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历史书籍

Posted 资本主义

篇首语:讨厌自己明明不甘平凡,却又不好好努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解放战争历史书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解放战争历史书籍

1.中国近代历史书籍

百年来主要历史事件 1840~1859年 鸦片战争 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此时的中国处于农耕文明的晚期,政治腐败,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思想闭塞,已呈现出衰败的迹象,于是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目标。腐败的社会制度最终无法抵御新兴的资本主义,1840~1842年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的失败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世纪50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扩大国外市场和掠夺殖民地,成为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同愿望。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资本主义的商品倾销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更加深入,中国逐步沦为外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最终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加速了清王朝和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给清政府以沉重的打击,同时也阻止了中国的殖民地化。

1860~1879年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继续发展,为掠取更多的侵略利益,在经济上加紧侵略中国,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国内人民起义不断,边疆危机四起。

面对内忧外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

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工业化,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880~1899年 中法战争 19世纪末期,世界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

为了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要求,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和殖民地。地域辽阔的中国成为它们争夺的主要目标,中国边疆危机四起,法国发动了中法战争。

清政府以胜求和,与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法国夺取了越南,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中法战争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刺激了列强进一步侵略中国的野心。

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急需从侵略扩张中寻找出路,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并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都带有现代意义的对外战争,主要标志就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马关条约》的签订,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戊戌变法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已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它们不仅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而且加强了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企图瓜分中国的领土,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的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也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虽然变法最后失败了,但是它宣传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义和团运动 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浪潮,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外国传教势力活动猖獗,农民阶级发动了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同帝国主义进行顽强的斗争,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的时代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归于失败。

这是一次旗帜鲜明的反帝爱国运动,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反侵略、反瓜分的最高峰。 1900~1919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对外侵略的要求变为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

中国人民为反对外国侵略,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清政府企图利用义和团抵制外国侵略。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迫使清政府屈服,英、俄、日、法、德、美、奥、意联合发动了侵华战争。

这次战争镇压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迫使清政府彻底屈服并与西方十一国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从此,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输出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的共同要求。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遇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反抗。

因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

2.有没有介绍解放战争史的比较详细的书籍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简介

书籍作者:教研室

图书出版社:教研室

图书品相:9成品相

库 存 量:1 本

图书售价:10.00元

图书类别:历史

图书标签:解放军 中国人民 战争史 简介 教研室

上书时间:2010-01-04

出版时间:1985 印刷时间:1985

开本:16开 页数:30页

装订:平装

相关参考

历史上的正义战争

历史上的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各国正史上通常会把带有自卫性质或者民族解放性质的战争视为正义战争,把侵略战争或者为争夺霸权而战视为非正义战争。各国因政治利益缘故通常会利用宣传工具来任意解释战争的性质。我个

抗战胜利的历史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影响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解放战争,无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着伟大意义,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

历史唯物主义中的战争观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观,分析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在现代和平社会中,战争对我们来说好像是很遥远的词汇,但事实上战争无处不在。战争是我们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但有时候战争又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因为有时候关系到国家

胡斯战争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胡斯战争是欧洲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农民战争,此战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给德国在捷克的势力予以打击,同时传播了思想,促进了各国的反封建斗争。此战的历史意义有哪些呢?  政治的胜利  胡斯战争是捷克历史

战争对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

谈谈战争对人类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从总体的人类而不是国家来说,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状态,两者相互矛盾、又互相交替。和平的时间长,战争的时间短。战争给社会生活带来极大影响,无数财富毁于一

中国与印度历史战争

1.中国与印度在历史上发生了几次战争一次,即1962年中印战争。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对侵入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

西藏与印度历史上的战争

1.中国和印度历史上发生过什么战争中印战争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的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一、英国种下中印边界纠纷的祸根1911年,

清朝历史战争纪录片,关于清朝末年的清政府和洋人战争历史记录片,

关于清朝末年的清政府和洋人战争历史记录片,没记录片要电影也行,最好1880到1911年的。电视好几纪录片<北洋水师>,《船政学堂》,军情解码的《甲午推想》,《辛亥革命》电影,《甲午大海战》

意大利战争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意大利战争并不像欧洲历史上的许多战争那样持续时间上百年,但是它的影响却覆盖了诸多国家及许多方面。接下来看看此战的意义都有哪些。  欧洲历史的转折点  1494-1559年的意大利战争是欧洲历史的一

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功绩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中国战场开辟最早,持续最长,牺牲最大,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战后历史的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中国反法西斯民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