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安徽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Posted 材料

篇首语:人生如同故事。重要的并不在有多长,而是在有多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2013安徽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3安徽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2010安徽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 2.A 3.D 4.C 5.B 6.A 7.D 8.C 9.B 10.C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9分) 11.(1)吴敬梓 (2)陶行知 (3)邓稼先 12.(1)辛亥 (2)明治维新 (3)第二次工业(革命) 13.(1)丝绸之路 (2)新航路的开辟(开辟新航路) (3)经济全球化(全球化) 三、辨析改错(本大题共1题,6分) 14.[*](1)“推荐”改“考试” [√](2) [*](3)“《人权宣言》”改“《权利法案》”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15小题10分,第16小题12分,共22分) 15.(1)人文主义(2分) (2)D(2分) (3)新中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分);转移到经跻济建设上来(转移到社会主义觋现代化建设上来)(2分) (4)珍惜时间就是珍爱生命;科技发明改变人类生活(或改变人人们的观念);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好的制度、政策有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必须抓住历历史发展的机遇;必须以经济建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任答1点给2分,其他言之有理皆可)(2分) 16.(1)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对抗走向缓和)(2分)(答中美建交得1分);台湾问题(2分) (2)印巴冲突(1分);巴以冲突(1分) (3)迈开了中东和平进程的重要一步(巴以关系走向缓和)(2分) (4)和平与发展(2分);大国合作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要发挥联合国的积极作用;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中国为代表的和平力量的发展有助于世界和平等.(任答1点给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2分) 五、活动与探究(13分) 17.(1)南京;浦东开放(开发).(2分) (2)洋务(运动)(1分) (3)民主、科学(2分) (4)上海是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见证。(2分) 上海是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

(2分) 上海是引领中国革命的一面旗帜。(2分) (5)例:上海,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缩影(意思相近皆可)(2分)。

二、2010安徽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 2.A 3.D 4.C 5.B 6.A 7.D 8.C 9.B 10.C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9分)

11.(1)吴敬梓 (2)陶行知 (3)邓稼先

12.(1)辛亥 (2)明治维新 (3)第二次工业(革命)

13.(1)丝绸之路 (2)新航路的开辟(开辟新航路) (3)经济全球化(全球化)

三、辨析改错(本大题共1题,6分)

14.[*](1)“推荐”改“考试”

[√](2)

[*](3)“《人权宣言》”改“《权利法案》”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15小题10分,第16小题12分,共22分)

15.(1)人文主义(2分)

(2)D(2分)

(3)新中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分);转移到经跻济建设上来(转移到社会主义觋现代化建设上来)(2分)

(4)珍惜时间就是珍爱生命;科技发明改变人类生活(或改变人人们的观念);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好的制度、政策有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必须抓住历历史发展的机遇;必须以经济建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任答1点给2分,其他言之有理皆可)(2分)

16.(1)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对抗走向缓和)(2分)(答中美建交得1分);台湾问题(2分)

(2)印巴冲突(1分);巴以冲突(1分)

(3)迈开了中东和平进程的重要一步(巴以关系走向缓和)(2分)

(4)和平与发展(2分);大国合作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要发挥联合国的积极作用;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中国为代表的和平力量的发展有助于世界和平等.(任答1点给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2分)

五、活动与探究(13分)

17.(1)南京;浦东开放(开发).(2分)

(2)洋务(运动)(1分)

(3)民主、科学(2分)

(4)上海是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见证。(2分)

上海是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2分)

上海是引领中国革命的一面旗帜。(2分)

(5)例:上海,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缩影(意思相近皆可)(2分)

三、历届历史中考经典题

历史历届典型中考题1、(安徽)“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把中国传统的印章和( )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蕴涵着浓浓的中国韵味,展现着汉字的独特魅力请你完成以下汉字字体的演变图 ( )-金文-小篆-( )-楷书、草书、行书。

2、(四川 内江 )填空题 公元前138年( )奉命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3、(四川 内江)秦始皇规定,以秦国圆形方孔的( )作为全国通行的货币。

