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興起的茶葉經濟是如何從動蕩走向輝煌的

Posted 朝廷

篇首语:我认为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人类生活最幸福的结果,无过于学习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代興起的茶葉經濟是如何從動蕩走向輝煌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代興起的茶葉經濟是如何從動蕩走向輝煌的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茶道一直以來都是閑情雅士們的談資,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早的茶或許要從神農嘗百草說起,而唐代陸羽獨創的《茶經》更是驚世之作,為後人留下珍貴的歷史記錄。由此可見,唐人對茶的偏好是極具代表性的。因為飲茶風尚的興起,朝廷也發現了茶葉中有利可圖的部分,所以唐代還開了「稅茶」和「榷茶」之先,在這一過程中產生的經濟活動也是值得反思的。
一、德宗年間「稅茶」成為朝廷財政的主要來源,為保財權,文宗實行了更加嚴苛的「榷茶」制度
經歷過安史之亂後的唐朝國運衰微,各地的經濟發展也備受打擊,多數只能自保以求穩定,但朝廷的財政收入因為藩鎮割據的局面而難以維繫。而在此時,唐代興起的飲茶文化卻發揮了起死回生的作用。隨著朝廷推行的一系列茶稅政策和徵稅制度,茶稅成為了貼補財政的主要來源。
《封氏見聞記》載:「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所以,一開始唐人對飲茶並未形成一種共同的生活習慣,而偏愛飲茶的人也多集中在南方的茶葉生產地。而自唐玄宗的開元盛世之後,推行的「三教並舉」使得佛教的觀念深入人心,而佛家也以品茗為修身養心之法,便有了早期茶道的。
因為盛唐時期的積累,南北方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南北方的經濟和飲食等習慣也開始相互融合,所以唐朝的飲茶也就「遂成風俗」。但是談論至此也未曾提到安史之亂的隻言片語,雖說飲茶文化遍及朝堂內外,可當時飲茶依舊流行與王公貴族的生活中。
百姓的生活稍有飲茶之風,更別說聞茶之味了。而安史之亂後,各地割據勢力紛起,飲茶文化也從上流社會蔓延至普通的民眾之間,自然有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相關記載。《封氏見聞錄》載:「其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色額甚多。」
如此具有發展前景的茶葉商機,當時也出現了茶農、茶商相互補充的茶葉市場體系:茶農種茶,茶商則主要負責銷售茶葉。為了能夠促使這一過程穩定有序的發展,保證茶葉市場價格的相對穩定,草市中形成了固定的茶葉交易場所,同時還帶動了鄉村經濟的發展。而唐人對茶葉的發展規模也都達到了「人見不驚」的程度。
面對安史之亂的摧殘,德宗不得不將財政的徵收來源放到龐大的茶葉市場上來,這也就是「稅茶」的緣由。稅茶制度,發源於德宗年間根據《舊唐書》的記載:「每貫稅二十文,竹木茶漆皆什一稅一…茶之有稅,肇於此矣。」由此可見,稅茶的比例幾乎是一比一的,這也就是說購買20文的茶葉,實際要付40文錢.
可想而知,這對茶葉的經銷戶來說是怎樣的壓力。而後來,在現實社會的經濟發展中,德宗的「稅茶」已經無法滿足日漸虛妄的宮廷支出,因此出現了更加嚴苛的徵稅制度,文宗的「榷茶」應運而生。
榷茶,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茶葉由官方專賣,利益被其獨佔,但是唐朝絕不會讓如此龐大的消費市場就此沉寂,文宗所想的是將茶葉的運營徹底掌握在朝廷的手中。如此便能夠扭轉朝廷潛在的經濟風險,從而給唐朝留下一絲喘息的機會。可出乎意料的卻是,「榷茶」似乎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其政治形式也不容樂觀。
二、從「稅茶」到「榷茶」唐朝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茶葉經濟,卻埋下了「榷茶之政」的導火線
雖說唐後期的茶葉經濟救活了唐朝的朝廷,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這種現象也終究是杯水車薪。而不論是「稅茶」還是「榷茶」的確抓住了刺激經濟發展的著眼點,也形成了以茶葉為首的經濟形式,可這些與茶稅相關的制度,卻一步步地將來源於經濟的問題,上升到了政治的層面。
