分子和地主階級的支持下取得了勝利;後者是依靠著郭子興的豪強起義勢力發展而來的。他們二人的起義勝利,最終與農民的關係不是很大,所以說他們本身雖然出身於農民,但是起義的性質不能歸於農民起義中。
而我們提到的農民起義之所以失敗,原因有三個。
其一是領導集團以及農民階級的短視和能力不足
我們從陳勝、張角、瓦崗寨、李自成以及後來的洪秀全中可以看出,這些人一開始起義之所以能夠迅速發展,原因在於提出的口號目標同飽受壓迫的農民階級的需求高度貼合,所以得到了強烈的響應。
但是隨著起義集團勢力的壯大,必然會遭到朝廷的打擊。此時的領導集團由於本身就是農民亦或者是邊緣階級,因此缺乏相應的軍事、政治素養,比如張角面對東漢朝廷的進攻,只知道固守一城一地,而被皇莆嵩、曹操等人擊潰;並且往往農民起義的領導者很自大、很狂妄,手底下一般都會有類似鄉村秀才之類的人充當謀士,會提出一些比較好的策略,但是他們往往不會聽取。
比如李密手下的魏徽、李自成手下的牛金星、洪秀全手下楊秀清、錢江等人,在適時的時候提出的意見都沒有被採納而造就了一次次的悲劇。
而農民階級獲得政權後,不再是單純地為了改善農民的生活,實現當初起義時的口號。反倒一昧地追求自己的享受,逐漸腐敗了。比如當時陳勝號召著:「苟富貴,勿相忘」。
但是真的等他稱王以後,當年苦哈哈兄弟們來找他「同富貴」,這位直接給砍死了;而當吹噓著「闖王來了不納糧」的李自成進入北京城後,展開了慘無人道的斂財計劃;至於把「無處不均勻,無處不均飽」掛在嘴邊的洪秀全,佔領南京後,坐金轎、建立女館,極盡奢華腐敗。
不僅統治集團,農民起義軍本缺少必要的軍事素養和訓練,使得在戰爭得勝則驕、敗則餒。往往在面對正牌軍的衝擊下不戰自亂,最終導致兵敗。
其二是地主階級的反撲
在農民起義革命中,雖然得到眾多受壓迫的農民階級的響應。但是你要知道,更多的農民並沒有起義造反。老百姓尤其是農民是最「溫順」的人群,你只要不讓他們餓死,就算吃不飽也不會造你的反,革你的命。
反而如果大型的農民暴亂大多數會導致並沒有起義的廣大農民生活的更加不堪,戰亂、朝廷徵稅、起義軍的踐踏等等。並且當起義獲得一定成果時,原本歸附的老百姓發現並沒有得到想要的生活,依舊受到壓迫,只是實施壓迫的對象不同罷了。
這時候朝廷代表的地主階級就會實施強有力的反擊,一個原因是我們前面講的利用現有農民階級心中的不滿;另一個就是農民階級造反,造的是地主階級的反,那這些個地主豪強們能答應嗎?所以出錢的出錢,出力的出力,朝廷和地方勢力出動大量受過系統訓練的士兵和能征善戰的將領,一舉擊潰起義軍。典型的有張角被東漢地主豪強集團的反撲、洪秀全在晚清地主豪強集團的反撲,最終都淪為泡影。
其三是農民起義本身的局限性
其實我們講農民運動為什麼不會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農民起義到最後他們尋求的目標就是推翻現有地主,自己成為新的地主,僅此而已。
所以我們講像陳勝、瓦崗寨、張角、李自成乃至洪秀全,他們這些人帶領下的起義,之所以走向失敗,是他們拋棄了以農民利益為出點的口號,佔據了地盤後稱王、稱帝,一心想的是怎麼鞏固自己的政權,怎麼加強自己的統治,自身成為了新的地主。等待著他們的不會民心的歸附,而是滅亡。
農民階級有著極深的局限性,如果缺乏正確的領導以及真實的利益,那麼農民起義只能是雷聲大雨聲小。
我們今天所說的歷史上的農民起義雖然幾乎都是失敗的,即使沒有失敗也是被其他階級給竊奪了成果。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否定農民起義的歷史意義,我們講農民起義的主體是無法生存下去的老百姓,窮苦農民。他們最早只是想要吃飽穿暖而已,但是沒有人去問津,他們只能去鬥爭,去自己爭取。
所以農民起義最大的作用就是通過階級鬥爭的方式讓歷史在朝前發展,讓統治階級知道農民,老百姓的力量。

