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易错题

Posted 郡县

篇首语:少年意气强不羁,虎胁插翼白日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考历史易错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考历史易错题

1.如何进行中考历史总复习

你好,文科性质的复习,一是提高学习、复习的效率和能力;二是管理分配时间;三是做题实战。

①首先,提高学习的效率。我通过练习“快速阅读”来激发右脑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阅读者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音现象,越过由发声到理解意义的过程,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实现阅读提速、整体感知、理解记忆的飞跃。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安装软件即可进行试用训练。

用正式软件练习一个多月就可以很好地提高学习效率5-10倍,这是我高考紧张备考阶段仍能轻松应对的秘诀。②其次,确立学习目标。

在学习中,要学会把时间阶段性的细分(主要是课余的,上课跟着老师走就可以了,认真听讲,别忘了做笔记,注:课堂笔记不是要你一味的记,而是重点以及你不懂的,书本上有的,标注一下就可以了,没有的简单的记录下来,课后再系统的整理,不要为了做笔记而影响听课)。每个时间段要做什么,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都要有。

规划时间的过程也就是确定学习目标的过程,必须重视。③再者,检查、巩固、完善的过程。

做题练习是检查你学习、复习掌握情况的最好办法。做题的时候要有选择性,不要漫无目的的见题就做。

同时,要重视做题,最好能整理一个易错题本。考试前期可以做一两套模拟题,要限定时间,按标准的考试来。

更多关于学习方法的内容可以到百度贴吧“高效学习法”吧交流讨论,里面有很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内容。

2.中考历史什么最常考

从近几年的中考历史试题来看,基础题所占比例较大,突出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而大部分基础知识来源于课本。

因此,复习的第一步要以课本为主,打牢基础,决不能舍本求末。那么,在复习中怎样掌握基础知识呢? 1.熟悉课本,善于读书。

读书也要讲究技巧,而不是走马观花似的瞧。具体方法是先读目录,分清教材有哪几个单元,每个单元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每个单元有哪几篇课文,这些课文之间有什么联系?其次要注意课文中有哪些历史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这些图片和资料中包含了哪些信息,课后的思考题应如何回答?做到知道哪些问题在第几册、第几章、第几节。

例如:中国历史第三册第十二课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包括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三个子目录,这三个子目录概括了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掌握了这三个子目录,这一课的内容就大体掌握了,考查到相关的知识点时,就会迅速快捷地定位于此。 2.重视课堂45分钟。

做到认真听课,关注老师多次强调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往往是被反复考查的重点,有些内容是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纲要精心揣摩出来的,决不能放过。此外,同学们应抽时间理解记忆基本知识点,这样可以减少翻书的时间,提高答题速度。

构建知识体系 开卷考试更加注重对能力的考查。2007年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共占了25分(满分40分),如果心中的知识是一盘散沙,想在中考中具有应变能力,那是天方夜谭。

因此,为了把知识学活,用活,第二步的任务主要是结合课本,比较对照,重新组合教材,“纵横”串联地归类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一)理清线索。

如:世界近代史中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可归类: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61-1865年美国内战;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这就是“横”的联系。再如:中国近代史中,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抗争就可以“纵”向串联历史知识,如下: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2.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太平天国运动;(2)义和团运动;(3)戊戌变法;(4)辛亥革命。 (二)善于比较。

如:比较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的改革;将19世纪末出现的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进行联系,从改革的背景、性质、内容、作用、局限性等方面比较,明白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此外,还有以时间为基点的知识串联,如:《辛丑条约》、辛亥革命、共产党的成立、“九一八”事变的年代分别是:1901年、1911年、1921年、1931年。

总之,历史事件之间是互相联系和前后相承的,纵横串联十分重要,既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又可以加深对知识实质的理解。 解题训练 近年的教育改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材和中考试题都十分注重对学生研究能力的考核,从这几年的试题内容看,已从单纯的记忆型向研究型、开放型转变。在2007年的中考历史评卷中发现,有些同学不会阅读,不会审题,不会识图,语言表达能力差,失分较多。

因此,必须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要做典型试题,如近年的中考题,熟悉一下题型。

解题时,必须要读懂题意,抓住“题干”和题中的关键字,理清题目考查的是哪一阶段的知识点。如选择题可运用直选法、排除法、分析法进行选择极为有效。

问答题是一种多功能的题型,中考历史问答题在朝开放性方向发展,难度略有偏高。解题时,要仔细审题,理清考查的知识点,审出“题眼”,即原因、标志及意义之类的关键词语;答题要紧扣题目,简明扼要,避免重复啰唆。

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在解题时多角度地理解题意,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才能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3.历史考试易错点总结

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这是对我国古代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井田制的形象描述,以下表述 正确的是 ①奴隶社会实行土地国有制 ②井田制实质上是一种私有制 ③井田制是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 ④随着井田制结束,分封制也消失了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分析]学生易错选D。随着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但分封制在历史上并没有从此消失,刘邦、项羽、明太祖都曾经推行过分封制 2.春秋时期,奴隶社会逐渐崩溃 在政治上的最突 出表现是 A各诸侯国普遍进行变法 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奴隶起义频繁 [分析]学生易错选A。

