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历史上国君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少年意气强不羁,虎胁插翼白日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欧洲历史上国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欧洲历史上国君

1.欧洲历史上的皇帝有哪些

“皇帝”(Empror)和“国王”(King)两个词,在欧洲历史上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义。

“国王”从一开始就指 世袭专制君主,而“皇帝”在拉丁文中最早是“将军”“军事统帅”的意思。因此,罗马帝国的君主可以自称“皇帝”,但绝不能自称“国王”——因为从理论上, 罗马皇帝的权威来自人民和元老院,是元老院授权的首席元老、执政官、军事统帅、护民官和大祭司,并不是“世袭专制君主”。

事实上,早期罗马帝国很少使用“皇帝”一词来称呼君主,而一般称之为“恺撒”或“奥古斯都” (到了哈德良时期,“恺撒”又被用来称呼皇帝的继承人),直到现在,德语、俄语中的“皇帝”和“恺撒”还是一个词根(“沙皇”就是“恺撒”的意思)。到了 戴克里先执政之后,拉丁文的“皇帝”一词才普及起来,成为罗马君主比较常用的称呼。

欧洲的第一个皇帝是罗马元老院“第一公民”屋大维(虽然当时“皇帝”的称呼并不普及),理论 上讲,此后的欧洲各国的所有皇帝,继承的都是屋大维传下的罗马皇冠,否则就是不合法。那么,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从屋大维开始的帝国皇冠,后来究竟传给了 谁?有多少个家族、多少个帝国,曾经有幸拥有“皇帝”这个至高无上的称号? 从屋大维到戴克里先,虽然帝国的中心向东转移,但罗马在名义上还是帝国的首都。

戴克里先即位 后,实行“四帝共治”,帝国的四个首都中根本不包括罗马,这标志着罗马帝国开始丧失向心力、丧失统一的政治基础。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罗马 帝国(拜占庭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狭义的罗马帝国),象征分裂的“双头鹰”从此成为帝国徽章。

这样,欧洲就有了两个合法的皇帝系统。其中西罗马帝国很快于 公元5世纪灭亡,皇冠无人继承;而东罗马的皇帝系统则一直维持下去,直到1453年被阿拉伯人灭亡。

西罗马帝国覆灭后,西欧经历了一段“没有皇冠的”时代。虽然法兰克王国的势力非常强大,也诞 生了克洛维、丕平这样的强大君主,但他们毕竟是“国王”,是继承蛮族法统的地方君主,不是继承罗马法统的“欧洲共主”。

直到公元80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 在罗马大教堂接受了教皇的加冕,教皇宣布他为“罗马人皇帝”“奥古斯都”,这才结束了西欧300多年没有皇帝的历史。“罗马人皇帝”可不仅仅是一个荣誉称 号,它意味着查理是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人,罗马帝国的权利和义务都转移到了查理及其继承人的身上,早已灭亡的西罗马皇帝系统,现在由查理重新接续。

但是查理的帝国很快分裂,皇帝头衔由查理的孙子、中法兰克国王“秃头查理”继承。中法兰克王 国继续分裂,帝国皇冠落到了意大利北部的一群小王公手中,丧失了它的神圣性。

直到公元11世纪,出身东法兰克(今天的德意志)贵族的奥托从罗马教皇手中再 次接过了皇冠,宣布建立“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从此直到19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一直是名义上的欧洲共主,一切其他国家君主都没有资格称 帝,在名义上都必须服从神圣罗马帝国管辖。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土,包括今天的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意大利北部和法国东部、荷兰、比利时等地区,但这 个帝国是由许多封建领地构成的,很不稳定,皇帝根本没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到了13世纪以后,皇帝不再世袭,而是由波希米亚(捷克)国王、科隆大主教、萨克 森公爵、勃兰登堡边地侯等“七大选侯”选举产生。从16世纪开始,来自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又逐渐把持了皇帝位置,“选举”成为走过场。

由于东罗马帝国已 经于1453年灭亡,因此欧洲只剩下一个合法的皇帝,那就是来自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东罗马帝国的灭亡,给了同为东正教的俄罗斯以可趁之机。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在东正教教士的强 烈建议下,决定以“东罗马帝国继承人”的姿态出现,将莫斯科称为“第三罗马”,自称“沙皇”(恺撒),到了彼得大帝时期又改为“皇帝”(但一般习惯上仍称 “沙皇”),这也是欧洲历史上诞生的第四个帝国(前三个分别是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帝国虽然在名字上与“罗马”没 有什么关系,但历代沙皇都称莫斯科为“第三罗马”,并声称自己继承的是东罗马的东正教传统,因此从法统上来说,沙皇的皇冠仍然是来自罗马帝国。

