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迟到一分钟事例

Posted 鲁迅

篇首语: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迟到一分钟事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上迟到一分钟事例

1.迟到一分钟的小故事200字中学生

“快起床,8点差10分了!”一声叫喊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了,我慢吞吞地起了床,以为妈妈在骗我,就去客厅看大挂钟。“呀!”原来妈妈没骗我,果真要迟到了!我慌忙跑到卧室,穿衣服、刷牙、洗脸、梳头发,手忙脚乱。收拾完书包穿上鞋就跑。

走了好长时间,也没见到一名同学。我多希望能也有一个同学也迟到了,给我做伴也行啊。我加快脚步,只觉得今天的路特别长。

终于到了学校,我开始害怕起来,怕老师让我罚站,或是让我罚抄课文---这让我连校门都不敢进。

我轻轻上了楼梯,咽了一口唾沫,教室里静悄悄地,老师已经在上课了。我站在教室门前小声说了一声“报告!”三十多双眼睛一齐盯向我。老师仍然在讲题,没有理我。坐在前排位子上的张茜萌小声对我说:“快喊报告!”我低着头,红着脸,没敢做声。老师终于讲完了,走下讲台,来到我面前,厉声说:“怎么回事?”“闹钟——没响——睡——过头了。”我嘟嘟囔囔地说。“进来!”老师狠狠地说。我含着眼泪慢慢走到位子上坐下,想“下次可不能再迟到了!”

2.历史上又没有迟了一分钟而发生重大人员伤亡的事件

有的,比如滑铁卢之战。拿破仑命他手下大将格鲁西追击率领30000士兵追击敌将布吕歇尔,格鲁西因为迟缓而导致普军反而分批逃回加入滑铁卢战场。在午后拿破仑形势紧急,但是他却置拿破仑的军队与滑铁卢不顾(当时他已经听到了滑铁卢方向的英军炮声,并准确地判断出皇帝很危急),在决定救援和遵照拿破仑命令他追击普军的命令的一分钟选择里,他做出了致命选择——继续遵守命令,导致战局延误,拿破仑兵败。

简而言之,此人在滑铁卢战役中扮演关键角色。首先,他的追击迟缓放跑了普军,最重要的是他“关键一分钟”判断失误,导致战局扭转。对拿破仑一方起不到什么作用,形象地说,对英普联军可算是“帮了大忙”。

3.找说一分钟的历史故事

程门立雪

宋代有个叫杨时的人,是理学家程颐的学生,他40多岁时到洛阳去拜见程颐,当他与另一位同学来到程颐家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就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候,直到程颐醒来,这时雪已经下了一尺多深,这就是流传至今的"程门立雪"的故事

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豫州长社人,为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豫洲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3、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要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象“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一样对待你。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三个关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的小故事吧:

古时候牛皋向一位老大爷吼叫着问路,这位老大爷不但没给他指路,还骂他是个“冒失鬼”。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离镫下马,然后很有礼貌地施礼并问路,这位老大爷见岳飞很有礼貌,便给他指路。

一个女青年下公共汽车,她的长裙拖在车厢的踏板上,被后面的小学生踩了一下,女青年看见了,小学生连忙抬脚,向女青年道歉,女青年并没和他计较,反而说了声“没关系”,于是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避免了。

朱师傅为周总理理发二十多年。有一次,朱师傅不小心在周总理的脸上划了一道小口子,深感不安。周总理并没有责怪他,还安慰他。

这些内容其实都是《谈礼貌》这篇课文里的,它告诉我们:礼貌待人可以在人和人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减少矛盾。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和文化修养。正如俗话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4.1分钟历史故事

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

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

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

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

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5.迟到事例

1.早 深冬,酿雪的天气。

我们在绍兴访问三味书屋。从新台门走几分钟,过一道石桥,踏进坐南朝北的黑油竹门就到了。

三味书屋是三间的小花厅。还没进门,迎面先扑来一阵清香。

那清香纯净疏淡,像是桂花香,又像是兰花香。细想又都不像,因为小寒前后,桂花早已开过,兰花却还要迟些日子才开。

是什么香呢?据说“三味”是把书比作五谷、蔬菜、点心的,也许这就是书香?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书塾,当年“诗云”“子曰”,咿咿呀呀的读书声,街上都能听得到。 书屋朝西,门两边开窗。

