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的民歌有什么特点 傈僳族民歌

Posted 傈僳族

篇首语:敢说敢作敢为, 无怨无恨无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傈僳族的民歌有什么特点 傈僳族民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傈僳族的民歌有什么特点 傈僳族民歌

2、傈僳族传统民居有什么特点 傈僳族建筑

傈僳族的民歌有什么特点 傈僳族民歌

傈傈族民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傈傈族民歌在传承傈傈族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傈傈族民歌在傈傈族中老幼都能唱,它不需要任何的目的,也没有音乐背景,它只是人们触景生情,信口而唱的民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深受人们所喜爱的傈僳族民歌。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傈僳族有自已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民歌朴素感人,曲调丰富,传统舞蹈多为集体舞,有模仿动物动物的,也有表现生产生活的。傈僳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以歌代言,以歌代答,形成喜好民歌的传统。泸水、碧江、云龙一带一年一度的汤泉赛歌会,是歌手们充分施展才能的地方,歌声数日不绝。傈僳青年喜唱的情歌,有传统的,也有即兴创作,随编随唱的;有长篇情歌,也有短小的。

傈僳族的民歌各式各样,老幼都能唱。一般人出门、上山、走路,触景生情,信口而唱。这种无目的、信口而唱的民歌,白天在田间、地头或是山上、路上随时可以听见,但曲调大都一样,只有快慢之分。这种快慢有的在词与词之间表现,有的在句与句之间表现,用快慢不同来表现内心的欢乐、喜悦或是苦闷与忧愁。

傈僳族民歌包括木刮、摆时和优叶等歌种。“木刮”是傈僳族最重要、流传最广的民歌歌种之一,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傈僳族聚居区。木刮在傈僳语中原泛指所有的歌和调,后来逐渐成为叙事古歌的专称。其他属木刮类的歌、调一般冠以内容,如阿尺木刮(山羊调)、其奔木刮(三弦调)等。木刮主要用于内容严肃、气氛庄重的传统叙事长诗,并多在民族节日、集会等时间和场合歌唱。代表性歌唱内容如《创世纪》、《生产调》、《牧羊歌》、《逃婚调》等,曲调朴实、深沉,具有苍凉、古老的风格。

傈僳族崇尚唱歌对调,在傈僳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中,傈僳民歌三大调“摆时”“优叶”“木刮”有“峡谷天籁”的美誉。2006年5月20日,傈僳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怒江州文化局社文科科长管云东介绍,近两年来,怒江州重点开展了傈僳族民歌的整理保护工作。2008年省、州两级共投入40余万元进行傈僳民歌的整理保护工作,出版了650页的《傈僳族民歌集》,傈僳族民歌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据了解,自2007年组织开展“傈僳族民歌”的专项保护工作以来,怒江州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在州、县文化馆设置专门岗位,安排专人从事傈僳族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工作人员先后采访了全州傈僳族老艺人60余人次,收集各类傈僳族民歌170余首,收集录音近1200分钟、录像资料1000多分钟,拍摄了图片1600多张。在调查的基础上,形成傈僳族民歌手稿87份,傈僳族民歌成品87份,傈僳族民歌成品音视歌曲130单曲。

近年来,怒江州通过组织乡级农民文艺汇演、扶持民间艺术团、补助民族文化传承人等方式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截至2008年,全州共有农村文艺队160多支,其中包括数十支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民间艺术团。2009年年初,怒江州还向州内22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放了一次性补助3000元;在2009年的“文化遗产日”期间,怒江州还将向2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发放8000元的补助。

傈僳族传统民居有什么特点 傈僳族建筑

独具民族特色的傈僳族传统民居

傈僳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我们前面刚介绍了傈僳族的民族文化特色,今天小编要介绍的是傈僳族文化中传统的民居房。傈僳族民居分为三种,分别是千脚落地房、木愣房与土墙房。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盖砖瓦房屋的也渐渐越来越多。

1.竹蔑房

竹蔑房,俗称“千脚落地房”,是傈僳族的基本住房形式之一。一般建于能躲避山洪和泥石流的山凹台地的向阳面偏坡上。建造时在斜坡下和左右两边,竖几十根坚硬耐腐的粗长木作柱子,坡下各木柱又分别用硬粗短木柱顶绑,以防倒塌;坡上用短柱,与坡下柱子对等;在坡下各长柱离地2至3公尺能与坡上各矮柱底成平行处绑架横木,以保持平衡。

以木板或篾笆为地板,四周围以竹篾篱笆,顶上覆盖茅草或杉木板。屋内一般分隔为两间,进门第一间为客房,中央设一火塘,上面置铁三脚架或耐火条石,作为烧火煮饭时支锅的支撑,如有客人就围着火塘坐;第二间为房主人卧室,外人一般不允许入内。若子女结婚,则另盖房子,有的则扩大外室。建盖这种楼房,不必平整地基,就地取材,省工省料,适用方便,隔五六年或七八年修盖一次。其优点是空气流通,防潮避湿,冬暖夏凉,适应本地区的气候特点。

