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

Posted 郭沫若

篇首语: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

一、郭沫若的诗集和郭沫若的历史剧代表作

郭沫若著作集锦 (1)、诗集 《女神》《长春集》《星空》《潮汐集》《骆驼集》《东风集》《百花齐放》《新华颂》《迎春曲》《天上的街市》等等; (2)、诗歌代表作品 1、天狗 2、笔立山头展望 3、凤凰涅盘 4、战声 5、罪恶的金字塔 6、天上的街市 7、骆驼 8、晨安 9、夜步十里松原 10、黄浦江口 11、血肉的长城 12、太阳礼赞 13、春莺曲 14、莺之歌 15、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6、我是个偶像崇拜者 17、诗的宣言 18、炉中煤 19、霁月 20、郊原的青草 (3)、历史剧本 《屈原》(已拍摄发行)《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武则天》《聂嫈》《高渐离》; (4)、回忆录 《洪波曲》 (5)、评论集 《雄鸡集》 (6)、专著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郭沫若文集》(38卷)等。

(7)、翻译书目 《茵梦湖》(小说)德国施笃谟著、与钱君胥合译,1921年,泰尔 《少年维特之烦恼》(长篇小说)德国歌德著、1922年,泰东 《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论文)日本河上肇著,1924年,商务 《雪莱诗选》(诗集)英国雪莱著,1926年,泰东 《浮士德》(诗)德国歌德著,1928年,创造社 《沫若译诗集》印度枷里达若著,1928年,创造社 《石炭王》(小说)美国辛克莱著,1928年,上海乐群书店 《政治经济学批判》(理沦)德国卡尔.马克思著,1921年,神州 《战争与和平》(长篇小说)俄国列夫.托尔斯泰著,1935年,光明书局 《艺术的真实》(理论)德国卡尔.马克思著,1947年,群益 (8)、著作书目年份及出版社介绍 《黄浦江口》 《女神》(诗集)1921年,泰东 《瓶》(诗集)1927年,创造社 《前茅》(诗集)1928年,创造社 《恢复》(诗集)1928年,创造社 《水平线下》(小说、散文集)1928年,创造社 《我的幼年》(自传)1929年、光华 《漂流三部曲》(小说、戏剧集)1929年,新兴书店 《山中杂记及其他》(小说、戏剧集)1929年,新兴书店 《黑猫与塔》(小说、散文集)1931年,仙岛书店 《后悔》(小说、戏曲集)1930年,光华 《黑猫与羔羊》(小说集)1931年,国光 《今津纪游》(散文集)1931年,爱丽书店 《桌子跳舞》(小说、散文集)1931年,仙岛书店 《文艺论集续集》(论文集)1931年,光华 《创造十年》(回忆录)1932年,现代 《沫若书信集》1933年,泰东 《豕谛》(历史小说)1936年,不二书店 《北伐途次》(散文)1937,潮锋出版社 《甘愿做炮灰》(剧集)1938.北新 《战声》(诗集)1938、战士出版社 《创造十年续编》(回忆录)1938,北新 《羽书集》(散文、论文集)1941,香港盂厦书店 《屈原》(剧本)1942,重庆文林出版社 《蒲剑集》(散文、论文集)1942,重庆文学书店 《棠棣之花》(剧本)1942,作家书屋 《虎符》(剧本)1942,群益 《屈原研究》(论文)1943,群益 《今昔集》(论文集)1943,东方书社 《孔雀胆》(剧本)1943。群益 《南冠草》(剧本)1944,群益 《青铜时代》(史论)1945,文治出版社 《先秦学说述林》(论文)1945,福建永安东南出版社 《十批判书》(史论)1945,群益 《波》(散文集)1945,群益 《苏联纪行》(散文集)1946,上海中外出版社;改名《苏联五十天》,1949,大连新中国书店 《归去来》(散文集)1946,北新《筑》(剧本)1946,群益 《南京印象》(散文集)1946,群益 《少年时代》(自传)1947,海燕 《革命春秋》(自传)1947、海燕 《盲肠炎》(杂文集)1947,群益 《今昔浦剑》(散文、杂文集)1947,海燕 《历史人物》(史论)1947,海燕 《沸羹集》(散文、杂文集)1947,大孚出版社 《天地玄黄》(散文、杂文集)1947,大孚出版社 《地下的笑声》(小说集)1947,海燕 《创作的道路》(理论)1947,文光 《抱箭集》(小说、散文集)1948,海燕 《蜩螗集》(诗集)1948,群益 《雨后集》(诗集)1951,开明 《海涛》(散文集)1951,新文艺 《奴隶制时代》(史论)1952,新文艺 《沫若文集》(1—17卷)1957一1993,人文 《雄鸡集》(诗集)1959,北京 《洪波曲》(自传)1959,百花 《蔡文姬》(剧本)1959,文物 《潮汐集》(诗集)1959,作家 《骆驼集》(诗集)1959,人文 《武则天》1962,中国戏剧 《李白与杜甫》1972,人民 《郭沫若全集》四川人民 1982一1987。