从以上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看到,直到18世纪,“皇帝”这个称号都是与罗马帝国分不开的, 只有罗马帝国精神的继承人,才有资格称为“皇帝”。18世纪欧洲最强大的君主是“太阳王”路易十四,但他也从来没有想到过自称“皇帝”,因为法国王位与罗 马帝国并没有什么联系,而且西欧当时还存在唯一合法的皇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但是到了19世纪初拿破仑掌权时,形势就大不一样了。拿破仑将教皇召到巴 黎,要求其为自己加冕,称自己为“法兰西人的皇帝”——这也是近2000年来,皇帝的称号第一次脱离“罗马”二字。

但是,拿破仑此后又迅速解散了神圣罗马 帝国,取消了哈布斯堡家的“皇帝”称号,事实上也是想造成一种“法兰西皇帝是欧洲正统”的印象,而这个“正统”与罗马也是分不开的,否则拿破仑。

2.欧洲历史上有几位君主

著名的有:

古希腊:伯利克里 他执政时期,古希腊各个方面都达到鼎盛,社会民主,科学进步,经济繁荣

古罗马:凯撒 完成了古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转换的奠基,时时记得独裁者

屋大维

马其顿:亚历山大 杰出的天赋,应用的本性,将马其顿从一个小国扩展到横跨三大洲的大帝国

法国:亨利四世 波旁王朝的开创者

西班牙:飞利浦二世 西班牙在其统治下达到鼎盛

英国:伊丽莎白二世 终身未婚,投身于英国繁荣事业中,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启了英国盛世

瑞典:古斯塔夫二世 瑞典最伟大的国王,与拿破仑齐名的名将

法国:拿破仑 欧洲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国在其统治时期达到鼎盛,控制或依靠盟国控制着整个欧洲的绝大 部分土地,后兵败滑铁卢,郁郁而终(一说被毒杀)

英国:克伦威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非君主,是实际上的独裁者

俄国:彼得大帝 通过改革使俄国强大起来

先这么多吧。希望可以有用

3.欧洲历史上的皇帝有哪些

君士坦丁王朝 君士坦丁大帝 (在世:272年 - 337年, 统治年间:306年 - 337年) 君士坦修斯二世 (317年 - 361年, 337年 - 361年),君士坦丁大帝之子 朱理安 (331年 - 363年, 361年 - 363年),君士坦丁大帝之同父异母弟的儿子,也是大帝的女婿 不属于王朝的君主 朱维安 (332年 - 364年, 363年 - 364年),朱理安的部下 [编辑] 瓦伦提尼安·狄奥多西斯王朝 魏抡兹或瓦伦斯, (328年-378年, 364年 - 378年),罗马皇帝瓦伦提尼安一世之弟 狄奥多西斯一世, (346年-395年, 379年 - 395年),娶瓦伦提尼安一世的女儿为第二任夫人 阿卡狄奥斯, (377年-408年, 395年 - 408年),狄奥多西斯一世和第一任夫人之子 狄奥多西斯二世, (401年-450年, 408年 - 450年),阿卡狄奥斯之子 马基温奴斯, (392年-457年, 450年 - 457年),军队出身,狄奥多西斯二世之姊en:Pulcheria的伴侣 [编辑] 里奥一世和其家族 里奥一世, (401年-474年, 457年 - 474年),为Alan族将领Aspar拥立 里奥二世, (467年-474年, 474年),里奥一世之孙,齐诺之子 齐诺 Tarasius, (425年-491年, 474年 - 491年),里奥一世的女婿,里奥二世之父 巴西里斯卡斯 (rival emperor), (???-476年, 475年 - 476年),里奥一世是其姊妹的夫婿 阿那斯塔修斯一世, (430年-518年, 491年 - 518年),里奥一世之女亦齐诺的未亡人的第二任夫婿 [编辑] 查斯丁尼王朝 查斯丁一世 (450年-527年, 518年 - 527年),防守首都的军队统领。

