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滕姓的名人

Posted 孟子

篇首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滕姓的名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上滕姓的名人

一、滕姓的历史和历史人物

滕姓相传是黄帝第二十六子。据《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据《国语》记载,黄帝之子十二姓中排在第五位的即是滕姓。

【滕姓名人】滕海滨:2004年雅典奥运会鞍马金牌获得者

滕登明:"登"字为百家姓中姓后所带派字,登字其后为"孝"

②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名

春秋战国时代,滕姓后裔,在今山东滕州建立了滕国。《左传》称滕国的疆域「绝长补短方五十里」,故而又称「滕小国」。别看滕国小,但因为它是姬姓周朝王室的嫡系后裔,因而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滕国自第一代国君错叔绣始,在春秋战国诸侯攻伐争霸的混战局面中存在了近七百年,历三十一世(一说三十二世),这几乎是个奇迹。滕国国君中最有名的是滕文公,他曾礼聘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孟子来到滕国,《孟子·滕文公》上、下篇中对此多有记载。

二、滕姓的名人都有哪些

滕文公:战国时滕国国君。

为太子时,曾在宋国见孟子,孟子为之说教。定公死,他派人问丧礼于孟子,请教井田制以及小国如何才能生存。

滕抚:北海剧人,东汉官吏。为涿令,有文武才,太守委任郡职,兼领六县。

历九江太守,入为左冯翊。性方直,后因得罪太尉而被罢职。

滕延:北海人,东汉官吏。桓帝时为济北相,因捕杀扰民之显宦仆从而被免官,后起为京兆尹,有治理名。

滕胄:北海剧人,三国吴学者。善属文,孙权之军国书疏,常令其损益润色之。

其子滕胤娶公主为妻,居官有政声,孙权死后,与诸葛恪共同辅政,封高密侯。及孙綝执政而被杀。

滕耽:北海剧人,三国吴大臣。孙权时,官任右司马。

性宽厚,早卒。滕修: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北)人,西晋大臣。

初仕吴为将帅,封西鄂侯。吴亡后归晋,任安南将军、广州牧,封武当侯,边夷归附。

滕含:滕修孙,东晋大臣。初为轻车长史,苏峻之战中,因力战护卫晋成帝,功封夏阳县开国侯。

历任平南将军、广州刺史,有政声。滕珦: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唐代官吏。

登进士第,历太学博士、茂王傅,以右庶子致仕,归婺州,白居易、刘禹锡以诗送之。其子滕迈工诗,历官台州、吉州、睦州刺史。

滕昌佑:吴(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画家。从僖宗入蜀,以文学从事。

工画花鸟蝉蝶竹枝生菜,下笔轻利,用色鲜妍,尤长于画鹅,亦善书大字。滕中正:青州北海人,宋初大臣。

初仕后周,归宋后官终判留司御史台。性峻刻,连鞫大狱,任御史中丞时,振举纲宪,人谓称职。

滕元发:婺州东阳人,宋代官吏。仁宗进士,仕途有起伏,任真定、太原知府时,治边有方,人称名帅。

工于书,尺牍流便,尤擅毫翰。有《孙威敏征南录》。

滕中:滕元发弟,宋代官吏。以荫补官,官终奉义郎,所至有政声。

善草书,尤长于诗。滕代远:湖南麻阳人,中共高级领导。

一九二五年入党,领导了平江起义,与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上井冈山。解放后,曾任铁道部部长、党委书记、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三、姓滕的名人

历史名人 滕 抚:字叔辅,北海剧人,汉朝顺帝的大将。

初仕州郡,稍迁为涿令,有文武才用。太守以其能,委任郡职,兼领六县。

风政修明,流爱于人,在事七年,道不拾遗。滕抚性方直,不交权势,宦官怀忿。

及论功当封,太尉胡广时录尚书事,承旨奏黜抚,天下怨之。卒于家。

滕 胄:汉顺帝时著名文人,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昌乐县)人,滕胤之父。博学善属文,孙权待以宾礼,每有军政书疏,常托滕胄修饰润色。

