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請假六天,結果有事晚回一天,為何就被朱元璋斬了

Posted 天下

篇首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小官請假六天,結果有事晚回一天,為何就被朱元璋斬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小官請假六天,結果有事晚回一天,為何就被朱元璋斬了

明初時期有個舉人叫周衡,他有幸得到朱元璋的賞識,被封為右正言,是個七品小官。有一天這個小官家中有事,於是向朱元璋請假六天,結果有事耽誤晚回來一天,朱元璋就下令將他斬了。
既然前面說朱元璋十分賞識他,就不可能因為這點小事,就將周衡斬了才對。而且遲到一天也不是大事,當時的明朝律例,也沒有對遲到之人如此重懲的相關規定。既然如此,周衡為何就被朱元璋斬了呢?
別看周衡官職為右正言,只是個七品小官,但此官職專門負責向皇帝進諫,權力是很大的。做諫官最主要就在於,你敢不敢向皇帝進諫。做得好可以名留青史,做不好就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古代也有不少忠臣向皇帝進諫的例子。就比如唐朝的魏徵,他犯顏直諫的例子很多,常常把唐太宗說得下不來台。可最終唐太宗仍然將他,比喻成自己的一面鏡子。
再比如宋朝時期的包拯,他以鐵面無私著稱,常常對宋仁宗直言不諱。有一次宋仁宗想提拔外戚,包拯當場表示反對,激動之時唾沫都濺到宋仁宗臉上了。然而宋仁宗只是默默用衣袖擦拭,然後聽包拯說下去,最終也接納了他的建議。
而這個周衡,也是像魏徵、包拯一樣正直的人,只是他的運氣就不如這兩位好了。包拯面對的是史上最仁善的宋仁宗,魏徵面對的唐太宗,雖然脾氣相對差一點,可當他想殺掉魏徵時,有長孫皇后在旁邊勸解,也就沒事了。
然而周衡面對的,卻是喜怒無常的朱元璋,加上自從馬皇后去世,世上就沒人能夠勸住朱元璋,所以周衡的處境是極其危險的。為人正直的周衡,遇上脾氣暴躁的朱元璋,其結果可想而知。
事實上,朱元璋之所以殺掉周衡,並非因為他遲到,而是因為朱元璋記仇。
話說朱元璋剛登基時,為了籠絡民心,他下詔免去江南地區賦稅。果然免去賦稅後,江南百姓都對其感恩戴德,朝中大臣也紛紛稱讚朱元璋英明。可是沒過多久,朱元璋就後悔了。
原因是江南地區富庶,免去他們的賦稅,就導致國家少了一大筆收入,所以朱元璋就想收回成命。周衡作為諫官,自然不能坐視不理,於是站出來力諫:「陛下有詔,已蠲秋稅,天下幸甚。今復征之,是示天下以不信也!」
大意就是說,皇上你之前已經下詔,要免除江南地區的秋稅,天下百姓都歡呼雀躍。如今你又想出爾反爾,就是失信於天下,老百姓就空歡喜一場。
朱元璋聽後很不舒服,但周衡所說很有道理,加上周衡本來就是諫官,擁有匡正皇帝言行的權力。因此就算朱元璋很不高興,也只能按照原來旨意執行,不過他卻一直將此事記掛於心。
直到後來他請假回家,結果沒有按時回京,就讓朱元璋找到殺他的理由。加上這時候馬皇后已經不在了,就算朱元璋要殺他,也沒有人能夠阻止。第二天上朝的時候,朱元璋就斥責周衡:「朕不信於天下,汝不信於天子!」
周衡聽到後十分害怕,因為朱元璋的意思就是,你當初叫我不要失信於天下,導致我無法收回免稅的旨意。可如今你卻失信於我,明明放假六天,你卻七天才回來,這就是欺君之罪。於是就這樣,周衡便被推出午門斬首。
果然是伴君如伴虎,當初他有幸得到朱元璋賞識,被封為右正言。但按照結果來看,也不知他得到朱元璋的賞識,是有幸還是不幸了。
(參考文獻《明史》《西神叢語》)

相关参考

他死后不久生祠因何就被人砸毁? 一代贤相狄仁杰

对于狄仁杰的了解,大多数年轻人是始于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一类的影视作品,而生活阅历稍广些的读者,则是通过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小说《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其实,现实中的狄仁杰并没了文学与影视中的神奇,他只

一件大衣換回一幅畫,本以爲是處理品,結果賣出了1.7億元

有畫說本期導讀:你爲什麼要收藏字畫?如果向很多書畫收藏愛好者提出這個問題,大概只會得到兩個答案,一種會回答說只是緣於愛好,緣於對藝術的熱愛和欣賞;還有一種會說這是一種最有潛力和無限可能的投資。當然,也

明朝历史 明朝小官因揭发朱元璋写错别字被杀

  洪武年间,有个叫卢熊的读书人,人品文品都很好,被吏部推荐到朝廷做官,朱元璋就批准委任他到山东兖州当知州。卢熊走马上任,过去说“私凭文书官凭印”,他到兖州后首先要启用官印,发布文告。  明朝小官因揭

明朝历史 小官因揭发朱元璋写错别字被杀

   明朝文字狱:元璋出身卑微,自尊心很强,他的泼皮脾气上来了,就大骂道:“卢熊好大胆,竟然在朕头上咬文嚼字,朕还不知道山东有个兖州,朕授他衮州知州就是兖州知州,这兖和衮就是同一

历史秘闻 他劝项羽留关中霸王只说15字他怒回一句就被活活煮死

项羽,楚国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秦朝末年西楚军事家、政治家。前207年巨鹿之战中,项羽统率楚军五万大破秦军四十万,决定秦朝覆亡之势,秦朝最后一位君主子婴自降为「秦王」,不再称「皇帝」。项羽起兵三年

明清小冰期到底有多冷

明朝滅亡的原因雖然是與滿人的進攻、內部政治的混亂,農民起義頻發等原因密不可分,但是還有一點原因同樣不可被忽視,那就是此時的明朝已經進入了小冰河時期。有人或許會問進入小冰期時代為何就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呢?

明清小冰期到底有多冷

明朝滅亡的原因雖然是與滿人的進攻、內部政治的混亂,農民起義頻發等原因密不可分,但是還有一點原因同樣不可被忽視,那就是此時的明朝已經進入了小冰河時期。有人或許會問進入小冰期時代為何就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呢?

中国古代战争 小官折服大将

  公元764年,唐朝名将郭子仪统率大军驻扎?州。有一段时间,因为有事回朝廷,就将部队交给儿子郭?带领。郭?治军不严,纪律松驰,放任士兵胡作非为。民众怨声载道,无处申诉。?洲州节度

历史秘闻 明清小冰期到底有多冷

明朝滅亡的原因雖然是與滿人的進攻、內部政治的混亂,農民起義頻發等原因密不可分,但是還有一點原因同樣不可被忽視,那就是此時的明朝已經進入了小冰河時期。有人或許會問進入小冰期時代為何就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呢?

土木堡損失比薩爾滸更大,為何對明朝影響卻不如薩爾滸

在明朝的歷史上,有兩次面對異族戰事上的大敗仗決定著明朝的興亡,這兩次敗仗分別是土木堡之變以及薩爾滸之戰,不過這兩次大敗之後的結果卻截然不同,從直觀上來看土木堡之變對於大明的損傷明顯比薩爾滸之戰嚴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