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同姓不婚历史
Posted 法律
篇首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韩国同姓不婚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韩国同姓不婚历史
一、韩国法律为什么同姓不能通婚
在韩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相同姓氏者或为近亲,不得结婚。
韩国社会同姓者甚多,有调查显示,在韩国,光是“金”、“朴”、“李”三姓民众就分别占全国人口的20%、15%和8%,兼之韩国地理面积狭小,同姓者的确有很大可能是近亲。 近亲结婚一方面不符合伦理,古语有云“不娶同姓者何,重人伦、防淫佚,耻与禽兽同也”,将近亲结婚视为一种兽行。
另一方面,近亲结婚往往导致后代患有遗传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从优生学的角度来说,“同姓不婚”的传统也无可厚非。 “同姓不婚”在中国也曾经存在过,最典型的佐证之一要数《礼记》中的记载:“婚姻者,将合二姓之好。”
这一习俗自周朝始延续数千年,成为了百姓结婚的基本原则。 事实上,朝鲜半岛“同姓不婚”的习俗多多少少受到了宗主国中国的影响。
但在当今,韩国社会的保守派与开放派人士就“同姓同本不婚”问题一直存有争议,韩国的相关律法也是反复被修正,至现在,韩国民法规定,直系血缘8代以内的男女双方无法结婚,这也算是变相取消了“同姓不婚”的法律约束了吧。
二、同姓为什么不婚
《左传·僖公23年》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国语·晋语四》载:“同姓不婚,恶不殖也。”
在族外婚实行之前,人们已认识到同血缘结婚的害处。所以,在中国古代,“娶妻不娶同姓,买妾不知姓则卜之”,同姓是不能结婚的。这种同姓不婚是严格的,但并不科学。
比方春秋时期,秦国是赢姓、晋国是姬姓,国君们世代结成秦晋之好,不是同姓,却是近亲。
《唐律·户婚律》规定:“诸同姓为婚者,徒三年,缌麻(为同宗高祖父母服丧)以上以奸论。”
明、清的法律,又把同姓和同宗分开,严禁同宗,对同姓不同宗则有所弛禁。
尽管法律和风俗是这样,仍有同姓婚配者。就连最尊崇周礼的鲁国鲁昭公也曾娶同姓的吴女,称吴孟子。
陈司败指责说:“君取吴为同姓……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与同姓不婚相联系的有母党不婚,即不能娶母家宗族的女子。《白虎通·嫁娶篇》载:“春秋传曰‘讥娶母党’。”中表不婚,即兄妹、姊妹及堂兄弟姊妹的子女不能婚配。实际上,这些规定只是儒生们的理想规范,民间非但不执行,反而沿袭成俗,姑舅亲、两姨亲相当盛行。南宋词人陆游和妻子唐琬就是姑舅亲。
三、听说韩国人同姓不能结婚真的假的
韩国同姓禁婚
韩国国会近日拒绝了政府试图撤销实行了691年之久的禁止同姓通婚的法律的议案。
政府要求国会撤销同姓通婚的法律,因其已不适应韩国现代社会的发展。
禁止同姓通婚的法律对韩国有着巨大的影响,该国目前4700万人口只有数十个姓氏,20%的人都姓金,百分之十五的人姓李,百分之八的人姓朴。
政府的议案是在韩国最高法院———宪法法院1997年7月判决该禁令违宪之后提出的。法院说,这项禁令侵犯了韩国人追求幸福的权利。
但国会司法委员会断然拒绝了政府的动议,反之通过了另一个要求保持这项禁令的议案。在韩国,估计有6万对夫妇只能同居而不能结婚,只因为他们同姓,即使有不同血缘关系的证据也不行。韩国政府要每隔若干年便来一次暂时性网开一面,使这些夫妇得以合法结婚。这项禁止同姓结婚的法律是1308年制定的,因当时的人世代长期生活在偏远的村庄中,不与外界通婚,近亲繁殖的后果是大量畸形痴呆后代出现,这引起了统治阶层的忧虑,于是制定了同姓禁婚的法律。
四、听说韩国人同姓不能结婚真的假的
韩国同姓禁婚 韩国国会近日拒绝了政府试图撤销实行了691年之久的禁止同姓通婚的法律的议案。
政府要求国会撤销同姓通婚的法律,因其已不适应韩国现代社会的发展。 禁止同姓通婚的法律对韩国有着巨大的影响,该国目前4700万人口只有数十个姓氏,20%的人都姓金,百分之十五的人姓李,百分之八的人姓朴。
政府的议案是在韩国最高法院———宪法法院1997年7月判决该禁令违宪之后提出的。法院说,这项禁令侵犯了韩国人追求幸福的权利。
但国会司法委员会断然拒绝了政府的动议,反之通过了另一个要求保持这项禁令的议案。在韩国,估计有6万对夫妇只能同居而不能结婚,只因为他们同姓,即使有不同血缘关系的证据也不行。
韩国政府要每隔若干年便来一次暂时性网开一面,使这些夫妇得以合法结婚。这项禁止同姓结婚的法律是1308年制定的,因当时的人世代长期生活在偏远的村庄中,不与外界通婚,近亲繁殖的后果是大量畸形痴呆后代出现,这引起了统治阶层的忧虑,于是制定了同姓禁婚的法律。
相关参考
婚姻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大事。在"重新认识西周"这个专题中,我们在(解梦的周公、孔孟眼中的圣人,如何成为我国第一位「”历史人物”?)中曾介绍过,周人翦商时,以及其成为中原共主之后,周人的数量都是非常少的,
嫔妃,又称内官,《左传·昭公元年》载:“内官不及同姓,其生不殖。”晋代学者杜预明确指出,这里所谓的内官,就是嫔御,即嫔妃也。说明天子选取嫔妃也是遵照了古代的“同姓不婚”的习俗,以有利于人口质量的提
婚俗早期契丹人的婚姻形态是族外婚制,一个部落分为互通婚姻的两个氏族或两个“半边”(胞族)。随着社会的发展,外族的加入,部落的重建等等,严格的族外婚制遭到破坏。但契丹人始终严守同姓不婚的原则。在统治集团
曾国藩后人: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那么,曾国藩后人有哪些?他们的现状如何?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
曾国藩后人: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那么,曾国藩后人有哪些?他们的现状如何?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
历史秘闻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轶闻典故 伊丽莎白一世为何终生不婚
伊丽莎白一世被认为是英国杰出的帝王之一,在她当政期间,英国繁荣昌盛,经济、军事、文学都有很大的成就,英国的黄金时代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功于她。 轶闻典故 星期五不吃鱼 在英国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是英王亨利八世的女儿,也是都铎王朝最后第二位君主,被称为“血腥玛丽”玛丽一世的妹妹。在1558年玛丽一世因病去世之后,次年一月,伊丽莎白一世正式加冕为王。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嫁,因此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是英王亨利八世的女儿,也是都铎王朝最后第二位君主,被称为“血腥玛丽”玛丽一世的妹妹。在1558年玛丽一世因病去世之后,次年一月,伊丽莎白一世正式加冕为王。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嫁,因此
伊丽莎白一世被认为是英国杰出的帝王之一,在她当政期间,英国繁荣昌盛,经济、军事、文学都有很大的成就,英国的黄金时代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功于她。 轶闻典故 星期五不吃鱼 在英国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
柏拉图是古希腊着名的哲学家。他对古希腊的哲学乃至整个西方的哲学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当今世上流传了很多关于柏拉图的故事。最着名、最经典的是苏格拉底麦穗的故事,有一天柏拉图问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