曾任京兆尹,但不幸早卒。 滕 耽:汉顺帝时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昌乐县)人,滕胤之伯父。

仕吴为右马司,为人宽 厚,亦短命。 滕 胤:字承嗣,三国·吴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昌乐县)人。

滕胤少时有节操,刚成年就娶公主为妻。孙权称王之后,滕胤被封都亭侯。

后来历任丹杨太守、吴郡太守和会稽太守。孙亮继位之后,滕胤出任太常、卫将军。

滕 延:字伯行,东汉时北海人,后来曾任京兆尹,有政绩,世人称之为长者。官至济北相,因处死数十人,把尸体堆放在交通要道。

侯览、段大怒,将此事报告桓帝,滕延被处以滥杀无辜之罪,送到廷尉审理,免去官职。 滕 修:晋代名将。

字显先,南阳人。初仕吴为将帅,历官广州刺史。

武帝时任安南将军,广州牧。封武当侯。

在南积年,为边民所附。 滕文公:战国时滕国的贤君,名宏,当时世称元公,他与孟子是同时代人。

据《孟子注疏》记载,汉代赵岐考证古纪《世本》注:滕国有考公麋,其子元公宏,后世避讳改考公为定公,以元出行文德故谓之文公。学者赵岐考证文公名宏,文公的父亲名麋,有关滕文公的言论事迹多集中在《孟子·滕文公》上下篇里,《汉书·艺文》载《孟子》十一篇,今有七篇传世。

另有世传《孟子外传》四篇,因古本失传,今有明代人收集整理的传世本。清版《滕县志》载有《滕文公庙碑》,是依据历代文献考证写成刻之于碑的。

滕文公在做世子时就非常注重治国之道,认真寻求强国富民之策。他奉命出使楚国时,得知孟子在宋国,回国时途经宋国,曾两次向孟子请教治国的道理。

滕昙恭:梁代孝子。传说五岁时,他的母亲患了热病,想吃西瓜,滕昙恭所住的地方不产西瓜,急得他大哭不止,忽然不知从何方来了一个和尚,送给他一个西瓜,他拿回家去给母亲吃了,一时传为美谈。

滕昌佑:五代十国时候的画家。他生长在江南鱼米乡的吴郡,所以性情温和,善于画花鸟蝴蝶知了小虫等,又爱画鹅鸭,其中尤以鹅为著名。

继承唐代尚华丽之风,画鹅都配以牡丹或芙蓉等花卉。 滕宗谅:字子京,北宋诗人,即是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提到的那个“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科进士。

与梅尧臣(字圣俞)在池州(现安徽省贵池市)西南牌楼镇大王洞赋诗唱和而名传千古。 滕茂实:字秀颖,东门外滕(陈)宅街人,北宋政和八年登进士第。

靖康元年,茂实以工部员外郎假工部侍郎身份与副佥书路允迪奉命出使金国,和议割据三镇太原。金之西路军到太原城下,遭宋军抵抗,金主迁怒,将茂实二人及随从囚于云中郡,令茂实换上金国服装,投降称臣,茂实坚拒不受。

他具冠帻(整好衣冠)拜伏号泣,请求随行,却不为金人所许,最终忧愤成疾而卒;其弟滕祺及族人滕承,也同时被金人所掳,却是坚贞不屈。此时,金之东路军一路南下攻克开封,掳掠徽宗、钦宗父子,北宋宣告灭亡,历史称为“靖康之耻”。

滕代远:1904年出生在湖南省麻阳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与彭德怀等领导平江起义,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铁道部部长,1964年至1974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中国共产党第七、八、九、十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滕姓历史名人还有:《孟子》中有滕更;《晋书》中有滕牧、滕修;《宋史》中有滕甫。现当代则有国务院的滕文生,原国家教委主任滕藤,电影导演滕文骥等。