德宗年間,其實就已經出現了「錢重物輕」的危機,換句話來說,在當時的社會中金錢的地位是很高的,而相對來說商品的地位不是很被人們所看重。而為了能夠使得商品的價格有所提高,加徵稅收便成為當仁不讓之選。一時間,朝廷內外上至皇帝,下至百官達成了統一的意見,便是對茶葉加收稅款。
有了之前「稅茶」的前車之鑒,文宗認為如果將舉國的茶葉經濟控制在朝廷的手中,何愁朝廷的財政出現問題呢?這樣的意志就是「榷茶」的早前構想,根據《新唐書》的記載:「帝問富人術,以榷茶對。其法欲置茶官,籍民圃而給其直,工自擷暴,則利悉之官。帝始詔王涯為榷茶使。
當權力集中到個人後,如果個人的才能足以滿足權力的執行,那麼就能夠促進其發展;倘若掌握權力的人本身都為官不仁的話,整個社會的分崩離析自然也就不會太遠。
事實也正是如此,身為榷茶使的王涯在執行「榷茶」的過程中,為了能夠儘早的完成朝廷指派的任務,將茶葉生產和營銷收歸朝廷,竟然直接命令軍隊燒毀茶農的茶園。憑藉如此野蠻的方式打擊了私營茶葉的規模,卻埋下了禍患的種子,《新唐書》載:「徙民茶樹於官場,焚其舊積者,天下大怨。
要知道唐後期的普通民眾經過安史之亂後,對朝廷的信任早就不及貞觀和開元年間,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茶葉經濟,卻被朝廷步步緊逼,成為斂財的工具
而先前提到的,唐代的陸羽曾專為飲茶留下《茶經》一書,從書中能夠發現唐代的飲茶之風竟然和安史之亂也有著一些關係,配合唐代其他史書的記載,也能夠佐證這一點。其實在唐代後期,雖然朝中局勢並不是很樂觀,但是茶葉的發展態勢卻依舊我行我素,甚至還有著巨大的潛在消費市場。
但怎奈「胳膊始終擰不過大腿」,唐代的榷茶在榷茶使王涯的推行之下遍及朝堂,群民激憤加之朝臣的群策群力,導致了政治變革的產生。而掀起這一變革的首舉便是令狐楚的上奏,太和九年,令狐楚奏請唐文宗「(王涯使)朝班相顧而失色,道路以目而吞聲。」
由此可見,「榷茶」除了造成茶葉經濟的紊亂之外,還招致了朝堂的不確定因素。面對如此複雜的社會環境,當朝者不得已廢黜王涯,原先的榷茶使也由令狐楚接任。在其接任後「榷茶」制度相對緩和,其中關於茶葉的採購方面,依舊保留私營的茶園存在,但是必須將所獲的茶葉由朝廷官方收納。
經過了一系列的改革之後,唐代的茶葉經濟雖有所衝擊,但依舊呈現出相對繁榮的發展態勢,這在朝廷衰微的唐末也是極為少見的。
三、唐代「榷茶」掀起的風波,因時局動蕩而不了了之,但茶葉經濟卻開歷代先河,為後世所鑒
因此,如果簡單的從稅收的嚴厲與否上來看,唐後期的「稅茶」與「榷茶」的區別就在於,後者是前者的升級版,也就是說,「榷茶」對茶葉而產生的經濟活動所征的稅款更多。要是從目的來看,二者都是為補貼朝廷財政而生,歷史已經過去,唐代因「榷茶」而產生的諸多問題也隨之消失,但不變的還有享譽的「茶葉經濟」。
為何要說茶葉經濟?換句話來說,茶葉經濟無非是立足於飲茶文化而產生的有關茶葉生產、銷售的經濟活動,但正是如此簡單的經濟卻與當朝的社會有著難捨難分的關聯。要知道,唐後期的社會經濟面臨的最本質的問題,並不是安史之亂帶來的藩鎮割據,而是更深層的「市籍」制度的解體和「錢重物輕」的市場。
當發生了經濟往來之後,「市籍」制度要求私營商戶必須向朝廷繳納一定的稅款,這時各地方對朝廷還是極為信任的,每次的稅收也都盡收朝廷的財政。但自從安史之亂後,「市籍」受到衝擊百姓對朝廷的好感程度降低,各個地方也都按照自己的稅法來徵稅,導致了稅法體系的自相矛盾。
隨之而來的「錢重物輕」更是加速了物品的貶值,而剛從貴族流傳到百姓的飲茶文化卻成為了新的消費熱點。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大批的農戶開始種植茶樹,也就有了收購茶葉的茶商,茶葉的經濟也就此產生。可以說,唐後期的經濟發展的股肱之臣就是「茶葉經濟」。雖然這是個時運不濟的時代,但它卻充斥著機遇。
即使唐代難逃覆滅的命運,但是茶葉經濟卻是屬於曾經鼎盛的大唐最後的榮耀。事實也證明,唐末興起的茶葉經濟不僅滿足了朝廷財政斂財的慾望,同時也促使百姓的業餘生活更加豐富,甚至出現了之後中華民族由來已久的「茶道」。這也是後來歷代朝廷重視茶文化的原因所在。
總的來說,唐代的茶葉經濟得益於「稅茶」和「榷茶」,同時也因其落敗。所以,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應該建立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之上,全面剖析其利弊,經濟的發展亦是如此。
參考文獻:
《唐會要》
《舊唐書》
《新唐書》