查斯丁尼一世 (482年-565年, 527年 - 565年),查斯丁一世之侄 查斯丁二世 (520年-578年, 565年 - 578年),查斯丁尼一世之侄 蒂贝里二世 君士坦丁, (540年-582年, 578年 - 582年),查斯丁一世之侄孙的外父。 莫里瑟一世 蒂贝里, (539年-602年, 582年 - 602年),蒂贝里二世之女婿 不属于王朝的君主 福克斯, (???-610年, 602年 - 610年),军队出身,发动政变推翻莫里瑟一世 [编辑] 赫拉克留王朝 赫拉克留, (575年-641年, 610年 - 641年),拜占庭的中非洲领袖之子 君士坦丁三世 赫拉克留, (612年-641年, 641年),赫拉克留和第一任夫人之子 赫拉克利奥斯 君士坦丁, (626年-641年, 641年),赫拉克留和第二任夫人之子 君士坦斯二世 赫拉克留 Pogonatus (the Bearded), (630年-668年, 641年 - 668年),君士坦丁三世之子 君士坦丁四世, (649年-685年, ruled 668年 - 685年),君士坦斯二世之子 查斯丁尼二世 Rhinotmetus (the Slit-nosed), (668年-711年, 685年 - 695年),君士坦丁四世之子 不属于王朝的君主 利奥西斯二世, (统治年间 695年 - 698年),查斯丁尼二世的一位军队统领,政变推翻查斯丁尼二世 蒂贝里三世 Apsimar (统治年间 698年 - 705年),查斯丁尼二世的一位军队统领,政变推翻利奥西斯二世 查斯丁尼二世, Rhinotmetus (复位, 统治年间 705年 - 711年),向保加人借兵复位 不属于王朝的君主 菲里浦比克斯 Bardanes, (统治年间 711年 - 713年),亚美尼亚出身的士兵,政变推翻查斯丁尼二世 阿纳斯塔修斯二世, (死于 721年, ruled Artemius, 713年 - 715年),菲里浦比克斯的书记 狄奥多西斯三世, (统治年间 715年 - 717年),税官,被一部份地方军队拥立为反阿纳斯塔修斯二世的统领 [编辑] 伊苏里亚王朝 里奥三世 the Isaurian, (675年-741年, 717年 - 741年),狄奥多西斯三世的部下 君士坦丁五世 Copronymus (the Dung-named), (718年-745年, 741年),里奥三世之子 Artabasdus (rival emperor, 统治年间 741年 - 743年),里奥三世之女婿 君士坦丁五世 Copronymus (复位, 统治年间 743年 - 775年 里奥四世 the Khazar, (750年-780年, ruled 775年 - 780年),君士坦丁五世之子 君士坦丁六世 the Blinded, (771年-797年, 780年 - 797年),里奥四世之子。

4.欧洲历史上出过多少皇帝

“皇帝”(Empror)和“国王”(King)两个词,在欧洲历史上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义。

“国王”从一开始就指世袭专制君主,而“皇帝”在拉丁文中最早是“将军”“军事统帅”的意思。因此,罗马帝国的君主可以自称“皇帝”,但绝不能自称“国王”——因为从理论上,罗马皇帝的权威来自人民和元老院,是元老院授权的首席元老、执政官、军事统帅、护民官和大祭司,并不是“世袭专制君主”。

事实上,早期罗马帝国很少使用“皇帝”一词来称呼君主,而一般称之为“恺撒”或“奥古斯都”(到了哈德良时期,“恺撒”又被用来称呼皇帝的继承人),直到现在,德语、俄语中的“皇帝”和“恺撒”还是一个词根(“沙皇”就是“恺撒”的意思)。到了戴克里先执政之后,拉丁文的“皇帝”一词才普及起来,成为罗马君主比较常用的称呼。

欧洲的第一个皇帝是罗马元老院“第一公民”屋大维(虽然当时“皇帝”的称呼并不普及),理论上讲,此后的欧洲各国的所有皇帝,继承的都是屋大维传下的罗马皇冠,否则就是不合法。那么,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从屋大维开始的帝国皇冠,后来究竟传给了谁?有多少个家族、多少个帝国,曾经有幸拥有“皇帝”这个至高无上的称号?从屋大维到戴克里先,虽然帝国的中心向东转移,但罗马在名义上还是帝国的首都。

戴克里先即位后,实行“四帝共治”,帝国的四个首都中根本不包括罗马,这标志着罗马帝国开始丧失向心力、丧失统一的政治基础。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狭义的罗马帝国),象征分裂的“双头鹰”从此成为帝国徽章。

这样,欧洲就有了两个合法的皇帝系统。其中西罗马帝国很快于公元5世纪灭亡,皇冠无人继承;而东罗马的皇帝系统则一直维持下去,直到1453年被阿拉伯人灭亡。

西罗马帝国覆灭后,西欧经历了一段“没有皇冠的”时代。虽然法兰克王国的势力非常强大,也诞生了克洛维、丕平这样的强大君主,但他们毕竟是“国王”,是继承蛮族法统的地方君主,不是继承罗马法统的“欧洲共主”。

直到公元80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在罗马大教堂接受了教皇的加冕,教皇宣布他为“罗马人皇帝”“奥古斯都”,这才结束了西欧300多年没有皇帝的历史。“罗马人皇帝”可不仅仅是一个荣誉称号,它意味着查理是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人,罗马帝国的权利和义务都转移到了查理及其继承人的身上,早已灭亡的西罗马皇帝系统,现在由查理重新接续。