南墙上有一个圆洞门,里边有小匾,上题“停云小憩”。东面正中挂一幅画,画上古树底下伏着一只梅花鹿。

那是当年学生朝着行礼的地方。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朴素的八仙桌,高背的椅子,桌子上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不常使用的戒尺。

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是鲁迅用过的一张。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对课,或者把宣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

现在所有书桌旁边的椅子当然都是空的。想到几十年前若是遇到这种情形,寿镜吾老先生该会喊了吧:“人都到哪里去了!”默默中我仿佛听到了那严厉的喊声,同时记起鲁迅在文章里写过书屋后面有一个园子,园子里有许多蜡梅。

我忽然明白了清香的来源:是蜡梅花。 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

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早啊!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

这个早还有这样一段来历: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

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2. 张良起早,但还不够早,也算作迟到故事吧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

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

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

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

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

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 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

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

老人说完就走了。3.迟到 2003年春的一天,法国总统希拉克到一所学校去演讲,但不知什么原因,他迟到了整整十五分钟。

希拉克演讲完了,然后让同学们提问。这时,一位孩子举起手说:“希拉克先生,请问当总统就有权随便迟到吗?” 希拉克的脸上有些尴尬,但他反应很快,马上说:“对不起,刚才让你们久等了,其实我也不想迟到,但我的车被一位好朋友开走了。”

4. 上任两个多星期的奥巴马,出席所有场合与记者会总是迟到,被批为“迟到大王”,这与前总统布什的守时形成强烈对比。 白宫改成“奥氏时间” 近日,美国媒体讽刺奥巴马在华盛顿开创出“奥巴马时间”。

在这个时间里,奥巴马推翻了前总统布什一项严格执行、但不成文的规定“永远要准时”,改为“姗姗来迟”。 据报道,上任两个多星期的奥巴马,出席所有场合与记者会总是迟到。

由于刚卸任的布什是完全守时者,媒体立刻察觉两人的不同。奥巴马处处迟到,使“他会迟到”成为奥巴马阵营最常对记者说的话。

奥巴马连要宣布改变布什命令的场合,也是在众人望断脖子后才现身。 就职前就爱迟到 就职前,奥巴马就是“迟到大王”。

1月8日,奥巴马举行经济记者会,电视台现场转播,奥巴马照迟到不误。 事实上,以往他出席竞选活动及参议院会议通常也都会迟到。

他曾就在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会议上迟到一事公开道歉,其视频还被传到YouTube上。 显然是受奥巴马影响,整个美国政府也开始迟到,白宫新闻秘书吉布斯作每天的例行简报也是让记者等了又等。

6.迟到一分钟600议论文

时间像流动的水,一去不复返;像一只正在奔跑的千里马,转瞬即逝。时间就是生命,浪费一秒钟,就是浪费了一点生命。有时迟了一分钟,就会失去机会,荒废学业,丢失工作…….让人后悔莫及!

记得在期末考的前一个晚上,我小心翼翼地调好了闹钟,生怕明天考试迟到,才心安理得地进入了梦乡。第二天早上,一阵刺耳的闹铃传入了我的耳朵。既想要再睡一分钟又怕迟到,矛盾之下,我向睡意屈服了。不久后,妈妈惊奇地发现还在呼呼大睡的我,急忙把我从床上拉了下来。昏昏欲睡的我突然被妈妈的喊声拉回了现实,手忙脚乱地完成了上学前的一系列动作,便匆匆出门上学。

仿佛是想再睡一分钟的小小侥幸为我带来了坏运气,刚出家门的我错过了电梯,气喘吁吁地从楼梯飞奔下去,却花了比坐电梯多一倍的时间,想到这,我心中不禁涌出一股后悔与心酸的情绪。

当我快赶到学校前的红绿灯时,我看了看手表,还没有迟到,心中不禁为家里学校近而暗暗自喜。急促的脚步也渐渐慢了下来。走到红绿灯前时,绿灯瞬间变为了红灯,我焦急地看了一眼手表,这回真的要迟到了!终于,红灯变成了绿灯,我三步变两步奔向学校。

