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後一位皇帝,身為亡國之君,為何會得到後世同情

Posted 皇帝

篇首语:真正的知识使人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胜过他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明最後一位皇帝,身為亡國之君,為何會得到後世同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明最後一位皇帝,身為亡國之君,為何會得到後世同情

崇禎——朱由檢,大明王朝最後一個皇帝。按照慣例,亡國之君免不了要遭到後世的指責,比如夏桀、商紂、隋煬帝、宋徽宗等。但是崇禎皇帝卻是個個例,他甚至得到了某些同情和肯定,就連李自成都說「君非甚暗」。
公元1628年,時為信王的朱由檢接替了天啟皇帝的位置,執掌大明江山。那時候的大明王朝已經是風雨飄搖、搖搖欲墜。崇禎繼位之初,雄心勃勃,立志要改變現狀,表現出了中興之主英明有為的姿態。
他勤於政務,事必躬親,生活極其儉樸;他平反冤假錯案,啟用了被冤枉罷黜的官員;他查禁朋黨,力戒朝臣和宦官交結,採取果斷措施,大力打擊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為大明王朝除去了大禍害。此舉堪稱是崇禎的最大政績,得到了朝野和老百姓的一致擁護。
然而他卻求治心切,又急躁多疑,剛愎自用,決斷出錯。在感到朝臣無法重用的情況下,重新重用宦官,授予他們京師軍政大權,許多宦官還被派往地方,凌駕於督撫之上,更甚至於讓宦官總理戶部、工部,將此二部尚書擱置一旁。
由於他的失誤,宦官干政捲土重來,朝廷內部矛盾重重,首輔大臣、兵部尚書等主要大臣像走馬燈一樣,不斷更換,長期沒有一個穩定的內閣,政權處於危亡之際。雖然崇禎皇帝甚至問題的嚴重性,不斷反省,也不斷的下罪己詔,但所有的努力都無濟於事。
崇禎皇帝的主觀意願與客觀事實嚴重的不符,讓後世之人不禁為之嘆息。明末政治腐敗、經濟凋敝,國庫空虛,民不聊生,滅亡是歷史的必然。崇禎17年的皇帝生涯中,內憂(國內災害連年,農民起義軍風起雲湧)和外患(清兵日益強大,不斷南下侵擾)猶如兩根繩索,緊緊的勒著這個王朝的脖子。
「內憂」和「外患」,將大明王朝和崇禎皇帝逼進了歷史的死角,沒有了任何出路,終於到了1644年,李自成的大順軍攻入了北京城,大明皇室成為了瓮中之鱉。絕望的崇禎皇帝奉行「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祖訓,在寫下一道血書之後,弔死在了煤山上那一棵歪脖子樹上。
「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賊直逼京師,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這是崇禎皇帝的臨終遺詔。他生不逢時,碰上了一個爛攤子,假如他生在盛世,或許是一個有所作為的好皇帝。然而歷史不能重新來一回,更何況他也犯有知名的錯誤,因此也只能定格在明朝末代皇帝的框框中了。
仰望歷史長河,尋覓一份純凈。喜歡就點個關注唄!

相关参考

一代法家大師,為何會死於同門之手,李斯在忌憚什麽

一、著名的老師韓非是個貴族富二代,他身處的韓國,於戰國末年已相當貧弱,有鑒於此,他決定去找可以救世的學問,試圖扭轉乾坤,奪回韓國應有的驕傲。諷刺的是,他拜的老師就是當世大儒荀子。荀子身為戰國最後一位叫

楊廣統治下的隋朝,為何會瞬速崩塌

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廣稱帝,隋朝的建立結束了我國魏晉以來的長期分裂割據局面,但是這個統一的王朝只存在了37年。隋朝的亡國之君隋煬帝在位期間其實有很多的建樹,在政治上他改革官制,修訂《大業律》,將隋文

詞帝就是詞帝,大敵當前難忘詞

文/薑廣富【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後唐君主李煜,天才加庸才,成功與失敗集一身,身為亡國之君,在治國方面是庸才大笨蛋,是個失敗者;可是他在詩詞創作上,堪稱風流才子,為我們留下了不朽的詞篇,博得了“千古詞帝

大明京師被攻破一次就亡國,為何清朝都城被洋人數次淪陷卻沒事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盡,宣告明朝滅亡……雖然後來還有南明在堅持抵抗,一方面並沒有堅持多久,另一方面在歷史上也不怎么被認可。在官方看來,1644年明朝就滅亡了!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

大明京師被攻破一次就亡國,為何清朝都城被洋人數次淪陷卻沒事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盡,宣告明朝滅亡……雖然後來還有南明在堅持抵抗,一方面並沒有堅持多久,另一方面在歷史上也不怎么被認可。在官方看來,1644年明朝就滅亡了!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

馮保為何會被清算

馮保,明朝著名太監,歷任司禮秉筆太監和司禮監掌印太監(有「內相」之稱,在司禮監中排名第一,位在秉筆太監之上,負責完成國家決策中「批紅」部分最後的審核蓋印),被萬曆皇帝稱為「大半」,身受重用。掌權後,他

明朝宗室身為天潢貴胄,為何淪為廢物

在清軍、農民軍的雙重打擊,明朝的江山風雨飄搖。當年朱元璋開創明朝,分封諸王,希望後世能夠守住朱家的江山。到了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數量已經達到十多萬人,然而他們卻沒能保住江山,反而淪為廢物,這到底是怎

明朝宗室身為天潢貴胄,為何淪為廢物

在清軍、農民軍的雙重打擊,明朝的江山風雨飄搖。當年朱元璋開創明朝,分封諸王,希望後世能夠守住朱家的江山。到了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數量已經達到十多萬人,然而他們卻沒能保住江山,反而淪為廢物,這到底是怎

二戰中,波蘭為何會遭到蘇德夾擊

從波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遭遇來看,這無疑是一個值得讓人同情的國家,但如果深挖波蘭與左右鄰居的歷史糾葛的話,你可能就不會對波蘭的命運感到意外了。接下來讓我們順著時間線縱向審視,從公元1025年開始,波

七雄爭霸,秦滅六國,那六位亡國之君下場如何呢

秦滅六國以後,秦國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的呢?秦滅六國之戰即是戰國末期最後一場諸侯兼并戰爭,又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場封建統一戰爭。戰國末年,在七雄中日益強大的秦國,在秦王嬴政的領導之下,從公元前230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