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骄傲历史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的骄傲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的骄傲历史

一、中国历史的骄傲事件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100多年来中国历史的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里程碑,也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中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结束了鸦片战争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中止了中国可能走向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趋势,结束了极少数压迫者、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征战不已和人民生活贫困、生灵涂炭的局面。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一个独立、统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屹立于世界。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惊了全世界,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给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以极大鼓舞,有力地打击了少数大国核垄断的阴谋,对世界和平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中国的骄傲》里有什么历史故事

中国的骄傲

是一曲风沙弥漫的苏武牧羊

千年朔风吹不散赤子的精魂

是一阙气壮山河的《满江红》

旌旗如火怒卷八千里胡沙烟尘

是一首慷慨悲壮的《正气歌》

九死一生仍心系故国南方

中国的骄傲

是屈子的泽畔行吟

叹息深深震颤了华夏千年心弦

是李太白的一身傲骨斗酒百篇

一支狼毫搅动了整个长安

是老杜秋风瑟瑟中的茅屋草房

为天下寒士筑起庇护心灵的殿堂

中国的骄傲

是祖逖中流击楫的一江豪气

赴国难挽狂澜于既倒

是苏东坡豪迈的“周郎赤壁”

一杯酒融化了荣辱祸患

是范仲淹千古不朽的岳阳楼

挥洒大气磅礴的忧乐情怀

三、中国古代骄傲历史

特点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文明演进过程中,没有出现断层。

孔夫子的学说,一直影响中国历史2000 多年。孔孟传统、老庄精神,以及后来的佛学思想,彼此促进,相互借鉴,常演常新,一脉相传。

这种情况在人类文明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亦是独一无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其他三家都曾出现文化断层,一些古老文化传统在民族文化的冲击下,几乎散灭已尽。

在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化以外,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属于比较年轻的一代;但其文化传统同样受到过致命的冲击,以致中世纪的几百年,欧洲人都看不到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国古代文化,虽晚于古埃及等国家,但其历史水平并不逊于任何一个民族,而且一脉相承,其文化传统得到比较完美的保存,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奇迹。

特点之二: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没有出现历史性的分裂结局。 所谓没有出现分裂结局,并非不曾有过分裂。

中国自夏、商、周以来,历代王朝更替,也曾出现过非常复杂的局面。西周统一,东周混乱,战国分裂;秦汉统一,魏晋南北朝分裂;隋唐统一,五代十国分裂;宋、辽、金、夏总在统一与分裂之间;宋元政权更迭,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居于统治地位的全国性政权;明统一,但很快衰落;清兵入关,出现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占据主导地位的全国性政权。

中国历史,可谓战乱不断,分裂不断;但战而又治,分而又合。从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向看,中国历史上的统一时间不但远远长于分裂时间,而且统一是主流,统一合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也合乎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这一点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又有很大区别,首先就和西方基督教传统不一样。古罗马也是大帝国,但寿命不长;先是一分为二,后来二分为多;以致不但民族差异日益扩大,语言差异也日见明显。

直到中世纪下半叶,欧洲才真正出现走向统一的曙光,但直到今天,欧洲的一些地区还在发生民族战乱。实际上西方自古罗马分裂以来,就不曾统一过。

中东也是如此,甚至非洲、拉丁美洲都有与之类似的现象。虽然造成的原因或许截然相反,但分裂的事实,则无须争议。

特点之三:中国既是一个宗教宽容的历史古国,但又从来不是一个宗教性国家。 中国历史文化的主导性因素,自然是儒家文化。

但儒家文化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代表,尽管在所有文化流派中它的影响最大。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不是孤立出现的文化现象。

诸子百家,它为一家。以后因为社会需要,儒学被捧到独尊的地位,但独尊并非独有。

即使奉行"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时代,它依然不是独有的。例如,儒学慎言鬼神之事,汉武帝本人却颇有些相信神仙。

东汉时代,佛学东来,道教初兴;魏晋时代,玄学又起;于是儒、道、佛同生共在的文化现象成为盛唐文化的基本特色。 中国人自古对宗教不持绝对化立场。

既允许无神论的存在,也允许有神论的存在,还允许各种宗教组织存在。但有一个条件,任何宗教都不能以伤害中央政权、妨害国家政务作为存在的前提;否则,必予以打击或取缔。

当然,中国历史漫长,宗教间的冲突,也曾有过,对宗教的迫害也曾有过。但从历史发展的宏观态势分析,"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及其影响毕竟是暂时的,而佛教等宗教的发展却是长久的。

中国文化本性宽容,唯其如此,在中国历史上才从来不曾有过因为宗教问题而发生的全国性大战乱。反倒在战争极其残酷、国家多灾多难的历史关头,宗教活动起过某种缓冲和保护作用。

例如佛教之于北朝,道教之于元代,都有安定社会、减少杀戳的意义存在。 中国宗教活动论其主要影响,不是表现在政治方面,而是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

唯其如此,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更丰富,也更具生命活力。相对于中国而言,整个欧洲乃至整个地中海周边国家,几乎总在宗教信仰、民族兴衰和国家利益之间发生冲突;而这种冲突,往往导致更深的民族仇恨,或者直接引发地区性甚至世界性战乱。

