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论文

Posted 大员

篇首语:愁人苦夜长,志士惜日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论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论文

一、研究性学习论文(历史:台湾问题的由来)

对于台湾问题,双方长期维持所谓的刻意“模糊”政策。

对于海峡两岸的“现状”,即台湾目前的政治及法律地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与见解,甚至对历史本身也有不同的认知与解读。而“维持现状”,既可理解为反对宣布独立(反对实际台独或法理台独),也可理解为反对合并统一(中华民国一直就是主权独立国家,并从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两岸分立分治、互不隶属),当然也可理解为同时反对独立与统一(维持目前的“模糊”状态)。

正因为台湾内部以及两岸之间对“现状”有各自不同的定义及表述,才使各方都能够接受“现状”,不致冲突。但是,此“现状”并未明确定义台湾的政治及法律地位或说明未来安排,因此这种模糊政策也被批评为危险的策略,任何冒险的擦边球或误算都可能导致冲突或全面战争。

台湾问题不仅仅是由尚未正式完结的国共内战所导致,台湾问题得以成形,实际上离不开文化间冲突、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间的意识形态对立(冷战)、以及美国等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利益等原因。台湾问题在形成初期,海峡两岸纠结于“中国的代表权问题”,方有“台湾地位未定论”的法律模糊点;同时,中国国民党作为“台湾新的统治政权”及“旧中国的偏安政权”在台湾长期威权统治、中国共产党担忧被颠覆而长期闭锁中国边境并进行文化改造,从而使两岸差异、隔阂、误解、乃至仇视日益加深。

1990年代中华民国不再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放弃武力反攻大陆。某些人士认为至此以后,台湾问题的症结已由“中国的代表权问题”转化为统一与独立之争、专制独裁与自由民主之争、中国化与去中国化(台湾本土化)之争,并且外国势力的介入从未减轻。

除了这种为过于强烈的二分法,也有人认为还有第三种中间路线的存在——采用邦联制或联邦制等来解决,欧盟模式是为典型;同时去中国化也不必排斥中华文化;民调也显示,多数台湾民众支持维持现状。 “台湾问题”的称呼,是从台湾外部的视角来讲,是中国大陆与国际上的用法,台湾仅在报道这些外部言论时才使用。

在台湾,探讨类似问题的领域分布在:统独争议、国家定位、大陆政策、两岸关系。

二、关于台湾问题的由来论文

历史上两岸的往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人类没有把走过的每一步的每一细节完整地记载下来。

但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证人──大海,记下了台湾岛上的风云,记下了中华民族开发台湾的业绩,记下了两岸人民为台湾的兴旺发达所流的鲜血、眼泪和汗水,记下了在台湾发生的风风雨雨。虽然史书没有完整记下台湾历史演变前期的详细情况,但是史书没有停止记载台湾的人、台湾的事,史书也没有停止记载两岸人民的来往,也没有停止记载中原对台湾的关爱。

台湾名称的由来 在有据可查的史料上,“台湾”这一名称的出现不过300多年。但是史书证明两岸人民对台湾宝岛早有称呼,历史上对台湾的称呼有近十个,不同的称呼却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台湾宝岛的关心和期待。

在古老的中国出现国家机器时,就把中国划分为九州管理,记载这一史实的是中国最早的史书之一《尚书•禹贡篇》。九州中的扬州管辖范围北至淮河,东面至海。

书中的“岛夷卉服”就是指台湾。康熙33年(1642年)高拱乾主修的《台湾府志》中表示,夏商时期的扬州包括台湾。

日本学者尾崎秀真也认为“岛夷”就是台湾最早的名称。“岛夷”,台湾的第一个名称。

人们对海的知识逐渐增加,从水中走出来的人类开始把大海为人所用。春秋战国时,近海交通有所发展,因此出现许多关於海上的传说,其中方士徐福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之药的传说流传至今。

《史纪•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徐福上书中所称的海上有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后人认为“瀛洲”即为台湾。

徐福没有回来,但是两岸的来往在以后的岁月中越来越多。 作为专门的历史地理书籍记载台湾的是在《前汉书》。

进入汉代,关於台湾的记载开始多起来。在《前汉书•地理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在会稽海外有“东鯷人”,分为20余国,“以岁时来献见”。