但是查理的帝国很快分裂,皇帝头衔由查理的孙子、中法兰克国王“秃头查理”继承。中法兰克王国继续分裂,帝国皇冠落到了意大利北部的一群小王公手中,丧失了它的神圣性。

直到公元11世纪,出身东法兰克(今天的德意志)贵族的奥托从罗马教皇手中再次接过了皇冠,宣布建立“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从此直到19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一直是名义上的欧洲共主,一切其他国家君主都没有资格称帝,在名义上都必须服从神圣罗马帝国管辖。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土,包括今天的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意大利北部和法国东部、荷兰、比利时等地区,但这个帝国是由许多封建领地构成的,很不稳定,皇帝根本没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到了13世纪以后,皇帝不再世袭,而是由波希米亚(捷克)国王、科隆大主教、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边地侯等“七大选侯”选举产生。从16世纪开始,来自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又逐渐把持了皇帝位置,“选举”成为走过场。

由于东罗马帝国已经于1453年灭亡,因此欧洲只剩下一个合法的皇帝,那就是来自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东罗马帝国的灭亡,给了同为东正教的俄罗斯以可趁之机。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在东正教教士的强烈建议下,决定以“东罗马帝国继承人”的姿态出现,将莫斯科称为“第三罗马”,自称“沙皇”(恺撒),到了彼得大帝时期又改为“皇帝”(但一般习惯上仍称“沙皇”),这也是欧洲历史上诞生的第四个帝国(前三个分别是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帝国虽然在名字上与“罗马”没有什么关系,但历代沙皇都称莫斯科为“第三罗马”,并声称自己继承的是东罗马的东正教传统,因此从法统上来说,沙皇的皇冠仍然是来自罗马帝国。

从以上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看到,直到18世纪,“皇帝”这个称号都是与罗马帝国分不开的,只有罗马帝国精神的继承人,才有资格称为“皇帝”。18世纪欧洲最强大的君主是“太阳王”路易十四,但他也从来没有想到过自称“皇帝”,因为法国王位与罗马帝国并没有什么联系,而且西欧当时还存在唯一合法的皇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但是到了19世纪初拿破仑掌权时,形势就大不一样了。拿破仑将教皇召到巴黎,要求其为自己加冕,称自己为“法兰西人的皇帝”——这也是近2000年来,皇帝的称号第一次脱离“罗马”二字。

但是,拿破仑此后又迅速解散了神圣罗马帝国,取消了哈布斯堡家的“皇帝”称号,事实上也是想造成一种“法兰西皇帝是欧洲正统”的印象,而这个“正统”与罗马也是分不开的,否则拿破仑又何苦一定要罗马教皇为自己加冕,且封自己的儿子为“罗马。

5.欧洲历史上最出名的帝王

普鲁士王国:弗里德里希一世法国:拿破仑一世、路易十四沙皇俄国:叶卡捷琳娜二世、彼得大帝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大帝瑞典王国:古斯塔夫一世以上都是欧洲历史(古罗马灭亡之后)上杰出的君王、政治和军事上都有想当辉煌的成就、当然了、如果你还想再多找些、可以看看以下的几个: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大帝罗马共和国: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凯撒大帝)罗马帝国:奥古斯都大帝(屋大维)波斯帝国:薛西斯、大流士一世大概就这么多了、当然不是很全面、如有必要可以去网上查查影响世界的100位君王。

嘿嘿。

6.欧洲历史上最著名的帝王

君士坦丁大帝、查士丁尼大帝、奥托大帝、阿尔弗雷德大帝、彼得大帝等。

1、君士坦丁大帝 弗拉维·瓦莱里乌斯·奥勒里乌斯·君士坦丁(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e,272年2月27日-337年5月22日),罗马皇帝,在位期间从306年至337年。 曾在313年颁布米兰诏书,承认基督教为合法且自由的宗教。

其背景是基于政治的意图,想要争取广大的基督徒的支持,并对幼发拉底河防务进行监督。 于公元330年将罗马帝国的首都从罗马迁到拜占庭,将该地改名为君士坦丁堡。

305年其父君士坦提乌斯·克洛卢斯成为帝国西部的奥古斯都(皇帝)。 君士坦丁随父转战于不列颠。

306年父死,在不列颠由军队拥立为奥古斯都。312年侵入意大利。

后与东罗马皇帝V.L.李锡尼结盟。 316年夺取李锡尼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地 。

324年在亚德里雅那堡和克里索普利斯大败李锡尼,从而最终战胜了所有帝位竞争者,成为帝国的独裁统治者。 2、查士丁尼大帝 查士丁尼一世(又译优士丁尼一世,拉丁文:Iustinianus I;希腊文: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Α´;约482年-565年11月14日),东罗马帝国皇帝(527-565),史称查士丁尼大帝(英文:Justinian the Great)。

