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发展历史

Posted 煤炭

篇首语:不要试图去做一个成功的人,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矿业发展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矿业发展历史

谁知道中国的煤炭发展史

1 前言1.1 世界及我国煤炭储量与分布1.1.1 世界煤炭资源储量与分布世界煤炭资源在地区分布广泛且具有不平衡性。

全世界拥有煤炭资源的约有80个国家,共有大小煤田2,371个。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的侏罗纪,以及新生代的第三纪,是地史上最主要的聚煤期。

从资源的地区分布看,集中北半球,北半球北纬30°~70°之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聚煤带,占有世界煤炭资源量的70%以上,尤其集中在北半球的中温带和亚寒带地区。 世界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以两条巨大的聚煤带最为突出,一条横亘欧亚大陆,西起英国,向东经德国、波兰、原苏联,直到我国的华北地区;另一条呈东西向绵延于北美洲的中部,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的煤田。

南半球的煤炭资源也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比较丰富的有澳大利亚、南非和博茨瓦纳。其中地质储量在5,000亿吨以上的7个大煤田是苏联的勒拿、通古斯、泰梅尔、坎斯克——阿钦斯克和库兹巴斯,巴西的阿尔塔—亚马孙,美国的阿巴拉契亚。

此外,储量超过10亿吨的煤田尚有近200个。各大洲相比,北半球的三大洲都比较丰富,现探明煤炭资源量中,亚太地区296889百万吨,约占世界的32.7%;北美洲有254432百万吨,约占世界的28.0%;欧洲及欧亚大陆有287095百万吨,约占世界的31.6%。

南半球各大洲的煤炭资源都比较少,其中中南美洲19893百万吨,约占世界的2.2%;非洲和中东50755百万吨,约占世界的5.6%。从各国拥有煤炭资源来看,储量上100亿万吨的有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南非、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波兰、巴西10个国家。

其中最多的是美国,探明储量246643百万吨,占世界煤炭储量的27.1%;其次是俄罗斯,探明储量157010百万吨,占世界煤炭储量的17.3%;中国和印度分别是114500百万吨和92445万吨,分别占世界煤炭储量的12.6%和10.2%。2005年底世界煤炭探明储量909064百万吨,其中:北美洲 254432百万吨,约占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28.0%;中南美洲 19893百万吨,约占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2.2%;欧洲及欧亚大陆 287095 百万吨,约占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31.6%;非洲与中东 50755百万吨,约占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5.5%; 亚太地区 296889百万吨,约占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32.7%。

图1-1 世界煤炭资源分区区分布示意图图1-2 世界煤炭资源分布图1.1.2 中国煤炭资源储量与分布中国也是煤炭储量大国,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比例高达70%左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1倍。截至2007年底,我国保有资源量约14000亿吨,位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地域广,但不均衡,具有东少西多、南贫北富、相对集中的特点。北方已经查明资源量占90%,其中65%集中分布在晋陕蒙三省(区)。

南方查明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0%,且集中分布在贵州和云南省,占南方区的77%。资源量与储量的相对集中反映了与大型含煤盆地的密切关系,也决定了我国煤炭“北煤南运””、 “西煤东调”的发展格局。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具有多时代分布,煤类分带性明显的特点。晚古生代以中变质煤为主;中生代以低、中变质煤为主;第三纪主要形成低变质褐煤。

煤类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天山—阴山以北,以褐煤与低变质煤为主;天山—阴山以南,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北,则分布有各级变质程度的烟煤和无烟煤及少量褐煤;秦岭—大别山以南,以高变质煤为主,中变质煤有分布,低变质煤很少。煤类品种全,但以优质动力煤为最丰,占保有储量的72.9%;优质炼焦煤、无烟煤比例偏小,占25.4%。

煤田区伴生矿种类多,可综合利用产生新效益。图1-3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图图1-4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及主要产煤基地1.2 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概述1.2.1 我国古代煤炭工业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的国家。