四、姓滕的名人有多少

滕抚字叔辅,北海剧人,汉朝顺帝的大将。

初仕州郡,稍迁为涿令,有文武才用。太守以其能,委任郡职,兼领六县。

风政修明,流爱于人,在事七年,道不拾遗。滕抚性方直,不交权势,宦官怀忿。

及论功当封,太尉胡广时录尚书事,承旨奏黜抚,天下怨之。卒于家。

滕胄汉顺帝时著名文人,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昌乐县)人,滕胤之父。博学善属文,孙权待以宾礼,每有军政书疏,常托滕胄修饰润色。

曾任京兆尹,但不幸早卒。滕耽汉顺帝时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昌乐县)人,滕胤之伯父。

仕吴为右马司,为人宽厚,亦短命。滕胤字承嗣,三国·吴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昌乐县)人。

滕胤少时有节操,刚成年就娶公主为妻。孙权称王之后,滕胤被封都亭侯。

后来历任丹杨太守、吴郡太守和会稽太守。孙亮继位之后,滕胤出任太常、卫将军。

滕延字伯行,东汉时北海人,后来曾任京兆尹,有政绩,世人称之为长者。官至济北相,因处死数十人,把尸体堆放在交通要道。

侯览、段大怒,将此事报告桓帝,滕延被处以滥杀无辜之罪,送到廷尉审理,免去官职。滕修晋代名将。

字显先,南阳人。初仕吴为将帅,历官广州刺史。

武帝时任安南将军,广州牧。封武当侯。

在南积年,为边民所附。滕文公战国时滕国的贤君,名宏,当时世称元公,他与孟子是同时代人。

据《孟子注疏》记载,汉代赵岐考证古纪《世本》注:滕国有考公麋,其子元公宏,后世避讳改考公为定公,以元出行文德故谓之文公。学者赵岐考证文公名宏,文公的父亲名麋,有关滕文公的言论事迹多集中在《孟子·滕文公》上下篇里,《汉书·艺文》载《孟子》十一篇,今有七篇传世。

另有世传《孟子外传》四篇,因古本失传,今有明代人收集整理的传世本。清版《滕县志》载有《滕文公庙碑》,是依据历代文献考证写成刻之于碑的。

滕文公在做世子时就非常注重治国之道,认真寻求强国富民之策。他奉命出使楚国时,得知孟子在宋国,回国时途经宋国,曾两次向孟子请教治国的道理。

滕昙恭梁代孝子。传说五岁时,他的母亲患了热病,想吃西瓜,滕昙恭所住的地方不产西瓜,急得他大哭不止,忽然不知从何方来了一个和尚,送给他一个西瓜,他拿回家去给母亲吃了,一时传为美谈。

滕昌佑五代十国时候的画家。他生长在江南鱼米乡的吴郡,所以性情温和,善于画花鸟蝴蝶知了小虫等,又爱画鹅鸭,其中尤以鹅为著名。

继承唐代尚华丽之风,画鹅都配以牡丹或芙蓉等花卉。滕宗谅字子京,北宋诗人,即是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提到的那个“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科进士。

与梅尧臣(字圣俞)在池州(现安徽省贵池市)西南牌楼镇大王洞赋诗唱和而名传千古。滕茂实字秀颖,东门外滕(陈)宅街人,北宋政和八年登进士第。

靖康元年,茂实以工部员外郎假工部侍郎身份与副佥书路允迪奉命出使金国,和议割据三镇太原。金之西路军到太原城下,遭宋军抵抗,金主迁怒,将茂实二人及随从囚于云中郡,令茂实换上金国服装,投降称臣,茂实坚拒不受。

他具冠帻(整好衣冠)拜伏号泣,请求随行,却不为金人所许,最终忧愤成疾而卒;其弟滕祺及族人滕承,也同时被金人所掳,却是坚贞不屈。此时,金之东路军一路南下攻克开封,掳掠徽宗、钦宗父子,北宋宣告灭亡,历史称为“靖康之耻”。

滕中正青州北海人,宋初大臣。初仕后周,归宋后官终判留司御史台。

性峻刻,连鞫大狱,任御史中丞时,振举纲宪,人谓称职。滕元发婺州东阳人,宋代官吏。

仁宗进士,仕途有起伏,任真定、太原知府时,治边有方,人称名帅。工于书,尺牍流便,尤擅毫翰。

有《孙威敏征南录》。滕代远滕代远(1904.11.2-1974.12.1),苗族,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岩门镇玳瑁坡村人。

