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历史

Posted 元年

篇首语:既然认准一条路,就别去打听要走多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郴州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郴州历史

一、郴州的历史如何

秦(公元前221~207年)置郴县、临武邑、鄙邑、耒县。

西汉元鼎四年(前113),桂阳郡辖郴、临武、南平、便、耒阳、桂阳、阳山、阴山、曲江、含氵匡、浈阳等11县。新始建国元年(9),王莽称帝,改桂阳郡为南平郡,改郴县为宣风、临武为大武、便县为便屏、曲江为除虏、浈阳为基武,并移郡治于耒阳(改名南平亭)。

东汉建武中(一说十一年,即公元35年)还郡治于郴县,恢复郡县原名。永和元年(136),分郴县地置汉宁县,省阴山县。

三国吴建兴元年(252),改汉宁为阳安县。甘露元年(265),分南境曲江、桂阳、阳山、含氵匡、浈阳县置始兴郡,度属交州,桂阳郡则余6县。

(见《郴州地区建置沿革表》) 晋太康元年(280),阳安县更名晋宁。建兴三年(315),陶侃分郴县地立平阳郡领平阳县,始一分为二郡。

升平二年(359),析晋宁县地置汝城县。 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初置郴县,不久撤销;耒阳县度属湘东。

陈天嘉元年(560),以桂阳郡之汝城县置卢阳郡领卢阳县,则一地三郡。 隋开皇九年(589),三郡合为郴州,平阳县、便县均省入郴县。

大业三年(607),南平省入临武县,晋宁县更名晋兴。大业十三年(617),析郴县南为义章县,分郴县西复置平阳县。

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南平县。贞观元年(627),卢阳县更名义昌。

咸享三年(672),晋兴县更名资兴。如意、长寿元年(692),分义章南置高平县。

开元十三年(725),分郴北置安陵县,此时桂阳郡领9县。开元二十三年(735),改桂阳郡为郴州,高平县省入义章,徙义章县治于高平旧址。

天宝元年(742),始称郴州桂阳郡,安陵县改名高亭,八月,南平县改名蓝山。乾元元年(758),郴州移治于平阳县。

贞元二十年(804),置桂阳监于平阳,专理采铜铸钱。元和十五年(820),郴州还治于郴县。

后唐同光三年(925),义昌县更名郴义。后晋天福元年(936),改郴州为敦州,郴县为敦化,资兴为资兴寨、属敦化县,省平阳县入桂阳监。

天福四年(939),省临武县入桂阳监。后汉乾礻右 三年(950),郴州、郴县复名,资兴县恢复县制,改名泰县。

宋乾德元年(963),设郴州军。太平兴国元年(976),泰县并入郴县,郴义县改名桂阳,义章县改名宜章。

景德二年(1005),蓝山县划入桂阳监。天禧三年(1019),复置平阳县属桂阳监。

熙宁六年(1073),高亭县改名永兴。绍兴三年(1133),桂阳监升为桂阳军。

绍兴十年(1140),复置临武县属桂阳军。嘉定二年(1209),析郴县之资兴、程水二乡置资兴县,属郴州军。

嘉定四年(1211),析桂阳县之零陵、宜城二乡置桂东县,郴州军辖6县。绍定二年(1229)资兴县改名兴宁,徙县治于管子濠。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军为路,郴县改名郴阳。 明洪武元年(1368),改路为府,蓝山县复归郴州府,府辖7县;桂阳府辖常宁、耒阳2州及平阳、临武2县。

次年,蓝山复归桂阳府;常宁、耒阳均复为县,度属衡州府。洪武九年(1376),撤销桂阳府,平阳、临武、蓝山3县归衡州府辖;郴州撤府设直隶州,郴阳县并入郴州,辖5县。

