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求敗為何難求一敗

Posted

篇首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獨孤求敗為何難求一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獨孤求敗為何難求一敗

只要談及「武俠」二字,多數人腦海中瞬間匹配的就是金庸的名字,「無金庸,不武俠」也是無數金庸迷心中最直白的想法,可金庸的武俠故事有何過人之處呢?在筆者看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每一部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但僅僅只是做到正篇故事完整的話對於一位大師來說這要求未免有些太低,金庸的真正強大的之處在於他對於支線角色的塑造,那些角色也許不用太多的筆墨就能讓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天龍八部》中短暫登場的掃地僧,比如《倚天屠龍記》中登場的黃衫女,又比如從未在正篇故事中登場,僅僅只是以傳說的方式存在金庸世界觀中的「劍魔」獨孤求敗,這些角色雖然戲份不多,卻都讓人無法忽視他們的存在,想要解開他們身上的謎團,尤其是那獨孤求敗,他是如何敗盡天下高手的?他的事迹是真的嗎?
一、獨孤求敗的經歷
對於獨孤求敗這個角色書中的描述並不多,不過金庸還是用精鍊的文字概括了他的一生,即是他埋骨處前石碑上的文字:「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 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這段文字概括了獨孤求敗的一生,縱觀金庸全部作品,除了獨孤求敗之外幾乎沒有能夠做到「敗盡天下英雄」的人存在,更何況是「三十餘載」都無敵於天下,這種人物真的可能存在嗎?比較常見的說法是「既然他的傳人楊過、風清揚、令狐沖都很強,所以他應該也強」,其實這中間存在著「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可能,而他那墓志銘也並非旁白,也許是自吹自擂也說不定,所以獨孤求敗真的敗盡天下英雄了嗎?有沒有說謊呢?在筆者看來,他也許沒說謊,但他也沒有敗盡天下英雄,這看似矛盾的說法其實是有據可依的。
二、每個時代的強者
金庸每部作品中都會存在多個頂尖高手,比如《射鵰英雄傳》中就存在著「五絕」的設定,同樣的設定也出現在《神鵰俠侶》中,雖然也有王重陽這等絕世高手,但卻很難長時間統治武林,從這一點來看,一位武林高手想要在一時間稱霸不難,但要在長達三十年間都保持不敗卻是難上加難。
《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倚天屠龍記》中的張三丰,或者是《俠客行》中的石破天,他們都是公認的書中第一高手,然而他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那天下第一的虛名毫無興趣,這才像是一個強者的風範,周伯通也曾經說過頂尖高手一定是有濟世救人胸懷的,獨孤求敗若是執迷於爭第一,他只怕水平還遠不及以上三人,那麼他又如何能做到打遍天下無敵手呢?
三、八位龍套高手
獨孤求敗是否真的打遍天下無敵手,其實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借張無忌的視角間接解釋了這個問題,答案自然是沒有。
在《倚天屠龍記》原著第三十六回中,正邪兩道的各大門派都已經彙集在了少林,不過除了這些大門派之外,還有一些隱藏的高手也出現了。
原著道:「驀地里四面八方呼嘯連連,撲上七八條人影,當先一人喝道:『少林和尚枉為佛徒,殺害這許多人命,不怕罪孽么?大伙兒齊上。』八個人各挺兵刃,向樹間三僧攻了上去。張無忌身在三僧之間,只見這八人中有三人持劍,其餘五人或刀或鞭,個個武學精強,霎時間便和三僧的黑索斗在一起。他看了一會,見那使劍三人的劍招,和數日前死在少林僧手下的西涼三劍乃是一路,西涼三劍身屬青海派,目前使劍三人劍法精微,勁力雄渾,遠在西涼三劍之上,當是青海派中長輩的佼佼人物,這三人合力攻擊渡厄。另有三人合攻渡難,餘下二人則聯手對付渡劫。渡劫的對手雖只二人,但二人的武功卻比餘人又高出一籌。鬥了半晌,張無忌看出渡劫漸落下風,渡厄卻穩佔先手,以一敵三,兀自行有餘力。又拆十餘招,渡厄看出渡劫應付維艱,黑索抖動,偷空向渡劫的兩名對手晃去。那二人身材魁梧,黑須飄動,身手矯捷,一個使一對判官筆,另一個使打穴橛。渡厄和渡劫身在數丈之外,已隱然感到他二人兵刃上發出來的勁風,若給欺近身來,施展短兵刃的凌厲長處,勢必更為厲害。青海派三人劍上受力一輕,慢慢又扳回劣勢。這麼一來,變成渡難以一敵三,渡厄、渡劫二僧則是以二敵五,一時相持不下。」
這八位高手在書中從來都未被提及,而張無忌的視角看來他們的水平又如何呢?原著道:「這八人的武功著實了得,實不在何太沖夫婦之下。除了三個是青海派外,其餘五人的門派來歷全然瞧不出來。可見天下之大,草莽間卧虎藏龍,不知隱伏著多少默默無聞的英雄好漢。」
這就比較明顯了,武林(江湖)的範圍何其大?古代交通不便,信息傳遞也不發達,所以武林中隱藏著各種各樣不為人知的高手也完全是可能的,所以當年獨孤求敗自詡天下無敵也許是真的,因為他也許只是在自己活動的範圍內打遍天下無敵手,但他要真正做到天下無敵卻又是不可能的,因為也許還有太多的高手隱藏在暗處,根本無心與他去爭那天下第一之名。