相关参考

黑死病導致了英格蘭中世紀農民起義

記者丨徐悅東1381年夏天的農民起義是英國歷史上最血腥的事件之一。黑死病對英國的經濟和社會又產生了什麽樣的影響?面對英法百年戰爭造成的沉重稅負和黑死病之後的嚴苛勞工法律,默默無聞的農民如何組織起來與統

西方小打小鬧,東方改朝換代,三個原因天災人禍沒文化

中國人民很勤勞,歐洲農民耐力高,為什麼歷史上農民起義,歐洲比中國弱那麼多?東西方農民起義的戰鬥力真的不是一個級別,秦末農民戰爭、西漢綠林赤眉、東漢黃巾起義、隋末農民戰爭、唐末黃巢起義,還有後面時代的紅

相比於李自成和後金,明朝擁有先進武器,為何滅亡還如此迅速

引文縱觀明朝歷史,明朝自天啟年間天下大亂,農民起義後,短短17年間就徹底亡國,為農民起義軍闖王李自成推翻。反觀漢唐,他們在天下大亂後,甚至在朝政為人所奪,篡位,如王莽篡位,武則天篡位之後,皆能奪回政權

明朝滅亡原因分析——流民問題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王朝,它從農民起義中誕生,又在農民起義中滅亡,不禁讓人唏噓。歷朝歷代都會總結前朝政治的得失,以此來規避自己以後施政的錯誤,可是僅僅過了兩百多年,興於農民起義的明朝,為什麼

一代名將孫傳庭,遇到李自成農民軍,為何全軍覆沒

作者:文定,明末的農民起義是導致明朝滅亡的直接原因,以往我們一直認為潼關一戰是大明滅亡的喪鐘。因為此戰後孫傳庭所率的最後精銳全軍覆沒,孫本人也戰死沙場。但是我們仔細查看歷史,會發現1643年(崇禎十六

一代名將孫傳庭,遇到李自成農民軍,為何全軍覆沒

作者:文定,明末的農民起義是導致明朝滅亡的直接原因,以往我們一直認為潼關一戰是大明滅亡的喪鐘。因為此戰後孫傳庭所率的最後精銳全軍覆沒,孫本人也戰死沙場。但是我們仔細查看歷史,會發現1643年(崇禎十六

宋朝長達300年,為何會出現積貧積弱的狀況

文/格子道歷史宋朝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18位帝王將宋朝經營了319年,將近300餘年的宋朝歷史為後世留下了眾多創新之舉、也留下了血的教訓。從立國之初到宋朝滅亡,整段歷史自始自終都顯示著欣

太平天國的戰鬥力很強,為什麼打不過清朝

太平天國為什麼打不過清朝?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擴大一下背景,擴大到整個中國歷史,試問:在中國歷史上,是否有過農民起義成功的案例?答:有,歷史上有兩次農民起義是成功的,一個是劉邦領導的,推翻秦朝,

猶如神助

隋朝末年,農民起義遍及全國各地,隋煬帝楊廣於大業十一年(615)以李淵為山西河東慰撫大使,不久又拜太原留守,職責是:對外,防禦突厥毛賊騷擾;對內,鎮壓農民起義。總之就是保護楊廣安心暢遊江南。(隋末軍民

漢武帝——劉徹的反間計因何失敗

漢武帝劉徹在平三越和西南夷之後,目光就看向了北邊的敵人——匈奴帝國。漢武帝最初應對的策略,是反間計,但漢武帝劉徹的這次反間計,卻最終以失敗告終了,那麼?漢武帝劉徹的反間計又是因為何種原因失敗的呢!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