二、郭沫若的诗集和郭沫若的历史剧代表作

诗集有:《恢复》、《女神》、《骆驼集》等,历史剧有:《屈原》、《虎符》、《南冠草》、《卓文君》等。

1、《恢复》 《恢复》,是1928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郭沫若。本书是郭沫若诗集,创作于1928年1月5日至16日的半个月中。

《恢复》在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上又有新的发展,它继承了《女神》的积极浪漫主义,又发扬了《前茅》的现实主义。 《恢复》和《女神》都表现革命理想,但《女神》是通过幻想的形式、夸张的形象来表现;《恢复》则通过现实中革命者具体的情操、行为来表现。

它们都表现了理想化的“自我”形象,但《女神》的“自我”形象是物我的融合、统一,而《恢复》的“自我”则是现实中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2、《女神》 《女神》。

郭沫若作。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

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

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 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今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本,后又重印多次。 3、《骆驼集》 郭沫若(1892--1978)撰。

诗集,二十五首。此集是作者从1949年至1959年十年间陆续出版的《新华颂》、《百花齐放》、《长春集》、《潮汐集》中选出的新旧诗十三题、二十五首。

题名《骆驼集》,因诗集中有作者比较喜欢的《骆驼》一首。《骆驼》一诗,以骆驼最能吃苦耐劳,总是不断地“引导着旅行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线”来象征和歌颂中国共产党。

并塑造了一个在征途中不畏任何艰难险阻,永远奋进不止的革命者形象,以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胜利。 4、《屈原》 《屈原》是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

郭沫若以10天时间完成的5幕话剧剧作《屈原》于1942年4月由中华剧艺社在重庆国泰大剧院公演。此后曾在苏联和日本上演。

这部作品被公认为是郭沫若历史剧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 芳华越剧团于1954年5月22日首演了该剧的移植本,冯允庄编剧,司徒阳导演,尹桂芳饰屈原、徐天红饰张仪、许金彩饰南后、戴忠桂饰婵娟、尹瑞芳饰宋玉。

1954年,该剧参加华东戏曲会演,婵娟改由戚雅仙扮演,剧中“诬陷”和“天问”两折已为越剧经典。 5、《虎符》 郭沫若的五幕话剧《虎符》取材于《史记·魏公子列传》,写于1942年,1943年首演。

该剧描写的是战国“四君子”之一魏信陵君(无忌)窃符救赵的故事。 魏安厘王二十年(纪元前二五七年),秦国侵赵,形势危急,赵国平原君的夫人(信陵君之姐)亲自突围到魏国求援。

魏王的异母弟信陵君认为赵魏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因此,他固请魏王发兵救赵。暴戾狭隘自私的魏王执意不肯,反劝赵降秦。

信陵君亲率三千门下客,前往救援。 侯瀛建议窃取魏王虎符,凭符调用老将晋鄙统率的十万魏兵。

如姬夫人素来佩服信陵君“宽厚爱人”的品质和“合纵抗秦”的政治主张,也感念他替她报了杀父之仇,因此冒死盗符。 信陵君佩符至晋鄙军中,晋鄙疑,朱亥杀之,信陵君统兵八万解赵之围。

魏王杀信陵君全家,信陵君之母魏太妃代如姬受过自杀。 如姬逃出宫后,本可以逃至邯郸请信陵君保护,但为了不损害信陵君的声名,在父亲墓前自杀。

三、郭沫若的历史剧代表有哪些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又名郭鼎堂。

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郭沫若出生在一个中等地主兼商人的家庭。早年留学日本,先学医,后从文。

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五四”时期,发表新诗《女神》等,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1926年任广东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在起义部队南下途中参加中国共产党。