洪武十三年(1380),升平阳县为桂阳州,仍辖2县,隶于衡州府。崇祯十二年(1639),析桂阳州西南之禾仓堡置嘉禾县,并析临武县上乡八里属该县。

清康熙十七年(1678),吴三桂称帝于衡州,改桂阳为义昌县、桂阳州为南平州。次年均复原名。

雍正十年(1732),桂阳州改属州为直隶州,与郴州直隶州并列。 中华民国元年(1912),废府、州,存道、县。

次年2月,桂阳县复名汝城。9月,郴州直隶州改为郴县,桂阳直隶州改为桂阳县。

民国3年1月,因兴宁县与广东兴宁县重名,故复名资兴县。11年,撤销道制,存省、县两级。

26年12月,设置湖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29年,改第八区为第三区,辖郴、资兴、桂东、汝城、宜章、临武、蓝山、嘉禾、桂阳、永兴10县,154乡,1892保,25307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原第三区各县由衡阳专区代管。1949年11月25日,成立郴县专区。

1950年11月,更名郴州专区,辖10县,78区,11个镇,1436个乡。1952年月11月13日,郴州、零陵、衡阳3专区合为湘南行政区。

1954年7月6日,撤销湘南行政区,改设衡阳与郴县两个专区,郴县专区增辖新田、耒阳、安仁、鄂县,共计14县,111个区,21个镇,1764个乡。1958年8月,设郴县郴州市,专区仍辖14县,136个人民公社,12个镇,1403个大队,33个居委会,14813个生产队,321个居民小组。

1959年3月,资兴并入郴县,桂东并入汝城称汝桂县,临武并入宜章县,嘉禾并入蓝山称蓝嘉县,新田并入桂阳县,酃县划归湘潭专区茶陵县。11月,郴州市升为县级市。

1960年7月18日,改郴县专区为郴州专区。1961年6~7月,恢复原县市建置,并析资兴县地置东江市。

1962年月12月,撤销东江市,划蓝山、新田归零陵地区。郴州专区辖12县、市,12个镇,293个乡。

1963年5月20日,撤销郴州市,仍为郴县县级镇。1967年3月8日,专区改称地区。

1977年12月,恢复郴州市。1983年5月,耒阳县划归衡阳市。

1984年12月,资兴县改为资兴市。1988年,。

二、郴州市的历史人文特色是什么

郴州是个多民族地区,有汉、瑶、蒙、畲、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白、土家、哈尼、傣、黎、高山、水、东方、纳西、柯尔克孜、土、仫佬、仡佬等27个民族。

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郴州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艺术和传统风俗。至今仍广为流传的戏剧有:昆剧、祁剧、京剧、越剧、花鼓戏、花灯戏、皮影戏及杂技等。

其中尤以今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剧最负盛名,拥有全国六大昆剧院团之一的湖南省昆剧团。郴州传统习俗极为丰富,计有安仁赶分社、瑶族起春节、瑶族团圆节、瑶族盘王节、伴嫁哭嫁及遍布农村各地的赶圩场等。

郴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桂阳县境内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刻纹骨椎表明,早在一万多年前,郴州一带就有原始人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郴”字见之于史传,是汉代司马迁所写《史记》,其中记载(项羽)“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从此,“郴”字赫然纸上,脍炙人口。

郴州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两千余年。 自秦置郴县始在郴州留下了无数美好传说和历史佳话。

唐宋文人韩愈、柳宗元、秦少游、周敦颐在郴州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郴州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之一。

秦置县,“郴”字为篆书“林”与“邑”二字组合,意思为“林中之城”。 郴字,独郴州所有,意思是林邑之城。

秦(公元前221—207年)置郴县、临武邑、鄙邑、耒县。 在刘邦时期做过首都,一度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

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年),桂阳郡辖郴、临武、南平、便、耒阳、桂阳、阳山、阴山、曲江、含洭、浈阳等11县。新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称帝,改桂阳郡为南平郡,改郴县为宣风、临武为大武、便县为便屏、曲江为除虏、浈阳为基武,并移郡治于耒阳(改名南平亭)。

东汉建武中(一说11年,即公元35年)还郡治于郴县,恢复郡县原名。永和元年(136年),分郴县地置汉宁县,省阴山县。

三国吴建兴元年(252年),改汉宁为阳安县。甘露元年(265年),分南境曲江、桂阳、阳山、含洭、浈阳县置始兴郡,度属交州,桂阳郡则余6县。

(见《郴州地区建置沿革表》) 晋太康元年(280年),阳安县更名晋宁。建兴三年(315年),陶侃分郴县地立平阳郡领平阳县,始一分为二郡。

升平二年(359年),析晋宁县地置汝城县。 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初置郴县,不久撤销;耒阳县度属湘东。