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在家乡读过私塾、小学、国语讲习班,当过小学教师。

1923年考取了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4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0月由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是平江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功勋卓著的杰出革命家。滕海清滕海清(1909-1997),安徽省金寨县人。

1929年参加游击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7年10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滕国栋滕国栋(1902-1936.7.13),壮族,广西省恩隆(今田东)县林逢乡人。

1923年考入百色省立第五中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7月13日,与陆浩仁等到果德县果化乡六孔村检查布置工作时,不幸被叛徒杀害,牺牲时34岁。滕久明1滕久明(1944.1-——),苗族,出生于贵州省松桃县。

中央党校研究生,高级政工师,196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9月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参加工作。

2002年5月任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5.12——2008.03,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副部级巡视专。

五、姓滕的有多少人, 姓滕的由来,姓滕名人故事

滕téng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滕州西南。

滕姓相传是黄帝第二十六子。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国语》中记载了黄帝之子十二姓中排在第五位的即是滕姓。「滕」字,古为「塍」,即田埂,因滕与塍同音,古文中即以「塍」假为「滕」,取泉水腾涌之义。

春秋战国时代有滕国。《左传》称滕国的疆域「绝长补短方五十里」,故而又称「滕小国」。

别看滕国小,但因为它是姬姓周朝王室的嫡系后裔,因而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滕国自第一代国君错叔绣始,在春秋战国诸侯攻伐争霸的混战局面中存在了近七百年,历三十一世(一说三十二世),这几乎是个奇迹。

滕国国君中最有名的是滕文公,他曾礼聘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孟子来到滕国,《孟子·滕文公》上、下篇中对此多有记载。 《中华姓氏大典》中引证《通志》介绍滕姓:“滕氏,文王第十四子叔绣后也。”

唐代《元和姓纂》中载:“周文王第十四子滕侯之后。滕失国,子孙以国为氏。”

《吴门滕氏世略抄》序文中说:“吾滕氏肇自姬周文王十四子叔绣封于滕,即今山东滕州也。”这些资料,都印证了滕姓家族与古滕国,即今天山东省滕州市的渊源关系。

多少人姓腾 我就不知道了!。

六、滕家有什么名人

滕文公:战国时滕国国君。为太子时,曾在宋国见孟子,孟子为之说教。定公死,他派人问丧礼于孟子,请教井田制以及小国如何才能生存。

滕抚:北海剧人,东汉官吏。为涿令,有文武才,太守委任郡职,兼领六县。历九江太守,入为左冯翊。性方直,后因得罪太尉而被罢职。

滕延:北海人,东汉官吏。桓帝时为济北相,因捕杀扰民之显宦仆从而被免官,后起为京兆尹,有治理名。

滕胄:北海剧人,三国吴学者。善属文,孙权之军国书疏,常令其损益润色之。其子滕胤娶公主为妻,居官有政声,孙权死后,与诸葛恪共同辅政,封高密侯。及孙綝执政而被杀。

滕耽:北海剧人,三国吴大臣。孙权时,官任右司马。性宽厚,早卒。

滕修: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北)人,西晋大臣。初仕吴为将帅,封西鄂侯。吴亡后归晋,任安南将军、广州牧,封武当侯,边夷归附。

滕含:滕修孙,东晋大臣。初为轻车长史,苏峻之战中,因力战护卫晋成帝,功封夏阳县开国侯。历任平南将军、广州刺史,有政声。滕珦: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唐代官吏。登进士第,历太学博士、茂王傅,以右庶子致仕,归婺州,白居易、刘禹锡以诗送之。其子滕迈工诗,历官台州、吉州、睦州刺史。

滕昌佑:吴(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画家。从僖宗入蜀,以文学从事。工画花鸟蝉蝶竹枝生菜,下笔轻利,用色鲜妍,尤长于画鹅,亦善书大字。