1928年因受蒋介石通缉,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1941年皖南事变后,创作了《屈原》、《棠棣之花》、《虎符》、《孔雀胆》等历史剧和战斗诗篇《战声集》。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生闰委员会委员、中日友好协会名淮会长等职。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所著《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图录考释》、《金文丛考》、《卜辞通纂》等,曾在学术界引起震动。生平著述收有《郭沫若文集》(17卷)和《郭沫若全集》。

〓 郭沫若诗词赏析 观看《黄山风光》摄影展览有感 天工向人挑战,人工比天巧算。 把你好处摄来,胜似画图好看。

我未到过黄山,今来影上大观。 仿佛身在云海,胸中涌起波澜。

咏黄山 松从岩上出,峰向雾中消。 峭壁苔衣白,云奔山欲摇。

太阳礼赞 青沈沈的大海,波涛汹涌着,潮向东方。 光芒万丈地,将要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 天海中的云岛都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 我恨不得,把我眼前的障碍一概划平! 出现了哟!出现了哟!耿晶晶地白灼的圆光! 从我两眸中有无限道的金丝向着太阳飞放。

太阳哟!我背立在大海边头紧觑着你。 太阳哟!你不把我照得个通明,我不回去! 太阳哟!你请永远照在我的面前,不使退转! 太阳哟!我眼光背开了你时,四面都是黑暗! 太阳哟!你请把我全部的生命照成道鲜红的血流! 太阳哟!你请把我全部的诗歌照成些金色的浮沤! 太阳哟!我心海中的云岛也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了! 太阳哟!你请永远倾听着,倾听着,我心海中的怒涛!。

相关参考

历史剧郭沫若

一、郭沫若的六大历史剧是什么1937年抗战爆发,郭沫若由日本秘密回国,参加抗日战争。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时代精神的要求,由“皖南事变”所引起的愤怒,激起了郭沫若澎湃的创作热情。他在短短

简析郭沫若的“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

根据自己对于历史深刻的也是独特的理解,对史实进行了再处理。郭沫若的历史剧具有主情和偏重写意的特点,他提出了“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既抛弃对历史的生硬纪录,对史实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和表现

郭沫若和陈寅恪

考古暨历史语言通讯作者京都静源教授/文学博士龙陈寅恪先生究竟是何时开始认识的郭沫若先生,目前尚不得而知。因为他们二人研究的专业和兴趣比较远。郭沫若先生对王国维先生称赞有加,但是对陈寅恪先生总有点不服气

党史|郭沫若的读书学习之法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在文学、历史学、考古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颇有建树。他一生与书结缘,形成独特的读书学习方法,留与后人参考借鉴。读书治学须不畏困苦郭沫若读书,常将书中内容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据松枝茂

郭沫若才华横溢,为何总有人骂他呢

提起郭沫若,大家都不陌生,论才气,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当中,郭沫若当仁不让排第一,集科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诗人、作家、剧作家、评论家各类桂冠于一身,大多倒名至所归。然而这么以为才子却曾经受到过鲁

近代作家郭沫若如何评价蒲松龄的

郭沫若评价蒲松龄作为清代最为出名的小说家,蒲松龄的大名因为他潜心创作的《聊斋志异》等作品而家喻户晓,而因为他创作的鬼怪故事中包含的对社会现象的极大讽刺,所以他写的故事也更加地深入人心,历史上也曾经有郭

为什么国家禁止挖帝王墓? 郭沫若挖掘的明定陵, 血一样的教训!

在中国的考古,有一种难以忘怀的痛叫做「”明定陵考古发掘”为什么这么说呢?在1955年,郭沫若以为了更好的了解明朝历史为由,提出了发掘明朝皇陵的计划,「”明定陵考古发掘”事件由此开始。1956年郭沫若和

郭沫若提议要挖掘秦始皇陵,惹领导大怒,并定下一个规矩

国考古界有一个大悲剧,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挖掘。定陵也就是万历皇帝的陵墓。data-filtered="filtered"1956年,时任中国历史研究所所长的郭沫若等人向国家建议挖掘定陵。刚开始遭到了

重庆大学城的人物历史

重庆郭沫若旧居重庆郭沫若旧居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政治部第三厅和文化工作委员会旧址,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永镇香蕉园村(全家院子),旧居占地面积10190平方米,建筑面积1566平方米,建筑风格为清晚期四合

郭沫若替曹操“翻案”是给统治者杀人做辩护

本文摘自《历史:何以至此》,雷颐著,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59年初,史学界、文学界突然掀起了一股沸沸扬扬的为“曹操翻案”之风,在历经“思想改造”、“反右”、“拔白旗”、“史学革命”、“批判帝王将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