可以这样说,西方国家自古罗马以来,它的所有战争、战乱都和宗教信仰有关,也和民族冲突有关,又和国家利益特别是领土纠纷与经济利益有关,因为西方宗教信仰有强烈的排它性。而在中国历史宗教观念中,更主张求同存异,各自发展。

特点之四:中华民族历史虽然有过多次民族冲突,但冲突的结果,不是走向分裂,而是走向和睦。 中国历史上重大民族冲突,至少发生过三次:一次是始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所谓"五胡乱华";一次是宋、辽、金、夏直至元代的民族战乱;一次是清王朝入主中原。

这三次大的民族性冲突,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其结果,则毫无例外地走向民族和睦,有的则形成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民族大融合。

所谓"五胡乱华",华又何曾乱?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乱在一时,和在长久;乱在取治,治后繁荣。因为如此,才使得中国盛唐的兴旺发达获得了更广泛的民族基础和更良好的文化基础。

哲人所言"唐人有胡气",就包含了对唐文化这种品性的肯定与称赞。宋元时代也曾发生各个民族间的猛烈战争,然而终于统一于元,稳固于明,其结果,同样达到民族的和解。

清人入关,始则与民。

四、中国屈辱的历史资料

综述:百年国耻,从1840年开始。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1842.8.29)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虎门条约》(1843.10.08)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即《中美五口贸易章程》(1844.07.03)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即《中法五口贸易章程》(1844.10.24)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上海租地章程》(1845.11.29)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08.06)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07.05)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即《中俄瑷珲和约》(1858.05.28)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天津条约》(1858.06.13)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美天津条约》(1858.06.18)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天津条约》(1858.06.26)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法天津条约》(1858.06.2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北京条约》(1860.10.14)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北京条约》(1860.10.24)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德通商条约》(1861.09.02)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10.0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日修好条规》(1871)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日北京专条》(1874.10.31)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烟台条约》(1876.09.13)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改订条约与改订陆路通商章程》(1881.02.24)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法和约》(1885.06.09)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会议藏印条约》(1890.03.2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3.12.05)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又称《春帆楼条约》(1895.04.1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密约》(1896.06.03)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07.21)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日辽南条约》(1896.11.08)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日刘公岛条约》(1896.04.1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03.06)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03.2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8.06.09)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订租威海卫专条》(1898.07.01)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厦门日本专管租界条款》(1899.10.25)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法广州湾租界条约》(1899.11.16)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十一国)《辛丑条约》(1901.09.0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12.22)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04.2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满洲里界约》(1911.12.20)

附(民国初期):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蒙协约》(1915.06.07)

至于废约,1928年国民党发起了“改订新约运动”,争回了一些权益,但是并没有真正达到目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与苏联重新签订了友好条约。

相关参考

老外:中国几千年来只有四大发明,凭什么骄傲

提起中国古代科技,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造成巨大影响的“四大发明”!结果,一位不懂装懂的外国“键盘侠”认为:中国古代几千年除了四大发明,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了。很多外国网友看到这样的言论也觉得很荒谬,纷纷

清朝太骄傲,所以英国展示强大印象,中国才重视

乾隆皇帝晚年发生的一件中外外交事件是他内心既气愤又不解,堂堂的大清帝国,一直给周边国家一种至高无上的感觉,可是,1793年,英国特使来到中国觐见皇帝拒不磕头,让他大感到失了颜面,因而使得83岁的老皇帝

明朝历史 看后瞬间感到骄傲

明朝当时思想界的开放和活跃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和地步,建议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明朝思想界之开放活跃,眼界之宏大,简直令人匝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壮观景象,竟然在数千年后的中国大地上在明朝统治下,重新出

我们为此而骄傲

十九世纪中晚期,西方列强加快了他们的殖民计划,周边国家的资源早已经被他们抢光,为了获得更多资源发展自己,他们将魔爪伸向了富饶的东方。我们都知道晚清时期的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可也要知道被殖民

历史人物 骄傲,嫉妒和怀疑

《三国演义》的三个人演绎人生三原色!骄傲,嫉妒和怀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骄傲,嫉妒,怀疑,堪称人性三原色。>它们都有美好的别名,骄傲又叫自信。一个人过度自信就会自负,变成骄傲。>骄

铭记历史圆梦中国有关作文250字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骄傲,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自豪,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的发展做出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开头

一、铭记历史圆梦中华的作文铭记历史圆梦中华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骄傲,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自豪,中国拥有五千年的

三国历史 关羽为何留下骄傲自大的恶名

 关羽为何留下骄傲自大的恶名?替刘备背黑锅  关羽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源自陈寿的评价:“关羽刚而自矜。”之所以说关羽“刚而自矜”,主要依据有两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360个字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骄傲,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自豪,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的发展做出

历史人物 关羽为何留下骄傲自大的恶名

     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源自陈寿的评价:「刚而自矜。」之所以说「刚而自矜」,主要依据有两件事:一是要入川与马超比武;二是受封官职时声称不与黄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