后来许多学者认为“东鯷”应该指的就是台湾。在《后汉书•东夷列传》中,更是把台湾分为三部分,“东鯷”即为北台湾,“夷州”为中台湾,“澶州”为南台湾。

在三百年前的荷兰人连少挺(Linschoten)所绘的台湾地图中,也把台湾分为三个岛。把台湾分成三部分,说明对台湾的认识在加深。

直接描述台湾情况的是在三国时期。三国鼎立时期,东吴位於江南,管辖范围包括会稽和东南沿海地区。

东吴和海外的关系较为密切。《三国志》中谈及在孙权黄龙2年(230年)派军队出海远征夷洲。

不少学者认为“夷洲”就是台湾。三国东吴临海郡太守沈莹可以称之为最早的台湾学者,在他的《临海水土志》对当时被称为“夷洲”的台湾情况有著专门记载,只是此书已经流失,主要内容记载在《太平御览》之中。

从所记内容来看,这是当时最完整的关於台湾的文字资料。当然也有人说此时的“夷洲”就是广东或海南某地,但是从方位、气候、地形、古迹、物产、习俗等方面考证,应该是指台湾。

通过《临海水土志》,使得远离台湾海峡的许多内地人,知道了尽管是有限的、但是极为难得的台湾的具体情况。 颇有大志的隋炀帝,施政并无多少值得夸耀的纪录,但对外对内征战却有特殊的喜好,当然也对早有前朝前代所关注的台湾起兵。

据《隋书•东夷传》所载,隋炀帝曾于大业6年(610年)发动远征琉求之战。“琉求”是何处?历来争议较大。

但绝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琉求”即为台湾,而非日本琉球。不管如何,隋代对台湾已经相当瞭解。

在《宋史•外国列传》中则明确记载,琉求国在泉州之东,有海岛称“澎湖”,烟火相望。赵汝适的《诸蕃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当然所记内容不详细。

对於台湾的名称,有不少人进行过研究。台湾政治名人连战出生於当地世家,他的祖父即为著名历史学家连横。

连横在代表作《台湾通史》中说,“台湾原名‘埋冤’,为漳泉人所号。”因为明代时期的闽南人历尽艰辛到达台湾后,因水土不服和劳累困苦,病死者众多,死后连屍骨都无法运回故乡,“故以‘埋冤’名之。”

因为“埋冤”不吉利,而闽南话“埋冤”又与“台湾”同音,所以易名为“台湾”。这种分析不无道理,因为移民确实有过令人难以忘怀的痛苦经历。

但是,连横先生的结论也有牵强附会之处,因为同音的字很多,为什麽用“台湾”代替“埋冤”?“埋冤”不吉利,“台湾”吉利又表现在什麽地方呢?“台湾”名称的由来并非如此。台南是台湾最早开发的地区,因此对台湾的称呼最初起于对台南地区的称呼。

最初在台南一带居住的拉雅族,在介绍台湾时称为“Tayan ”或“Tai-An”,荷兰人拼为“Taioan”,从大陆来的移民则读作“Tai-Oan”。因此,由於读音不同,在台南一带称为“台员”、“大员”、“大圆”、“大湾”、“大冤”。

以后由闽南话的“台员”转音为“台湾”,所指地区也由台南一地扩及整个台湾地区。自明代起,“台湾”之名正式流行。

在明代闽人周婴所著《远游篇•东蕃记》中,以“台员”称台湾。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至1619年),在朝廷公文中出现“台湾”。

清代张眉的《瀛濡百咏》一书指出:周婴把台湾称为“台员”,“这是闽南语所造成的错误,从此台湾之名始进入中土。”“台湾”名称由此而来,应该是比较客观的。

关於对台湾的不同称。

三、大一毛概,结合台湾的历史和现状,谈谈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问题的由来:

解放战争末期,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有生力量被消灭过半,国民党的统治面临彻底垮台的命运。面对艰难的形势,老蒋采纳历史地理学家出身的张其昀的建议,决定把台湾作为今后的退身之所。他认为退居台湾,退可守,进可攻;台湾与大陆隔着一条海峡,凭借海峡天险和海、空军力量,完全可以抗衡当时尚无海、空军的供铲党,以积聚力量,待国际形势发生于己有利的变化时,再发动反攻。