陈天嘉元年(560年),以桂阳郡之汝城县置卢阳郡领卢阳县,则一地三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三郡合为郴州,平阳县、便县均省入郴县。

大业三年(607年),南平省入临武县,晋宁县更名晋兴。大业十三年(617年),析郴县南为义章县,分郴县西复置平阳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南平县。贞观元年(627年),卢阳县更名义昌。

咸享三年(672年),晋兴县更名资兴。如意、长寿元年(692年),分义章南置高平县。

开元十三年(725年),分郴北置安陵县,此时桂阳郡领9县。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改桂阳郡为郴州,高平县省入义章,徙义章县治于高平旧址。

天宝元年(742年),始称郴州桂阳郡,安陵县改名高亭,八月,南平县改名蓝山。乾元元年(758年),郴州移治于平阳县。

贞元二十年(804年),置桂阳监于平阳,专理采铜铸钱。元和十五年(820年),郴州还治于郴县。

后唐同光三年(925年),义昌县更名郴义。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改郴州为敦州,郴县为敦化,资兴为资兴寨、属敦化县,省平阳县入桂阳监。

天福四年(939年),省临武县入桂阳监。后汉乾祐右三年(950年),郴州、郴县复名,资兴县恢复县制,改名泰县。

宋乾德元年(963年),设郴州军。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泰县并入郴县,郴义县改名桂阳,义章县改名宜章。

景德二年(1005年),蓝山县划入桂阳监。天禧三年(1019年),复置平阳县属桂阳监。

熙宁六年(1073年),高亭县改名永兴。绍兴三年(1133年),桂阳监升为桂阳军。

绍兴十年(1140年),复置临武县属桂阳军。嘉定二年(1209年),析郴县之资兴、程水二乡置资兴县,属郴州军。

嘉定四年(1211年),析桂阳县之零陵、宜城二乡置桂东县,郴州军辖6县。绍定二年(1229年)资兴县改名兴宁,徙县治于管子濠。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军为路,郴县改名郴阳。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蓝山县复归郴州府,府辖7县;桂阳府辖常宁、耒阳2州及平阳、临武2县。

次年,蓝山复归桂阳府;常宁、耒阳均复为县,度属衡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撤销桂阳府,平阳、临武、蓝山3县归衡州府辖;郴州撤府设直隶州,郴阳县并入郴州,辖5县。

洪武十三年(1380年),升平阳县为桂阳州,仍辖2县,隶于衡州府。崇祯十二年(1639年),析桂阳州西南之禾仓堡置嘉禾县,并析临武县上乡八里属该县。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称帝于衡州,改桂阳为义昌县、桂阳州为南平州。次年均复原名。

雍正十年(1732年),桂阳州改属州为直隶州,与郴州直隶州并列。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存道、县。

次年2月,桂阳县复名汝城。9月。

三、郴州的历史如何

郴州历史简介 秦(公元前221~207年)置郴县、临武邑、鄙邑、耒县。

西汉元鼎四年(前113),桂阳郡辖郴、临武、南平、便、耒阳、桂阳、阳山、阴山、曲江、含氵匡、浈阳等11县。新始建国元年(9),王莽称帝,改桂阳郡为南平郡,改郴县为宣风、临武为大武、便县为便屏、曲江为除虏、浈阳为基武,并移郡治于耒阳(改名南平亭)。

东汉建武中(一说十一年,即公元35年)还郡治于郴县,恢复郡县原名。永和元年(136),分郴县地置汉宁县,省阴山县。

三国吴建兴元年(252),改汉宁为阳安县。甘露元年(265),分南境曲江、桂阳、阳山、含氵匡、浈阳县置始兴郡,度属交州,桂阳郡则余6县。

(见《郴州地区建置沿革表》) 晋太康元年(280),阳安县更名晋宁。建兴三年(315),陶侃分郴县地立平阳郡领平阳县,始一分为二郡。

升平二年(359),析晋宁县地置汝城县。 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初置郴县,不久撤销;耒阳县度属湘东。