相关参考

從財政角度切入,淺談清王朝是如何被經濟所拖垮的

前言清帝國在順治、康熙的治理下逐漸走向強盛,迎來了康雍乾盛世。國內的經濟、文化日益繁榮,成為周邊乃至世界各國心向往之的天朝上國。在獲得如此輝煌的成就之後,統治者開始閉關鎖國與世隔絕,逐漸與世界脫離聯系

從寄人籬下到江東霸主,孫策短暫而輝煌的開掛人生

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春,揚州廬江郡舒縣,周家南宅大院里哀樂齊鳴,哭聲陣陣。不過,喪禮並不是周家舉辦的,而是寄居在周家的孫家舉辦的。不久前,孫堅在襄陽戰死,他的侄子孫賁把叔叔的遺體運回舒縣,交給堂

從寄人籬下到江東霸主,孫策短暫而輝煌的開掛人生

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春,揚州廬江郡舒縣,周家南宅大院里哀樂齊鳴,哭聲陣陣。不過,喪禮並不是周家舉辦的,而是寄居在周家的孫家舉辦的。不久前,孫堅在襄陽戰死,他的侄子孫賁把叔叔的遺體運回舒縣,交給堂

德國二戰中戰績最輝煌的幾個基層官兵,每個都創造了德軍之最

1.擊落之王埃裡希·阿爾弗雷德·哈特曼​埃裡希·阿爾弗雷德·哈特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空軍的超級王牌飛行員。由於他平易近人的開朗作風,仍未脫離稚氣的臉龐以及一頭純正的金髮,周圍的人都把他稱為了“小

德國二戰中戰績最輝煌的幾個基層官兵,每個都創造了德軍之最

1.擊落之王埃裡希·阿爾弗雷德·哈特曼​埃裡希·阿爾弗雷德·哈特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空軍的超級王牌飛行員。由於他平易近人的開朗作風,仍未脫離稚氣的臉龐以及一頭純正的金髮,周圍的人都把他稱為了“小

俄羅斯未來將何去何從,是重新強大,還是走向解體

蘇聯是俄羅斯的輝煌時代,當時成為能夠與美國相抗衡的超級大國,不管是其疆域面積,還是經濟軍事實力,在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但是,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這個超級大國轟然倒下,解體為15個國家,蘇聯已成為

俄羅斯未來將何去何從,是重新強大,還是走向解體

蘇聯是俄羅斯的輝煌時代,當時成為能夠與美國相抗衡的超級大國,不管是其疆域面積,還是經濟軍事實力,在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但是,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這個超級大國轟然倒下,解體為15個國家,蘇聯已成為

一代雄主, 他若不死, 明成祖朱棣未必是對手

在明朝最輝煌的時候當屬永樂盛世,那時的明朝在朱棣的統治期間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在這期間還有一個人,其豐功偉績不下於朱棣,甚至有機會滅亡明朝,他就是帖木兒帝國的開創者帖木兒,那麼帖木兒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

一生娶了四位妻子,岳父們讓他走向輝煌,直到最後一位才得到幸福

自古以來大家都覺得女人選一個好丈夫很重要,其實對於男人來說,娶妻也同樣重要,要是娶到不賢惠的妻子,不僅會鬧得家宅不寧,還可能有性命之憂,具體可以參考武大郎。反之男人要是娶到賢惠的妻子,不僅不用再擔心家

輝煌奪目的唐代繪畫,經過不斷發展,其藝術成就達到了一個新階段

繪畫藝術,在唐代得到了較大的發展,此時的繪畫,門類齊全、風格多樣。另外,唐代的畫家數量也很多。根據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里的記載,可知兩漢時期著名畫家有12人,魏晉南北朝有128人,隋代有21人,而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