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比较

Posted 价值

篇首语: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比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比较

1.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之间的比较是什么

公允价值(fair value)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熟悉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的成交价格。在购买法下,购买企业对合并业务的记录需要运用公允价值的信息。公允价值的确定,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在实务中,通常由资产评估机构对被并企业的净资产进行评估。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有什么优缺点

一、公允价值优点

1、公允价值恰当合理使用,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收益,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从而提高信息决策的有用性。

2、公允价值是买卖双方在市场上交易的结果,有原始凭证作依据,可验证。

而历史成本当物价波动较大或币值不稳定时,不能真实体现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从而削弱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影响当前决策。

二、公允价值缺点

1、在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使公允价值计量成为企业盈余管理,操控利润、调节资产结构的工具,影响会计报告的质量,降低信息价值。

历史成本能防止随意性,便于了解和比较。无须经常调整账目,可防止随意改变会计记录,维护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2、历史成本易于取得,简便易行,不必经常调整账目。

公允价值不易于取得。有的会计事项可以确认或寻找相类似的交易价格,有的却无法寻找而只能估计,信息成本较高。

扩展资料

会计计量基础的发展

因为国际会计准则要求,会计信息要保持真实性和谨慎性。历史成本计价,能够查询到你购买这个资产所支付的实际价格(比如,看一看购买凭证、发票等,就是说有据可查)。

另外,早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平稳,物价不像现在社会这样经常波动,因此用历史成本计价在那个时代是比较合理的;最后,会计信息要保持谨慎性,谨慎性要求对资产的升值收益的确认要慎重,能不增加就不要增加了,还是保持原来的历史价格,也就是最初的购买价格。

后来,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历史成本计价方式已经不再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了,出现了一些挑战。

当资产的市价、可收回金额等低于资产实际成本时,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的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资产价值和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净利润等均将被高估,从而导致财务报告难以真实、公允地反映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此时就需要对传统的历史成本法进行变革。

因此,在1998年原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制定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引入了可收回金额等计量基础来反映企业资产减值损失。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1年发布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4号——长期资产减值和处置会计》,要求长期资产(或者资产组合)的账面价值如果超过了其公允价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

我国于1998年起,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对应收账款、短期投资、存货、长期投资等计提减值准备。自2000年起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范围又扩大到委托贷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等。

再后来,社会经济又有了发展,发生了很多的金融创新,由此衍生出了很多金融资产。这些金融资产性质比较特殊:价格随时在变动。原来历史成本法的假设前提是物价稳定,很显然金融资产已经不满足这个前提了,如果依然用历史成本法去计量金融类资产,那就不能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了。

于是2003年12月新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已经规定,对于所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原则上均应当以其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在后续计量中,对于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公允价值的变动额应当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或者金融负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对于贷款、应收款项、持有准备到期的投资则采用摊余成本计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允价值计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成本计量

3.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比较

(简单)历史成本是指该项资产当时买回来时是多少钱

公允价值是指由于各种需要,现在由相关部门对该项资产进行估价,估出的这个价格要被公众所认可

(复杂)"历史成本"源于历史成本原则.其主要含义是资产,负债和权益等都必须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或交易价格计量和记账,一律不得自行调整账面价值(另有规定出外).

当该财产的市价与"历史成本"发生重大差异时,分两种情况处理:

如果是减值,可以提取相应的准备(八大资产减值准备),用"净值(历史成本-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该财产的实际价值,"历史成本"依旧不变.

如果是增值,一般不处理.

"公允价值"一般发生在投资.捐赠.重组中,是双方对该财产重新确认的价值,该价值基本接近于当时的市价.其与"历史成本"的关系,分两种情况处理:

让与方:按"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差异,调整损益.

受让方:该"公允价值"就是"历史成本"

4.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比较

历史成本是资产购置(建造时)时的成本,随着时间变化是不作调整的,入账成本一直不变,除非拆除或改扩建。公允价值是资产现时价值,是资产在现时条件下市场认可的价值,有三种确认方法:市场询价、资产评估、经济现金流量现值。例如:某房屋建筑物:

2008年2月15日日竣工,决算价2000万元,入账成本2000万元

2012年2月15日该房屋建筑物市场价值(评估值)2800万元

那么:该房屋建筑物2012年2月15日的历史成本是2000万元、2012年2月15日的公允价值2800万元。

相关参考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哪个计量属性更合理

应该是公允价值历史成本只能反映过去交易或事项发生时点的信息,不仅不能反映未来而且同市场价格的变动毫无联系。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反映的会计目标是决策有用观。在决策有用观下,相关性重于可靠性。公允价值反映的是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有什么优缺点

一、公允价值优点1、公允价值恰当合理使用,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收益,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从而提高信息决策的有用性。2、公允价值是买卖双方在市场上交易的结果,有原始凭证作依据,可验证。而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各自有哪些优缺点

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点:①公允价值计量符合决策有用观的要求,能够及时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变化。②公允价值计量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真实地反映交易的本质,反映市场直接或间接隐含在金融工具中的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的估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优缺点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相比有什么优缺点一、公允价值优点1、公允价值恰当合理使用,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收益,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从而提高信息决策的有用性。2、公允价值是买卖双方在市场上交易的结果

历史成本举例

1.什么是历史成本,举个例子历史成本又称原始成本或实际成本,是指以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

借贷成本:阻碍汉朝商人发展罗马式经济的重要因素

在古典时代的世界大部分地方,商业行为都容易受到农本思想的鄙夷。无论是东方的大汉王朝,还是西方的罗马帝国,都有大量反应类似情况的法律和舆论。但两相比较,在罗马进行贸易还是比在汉朝贩运货物要方便不少。除了

历史成本的缺陷

一、历史成本法的历史成本原则的优缺点历史成本原则(principleofhistoricalcost)亦称原始成本原则或实际成本原则,是指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应以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取得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计

战争的成本太大

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然而,凯旋的秦

只因战争的成本太高

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然而,凯旋的秦

史学家何炳棣笔下的胡适,目空一切粗犷不拘、恣意戏谑大失公允

胡先生一生虽以博雅宽宏,处世「”中庸”着闻于世,但由于他深深自觉是当代学术、文化界的「”第一人”,因此他自有目空一切、粗犷不拘、恣意戏谑、大失公允的一面,而这一面是一般有关胡先生书文中较少涉及的。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