滕中正:青州北海人,宋初大臣。初仕后周,归宋后官终判留司御史台。性峻刻,连鞫大狱,任御史中丞时,振举纲宪,人谓称职。

滕元发:婺州东阳人,宋代官吏。仁宗进士,仕途有起伏,任真定、太原知府时,治边有方,人称名帅。工于书,尺牍流便,尤擅毫翰。有《孙威敏征南录》。

滕中:滕元发弟,宋代官吏。以荫补官,官终奉义郎,所至有政声。善草书,尤长于诗。

滕代远:湖南麻阳人,中共高级领导。一九二五年入党,领导了平江起义,与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上井冈山。解放后,曾任铁道部部长、党委书记、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相关参考

阙姓的历史名人

阙礼:南宋中侍大夫。建有功勋,但是不因为有功就骄傲,而是平易近人,人们说他是宋朝南渡后中侍中唯一可以称道的。阙清:明代务本爱民的平凉知府,河南人,弘治举人,知平凉府,天性纯孝,为政爱民,受到人民的爱戴

历史上温姓的名人

1、温季温季(?—前574年),即郤昭子,姬姓,步氏,讳至,谥昭。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才华横溢的军事家、外交家。其名郤至,其祖郤扬封步,以之为氏,故亦名步至,因采邑于温,时人尊称温季,史称郤昭子。步扬

关于蒋姓的名人

蒋义渠,东汉末年袁绍军将军。蒋干,九江(治今安徽寿县)人。历史上的蒋干是当时的名士。蒋钦,九江寿春人也。,迁西部都尉,讨越中郎将,迁荡寇将军,召还都拜右护军,典领辞讼。蒋琬,东汉末年零陵郡人,蜀汉进尚

丁姓的来源丁姓的族谱丁姓的祖先丁姓的名人

来源:源于子姓,出自殷商诸侯丁侯的后裔,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族谱:《上海云间丁氏谱一卷》《江苏濡须苏南丁氏宗谱十六卷》《浙江萧山萧南历墅湖丁氏宗谱六卷》《安徽怀宁丁氏宗谱七卷,首三卷、末一卷》《山东丁

桂姓的来源.发展和桂姓的名人

桂姓出自姬姓,是周王胄的后裔。据《桂氏家乘序》的记载,周王的后裔姬季桢曾经任过秦国的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姬季桢被杀害了。姬季桢的弟弟季桂为了逃避株连的命运,就按自己的名字的读音将姬季桢的四个儿

关于赵姓的历史资料

一、赵姓的历史名人1、赵武赵武,嬴姓,赵氏,讳武,谥号曰“文”,,其名称“赵武”,世人尊称其“赵孟”,史称赵文子,赵盾之孙,赵朔之子,晋文公外曾孙。春秋中期晋国六卿,赵氏宗主,赵氏复兴的奠基人,后升任

莫姓的来源是什么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几有哪些名人

一、姓氏源流莫(Mò)姓源出有六:1、出自高阳氏,是颛顼之后。据《三郡记》和《姓氏考略》所载,上古帝颛顼造“[莫阝]阳城”,其支庶子孙有定居[莫阝]阳城者,后人去邑为莫,以地名为姓([莫阝]阳城故地在

李历史名人

1.古代李姓的名人有哪些●李世民,李姓最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唐朝皇帝,任用贤良,虚心纳谏,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使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史称“贞观之治”。●李悝,中国最早的法典《法经》的作者。战国初期

张姓历史的研究报告

1.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一、调查方法我通过上网查资料知道张姓的历史名人。[张氏来历]张姓之源,可追溯至黄帝。《元和姓纂》记载,黄帝的第五子青阳,生子名挥,挥聪颖

谢姓历史名人有哪些

1.谢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谢夷吾:(生卒年待考),字尧卿;会稽山阴人(今浙江绍兴)。著名东汉大臣。汉建初中期,左转下邳令。他曾经极力推荐班固的才华。晋朝,由于以谢安与谢玄为首的陈郡谢氏士族位高权重,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