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Posted 新中国

篇首语: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下册总结,要简洁点的.急需最好

八年级上册的历史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的)1、鸦片战争——虎门销烟,《南京条约》,近代史的开端.2、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3、收复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时间)治理新疆(新疆建省的时间)收复伊犁的方式.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威海卫大战及《马关条约》的影响.5、八国联军侵华——廊坊之战,《辛丑条约》的影响6、洋务运动——时间、口号、代表人物、内容、影响及对它的评价(近代化的第一步, 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科技)7、戊戌变法——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内容.(近代思想启蒙,用改良的方式学习西方的 政治经济制度)8、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意义(用暴力的方式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9、新文化运动——时间、口号、主要代表、阵地、内容及影响(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10、五四运动及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精神,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11北伐战争——黄埔军校,北伐的胜利进军及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2、星火燎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13、长征——背景、过程(遵义会议,三大主力会师)意义14、难忘九一八——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15、不做亡国奴——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16、血肉筑长城——平型关大捷,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中共七大及抗战胜利的意义17、内战烽火——重庆谈判,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的意义18、战略打决战——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影响(北平和平解放的意义)19、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张謇,民族工业发展过程(黄金时代的原因)及特点.20、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交通、通讯传入中国,近代照相,电影,报刊等出现及对中国社会 生活习俗变迁的评价. 文化科技方面的注意京张铁路,侯德榜的《制碱》,魏源的《海国图志》, 严复的《天演论》,京师大学堂,科举制度的废除及抗战期间的文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 地点:北平(二)内容: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车(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二)大典盛况1、时间:1949年10月1日2、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2、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主人;3、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三、解放大陆1、歼灭国民党残余军队:向西北、中南和西南进军;2、1951年同西藏鉴定和平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第二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一、土地改革1、时间:1950--1952年底 文件:《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作用(意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爱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1、原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为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2、总司令:彭德怀 英雄人物:黄继光 邱少云3、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第三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一、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北京;2、宪法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选举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二、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1953年中印谈判; (2)倡导:中、印、缅(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亚非万隆会议:1955年---------周总理“求同存异”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一五计划:(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时间:1953---1957年;(3)内容:重点发展生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4)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六路(三公路、三铁路)。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改动的内容 改造的途径 结果及历史意义 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 农业生产合作社 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由于发展速度迅猛,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手工业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加工订货到公私合营 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一、**八大(1956年9月)主要贡献: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遗憾:被中断,没有坚持。二、重大失误1、探索时期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失误的表现(1)大跃进: 标志:盲目求快-------大炼钢铁运动。(2)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一大二公。

3、失误的原因: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第7课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966—1976年)一、发动1、开始标志:1966年5月,《五一六通知》。

2、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指向刘少奇、邓小平。二、经过1、红卫兵运动----造反派夺权到武斗;2、最大冤案:刘少奇案。

三、结束: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四、评价1、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危害: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

第8课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1964年1。

八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复习资料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 地点:北平(二)内容: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车(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二)大典盛况1、时间:1949年10月1日2、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2、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主人;3、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三、解放大陆1、歼灭国民党残余军队:向西北、中南和西南进军;2、1951年同西藏鉴定和平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第二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一、土地改革1、时间:1950--1952年底 文件:《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作用(意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爱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1、原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为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2、总司令:彭德怀 英雄人物:黄继光 邱少云3、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第三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一、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北京;2、宪法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选举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二、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1953年中印谈判; (2)倡导:中、印、缅(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亚非万隆会议:1955年---------周总理“求同存异”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一五计划:(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时间:1953---1957年;(3)内容:重点发展生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4)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六路(三公路、三铁路)。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改动的内容 改造的途径 结果及历史意义 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 农业生产合作社 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由于发展速度迅猛,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手工业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 加工订货到公私合营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一、中共八大(1956年9月)主要贡献: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遗憾:被中断,没有坚持。二、重大失误1、探索时期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失误的表现(1)大跃进: 标志:盲目求快-------大炼钢铁运动。(2)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一大二公。

3、失误的原因: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第7课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966—1976年)一、发动1、开始标志:1966年5月,《五一六通知》。

2、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指向刘少奇、邓小平。二、经过1、红卫兵运动----造反派夺权到武斗;2、最大冤案:刘少奇案。

三、结束: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四、评价1、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危害: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

第8课 铸起。

相关参考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总结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重点复习提纲班年级:姓名: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1.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帝王,“贞观之治”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唐太宗特别善于用人,他在位时期出现了哪些名臣(列举两位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人教版九下历史提纲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4课经济大危机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活动课一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归纳急需…

一、文艺复兴(P79—81页)1、时间:14-16世纪2、兴起地点:意大利3、指导思想:人文主义精神4、实质: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5、成就:文学→但丁《神曲》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

八年级政治下册人教版复习教案

重点考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第八课消费者权益老师还给了知识点给我们复习如下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期末复习用)第一单元1、我国的国家性质(p4)我国是工人阶级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课件

一、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第2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2.沿革,来历。3.过去的事实。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

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

1.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三一图表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1]〕一、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1.谁有八年级下册历史绩优学案答案意义:四、课外拓展:走访调查收集资料或请教自己爷爷奶奶,了解他们生活时期三大改造情况,布置作业:1、当堂完成课后练一练及填充图册相关习题。(10分钟)2、课后完成配套

初中八下历史

1.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下册总结,要简洁点的.急需最好八年级上册的历史知识点归纳.(人教版的)1、鸦片战争——虎门销烟,《南京条约》,近代史的开端.2、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俄国割

人教版七下历史提纲

1.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或复习提纲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一、基本知识1.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3.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