陈天嘉元年(560),以桂阳郡之汝城县置卢阳郡领卢阳县,则一地三郡。 隋开皇九年(589),三郡合为郴州,平阳县、便县均省入郴县。

大业三年(607),南平省入临武县,晋宁县更名晋兴。大业十三年(617),析郴县南为义章县,分郴县西复置平阳县。

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南平县。贞观元年(627),卢阳县更名义昌。

咸享三年(672),晋兴县更名资兴。如意、长寿元年(692),分义章南置高平县。

开元十三年(725),分郴北置安陵县,此时桂阳郡领9县。开元二十三年(735),改桂阳郡为郴州,高平县省入义章,徙义章县治于高平旧址。

天宝元年(742),始称郴州桂阳郡,安陵县改名高亭,八月,南平县改名蓝山。乾元元年(758),郴州移治于平阳县。

贞元二十年(804),置桂阳监于平阳,专理采铜铸钱。元和十五年(820),郴州还治于郴县。

后唐同光三年(925),义昌县更名郴义。后晋天福元年(936),改郴州为敦州,郴县为敦化,资兴为资兴寨、属敦化县,省平阳县入桂阳监。

天福四年(939),省临武县入桂阳监。后汉乾礻右 三年(950),郴州、郴县复名,资兴县恢复县制,改名泰县。

宋乾德元年(963),设郴州军。太平兴国元年(976),泰县并入郴县,郴义县改名桂阳,义章县改名宜章。

景德二年(1005),蓝山县划入桂阳监。天禧三年(1019),复置平阳县属桂阳监。

熙宁六年(1073),高亭县改名永兴。绍兴三年(1133),桂阳监升为桂阳军。

绍兴十年(1140),复置临武县属桂阳军。嘉定二年(1209),析郴县之资兴、程水二乡置资兴县,属郴州军。

嘉定四年(1211),析桂阳县之零陵、宜城二乡置桂东县,郴州军辖6县。绍定二年(1229)资兴县改名兴宁,徙县治于管子濠。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军为路,郴县改名郴阳。 明洪武元年(1368),改路为府,蓝山县复归郴州府,府辖7县;桂阳府辖常宁、耒阳2州及平阳、临武2县。

次年,蓝山复归桂阳府;常宁、耒阳均复为县,度属衡州府。洪武九年(1376),撤销桂阳府,平阳、临武、蓝山3县归衡州府辖;郴州撤府设直隶州,郴阳县并入郴州,辖5县。

洪武十三年(1380),升平阳县为桂阳州,仍辖2县,隶于衡州府。崇祯十二年(1639),析桂阳州西南之禾仓堡置嘉禾县,并析临武县上乡八里属该县。

清康熙十七年(1678),吴三桂称帝于衡州,改桂阳为义昌县、桂阳州为南平州。次年均复原名。

雍正十年(1732),桂阳州改属州为直隶州,与郴州直隶州并列。 中华民国元年(1912),废府、州,存道、县。

次年2月,桂阳县复名汝城。9月,郴州直隶州改为郴县,桂阳直隶州改为桂阳县。

民国3年1月,因兴宁县与广东兴宁县重名,故复名资兴县。11年,撤销道制,存省、县两级。

26年12月,设置湖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29年,改第八区为第三区,辖郴、资兴、桂东、汝城、宜章、临武、蓝山、嘉禾、桂阳、永兴10县,154乡,1892保,25307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原第三区各县由衡阳专区代管。1949年11月25日,成立郴县专区。

1950年11月,更名郴州专区,辖10县,78区,11个镇,1436个乡。1952年月11月13日,郴州、零陵、衡阳3专区合为湘南行政区。

1954年7月6日,撤销湘南行政区,改设衡阳与郴县两个专区,郴县专区增辖新田、耒阳、安仁、鄂县,共计14县,111个区,21个镇,1764个乡。1958年8月,设郴县郴州市,专区仍辖14县,136个人民公社,12个镇,1403个大队,33个居委会,14813个生产队,321个居民小组。