煤炭的开发与利用,有利地推动了社会发展和进步,极大地便利和丰富了人民的生活。1)远古时代我国一些流传久远的神话传说充分说明,我国很早就已发现和利用煤炭。

众所周知女娲氏炼石补天的神话,这就与煤的发现和利用有关。相传女娲氏在山西平定东浮山上设灶炼石,使用的燃料就是煤炭。

明代学者陆深根据民间传说和当地人民自古以来用煤烧塔火的习俗(“家家置一炉焉,当户,高五六尺许,实以杂石,附以石炭,至夜炼之达旦,火焰焰然,……是之谓补天”),认定女娲氏用煤来炼石补天,并为此写了《浮山遗灶记》碑文。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则进而认为“此即后世烧煤之始”。

明代另一学者甄敬也认为“石火(烧煤)之利,其始于女娲乎!”。所谓女娲氏补天,并不可信,但平定地处盛产煤炭的阳泉矿区,那里很早就利用露头煤来烧火则是十分自然的。

此外,在山西大同矿区还流传着天火把石头引着,人们于是知道这里的黑石头能烧、可以取暖做饭,以及“木头不着石头着”的传说等,都是中国人民很早就发现煤炭的间接例证。2)从新石器时代到先秦时期在新石器时代,我国个别地区一经发现煤炭的可燃性能并从煤层露头处零星拾取和利用煤炭。

中国2500年前的《山海经》,最早记载了煤并称之为“石湟”。从辽宁沈阳发掘的新乐遗址内,发现多种煤雕制品,。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发展史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地处北京和徐州的两个办学实体组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在原北京矿业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所研究型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成立,恢复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97年7月,经原国家教委和北京市批准,成立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998年恢复招收本科生。学校位于北京市高校云集的海淀区学院路,东眺国家奥林匹克公园,西望颐和园、圆明园与香山,学校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60余万册,电子图书40万册。

中国矿业大学是一所具有矿业和安全特色,以工为主,理、工、文、管、法、经相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是全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1950年学校由焦作迁至天津,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清华大学、原北洋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的相关科系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53年学校迁至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文革”期间学校搬迁、更名,形成异地办学格局;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成立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1960年和1978年,学校先后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2000年2月,学校整体成建制划归教育部管理,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我国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发展矿业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从而开启了中国矿业发展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矿业自此进入了现代矿业发展的新时期。

1949年,全国主要矿产品产量:原煤仅3243万吨,原油12万吨,天然气0.07亿立方米,铁矿石59万吨,黄金4.073吨,十种有色金属1.3万吨,原盐298.5万吨,磷矿石1.3万吨。 经过3年的努力,矿业生产的恢复工作和全国其他领域的经济恢复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后来矿业的大发展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煤矿方面。经过3年的努力,全国83%的国有煤矿矿山完成了恢复工作。

1952年,全国煤炭生产能力增长到7000万吨,原煤产量达6149万吨,约为1949年的两倍。 铁矿方面。

1949年~1952年,这3年间全国共生产铁矿石近千万吨,其中1952年生产铁矿石429万吨,为1949年的8.5倍。 石油方面。

1952年,全国原油产量达19.55万吨,约为1949年的3.6倍。 有色金属矿产方面。

1952年,全国钨、锡、镁、钼、铜、铅、锌、锑等8种有色金属精矿产量达47697吨。 金矿方面。

在3年经济恢复时期,黑龙江的漠河金矿、吉林的夹皮沟金矿、辽宁的玉龙金矿、山东的玲珑金矿、河北的马兰峪金矿、湖南的平江金矿、广西的东南金矿等23处金矿均已恢复了生产。1952年,全国产金6.452吨,为1949年的1.6倍。

建材非金属矿产方面。1952年,全国产水泥286万吨,平板玻璃200万箱,分别为1949年的4.3倍和3倍。

化工矿产方面。1952年,全国生产磷矿石3.8万吨,为1949年的3倍;生产硫铁矿石21万吨,为1949年的2倍;生产化肥3.9万吨,为1949年的0.6万吨的6.5倍;生产萤石矿2.1万吨,为1949年的8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发展史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地处北京和徐州的两个办学实体组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在原北京矿业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所研究型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成立,恢复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97年7月,经原国家教委和北京市批准,成立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998年恢复招收本科生。