随着国民党退居台湾,中秧军伟开始筹划渡过海峡、解放台湾进而解放全中国的计划。1949年8月至1950年6月,解放军相继解放了除金门、马祖以外的台湾外围的主要岛屿,并开始正式准备发起渡海攻台作战。但随着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军进入朝鲜,第七舰队驶向台湾海峡。中国同时面临来自东北和东南两方面的威胁。同时,美国还加强了对侵越法军的支持,向越南派出了军事顾问团,中国南部边疆的形势也骤然紧张。从当时中国的实力来看,要同时在三条战线与美国作战显然存在极大困难。而且当时解放军尚未有具有战斗力的海军和空军,要想短时间内突破美国第七舰队的封锁,进而解放台湾并不现实,于是,渡海攻台计划被无限期推迟。

问题的实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正府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的政策。它在中国人民积极准备解放台湾时,利用朝鲜战争爆发的机会,公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正义行动,伍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正的海峡两岸关系,并通过与台湾签订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领土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

美国正府的政策,造成了台湾在其庇护下与海峡对岸的中国大陆对峙超过60年。台湾海峡地区局势因之长期紧张,台湾问题也由此成为中美两国间的重大争端。因此,台湾问题的产生,从本质上讲既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也与美国势力的介入有密切关系。台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美国政府负有重大责任。另一方面,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正,应该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

四、历史研究性学习台湾问题的由来

目前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① 有利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制定正确的对台政策;香港、澳门“一国两制”成功的实践经验;把对台的大政方针用立法的形式转化为法律,依法,“止独”有可靠的依据;大陆和台湾广大人民渴望实现和平统一;国际社会的普遍理解与支持。② 不利因素:国际敌对势力的不断干扰和阻挠;台湾岛内分裂势力的“台独”行为。

197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并发表了《中美建交联合公报》。联合公报全文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商定自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

本来中美两国应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的基础上进行友好交流与合作。然而,没想到的是美国置《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于不顾,在没有经过中国统一的情况下于1979年3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严重干涉中国内政的《与台湾关系法》。

单方面破坏了《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的中的友好协议。在中国政府的严正交涉下,美国才于1982年8月17日和中国政府签订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即当时人们所说的《8.17公报》,公报中强烈要求美国承诺减少并最终停止向台湾出售货变相出售武器。虽然三个联合公报鉴定了,但是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美国仍然奉行着她与台湾签订的所谓的《与台湾关系法》。

而没有停止向台湾出售武器和提供技术支持。直至今日,这种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中美外交关系上仍然保持着这种看似正常,实质上却充满着矛盾和竞争的复杂外交关系。

说她充满矛盾,是因为美国方面一边口口声声承认“一个中国”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原则。另一方面却在明目张胆的同台湾当局继续执行所谓的《与台湾关系法》,向台湾输送先进的武器装备,完全不顾中国方面的阻止,直接挑战我国的“一个中国”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重大外交原则立场。

与此同时,我国对待此问题的基调确只能是“台湾问题是中美两国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而没有和美国之间发生直接的冲突,更无法断绝和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是美国必须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关于台湾的问题,我国认为这是中国的内部事务,是中国的内政,是我国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外国无权也不应该干涉我国内政。

而且,美国也不应该存在例外。美国应该尽快与台湾脱离一切政治关系,停止对台湾方面提供的武器和技术支持,以示她对中国承诺真的实性和与中国建立友好外交关系的诚意。

然而,事情总是不能那么的如意。相反,顽固的美国总是拿“台湾问题”来与中国叫板。

并以此来威胁中国。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中美之间的战争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必要加强我们的国防力量,相反,我们的国防力量不仅不能缩小而且只能加强。我们不应该忘记在对外开放的同时需要自力更生,不能太过依赖于外国的发展,否则就容易受到牵制。

中美两国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不能过度失衡,否则就会增大中美两国战争的可能性。我们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只有做好了准备,我们才不会在外交的谈判桌上面吃亏,中国的政治利益必须努力争取。

没有政治利益就不能保证我们的经济利益和祖国的统一和发展。我们的政治观点,政治思想要进步,要在外交关系上处于主动地位,要符合社会发展方向;我觉得我们必须提出我们社会必要的有益的有号召力的政治信条,并能以此化解美国的政治王牌,由此建立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和平等地位。

因为,我们需要开启政治改革,引进和完善政治上的进步概念,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中国不欠美国什么,我们应该努力争取在和美国的外交关系上的平等地位和主动权。

我们对美国要有这个认识,美国给中国提供技术,援助等等都是互利互惠的,我们也给美国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条件和机遇,中国不需要欠美国什么。中美外交关系是相互需要的,不存在只有中国需要美国的情况。