1959年3月,资兴并入郴县,桂东并入汝城称汝桂县,临武并入宜章县,嘉禾并入蓝山称蓝嘉县,新田并入桂阳县,酃县划归湘潭专区茶陵县。11月,郴州市升为县级市。

1960年7月18日,改郴县专区为郴州专区。1961年6~7月,恢复原县市建置,并析资兴县地置东江市。

1962年月12月,撤销东江市,划蓝山、新田归零陵地区。郴州专区辖12县、市,12个镇,293个乡。

1963年5月20日,撤销郴州市,仍为郴县县级镇。1967年3月8日,专区改称地区。

1977年12月,恢复郴州市。1983年5月,耒阳县划归衡阳市。

1。

四、彬州历史故事

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带。

“北瞻衡岳之秀,南峙五岭之冲”,自古以来为中原通往华南沿海的“咽喉”。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人文毓秀之所”。

东界江西赣州,南邻广东韶关,西接湖南永州,北连湖南衡阳、株洲,素称湖南的“南大门”。郴州东西宽202公里,现辖1市2区8县(资兴市、北湖区、苏仙区、桂阳县、宜章县、永兴县、嘉禾县、临武县、汝城县、桂东县、安仁县),总面积1.94万平方公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郴州总人口约460万。

郴州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有“林中之城,创享之都”的美誉,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75%。别名“福城”、“林城”,为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湖南对接粤港澳的“南大门”。

郴州历史悠久,是古代炎帝部落苍梧越的聚集地,秦末汉初楚义帝熊心的都城,其水系分别注入珠江,赣江,湘江,有天下上游之称。郴商自古往来商贾于湘赣粤桂之间,勤劳刻苦,诚信可靠,人称水上骡子。

五、郴州历史名胜古迹的作文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游览义帝陵,我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我们一进大门,向北走去,再向东看,一排漂亮的琉璃瓦房呈现在我们面前,那就是义帝陵祠。义帝祠为祭祀义帝的场所。

高10.1米,正面宽18.4米。屋脊四向各置5只瑞兽。

祠内设义帝青铜像。像高3.8米,青铜浇铸。

展现义帝正直英武、诚信仁厚的帝王形象。青铜像左右两边的墙上分别画有《楚汉风云》壁画,左墙上的《拥立怀王》、《守信如约》一幅场景两层涵义。

一则表现熊心在项梁、项羽、刘邦等各路诸侯的拥护下,由民间牧人志为新楚怀王,登上秦末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二则表现楚怀王熊心在制定灭秦大略时,为激发将士斗志,与各路诸侯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承诺,并在项羽意图改变时坚持“如约”。

右墙上的《破釜沉舟》、《弑帝于郴》、《四面楚歌》表现了对灭秦具有决定意义的巨鹿之战中,项羽亲率楚军主力破釜沉舟,战胜秦军主力:在义帝坚持承诺,难为已用之时,项羽强行让义帝迁都,开暗令九江王英布将义帝杀害于郴县:弑帝之后,项羽尽失人心,被刘邦各路诸侯讨伐,最终落入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结局。 我们跨出义帝祠后门来到了神道。

神道长10.7米、宽3米,麻石铺就。两边摆放3对镇墓石兽,由北向南过来依次为辟邪、独角兽、石虎。

我们拾阶而上来到了义帝墓。陵冢为半圆形,高5.2米,底直径8.5米,封土堆底有0.6米高的麻石围箍.陵四周甬道宽1米,麻石享堂坪长10米,宽2米。

陵前立2.35米高汉白玉碑,上有隶书“义帝之墓”四字。紧靠碑前安放一块1.7米长,0.5米高,0.6米宽的汉白玉供桌。

四周用麻石砌护坡、台阶,台阶共9级,阶下复原竖一对6.4米、20吨重的大理石华表,上有繁体联刻:“楼头有伴应归鹤;原上无人更牧羊”。 义帝陵,秦末义帝之陵墓,距今已有2200余年历史。

它是郴州历史的最早见证,经历了郴州历史演变的风风雨雨,已成为郴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朋友们,我建议你们有机会一定来看一看义帝陵哟!那将是受益匪浅。

六、郴州的资料

1.悠久的历史沿革 郴州,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桂阳县境内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刻纹骨椎表明,早在一万多年前,郴州一带就有原始人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郴”字独属郴州,最早见于秦朝,为篆体“郴”,由林、邑二字合成,意谓“林中之城”。