奴隶社会崩溃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是分封制的瓦解,C项反映的正是分封制瓦解的情况。各诸侯国的变法是加速奴隶社会崩溃的因素,不是表现。

3.战国时期新兴封建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 人口增多 B.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中心 C.成为诸侯国的都城 D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分析]学生易错选B。B、C项说的是同一层意思,如果选B就没有理由不选C。

战国时期封建城市对政治中心有依赖性,作为商业中心的城市往往是政治中心,然而这并不是说它们之间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中心,并不全都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城市,譬如咸阳。只有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商业的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才有可能形成新兴的封建城市,没有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是不可想象的。

4.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当时社会发展具有积极 作用的是 ①奖励军功 ②奖励耕织 ③重农抑商 ④“燔诗书而明法令”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分析]学生易错选A。题目强调的是对当时社会的影响,重农抑商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燔诗书而明法令”有利于思想控制,加强中央集权。

它们的消极影响要到以后才逐渐暴露出来。 5.商鞅变法时,制作“铜方升”这一“标准器”的目的是 A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B加强中央集权 C.废除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D.为秦统一六国做准备 [分析]学生易错选D。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商鞅变法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消除割据势力的影响,加强中央集权。

“为秦统一六国做准备”是整个变法产生的影响,制作“铜方升”不可能达到这一目的。 6.下列各项最能体现老子学说精华的是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③“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A 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分析]学生易错选B。

老子学说的精华是他的哲学思想中的辩证法,②④反映的正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而①③反映的是老子的客观唯心论思想。 7.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 术”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 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分析]学生易错选B。

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反映的是思想控制的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百家争鸣”与国家分裂、“独尊儒术”与国家统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8.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B.秦朝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 C.秦朝开始使用的圆形方孔钱成为历代铜钱仿照的式样 D.秦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分析]学生易错选B。圆形方孔钱的使用是从秦国就开始的,所以从秦朝开始是错误的;秦国已实行郡县制度,但在全国推行是在秦朝,所以B是正确的。

9.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废分封、立郡县 策,其主要目的在于 A 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B.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 D.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决 [分析]学生易错选B。“废分封、立郡县”的决策既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目的,也有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的目的,但B从属于C。

10.西汉初的中央集权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别在 A 中央机构 B.地方建制 C.皇帝权力 D 独尊儒术 [分析]学生易错选D。题目要求从中央集权体制角度进行比较,秦朝推行郡县制,西汉初年实行郡县封国并存制。

从加强思想控制的角度看,西汉与秦朝是相似的,都是尊崇一家学说而排斥其他学说。 11.汉朝时中外交往频繁,主要表现在 ①张骞通西域 ②甘英出使大秦 ③倭奴国王遣使来汉 ④安敦遣使来汉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分析]学生易错选A。

张骞通西域属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不属于中外交往的范畴。 12.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广泛传播的社会条件有 ①社会动荡 ②佛教的欺骗性 ③人民饱受战争之苦 ④统治阶级的支持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分析]学生易错选D。

佛教的欺骗性是佛教广泛传播的条件,但不是社会条件。

4.中考历史怎样复习最好

学习嘛,我自己曾有一套方法,不知适合你否。

学习,多背是应该的,但要有技巧,平时要将知识点归纳起来,列成树状图,先背好主干知识,熟透了才背分支,一定要每天背,一有时间就要看书,看多了就自然有感情。晚睡之前回忆起当天所背过的内容,回忆不起的第二天就马上看书。

不过一定不要死记硬背,否则你就一定会讨厌学习的.何况死记硬背有很多弊端,意思费力大,收效小,事倍功半,背了好张时间,也没有记住多少东西。二是记不准,易混淆,张冠李戴,错记漏记,把观念或原理弄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

三是记不牢,容易忘,费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记住的东西,没有多长时间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学习就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5.如何进行中考历史总复习

你好,文科性质的复习,一是提高学习、复习的效率和能力;二是管理分配时间;三是做题实战。

①首先,提高学习的效率。

我通过练习“快速阅读”来激发右脑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阅读者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音现象,越过由发声到理解意义的过程,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实现阅读提速、整体感知、理解记忆的飞跃。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安装软件即可进行试用训练。用正式软件练习一个多月就可以很好地提高学习效率5-10倍,这是我高考紧张备考阶段仍能轻松应对的秘诀。

②其次,确立学习目标。

在学习中,要学会把时间阶段性的细分(主要是课余的,上课跟着老师走就可以了,认真听讲,别忘了做笔记,注:课堂笔记不是要你一味的记,而是重点以及你不懂的,书本上有的,标注一下就可以了,没有的简单的记录下来,课后再系统的整理,不要为了做笔记而影响听课)。每个时间段要做什么,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都要有。规划时间的过程也就是确定学习目标的过程,必须重视。

③再者,检查、巩固、完善的过程。

做题练习是检查你学习、复习掌握情况的最好办法。做题的时候要有选择性,不要漫无目的的见题就做。同时,要重视做题,最好能整理一个易错题本。考试前期可以做一两套模拟题,要限定时间,按标准的考试来。更多关于学习方法的内容可以到百度贴吧“高效学习法”吧交流讨论,里面有很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内容。