相关参考

高論為何難以打動皇帝

宋代歐陽修先生的《朋黨論》,是一篇針砭時弊的高論,原本歐陽老先生是希望通過給皇帝上書的方式,來堅定宋仁宗那顆左右搖擺的改革之心,更是在做企圖挽救范仲淹改革的嘗試。然而宋仁宗卻並沒有被歐陽修的高論所打動

高論為何難以打動皇帝

宋代歐陽修先生的《朋黨論》,是一篇針砭時弊的高論,原本歐陽老先生是希望通過給皇帝上書的方式,來堅定宋仁宗那顆左右搖擺的改革之心,更是在做企圖挽救范仲淹改革的嘗試。然而宋仁宗卻並沒有被歐陽修的高論所打動

土行孫法術不輸與張奎,為何難逃一死

元始天尊推行的封神榜計劃,目的有三,一是為了幫助十二金仙渡劫,二是藉此向玉皇大帝(就是昊天上帝)提供辦事能力強的人才,三是秉承「天意」,興周滅商。經過多方考慮,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位「先天聖

長平之戰趙軍多次衝鋒,為何難破白起防線

公元前260年,在長平前線的趙軍已經與秦軍對峙了三年時間。此刻趙國難以為繼,趙王派遣使者屢次催促出戰。廉頗勉為其難,數戰不利,於是再次退回壁壘,堅守不出。秦軍數攻,損兵折將,依然沒有進展。趙國虎口奪食

長平之戰趙軍多次衝鋒,為何難破白起防線

公元前260年,在長平前線的趙軍已經與秦軍對峙了三年時間。此刻趙國難以為繼,趙王派遣使者屢次催促出戰。廉頗勉為其難,數戰不利,於是再次退回壁壘,堅守不出。秦軍數攻,損兵折將,依然沒有進展。趙國虎口奪食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為什麼清朝一敗塗地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國派出的遠征軍基本上在各個戰場形成了對於清軍的碾壓,但是從當時的武器發展水平來看,英國軍隊的武器顯然沒有到達碾壓中國軍隊武器的地步,因為列強的軍事武器大發展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的

蘇軍在幾個月內,就損失數百萬軍隊,為何還能發起反攻取勝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德戰爭可以說是最為關鍵的一場戰爭。蘇德雙方在這場戰爭中先後投入超過1000萬人。這種規模的戰爭,在人類史上都是少有的。蘇德戰爭還是戰爭史上經典的反敗為勝案例。德軍在戰爭前期勢如破竹

解放軍一個營反敗為勝打垮越軍

1979年2月28日深夜,對越自衛反擊戰正在進行。在西線雲南方向,解放軍成都軍區第50軍149師冒雨向戰場開進,以步兵446團2營為前衛營,沿峽谷公路直插4號橋地區,準備從友軍打開的突破口進入戰鬥。由

《獨孤天下》權謀愛情終下線,愛過就是最好的情話

本周的《獨孤天下》中,隨著消失十幾集的男主楊堅回歸,劇情終於要朝著觀眾最不想看到的方向發展了,般若難產而死,「半壺cp」之間的權謀愛情也因此畫上了句號其實早在剛剛迷上這對副線cp的時候,許多觀眾應該和

宋慶齡嫁孫中山有何難言之隱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這是年齡差異很大的戀人之間真實和悲傷情緒的寫照。說到這樣的戀人,宋慶齡和孫中山可能是最著名的。一個是著名的大小姐,一個是「中華民族之父」。「宋家三姐妹「這是一個社交圈裡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