“郴”字见之于史传,是汉代司马迁所写《史记》,其中记载(项羽)“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从此,“郴”字赫然纸上,脍炙人口。

郴州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两千余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在湖南置黔中、长沙二郡,在郴州一带设置郴县,郴县属长沙郡;西汉时,分长沙南郡为桂阳郡,领县十一;南北朝时,宋、齐、梁称桂阳国,陈时又称桂阳郡;隋文帝开启九年,一度废桂阳郡,置郴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又称桂阳郡;宋称郴州桂阳郡,设知军;元改郴州路,设总管;明洪武元年改路,置郴州府,设知府;清为直隶州,设知州;民国改州为县。

历代治所一直在郴州。 2.优越的地理位置 郴州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带。“北瞻衡岳之秀,南直五岭之冲”,自古以来为中原通往华南沿海的“咽喉”。

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文人毓秀之所”。东界江西赣州,南邻广东韶关,西接湖南永州,北连湖南衡阳、株洲,素称湖南的“南大门”。

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其特点以山丘为主,岗平相当,水面较少。山地丘陵面积约占总面积的近四分之三。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以山地为主体;西北部以丘陵、岗地、平原为主。 郴州市2001年末总人口为455.9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26%,乡村人口占74%,现辖两区(北湖、苏仙)、一市(资兴)、八县(桂阳、永兴、宜章、嘉禾、临武、汝城、安仁、桂东)。

总面积1.9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9.2%;人平土地面积7.09亩,比全省人均多1.7亩,居全省第三位。 郴州市城区,古谓林邑,位于郴州市中部,为历代郡、州、军、路、直隶州、督察区、专(地)区和郴县的治所,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

1959年11月,析郴县之郴州镇为地辖郴州市。1963年改为郴州镇。

1977年,恢复县级市。1995年,设立地级市。

郴州市位于北纬24°53′~26°50′,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因南北气流受南岭山脉综合条件(地貌、土壤、植被、海拔)影响,太阳辐射形成多种类型的立体分布,垂直和地域差异大。

具有四季分明,春早多变,夏热期长,秋晴多旱,冬寒期短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4℃,多年平均降水量1452.1毫米,比全省平均数多19.7毫米,为全国多年平均降水量的2.22倍,为世界大陆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3倍。

由于气候温暖湿润,郴州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历来被誉为“四面青山列翠屏,山川之秀甲湖南”。正如“郴”字从林从邑,邑在林中,森林和城市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有诗为证:“郴山郴水,幽香醉人”。宋代诗人阮阅诗云:“万紫千红一径深,胭脂为地粉为林”。

3.便利的交通、通讯 郴州历来被称为“楚粤之孔道”,目前已形成了高速公路、国道纵贯南北,高等级公路、省道横卧东西的四通八达的交通格局。 国家交通“大动脉”京广复线电气化铁路,公路107国道、106国道纵穿郴州南北,为南来北往的人流、物流提供了畅通的渠道。

北上长沙,南下广州,可以朝发午至。进入21世纪,京珠高速公路的贯通,更使郴州便捷的交通“如虎添翼”,南北交通,更为便利。

省道1806线、1803线和郴资桂、桂嘉高等级公路贯通东西,东连江西、西接广西,从而构成了“三纵三横”的立体交通网络。到2001年底,通车总里程达到16152公里,通村公路率99.19%,居全省第一位。

其中,全市高等级公路累计达232公里,11个县(市、区)中已有6个通了高等级公路,居全省领先地位。 电信网络遍布全市城乡,电波传送沟通海内外。

郴州建成了大容量、高速度、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的电信传输交换网、宽带接入网、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网、七号信息令网、数字同步网、数字数据网、集中监视监控网等现代化电信通信网络,电信通讯光缆已覆盖绝大部分乡镇,全市程控交换机总容量达到62万门,电话主线用户户数达46.2万户。拥有电脑2万多台,是1995年的20倍。

郴州移动和郴州联通构架起空中通信网络,除为客户提供移动电话话音通信业务外,还先后推出了话音信箱、储值卡、移动IP电话、短消息服务、手机上网、移动秘书、移动资讯通、126/127/198/199无线寻呼、193长途电话、165国际互联网等综合业务,形成了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立体通信网络。 还有旅游景点什么的 你就点一下链接哈~。