学校位于北京市高校云集的海淀区学院路,东眺国家奥林匹克公园,西望颐和园、圆明园与香山,学校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60余万册,电子图书40万册。 中国矿业大学是一所具有矿业和安全特色,以工为主,理、工、文、管、法、经相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是全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

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1950年学校由焦作迁至天津,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清华大学、原北洋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的相关科系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53年学校迁至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文革”期间学校搬迁、更名,形成异地办学格局;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成立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1960年和1978年,学校先后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2000年2月,学校整体成建制划归教育部管理,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我国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发展矿业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从而开启了中国矿业发展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矿业自此进入了现代矿业发展的新时期。

1949年,全国主要矿产品产量:原煤仅3243万吨,原油12万吨,天然气0.07亿立方米,铁矿石59万吨,黄金4.073吨,十种有色金属1.3万吨,原盐298.5万吨,磷矿石1.3万吨。

经过3年的努力,矿业生产的恢复工作和全国其他领域的经济恢复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后来矿业的大发展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煤矿方面。经过3年的努力,全国83%的国有煤矿矿山完成了恢复工作。1952年,全国煤炭生产能力增长到7000万吨,原煤产量达6149万吨,约为1949年的两倍。

铁矿方面。1949年~1952年,这3年间全国共生产铁矿石近千万吨,其中1952年生产铁矿石429万吨,为1949年的8.5倍。

石油方面。1952年,全国原油产量达19.55万吨,约为1949年的3.6倍。

有色金属矿产方面。1952年,全国钨、锡、镁、钼、铜、铅、锌、锑等8种有色金属精矿产量达47697吨。

金矿方面。在3年经济恢复时期,黑龙江的漠河金矿、吉林的夹皮沟金矿、辽宁的玉龙金矿、山东的玲珑金矿、河北的马兰峪金矿、湖南的平江金矿、广西的东南金矿等23处金矿均已恢复了生产。1952年,全国产金6.452吨,为1949年的1.6倍。

建材非金属矿产方面。1952年,全国产水泥286万吨,平板玻璃200万箱,分别为1949年的4.3倍和3倍。

化工矿产方面。1952年,全国生产磷矿石3.8万吨,为1949年的3倍;生产硫铁矿石21万吨,为1949年的2倍;生产化肥3.9万吨,为1949年的0.6万吨的6.5倍;生产萤石矿2.1万吨,为1949年的8倍。

中国煤矿开采历史

中国式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煤炭探明总储量在9000亿吨以上,居世界第三;已知含煤面积55万多平方千米,而且煤种齐全。

我国利用煤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国家之一。远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煤已成为一种重要产品,称为石涅或涅石。魏晋时期称煤炭为石墨,唐宋时期为石炭,明朝始称煤炭。公元前一世纪,煤已经用于冶铁和炼铜。17世纪中叶,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一书,系统的记载了我国古代煤炭的开采技术,包括地质、开拓、采煤、支护、通风、提升以及瓦斯排放等技术,说明当时的采煤业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煤炭开采技术始终停留在手工作业生产的水平上,1949年全国煤炭年产量只有32.40Mt。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煤炭工业的发展,建设了大批新矿井,原煤产量飞速增长,1996年原煤产量已达13.3亿吨,居世界首位。在原煤产量中,国有重点煤炭和地方煤矿产量分别约占40%和60%。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发展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效果,采煤、掘进、运输等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和生产集中化程度迅速提高,平均单产工效增长较快,创造了许多新的记录。

1996年国有重点煤矿有72个综合机械化采煤队年产量超过1.00Mt,工作面平均数目达240.14个,平均年产77.1万t,平均回采工效 26.14t/工,综采比重占47.18%。兖州南屯综采队年产达3.50Mt。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国共329个普采工作面,平均年产24.7万t,其中有40个单体液压支架普采队,年产超过40万t ;普采面平均回采工效7.62t/工,产量比重占23.35%,峰峰(现冀中能源)万年矿普采队创年产80万t的记录。全国煤矿炮采工作面有4个队年产超过35万t,开滦矿区一炮采队曾创年产50万t的高产记录。