没有美国,中国也能很好的发展下去,有句话说的好,资本家为了发财,也是必须把穷人变富的,只不过,他不想让穷人超越过他们而已。我们应该对没有有个正确的认识,在中美外交过程中的一些事关利益的问题上,我们需要敢争善争。

不能允许美国在我们的外交关系原则下存在特殊权利,美国也要平等正确地对待中国。虽然美国是个强国,是个发达国家,在现实中,美国在中美外交关系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也应该负起更多的责任,这样才是公正的。

作为世界上标榜最讲民主,文明的强国要充分理解弱国发展的难度,尊重和支持我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要用发展进步的眼光来看中国,美国也不是一天强大、富裕起来的,在中美外交关系中,美国不应该过分的干涉中国的内政事务,因为对中国的一些问题,美国对中国是真诚的帮助,还是恶意的攻击和捣乱是影响中美两国关系十分重要的红线问题。 妥善的解决好这些问题必将能扫清中美关。

五、台湾问题的由来的论文、、、急~~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从上个世纪末起,台湾曾遭受日本殖民统治近半个世纪。1945年,根据中、美、英、苏联签署的有关国际协定,台湾重新归于中国版图和主权管辖之

下。但1949年中国内战结束后,国民党集团的一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的态势

下,美国曾经不遗余力地出钱、出枪、出人,支持国民党集团打内战,阻挠中国人民革命的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当时的美国政府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的政策,并且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武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峡,美国第十三航空队进驻了台湾。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省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美国政府继续干预中国内政的错误政策,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紧张对峙局势,台湾问题自此亦成为中美两国间的重大争端。

为了缓和台湾海峡地区的紧张局势,探寻解决中美两国之间争端的途径;中国政府自50年代中期起,即开始与美国对话。1955年8月至1970年2月,中美两国共举行了136次大使级会谈,但在缓和与消除台湾海峡地区紧张局势这个关键问题上,未取得任何进展。及至60年代末70年初,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新中国的壮大,美国开始调整其对华政策,两国关系逐步出现解冻的形势。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驱逐台湾当局的“代表”。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公报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8年12月,美国政府接受了中国政府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即:“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以及从台湾撤军。中美两国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建交联合国公报声明:“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联系”;“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自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但中美建交不过三个月,美国国会竟通过了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并经美国总统签署生效。这个《与台湾关系法》,以美国国内立法的形式,作出了许多违反中美建交公报和国际法原则的规定,严重损害中国人民的权益。美国政府根据这个关系法,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和干涉中国内政,阻挠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统一。

为解决美国售台武器问题,中美两国政府通过谈判,于1982年8月17日达成协议,发表了有关中美关系的第三个联合公报,简称“八.一七公报”。美国政府在公报中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然而,十多年来美国政府不但没有认真执行公报的规定,而且不断发生违反公报的行为。1992年9月,美国政府甚至决定向台湾出售150架F-16型高性能战斗机。美国政府的这一行动,给中美关系的发展和台湾问题的解决增加了新的障碍和阻力。

六、台海问题的历史由来

这个很简单,甲午中日战争后的《马关条约》割给了日本,然后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到了解放战争结束时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本来是有希望回归的60年代已经和台湾对话解决了,毛主席的方针就是和现在的特别行政区差不多,保留军队还不裁军,除了外交背的都不管,但是那时大陆正值文革比较乱,蒋介石就。

。方向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但是一旦台湾方面宣布独立或制造分裂可能导致独立,那么中国人民解放军将根据《反分裂国家法》赋予的权利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还有就是台湾方面无限期拖延统一问题也可以武力攻台,这也就是为什么陈水扁06年终止国统会大陆方面非常恼怒险些造成冲突的原因1996年台海危机本来也是可以收复的,大陆方面精心准备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演习,本来是打算借着演习然后就。

但是解放军出了叛徒,军事部署情报都没美国知道了,当时很多人都不解因为如果威慑性演习的话也不会搞的那么大的动作,其实就是在喂攻台造势。

七、研究性学习: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发展趋势

台湾问题的由来:1949年国民党战败后逃亡台湾造成了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相分离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1.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的分裂倾向2.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发展趋势:1.从1979年开始,中共就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并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2.海峡两岸关系已逐步解冻,两岸在经济、政治、文化联系方面加强。

两岸基本上实现了三通(通航、通邮、通商);连战、宋楚瑜、马英九、吴伯雄等台湾政要先后访问大陆。3.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所以坚信,祖国统一大业必定能够实现。