七、湖南著名风景名胜区

郴州号称“湘南门户”,是湖南省14个市州中最靠南的一个地级市。

郴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自西汉设置桂阳郡起便是湘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占。椰州在中圄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汉时便有了苏仙的神话故事流传于世,后来《苏耽歌》被收人《古诗源》,成为现存最早的民间古诗之一。

三国时期,魏人杨元凤编纂《桂阳记》,成为湖南第一部地方志。秀丽的山水风光和浪漫的神话故事,吸引了无数迁客骚人到郴州旅游,如宋之问、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王昌龄、杜甫、李吉甫等。

宋朝著名词人秦观在《踏莎行•郴州旅舍》中的一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让郴州更加名闻天下。

八、我的家乡郴州作文350字

我的家乡——郴州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湖南郴州.这里土地肥沃,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旅游观光的一大首选. 郴州是湖南通粤达海的“南大门”.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东邻江西省赣州市,南接广东省韶关市和清远市,与本省的株洲、衡阳、永州三市相连,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内陆通向华南沿海的交通要道.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6国道、107国道贯通南北全境,由郴州南下广州、深圳,北上长沙、武汉,均可“朝发午至”.1988年郴州被国务院批准为“由沿海向内地改革开放的过渡试验区”,1994年底郴州撤地建市,被湖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一点一线”优先发展区域之一.全市辖2区1市8县,总面积1.9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0多万人. 郴州是一片红色革命的热土.1928年,毛泽东率工农红军来到郴州,在桂东沙田颁布了著名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朱德、陈毅在郴州领导了著名的湘南起义,建立了湘南苏维埃工农兵政府,并率领起义部队奔赴井冈山,实现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朱毛”会师,掀开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新篇章.郴州的山山水水曾经留下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的足迹,培育了邓中夏、黄静源、曾中生、黄克诚、肖克、邓华、邓力群等党政军领导和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等英雄人物.郴州是历史文化的名城.自秦置郴县始,郴州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历史的郴州,底蕴深厚.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秦少游等历代文人墨客,钟情于郴州的山水花木,留下了许多绝句佳篇.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写下的《爱莲说》,更是脍炙人口,传诵海内外.红色的郴州,革命摇篮.1928年,毛泽东在桂东沙田颁布了著名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朱德、陈毅在宜章发动了著名的湘南暴动,从这里走向井冈山,实现“朱毛”胜利会师,掀开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新篇章.文化的郴州,博大精深.在这里,你可以领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艺术的美妙神韵;在这里,你可以触摸中国女排健将跳动的脉搏;在这里,你可以探幽湘南古老村落,聆听优美山歌,品味民俗风情.郴州的历史文化景观,无不令游人念天地之悠悠,萌思古之幽情. 郴州是一块流金淌银的沃土.郴州地处南岭山脉多金属成矿地带,矿藏富集,是享誉世界的“有色金属之乡”.全市巳探明各种矿物110多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2625.78亿元,有色金属探明储量390万吨,其中钨、铋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锡、锌储量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四位.距中心城区以东lO多公里的柿竹园多金属矿区,蕴藏矿物140多种,被国际地质界称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新近探明的骑田岭锡矿带,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锡矿山.郴州微晶石墨占世界总储量的70%.作为全国19个重点产煤地市之一,郴州煤炭储量达11亿吨,是华南重要的能源基地.郴州水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70万千瓦,是联合国小水电中心设在中国的唯一基地.郴州是多民族的地区.有汉、瑶、蒙、畲、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白、土家、哈尼、傣、黎、高山、水、东方、纳西、柯尔克孜、土、仫佬、仡佬等27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郴州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艺术和传统风俗.至今仍广为流传的戏剧有:昆剧、祁剧、京剧、越剧、花鼓戏、花灯戏、皮影戏及杂技等.其中尤以今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剧最负盛名,拥有全国六大昆剧院团之一的湖南省昆剧团.郴州传统习俗极为丰富,计有安仁赶分社、瑶族起春节、瑶族团圆节、瑶族盘王节、伴嫁哭嫁及遍布农村各地的赶圩场等. 郴州是一座绿色葱葱的宝库.郴州古称“林邑”,意为“林中之城”.全市有树木种类100科385属1409种,有林地面积1546.9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3%,森林蓄积量3980万立方米,是湖南省四大重点林区之一.境内的莽山、顶辽和八面山被列为国家教自然保护区,有全国重点保护动物18种,珍稀植物38种,拥有世界上第二大银杉群落,是生物学、生态学研究的天然宝库.郴州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名胜佳境不胜杖举,是湖南省著名的旅游区.全市110多处风景名胜,集奇、险、秀、美于一体,汇山、水、洞、泉于一身,形成了以休闲、疗养、漂流、狩猎为主要内容的具有南方特色的生态旅游网络.著名的景区有“天下第十八福地”苏仙岭,“湘南洞庭”东江湖,独具丹霞地貌特征的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有“第二西双版纳”之称的莽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漂”的东江漂流、“世界洞穴奇观”万华岩、我国南方唯一对外开放的五盖山国际狩猎场,以及休闲疗养胜地热水温泉、天堂温泉等.郴州已成为粤港澳生态旅游的“后花园”.郴州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福生万象,百业兴旺.近几年来,全市人民围绕建设经济强市和生态、旅游名市的目标,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努力把独特的区位优势转变为开放优势,把便捷的交通优势转变为流通优势,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实施开放带动、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全市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综合实力显。