2.木楞房

木楞房又叫“圆木垒墙房”,形状像一个大木匣,长方形,是做工较为精细的住房。建盖前,要备好粗细相等而长短不同的木料,多用直径22公分左右笔直干透的松树圆木,用斧、刀砍削成一样粗细的七面圆柱形木料。各木料的一边砍削成榫,直对榫的另一边刨剜成一细槽,两端的两边直对榫、槽,分别砍凿一镶嵌口。

建盖这种房,每边要镶垒26至30根木料。建盖要按木料的长短,先在挖平的长方形地基的四个角落垫上大石头作石脚,木料就在上面榫对槽、镶口嵌镶口地架垒。每边垒至十一二根时,用粗圆木铺楼板,与下层隔开,上层为人住层;从楼板往上垒了二至四公尺左右时,在一长边的内侧设置放粮食和什物的凉台;垒至顶形成木墙,在两短边正中间各立一木马,架梁子人字木,绑数十根椽木,顶盖杉板或雪山红松板、茅草。

较大的房屋分为两间,小的仅一间,常在侧面开门。房正中设一火塘,火塘边除挨门一边外,三边各设木支架,铺以厚木板为卧床、坐板;下层关牲畜。也有部分将原木削去皮,两端砍凿镶嵌口,以地基为地板,垒建粗糙的单层房。这种房子具有坚固、经久耐用、暖和、防潮、防风防震和便于搬迁的优点,但建盖耗费木料多,难以防火。

3.土墙房

土墙房是泸水境内沿江一线傈僳族的住房形式。其结构是挖平地基砌好石脚后,四周舂上土墙,以墙抬梁,梁上铺篾笆,为盛置粮食的家什台,顶盖茅草或木板、油毛毡、石棉瓦、瓦片,屋内筑墙或用木板、篱笆把房屋分隔成三间,分别是正房和卧室,即正房两侧各有一长侧房,分别在房门前两边,相对开门,作为子女和客人卧室。

相关参考

傈僳族女装的头饰有什么特点 傈僳族服饰

傈僳族主要聚居于滇西、滇西北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两岸的河谷山坡地带。过去因所穿麻布衣服的颜色不同,又分为白傈僳、黑傈僳和花傈僳。聚居在福贡、贡山一带的白、黑傈僳族,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线系辫,

傈僳族女子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傈僳族服饰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非常美观大方。样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上着短衫,下穿裙子,裙片及脚踝,裙褶很多;另一种上穿短衫,下着裤子,裤子外面前后系小围裙。妇女的短衫傈僳语称“皮度”,短衫长及腰间,对襟,满圆平领,无

布依族的民歌都有什么特点 布依族民歌

...善舞的,布依族就是其中一个。在布依族文化中,布依族民歌代表着布依族文化的形成,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之伴随着布依族的形成而萌发的,可见其价值有多高。布依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民歌尤具特色,...

傈僳族婚姻观念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傈僳族婚俗

少数民族婚俗之傈僳族婚姻观念现如今的网络上都在流传,说是等到2020年的时候光棍大量增加,会导致一妻多夫的存在,这对于男人们显然是无法接受的,每个人对于婚姻都有着不同的观念。本期傈僳族文化带你了解一下傈僳...

傈僳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傈僳族历史

傈僳族民族概况傈僳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的成员。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丽江和迪庆、大理、保山、德宏、楚雄、临沧等州县。四川省的盐源、盐边、木里、德昌等县也有分布。根据2000年...

傈僳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傈僳族历史

傈僳族民族概况傈僳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的成员。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丽江和迪庆、大理、保山、德宏、楚雄、临沧等州县。四川省的盐源、盐边、木里、德昌等县也有分布。根据2000年...

傈僳族阿尺木刮到底是什么 傈僳族舞蹈

独特的傈僳族阿尺木刮文化每个民族必定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文化,经过时间的演变,这些文化才能源远流长。傈僳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特色的一个民族,他们有一个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阿尺木刮。随着小编一

刀杆节走进傈僳族刀杆节介绍习俗的由来

  【刀杆节】走进傈僳族刀杆节介绍习俗的由来  刀杆节是云南的少数民族傈僳族最隆重的节日,在农历的二月初八,傈僳族的刀杆节就开始了,在傈僳族当地,他们的刀杆节就类似于我们的春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参加,

维吾尔族的民歌和乐器 维吾尔族音乐

民歌维吾尔族民歌和木卡姆有近似的情况。由于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不同,各地维吾尔族民歌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伊犁民歌多抒情;哈密民歌多简短明快;喀什民歌多奔放粗犷。维吾尔歌手演唱常有乐器伴奏。北方歌手喜用都它...

维吾尔族的民歌和乐器 维吾尔族音乐

民歌维吾尔族民歌和木卡姆有近似的情况。由于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不同,各地维吾尔族民歌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伊犁民歌多抒情;哈密民歌多简短明快;喀什民歌多奔放粗犷。维吾尔歌手演唱常有乐器伴奏。北方歌手喜用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