八、"台湾问题的由来"3000字左右研究报告

虽然我刚有回答过类似问题!但我还是想到了另外一个由来!希望你参考罗!没重复唷! 但是说法太多了!所以给你找了几个版本!!希望你自己做参考罗! 台湾自古是我国的领土﹐东汉称夷洲﹐隋时改称流求﹐明代又称北港﹑东蕃。

元明设巡检司于澎湖﹐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光绪十一年(1876年)建为台湾省。

台湾一词最早见于官方文献的是明崇祯八年(1635年)何楷等人的奏疏中﹐从清初建府始一直沿用至今。然而“台湾”这一名称由何而来﹖它的含义又是什麽﹖学术界仍持不同看法﹐尚难定论。

有人说“台湾”是古代神话传说“岱屿”和“员峤”首字联名“岱员”转变而来的﹔也有人说“台湾”是因盛行于闽台地区的台风而得名﹔还有人说“台湾”原作“埋冤”﹐后因其词不详才改称为“台湾”的。意即“明代漳泉人入台者﹐每为天气所虐﹐居者辄病死﹐不得归﹐故以埋冤名之﹐志惨也。

其后以埋冤不祥﹐乃改今名”(连横﹕《台湾通史‧开辟篇》)。更多的人则主张“台湾”之名来源于陈第所著《东番记》中的“大员”﹑周婴《远游篇》中的“台员”和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的“大湾”。

“台湾”则由“大员”﹑“台员”﹑“大湾”等或因语音相同转译﹐或以当地部落名称谓转化而来的。例如《辞海》等都持这种看法。

谭其骧等在《我国省区名称的来源》台湾省条中﹐阐明瞭“台湾”名称的演变过程和各个时期的地域所指。文中说﹐十六世纪时有“大员”之称﹐本指今台南安平镇附近一带﹐是当地高山族部落名译音。

进入十七世纪“大员”又改写成台湾。其时荷兰侵略者在该地所筑的热兰遮(ZeeIandia)城﹐华人即称之为台湾城。

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全岛后﹐“台湾”所指大致在今台南市一带。清初建立台湾府后﹐台湾一名所指地域才包括整个岛屿。

另一种看法﹐认为因荷兰人在海湾修城筑台﹐故名“台湾”。道光重刻本康熙《台湾县志》云﹕“荷兰设市于此﹐筑砖城﹐制若崇台﹐其海滨沙环水曲曰湾﹐又泊舟处概谓之湾﹐此台湾所由名也。”

此外﹐成书早于《东番记》的《日本一鉴》的《穷河话海》和《桴海图经》两册中﹐都把台湾称作“大惠”。吴壮达认为“大惠”与《东番记》的“大员”及后出现的“台员”﹑“大湾”都是对同一地理对象的名称从闽南方言转化。

他从安平古海湾“大湾”的转化论证“台湾”一名由来于 “大湾”。又据康熙《台湾县志》所筑城堡 “制若崇台”﹐“台湾”的“台”与“湾”两字联称的含义才成立。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一名才被人们采用。 邵秦在《台湾名称由来考略》(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2期)一文中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台湾闽音称谓大员﹑台员﹑大湾等﹐在荷兰人侵台前早已存在﹐在修城筑台前荷兰人也随中国人称安平为“大员”﹔也不同意把“台湾”之称来源于大海湾的“大湾”一名转化而来﹐因为《东番记》并未记成大湾而写成大员﹐《远游篇》作台员。

“大员”﹑“台员”在字义上不能表示出海湾之意。“台湾”应由来于原安平地区土著台窝湾族﹐以其族名称其地﹐据调查确认台南城的大湾庄为台窝湾族原住地。

“大湾”即“台窝湾”的同音异字。荷兰文献中对安平一带有时写成Tayovoan(台窝湾)﹐有时写成Tyovon(梯窝湾)﹑Teijoan(大员)﹑Toyouan (台员)等。

中荷两国的两种不同民族语言对该地称呼基本一致的记载﹐雄辨地证明瞭关於台湾名称最早来源的出处﹐即与台湾安平一带土著台窝族名称有关。 关於“台湾”名称的由来﹐目前虽仍存在分歧﹐但在辞书﹑报刊出版物中﹐涉及有关台湾名称来源的有其一定的倾向性﹐很多专家﹑学者又都在积极研究探讨这个问题﹐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能揭开这个谜底。