6.高中历史易错题

1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

2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易混点: 1、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传承制度 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不得世袭官吏权力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官员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历史作用 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2、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7.高中历史易错题

1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

2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易混点: 1、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传承制度 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不得世袭官吏权力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官员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历史作用 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2、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8.初2生物,地理,历史 上册经典的易错题

1、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这位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女皇武则天 D、唐玄宗 2、“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 3、科举制度创立和废除分别是在哪个朝代 A、隋朝、明朝 B、隋朝、清朝 C、唐朝、明朝 D、唐朝、清朝 4、假如你是唐初的一位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大臣,会经常处理下列哪些少数民族的事务? ①吐蕃 ②回鹘 ③突厥 ④靺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不是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事件有 A、鉴真东渡日本 B、玄奘西游 C、南诏首领被封为云南王 D、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当宰相 6、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①辽 ②西夏 ③金 ④海东盛国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7、穿越时光隧道,假如你是宋代的一名市民,下面哪些社会风貌是可以看到的 ① 在当时商业都市里你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其中就有精美的景德镇瓷器 ② 夏天,在夜市上、瓦子里你可以喝到冷饮 ③ 四川地区的人们可使用“交子” ④ 城市平民都住在四合院里,客商住宿可到邸店去 ⑤ 士大夫出行一般都骑马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8、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A、赞美杭州的繁华 B、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9、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你可在此书中了解到哪些时期的历史 ①春秋 ②战国 ③汉朝 ④唐朝 ⑤宋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0、“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一首题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作者是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11、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2、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13、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去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友人送他一部《红楼梦》 D、购买景德镇真花瓷器 14、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初君权的加强 A、废除丞相 B、设立东厂 C、分封藩王 D、迁都北京 15、假如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下面哪些地方是船队没到过的地方 A、印度洋沿岸 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地中海沿岸 16、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 A、郑国渠 B、灵渠 C、隋朝大运河 D、元朝大运河 17、16---17世纪入侵中国的西方侵略者有 ①荷兰 ②沙俄 ③葡萄牙 ④英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雅典奥运会圣火传递已于2004年6月8日抵达北京,之后,奥运火炬将在长城点燃。

那你知道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是 A、秦长城 B、汉长城 C、明长城 D、滇长城 19、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唐本草》 20、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21、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22、哪位皇帝经常引用荀子的话:“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23、历史上曾经盘踞我国台湾达38年之久的殖民者是 A、葡萄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24、“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B、宋代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C、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 D、诗圣是对李白的美誉,诗仙是对杜甫的赞美 25、文字狱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其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要数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二、材料题(本题3个小题,共45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 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 (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史实是什么?(2)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这一民族地区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个民族今天主要生活在我国的哪一自治区?27、材料一: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为止,中国人均粮食仅有200公斤左右,美国已接近1000公斤。中国年产铁约2万吨,不及法国的十分之一,不及英国的四十分之一。

中国的造船和航海业长期以来一直领先于世界,在清代也迅速衰落下去,往日出现于东南亚海面的中国船队,随之销声匿迹,为西方国家的船队所取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相关参考

2016年山西中考题历史

1.山西省何年开始历史中考1、到目前为止,太原市还没有公布2016年中考政策,预计2016年中考政策与往年基本相同,不会出台大的改革举措。2、2016年太原市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计入中考总分,分值

2017中考历史题型

一、南昌市2017年中考历史考试范围是初二初三内容吗南昌中考历史科目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与思想品德

14山西中考历史

1.2010山西中考历史可能考哪些2010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中国历史第一册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我

2013河北中考历史

一、中考历史该怎样复习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记忆量大,因而死记硬背曾一度被当作最好的复习方法。今年我市中考历史与政治实施开卷考试,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掌握

2013深圳中考历史

1.2012年深圳中考历史A+多少分深圳中考历史与社会标准分划分表:A+(TOP5%)664—900分通常下限是95-97分A(TOP25%)568—663分通常下限是90分B+(TOP50%)500

2013中考重庆历史

中考历史该怎样复习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记忆量大,因而死记硬背曾一度被当作最好的复习方法。今年我市中考历史与政治实施开卷考试,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掌握更科

重庆市历史中考

一、中考历史该怎样复习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记忆量大,因而死记硬背曾一度被当作最好的复习方法。今年我市中考历史与政治实施开卷考试,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掌握

贵阳中考历史复习重点

一、中考历史该怎样复习中学历史是一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认知目标的课程,记忆量大,因而死记硬背曾一度被当作最好的复习方法。今年我市中考历史与政治实施开卷考试,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掌握

2013年陕西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求06.07陕西中考题2007年陕西省中考试题英语卷(word版,含答案)://ew/zkyyfd/tczx/lnzkjpst/2007/06/2007-06-293509.2007年陕西中考语文

2014泉州历史中考题

1.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历史与社会》中考简要复习提纲中国历史与文化考点1:我国境内几个重要古人类遗址的区域位置,元谋人、北京人使用天然火、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定居生活。生活时间特点旧石器时代(打制)距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