查士丁尼一世早年辅佐叔父查士丁一世登基并执政,后作为其养子继位。在内政方面,他通过任命特里波尼安等人编纂法典(528-534)和发布新敕令(534-565),形成了欧洲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国法大全》。

镇压尼卡起义(532),改革行政,加强中央集权; 发展对外商贸,引进丝织业;干预宗教事务,迫害阿里乌斯派等异端;兴建圣索菲亚大教堂。 对外,在东部与萨珊波斯作战,在西部以名将贝利撒留等大举扩张,先后征服北非汪达尔王国(533-534)、意大利东哥特王国(535-554),还进攻西哥特王国并占领西班牙南部(552前后)。

晚年潜心神学,死后不久帝国在西方的领土便相继丧失。 查士丁尼一世的政策被学者瓦西列夫(英:Alexander Vasiliev)概括为“一个帝国、一个教会和一部法典”,其统治期一般被看作是东罗马帝国由古典时期希腊化的的重要过渡期,其本人也被称为“最后一位伟大的罗马皇帝”。

3、奥托大帝 奥托一世(Otto der Große,公元 912 年 11 月 23 日~973 年 5 月 7 日),又译鄂图一世,德意志国王(936~973 年在位),罗马帝国(腓特烈一世改国名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962 年加冕)。 德意志国王亨利一世之子,母为林尔海姆的玛蒂尔达。

先当选为萨克森公爵,936 年由德意志部落公爵选为国王。936 年 7 月 31 日,美因茨大主教希尔德贝特在亚琛为奥托一世加冕。

德意志境内萨克森王朝的第二代国王,罗马帝国(腓特烈一世改国名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其父亨利一世,原为萨克森公爵,于公元 919年被诸侯选立为王。

奥托于公元 936 年即位后不停地进行东征西讨,积极打击封建割据势力,维护王室的中央集权,并且长期采取对外扩张政策,终于成为当时欧洲大陆最有实力的君王。 4、阿尔弗雷德大帝 阿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 ,古英语:Ælfrēd,Ælfrǣd)中文译名:艾尔弗雷德、阿尔弗雷德等,生卒年从848/849年~899年10月26日。

韦塞克斯(Wessex)的国王,在位从871年至899年。 阿尔弗雷德(古英语:Ælfrēd,英语:Alfred;849年-899年10月26日)也译作阿佛列、艾尔弗雷德等,是英格兰盎格鲁-撒克逊时期韦塞克斯王朝的国王。

他也是英国历史上真正第一位称呼自己为“盎格鲁-撒克逊之王”的君主。由于其英勇的统帅臣民对抗北欧维京海盗民族的入侵,被后世尊称为阿尔弗雷德大帝同时也是英国惟一一位被授予“大帝”名号的君主,他也被后人尊称为“英国国父”。

他的生活细节被10世纪的威尔士学者和主教亚瑟记录下来。他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鼓励教育,翻译大批古典名著,并编纂《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大力完善他的国家的法律体系和军队结构。

他被一些天主教徒视为圣徒,但从未得到官方认可。英国圣公会尊称他为天主教英雄,并在他的忌日10月26日设立节日纪念他。

他通常被描绘在英国教堂的彩色玻璃上。 5、彼得大帝 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俄语:Пётр I Алексеевич;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史称彼得一世(英语:Peter I),后世尊称其为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

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之子,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位沙皇(1682年─1725年)、俄罗斯帝国首位皇帝(1721年11月2日—1725年2月8日在位)。 彼得一世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发动改革。

作为俄罗斯帝国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在位期间对俄罗斯推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改革,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罗斯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

1697年他派遣使团前往西欧学习先进技术,本人则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随团出访,先后在荷兰的萨尔丹、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并聘请大批科技人员到俄罗斯工作。 回国后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

继而发动了。

7.改变欧洲历史的两个中国皇帝

谁不经意改写了欧亚历史 北匈奴被汉军打败后,余部西迁入欧洲,并在300多年后致使西罗马灭亡。

东西突厥政权被唐军消灭后,余部西逃,其后裔在欧亚大陆先后建立四大帝国。 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能会在千里万里之外掀起一场风暴。

因为它的翅膀振动了周围的空气,这种振动一波一波传导开去,可能会在很远之外,或者很长时间之后,造成很大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相距700年的帝王,就是这样两只蝴蝶。