==========================================================以下为另一篇:在民代以后的中文记载中,台湾早期被称为「鸡笼山」,「鸡笼」,「北港」,「东蕃」,「台员」而跟「台员」同音异字的有「大湾」,「大宛」,「台湾」等。「台湾」一辞系源自平埔族西拉雅语「Taian」或「Tayan」意为对外来者的称呼。

「台员」一辞始是於15-16世纪的「东蕃记」(周樱著)。17世纪时荷兰占领台湾,海盗颜思齐开始称呼台南附近为「台湾」,荷兰人则称为「Taioan」(台窝湾),日本人丰臣秀吉则称台湾为「高山国」,但是,日本商人以台湾北部平埔族的KieTagarang(凯达格兰)部族称台湾而音译为「鸡头笼」,是为汉译「鸡笼」的由来。

并且「鸡头」即「鸡冠」,日语为Tosaka转讹而为takasago汉字作「高砂」,成为台湾的代号,台湾的原住民被日本人称为「高沙族」。郑成功据台后,以「Taiuan」的闽南语音跟「埋完」同音,音义不好而改称「东都」,郑经又改称「东宁」,满清时才再恢复为「台湾」。

「台湾」一辞,之后即沿用至今。 台湾的名称由来很多,其中之一为南台湾原住民西拉雅族的「Taian」或「Tayan」,意为对外来者的称呼;荷兰时期称台湾为「Taioan」,以音译转写为汉字「大员」、「台员」、「大湾」或「台窝湾」,这些名称原本是指现今的台南地区,后来演变。

九、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

台湾问题一词及其相关概念,或者叫台海问题或者两岸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从中国大陆败退台湾,所衍生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1] 。最早出现于1955年寓居美国的李宗仁之《对台湾问题的具体建议》一文,并因强力宣传而通行于中国民间以至国际

中国台湾岛

社会迄今。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的内战有关,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再次把个人私利公然放在全国人民利益之上,这是他向来的做法,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还有重要因素是外国势力(美国、日本等)的介入。大肆出卖国家利益也是蒋介石的向来的做法,早在1945年8月14日在日本投降前一天,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为主要条件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1946年1月6日当时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虽然对外蒙古的所谓投票有疑问,但还是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至此失去180万平方公里的外蒙古的中国华北变成内凹形,边境线后退内凹达千余公里,中国北部版图从饱满形状到弯月形状。

请采纳

相关参考

中外政治制度历史小论文400字

中外政治制度历史小论文400字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读者指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多从教育、政府规范和引导、法律严惩几个角度谈起。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

与美国历史有关的论文2000字

1.关于美国历史的论文,5000字,原创的急求美国是个竞争激烈的国家,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由此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电影和新闻中的美国经常与暴力事件联系在一起,让人感到这是个不安全的国家。然而到了最

写论文的格式是什么应该怎么写

论文其实就是一种文章,就一种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它有自己独有的论文格式。下面就是标准的论文格式: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论文格式的目录目录是论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物小论文600字

1.初一历史人物小论文(500)字对秦始皇的评价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自秦亡后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人盛赞他为“千古一帝”(李贽《藏书·卷二目录》);有的人说秦始皇

写一篇美国崛起的历史小论文200

美国似乎永远是国际问题的焦点。近来国内媒体又开始流传曾经一度影响人们判断的“战争造就了美国”一说。其中的一些论点和论据,却难以经得起历史事实的推敲。关于美国的崛起和强大,有诸多原因。如果请教法律学者,

综述论文怎么写最好有关于历史学的范文

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①

怎样写初中政治小论文

一、具体步骤:1.提出论题这是政治小论文的“首”,一般为一段,100--200字左右。针对特定的材料或命题,开门见山,三言两语,亮明中心论点,揭示出本质性的问题。例如,针对我国北方日益严重的沙尘暴,提

保护环境保护的论文800字以上的

保护生态环境有益于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与保护论文2018-06-263页5.0分用App免费查看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整

论文的文献综述应该怎样写

为什么写综述从一篇文献开始,看几篇相关文献整理出大致思路,找出一个切入点就开始实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还要看文献,针对不同问题有选择性的看。之后实验完成,整理成文章发表的时候,为了写前言部分而看一些文献

明朝的历史,文化,由来?

您还是自己去看看书吧,这东西要是贴出来太多了然而清朝给明朝著的史书有很一部分的内容有失真的嫌疑,“尽信书不如无书”自己明白了就好,不用过于对一个事件或问题较真,太累了也没有结果我给你介绍几本1.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