相关参考

郴州有哪些名人

邓中夏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湖南宜章人黄克诚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大将湖南永兴人邓力群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湖南桂东人肖克全国政协副主席湖南嘉禾人曹健林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湖南永兴人周远清教育部副部

湖南有几家华新水泥厂产能分别是多少

湖南现在一共有5家华新水泥厂株洲、华新湘钢(合资)、郴州、道县、岳阳,冷水江项目据说已经停止,岳阳公司大概年产300W吨,湘钢水泥产能很小,基本以矿粉为主,道县今年下半年开始投产,郴州和株洲的产能不清

临武的历史、地理位置、风景名胜、小吃

临武县,隶属湖南省郴州市,地处湖南省最南部,南岭山脉东段北麓,东部和东南部与宜章县为邻,南部与广东省连州市接壤,西南部与蓝山县相靠,西北部与嘉禾县毗连,北部与桂阳县交界,东北部与北湖区相接。临武是湘南

湖南彬州

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带。“北瞻衡岳之秀,南峙五岭之冲”,自古以来为中原通往华南沿海的“咽喉”。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人文毓秀之所”。东界

太平军是怎么占领南京城的

曾经灭三藩的绿营兵为何灭不了太平军?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蓑衣渡之战太平军虽然受挫,但并末停止攻势,逆转道州、郴州而直逼长沙。但太平军围攻长沙近三月(82天)未克,便接受石达开的建议与安排

毛泽东曾考虑把狗列入四害 为何又取消

23日晚上8时,毛泽东在专列上接见了周小舟、周惠、胡继宗、谭余保、徐启文、李瑞山、秦雨屏(长沙市委书记)、孙云英(常德地委书记)、华国锋(湘潭地委书记)、陈郁发(郴州地委书记)、张振江(益阳县委书记)

村民翻修灶台,发现一张85年前红军写的借据,为何会成为珍贵文物

1996年暮春的一天,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官亨村村民胡运海翻新家里的灶台时,在砖缝里发现了一个黑黑的铁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张发黄的毛边纸,待他小心翼翼地将纸铺开时,几行工工整整的毛笔字跃然眼

为什么历史学派看重历史,并自称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看重历史,是因为其以实证论和经验论为基础、强调对具体事实的描述和记录,认为这是“历史的方法”,这也是该学派自称“历史学派”的缘由。(一)历史学派看重历史的原因。历史学派的创始人是罗雪尔,其18

历史教学中如何形成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人们在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基础上,抽象概括而成的,他揭示了历史现象的本质,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在表述历史概念时,既要体现历史事物的时、地、人和事的

历史唯物观与历史唯心

1.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一、社会历史观的含义和两大派别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变迁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社会历史观分为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派别。历史唯心主义简称唯心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