他们在各自的首都长安城里各自做出了一项决定,却在不经意间给欧亚大陆造成了长久的影响,而这种影响至今仍在被我们感觉到。 这两位帝王,就是汉武帝和唐太宗。

汉武帝不经意改写了欧洲历史 裹挟、逼迫其他蛮族进入并最终导致西罗马灭亡 两汉相继对匈奴进行决定性打击,迫使北匈奴被迫西迁进入欧洲,最终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历史假设,已为许多人所熟悉。 根据中国史籍记载,对北匈奴的最后一场战役,发生在东汉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北(匈奴)单于复为右校尉耿夔所破,逃亡不知所在”(《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逃亡不知所在”,这六个字是中国史籍对北匈奴的最后一次记载。北匈奴到哪儿去了? 在古罗马史籍记载中,公元374年左右,一支来自亚洲、从来没有见过的游牧部落,自东向西渡过伏尔加河和顿河,进入欧洲东部,并且带动、裹挟、逼迫许多其他野蛮民族一起向罗马帝国边界涌去,“一路扫荡破坏所遇到的一切”。

公元5世纪,这些蛮族渡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东部地区。公元476年,经历了蛮族长期沉重打击的西罗马帝国灭亡。

渡过伏尔加河的这批凶狠、奇特的游牧民族是什么人呢?长期以来,欧洲人只称他们为Huns,读音既像汉语的“匈奴”,也像汉语的“胡”。中国学界根据如下假设,将其译为“匈人”或直接译作“匈奴人”。

18世纪,先是一些来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提出,也许这些匈人就是被汉朝打败的匈奴人的后裔。法国汉学家、历史学家德揆尼,与英国历史学家吉本,都进一步印证这一观点。

从此之后,“匈人”就是匈奴人的观点就在西方和中国史学界开始流传。 如果这种观点成立,我们是否可以说,公元前2世纪末期汉武帝在长安城做出打击匈奴决定的那一瞬间,就等于一只蝴蝶开始扇动翅膀。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经历数百年“黑暗时代”后,通过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等伟大的社会运动,迅速崛起成为主导世界历史的力量,世界也因之而改变。有人说,自从汉武帝决定打击匈奴,或者是自从秦始皇修建长城——欧洲,从而世界的命运就已经被注定。

唐太宗再振翅膀,后果惊人 突厥人被迫向西发展,屡建帝国,屡次失败 汉武帝发动打击匈奴的战争700多年后,历史重演。 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冬,唐太宗命十万大军北出雁门关,拉开唐与突厥30余年战争的序幕。

又一只蝴蝶振动了翅膀。唐太宗和十万唐军的敌人,就是称雄漠北、多次进犯内地并对唐王朝构成严重威胁的突厥人。

反击突厥的战争分两个阶段,分别在唐太宗和唐高宗时期完成。第一阶段消灭了东突厥,解决了北部地区的边患。

第二阶段完成的是在西域打击西突厥的战争,伴随着唐与西突厥对西域的激烈争夺。平西突厥的最后一战争爆发在显庆二年(公元657年),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战败跳伊犁河逃往石国(今塔什干),被当地人擒获,送与唐军。

西突厥自此灭亡。 其后唐朝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的政治和军事统治,西突厥余部不但不能再威胁骚扰内地,而且也不再能够在西域继续生存下去,他们只好像他们遥远的祖先匈奴人那样向西发展。

从此以后,中国史籍中关于突厥的记载逐渐平息。不久之后,在中亚、西亚、欧洲,波斯人、阿拉伯人、拜占庭人以及后来西方人的史籍中,却有一批批的突厥人部落纵横驰骋在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大地上,一次次地发动进攻,一次次地建立帝国,一次次地失败,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把欧亚大陆的许多地方也搅得天翻地覆。

8.欧洲历史上最出名的帝王

普鲁士王国:弗里德里希一世

法国:拿破仑一世、路易十四

沙皇俄国:叶卡捷琳娜二世、彼得大帝

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大帝

瑞典王国:古斯塔夫一世

以上都是欧洲历史(古罗马灭亡之后)上杰出的君王、政治和军事上都有想当辉煌的成就、当然了、如果你还想再多找些、可以看看以下的几个:

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大帝

罗马共和国: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凯撒大帝)

罗马帝国:奥古斯都大帝(屋大维)

波斯帝国:薛西斯、大流士一世

大概就这么多了、当然不是很全面、如有必要可以去网上查查影响世界的100位君王。嘿嘿。

9.外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是谁

果以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无疑是查士丁尼大帝,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皇帝,西元 526 ~ 565 年在位. 武功就不细说了,击败波斯,征服汪达尔王国,东哥特王国,统治期间,不仅阻挡了野蛮民族在边疆的骚扰,甚至几乎恢复了昔日罗马帝国的光辉. 其最主要的成就,是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又译《国法大全》),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法典,也是欧洲大部分国家法律发展的基础,意义十分深远. 如果以能征善战作标准,那就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 另外,俄国的彼得大帝和叶卡特琳娜女皇。