汉武帝时,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为( )。4、(四川 内江)清雍正时,为军事上的需要,在宫中建立( ),协助皇帝处理军务。

5、(四川 宜宾)情境问答 。唐朝时,凡新科进士及第,先要一起在都城长安的曲江参加国宴,然后登临大雁塔,象征从此步步高升,并题名他壁留念,被称为“雁塔题名”。

请回答下列问题。⑴“新科进士及第”是我国古代哪一重要选官制度的内容?这一制度创建于我国哪一朝代?⑵概述这一选官制度在唐朝时的积极影响。

6、(江苏 扬州)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人教版历史教材(七下)第4课 材料二 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人教版历史教材(七下)第4课 请回答:(1)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它对唐代的教育事业产生的什么影响?7、(四川 宜宾)图说历史 按要求回答问题。

下图反映的是古代一条重要的商路路线。长期以来,这条商路被人们称为什么?简要说明其开通的重要意义。

(2分)8、(广东 汕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情况对比表 郑和 哥伦布 时间1405—1433年1492—1504年 航海次数7次4次 各次航海的船只 大小船只200多艘 最少3只,最多17只 每次航行人数 约2.7—2.8万人 最少90人,最多1500人 材料二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经过广州时了解到虽有 指南针,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在广州港一个口岸,每年海上遇难人数达l万至1.2万人。……(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

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尔尼写道“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

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不得照抄材料)(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嘎尔尼使团对清朝当时航海状况的评价。(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出现材料二所述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书法,甲骨文,隶书。

2、张骞3、“半两”铜钱 五铢钱4、军机处5、(1)科举制度;隋朝。(2)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6、(1)答:①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②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2)①“长策”指科举制度。②影响:a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b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试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7、(1)名称:“丝绸之路” 意义:沟通东西方的交通;有利于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等。

(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答案同等给分)8、(1)时间早,次数多,人数多,船队规模大。

(如学生只是照抄材料一,酌情给分。)(2)中国的航海技术停滞不前。

(如学生仅从造船技术方面作答,酌情给分。)(3)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缺乏创新精神。

相关参考

2013安徽中考历史试题

1.2013年安徽铜陵中考历史学科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史,世界古代、一、考查科目、形式及考查办法(一)考查科目、分值、试卷名称。1.考查科目: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含实验考查)。2.分值:思想品

2013遂宁中考历史试题

1.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2006年山东省中考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

2013年无锡中考历史试题

1.初一历史试卷(跪求答案,把答案填进去)初一历史期末试卷七年级历一、选一选(每小题1分,共10分)1、(C)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A尧B舜C禹D鲧2、(A)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___________

徐州市2013年中考模拟试题历史

1.2013徐州市中考试卷答案‍标准版的答案都没出呢。徐州又不像南京,中考结束就出来了我也是中考生,等着吧,反正7月1号成绩就出了补充一下‍平行线的悲剧0的回答好了物理选择第9题水阀的题目是顺着流不过

2013滨州中考历史

一、山东滨州市2007年中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历史部分)17、A18、C19、C20、D21、C22、A23、B24、A25、B26、B27、D28、B四、非选择题(第46题4分

2010安徽中考历史试卷

1.2010安徽中考历史试卷答案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B2.A3.D4.C5.B6.A7.D8.C9.B10.C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

2013年漳州市中考历史答案

初二历史期中考试题1.他是漳州南靖人,甲午中日战争后,在台湾坚持抗日武装斗争整整三年,被称为“中国最有志气的人”,他是(c)A邓世昌B刘铭传C简大狮D施琅2.为庆祝建国60周年,有关部门评选出“100

2010年金华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金华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3分)1.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文名句。(6分)古典文学一如陈年佳酿,芬芳了四季,诗意了人生。春水满泗泽,王湾在北固

2013重庆中考历史b

1.有2014年重庆中考政治历史B卷答案的吗重庆市201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历史试卷(B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5DBBDC6~10ADCAA11~15DCC

2015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1.2015中考历史试题改编河南模式试卷(七)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2.沿革,来历。3.过去的事实。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