刚踏入考场,考试铃声响了,我急忙坐到了座位上。这时早已被汗水浸湿的衣服紧贴在我的背上,空调轻轻地吹拂在身上,感到一阵一阵的冰凉。我低头看了眼手表,正好迟到一分钟,急忙擦了擦快要滴入眼睛的汗水开始了考试。考试途中我久久不能平复我紧张、急躁的心情,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赶来考试的经历,导致考试途中十分不专心。所以,这场考试中,我犯了不少粗心的低级错误,发挥失常,还受到了妈妈的严厉责骂。

一分钟虽然短暂但十分关键。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一分钟的细节,虽不起眼,但却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分钟,会让我们错失面试的机会;一分钟,火车、飞机便不在等人;一分钟,亲人已经远去,让你后悔莫及。所以,不要让对一分一秒这样的细节的忽视,毁了我们的一生!

7.关于迟到的历史故事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

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难鲁迅留下深赢得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扩展资料:

鲁迅自幼聪颖勤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所着名的私塾,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鲁迅的坐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鲁迅

相关参考

古代官员上朝三点就要起床,如果迟到了怎么办

我命平时看的很多古代电视剧上都有上朝这个场景,大多都是官员们在皇上来了以后先问好,接下来就是谁有问题谁就说,没有人上奏就退朝。因为很多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的重点都不是在上朝这方面,所以几乎没有一部电视剧能

历史上团结的事例

一、求个关于团结的故事1.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张辽,乐进共守合肥。一次孙权发兵十万来攻,二人是五子良将之二,同等功绩,以前素有矛盾,但面对强敌,仍能互补互助,共进共退,终于大破敌军。2.管仲和鲍叔牙。

迟到的代价有多大

迟到,在现代,无论上学上班还是酒场,这都是屡见不鲜的情况,上学迟到无非就是罚站,打扫卫生等,上班迟到就是扣工资,酒场迟到更有意思,不是罚酒就是表演节目,要不就是发几个红包一笑泯恩仇了!但是在古代迟到是

分钟看中国历史

一、中国一分钟观后感六百字1997年7月1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当大大的零字出现的那一刻,十三亿中国人的心中的爱国情感喷涌而出。香港,整整被英国占用了一百年呀!当我看见,虎门上

历史上负面人物事例

历史上自不量力的人物例子夸父追日故事相传古代勇士夸父身材魁梧、力大无穷,认为世界上没有做不成的事情,他拿着手杖去追赶太阳,他翻过许多座山,渡过很多江河,累得精疲力尽也没有赶上太阳。他还是不死心,一直坚

他是史上最迟到的皇帝 却成就了大唐最后的辉煌 被后人称为小太宗

历史上曾有几位迟到的皇帝,但都很有作为。比如明朝的明成祖朱棣。本来朱元璋是立长子朱标为太子的,但老朱比较长寿,竟当了30年皇帝才罢手。而朱标当了25年太子,没来得及接班就提前去世了,朱元璋只好另立太子

关于克服困难的名人事例

一、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

历史上的名人事例急

霍去病屡立战功,获得了高官厚禄,但他把个人的享受搁在一边,一心以国家利益为重。河西战役胜利后,汉武帝为了奖励他的卓越战功,特意命人在长安为他建造了一座豪华住宅,叫他去看看是否满意。霍去病谢绝了汉武帝的

福康安之子,16岁承袭贝勒爵,却因上班迟到被仗责四十,发配伊犁

富察·福康安,乾隆皇帝原配嫡后孝贤纯皇后的亲侄子,乾隆朝初期宠臣富察·傅恒第三子,在清朝历史上绝对是一个另类。他非爱新觉罗氏皇室宗亲,却被乾隆皇帝追封为郡王爵位,乾隆皇帝给其的恩宠甚至超过亲生皇子。在

历史上有那些“让”的典型事例

谦让星期六的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去琴行学古筝,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妈妈陪我一块儿去的。在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到了琴行,我飞快地跑进去,可是人坐满了,要一会。又过了一绘,我看见有两位大姐姐快弹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