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的历史走向

Posted 社会

篇首语:当筵意气临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走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社会的历史走向

一、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刚刚进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特殊的、非独立的、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中国人民面临着走向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双重选择。

(2)新民主主义社会在中国是一种特殊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3)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建党之日起就早已明确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

(4)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尤其是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的不断增长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条件。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障碍,但同时,又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道路。

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趋势: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

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1840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为止。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三、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趋势: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

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1840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为止。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四、为什么说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二、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 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在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思想与模式主导下,虽然生产力的发展充满艰辛与曲折,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依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其主要标志是:一是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基础极其薄弱和国民经济极其落后局面;二是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高科技实现了零的突破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我国高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和技术的基础;三是壮大了人民军队和加强了国防力量,正在走向具有高技术装备的适应现代化战争需要的国防现代化;四是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我国开始走向世界民族之林,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实践证明,计划经济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有计划地办大事,计划经济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存在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都有其历史局限性。计划经济模式也是如此。

而我国虽然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但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落后,不具备全面实行计划经济的物质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实施计划经济模式,无视价值规律,势必束缚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势必束缚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事实证明,我国实施传统的计划经济,并没有完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运行,已经不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必须结合国情实际进行改革。作为生产关系中的经济管理模式——计划经济,同其他事物一样,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总会在完成固有的历史使命或者说发挥固有的历史作用之后,被新的模式所替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五、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一)从经济发展看。

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来,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加,整个中国大地一派蓬勃发展景象。

同时要看到,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粗放型增长付出了过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不仅经济总量需要继续增长,更艰巨的任务是提高科技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

(二)从经济体制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各个领域的改革在继续推进。同时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如何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化改革,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三)从人民生活看。

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反贫困取得全世界最突出的进展。城乡恩格尔系数的持续降低标志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衣、食、住、行、用水平继续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使贫困人口免除了饥寒之苦。同时要看到,目前所达到的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且平均数往往掩盖着不同社会阶层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

农村除列入低保的2000多万贫困人口外,还有几千万人处于低水平温饱状态,列入城市低保范围的贫困人口也有2000多万人。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卫生各方面还有不少困难。

保证全体人民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也取决于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四)从发展的协调性看。

由于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村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由于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支持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抑制。

同时要看到,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仍很明显,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发展基础、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不同决定了地区差距将会长期存在,发展不平衡仍然是突出矛盾。(五)从民主政治建设看。

随着整个改革进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政治体制总体上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要看到,我国政治体制还有不少亟待完善和发展的环节,这些不完善的方面是和扩大人民民主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需要通过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以解决。

(六)从文化建设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要看到,文化建设总体水平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适应,和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适应,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样的历史任务是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七)从社会建设和管理看。

在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推动下,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就业问题得到比较好的解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体系开始建立,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同时要看到,社会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民生方面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

(八)从对外开放看。我国已经从封闭半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同时要看到,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同国际社会联系日益紧密,风险也随之增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形成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对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述情况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确实进入了新的阶段。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多亿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从21世纪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

当前我国发展的诸多阶段性特征,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特征。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发展和改革,必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

上述情况也说明,从大的发展阶段看,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

相关参考

又是如何走向了衰败 中国封建社会是什么时候开始

说到古代社会,大家都会想到封建社会,那么中国封建社会是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从何时开始走向了衰败?今天小常识网就来说说。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历史常识里,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从战国到满清的灭亡(1911年)这段时间,中国...

又是如何走向了衰败 中国封建社会是什么时候开始

说到古代社会,大家都会想到封建社会,那么中国封建社会是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从何时开始走向了衰败?今天小常识网就来说说。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历史常识里,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从战国到满清的灭亡(1911年)这段时间,中国...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等级分化,加剧了社会矛盾的冲突,最终走向末路

中国时期,社会等级制度分明,「”土族”和「”庶族”有严格区分,境遇截然不同。士族主要是一些大地主,他们不仅具有雄厚的财力,而且历代为官,把持朝政。士族子弟可以通过世袭直接做官,世世代代享有特权;而庶族

从中国历史析国情

1.近代中国国情分析近代中国的国情分析清末民国社会调查与近代中国社会科学兴起推动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对于李景汉的这一判断,我们只有把它放在近代中国社会剧变和思想文化转型的历史脉络之中才能真正地。都把真实

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历史走向

1.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对资本主义历史走向的理解也是对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的理解.第一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

近代史社会调查报告

你自己再修改一下就可以了更加完整与客观: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走向——21世纪中国近代史纵观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进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进步,与此前相比已属相当迅速。而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进展,在整个历

请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分析中国为什么不能走资本主义道具

一、正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

法国二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

任何的社会主义形式的生成,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法国二月革命,是咱们今天要来一起讨论的话题!二月革命是如何爆发的,还有其工程是什么样的?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失败的呢?今天咱们就以它为主线,好好的一起来探讨一下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资本主义制度尽管是一种剥削劳动人民的制度,但以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毕竟是一种历史进步,一些国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确实走向了富强。可是,为什么在近代中国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道路总是行不通?为什么不能

中考历史考纲

1.中考历史总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二)内容: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