为俄罗斯奠定现在的无尽的疆土 拿破仑也不错 看看关于他的书就知道 被迫退位之后又逃出监狱,回去之后,那些士兵都不敢反抗他。 个人威望已经可以说成了神了。

10.欧洲中世纪历史大神们帮帮忙欧洲中世纪时期,著名的国王有哪几位

克洛维一世 (法语:Clovis I,466年-511年11月27日),法兰克王国奠基人、国王。

481年,法兰克人部落萨利昂法兰克人的首领希尔代里克一世逝世,其子克洛维一世继任。萨利昂法兰克人占据了以如今法国和比利时边境的图尔奈和康布雷为中心的莱茵河下游以西被称为托克桑德里亚的地区。

克洛维一世征服了邻近的几个法兰克部落并称王。 克洛维一世在其妻子的劝说下,放弃了日耳曼人所信奉的阿里乌教派,转而皈依基督教。

这一行动在法国和西欧历史上产生了极重要影响,也为后来克洛维一世将其统治领土扩张到原罗马帝国高卢地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克洛维一世被认为是法国和墨洛温王朝的奠基人。

征服者威廉 (英文:William the Conqueror,法文:Guillaume le Conquérant,拉丁文:Willielmus Rex Anglorum)(约 1028 – 1087年9月9日),亦称为 英格兰的威廉一世 (英文:William I of England,法文:Guillaume Ier d\'Angleterre)和 诺曼底的威廉二世 (英文:William II of Normandy,法文:Guillaume II de Normandie),从1066年圣诞节至其逝世,是英格兰的第一位诺曼人国王。 他同时是诺曼底公爵,1035年7月3日至其去世。

在他征服英格兰以前,因为他非婚姻出生,他被称为“私生子威廉”(William the Bastard,法语:Guillaume le Btard)。 为了坚持他对英国王位提出的要求,威廉于1066年领导一支由诺曼人、布列塔尼人、佛兰芒人和法国人(来自巴黎和法兰西岛)组成的军队入侵了英格兰,在黑斯廷斯战役中战胜了哈罗德二世的英国军队,并镇压了英国人随后的反抗,这就是著名的诺曼征服。

在他统治时期,将诺曼-法兰西文化带到英格兰,对后来的英格兰中世纪时期产生了影响。影响的详细情况和改变的程度多个世纪以来被学者进行争论。

除了明显的统治者的改变,他的统治也经历了从建立到巩固的过程,对英语的改变,社会和教会的上层等级的变化,并且采用了一些大陆上教会改革的观点。 查理大帝 (法语、英语: Charlemagne 、德语: Karl der Groe 、拉丁语: Carolus Magnus ,742年或747年-814年1月28日)或作 查理曼 , 卡尔大帝 ,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768年-814年),神圣罗马帝国开国皇帝(800年加冕)。

奥托一世 (Otto I,912年11月23日-973年5月7日),又译鄂图一世,东法兰克国王(936年—973年在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962年加冕)。史称奥托大帝(Otto der Groe)。

东法兰克国王亨利一世之子,母为Ringlheim的玛蒂尔达。 先当选为萨克森公爵,936年由德意志部落公爵选为国王。

936年7月31日,美因茨大主教希尔德贝特在亚琛为奥托一世加冕。 奥托一世坚持他对各部落公国均拥有最高权力,公爵们为此常常造反。

938年奥托一世镇压了由法兰克尼亚公爵埃贝哈德和巴伐利亚公爵埃贝哈德联合发动的叛乱。 929年—941年镇压其弟巴伐利亚公爵亨利一世的叛乱。

944年奥托一世封自己的女婿康拉德(“红公爵”)为洛林公爵,此人后来与他反目。946年奥托一世率军干涉法国内战,先支持反对国王的法兰西公爵(卡佩家族的成员),后转为支持法王路易四世。

949年封次子鲁道夫为士瓦本公爵。 奥托一世是最早侵略斯拉夫人的条顿君主之一。

950年,他迫使波希米亚公爵波列斯拉夫一世称臣。 951年奥托首次入侵意大利,征服伦巴第,自称意大利国王,并与意大利统治者洛泰尔的遗孀阿德莱德结婚。

953年洛林公爵与士瓦本公爵发动叛乱,被奥托一世迅速镇压。 955年,马扎尔人入侵巴伐利亚和士瓦本。

奥托一世在奥格斯堡战役中击败长期侵扰德意志的马扎尔人,使之转向定居生活,建立起匈牙利国家。961年,地位虚弱的教皇约翰十二世请求奥托一世进入意大利称王。

962年2月2日,约翰十二世为奥托加冕,称颂他为“罗马人的皇帝”,是为神圣罗马帝国之始。 奥托此后因意大利问题长期与拜占廷帝国冲突。

奥托一世巧妙地利用教会力量来扼制德国诸侯,他授予教会著名的奥托特权(962年),确定了教皇的世俗权力。963年奥托废黜约翰十二世,立利奥八世为教皇。

这也开了由皇帝决定教皇人选的先例,成为历史上皇帝与教皇长期斗争的序幕。 965年利奥八世去世后,奥托一世又指定约翰十三世当教皇,不过终于受到了罗马人的反对。

奥托一世于是进军意大利,以武力扶约翰十三世上台。966年至972年,奥托一世一直为意大利问题与拜占庭帝国处于战争状态。

972年,拜占庭帝国皇帝约翰一世最终承认了奥托的西帝国皇帝头衔。 奥托一世在王权无比强大的气氛中去世。

腓特烈一世(红胡子) (德语:Friedrich I Barbarossa,约1122年—1190年6月10日)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罗马人民的国王(1152年—1190年在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55年加冕)。 他也是德意志的士瓦本公爵(称 腓特烈三世 ,1147年起)和意大利国王(1154年—1186年)。

他的父亲是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母亲是巴伐利亚的朱迪丝(属韦尔夫家族)。按亲属关系,他是皇帝康拉德三世的侄子。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历史上死的最蹊跷的国君是谁

导读:春秋战国的时候,各诸侯国的国君得不到寿终正寝的数不胜数,他们当中,有被弑杀而死的,有暴病而亡的,有战败被砍头的,也有横剑自刎的。在众多诸侯中,有一个人的死法却极其独特也一直令人费解,那就是陈桓公

欧洲历史上的三次“黄祸”

 欧洲历史上的三次“黄祸”  欧洲文明在历史上先后受到三次来自东方的冲击,这三次冲击改变了当时欧洲的政治、文化版图,使得欧洲到现在还对东方报有深深的戒备心理,这就是所

杀国君羿与其妻通奸 历史上名声不好的寒浞

中西方都有神话故事,我们中国上古神话更是精彩之至,比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等,每每读到这些神话,我们总是废寝忘食,乐在其中。我们都知道后羿和嫦娥的故事,也了解到后羿在

楚成王之死:历史上因泄露储君人选而被杀的国君

楚成王是春秋时期楚国一位很有作为的国君,虽然他通过政变杀掉自己的哥哥而夺得了君位,有着极不光彩的一面。但是他北敌齐桓公、痛击宋襄公、降服江南诸小国,为楚国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强势

鲁桓公与鲁庄公 历史上父子俩均被戴绿帽的国君

鲁桓公与鲁庄公父子俩的悲哀:春秋时期,鲁国国君特别爱娶齐国公的女儿为夫人,而齐国的公主大多不是“省油的灯”,多不守“妇道”,爱给鲁国国君戴绿帽子。齐僖公的女儿文姜嫁给鲁桓公之后还与自己的哥哥(即后来的...

欧洲历史上的“中国热”

现在很多中国产品是对西方国家产品的模仿。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在17世纪前后,欧洲也盛行过模仿中国产品的热潮。仿造品注明“中国制造”>早在公元前1世纪时,中国很多产品就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欧洲,与当时欧洲

欧洲历史上的圣骑士还有哪些

史上的欧洲三大骑士团圣殿骑士团(KnightsTemplar),一译神庙骑士团。正式名称是“基督和所罗门圣殿贫苦骑士团”(ThePoorFellow-SoldiersofChristandoftheT

欧洲人比亚洲人更强壮,为何历史上反被亚洲人征服多年

欧洲人比亚洲人更强壮,为何历史上反被亚洲人征服多年?世界上的人按照肤色来分的话,大致可分为黄、白、黑三色三种,而在这三色人种中,白人基本以欧洲为代表,而且相对来说欧洲人普遍都比较强壮,这点黑人也差不多

欧洲人比亚洲人更强壮,为何历史上反被亚洲人征服多年

欧洲人比亚洲人更强壮,为何历史上反被亚洲人征服多年?世界上的人按照肤色来分的话,大致可分为黄、白、黑三色三种,而在这三色人种中,白人基本以欧洲为代表,而且相对来说欧洲人普遍都比较强壮,这点黑人也差不多

历史上欧洲最强军团,一支由同性恋组成的底比斯神圣军团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历史上欧洲最强军团,一支由同性恋组成的底比斯神圣军团”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说到古代时候的强大军团,很多人都会想到曾经震惊世界的蒙古骑兵。今天来和大家说说历史上欧洲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