我国煤碳始于哪个朝代

矿业是人类从事生产劳动古老的领域之一。矿业的发展与扩大矿产资源的开发 利用,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中华民族的祖先和世界上许多民族一样,从他们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从事矿产开发利用活动。历史学家将人类历史划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都是以当时人们开发利用的主要矿产种类为特征。正是我们的祖先在适应自然、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发现矿产、认识矿产与开发利用矿产的过程中,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为今天大规模的矿业开发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我们伟大祖国的辽阔疆域是世界人类诞生、繁衍与发展的重要地区 。从距今200万年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就生活、劳动与繁衍在这广袤无垠的土地上。从远古时起至1840年鸦片战争时止,是我国古代地质事业和矿业的萌芽、成长时期。在这个时期,古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为我国古代文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为近代和现代矿业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原始社会时期以利用石料矿产制作工具为特征,始称石器时代,并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旧石器时代从"巫山人"(距今约200万年)、"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起,到"蓝田人"(距今约6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50万年)就开始利用石片、石块等石料矿产制作石器工具来采集食物和抵御毒虫猛兽的袭击。这个阶段属于旧石器时代。到了新石器时代,石料矿产的利用更为广泛,制作的工具也更为实用精巧,除石刀、石箭外,还有石斧、石镰、石犁等,表明锄耕农业开始向犁耕农业过渡。新石器时代在矿业开发利用方面的最大贡献,就是开发利用黏土、陶土等非金属矿产为原料来烧制陶器。另外,对玉石矿产、铜矿和煤矿的利用。

从夏代开始了我国古代史中的奴隶社会。自然铜的利用开始向青铜器过渡,并逐渐达到繁荣,之后又向铁器时代过渡。到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已很普遍。

在先秦时期,除了开发某些非金属矿产外,对铜、铁、银、锡、铅、汞等矿产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煤炭也已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秦汉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与管理的加强,矿业因摆脱战国后期的战乱影响而逐步恢复,盐矿和铁、铜、金、银、铅、锡、汞等的开采进入一个兴盛时期。魏晋时期,煤炭已用作生活燃料,人们也已懂得将石油作燃料用于战争中的火攻。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矿业的繁荣时期。除了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出现了一个高峰外,盐业的生产也有很大的发展。隋唐矿政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全力发展铜矿并将采矿权全部收归国有。

经过五代时期由于战乱而导致矿业的萧条之后,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矿业继续发展。煤在宋代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手工业较为普遍使用的燃料,山西已有很多人以采煤为生。煤炭已成为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

综观我国矿业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古代矿业活动经历了由认识不自觉到比较自觉,又低级到高级,又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其基本特点为:1、中国是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历史最为悠久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2、我国古代开发利用的矿产数量众多;3、我国古代矿业活动地理分布既相当广泛,又很不平衡,时间分布也是如此。

谁知道中国的煤炭发展史

据史载,我国从远古时代已开始使用露天煤炭,但真正有规模开采,是从汉代开始,煤炭已经用于冶铁,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时期,开始采煤炼铁。这是因为周代已出现了铁器,到了汉代时铁制兵器数量猛增,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分别在产盐和产铁地区设盐官和铁官。从而使汉代的冶铁业得到较快发展。于是解决燃料问题成为开办冶铁业的先决条件。 晋代以及南北朝时期(公元265~589年),江西高安、新疆库车和山西大同等地区煤炭开发比较突出。

辽宁抚顺在唐五代时期,特别是辽金时期,已进入了煤炭采掘高潮。当时烧制陶器普遍用煤作燃料。《东北的矿业》一书载:“唐朝时,有国人李氏者,首先开掘,知用煤之方法,惟今日尚可发现高丽人采掘之遗迹,亦即圆形斜坑与容油器等”。《满铁十年史》一书也讲:“烟台(今辽阳境内)煤炭采掘和利用的方法,是由唐朝李某所传,且和抚顺矿一样,在唐宋时期为高丽人所采掘”。

宋代的煤炭开发利用以河南、河北、陕西、山东等省最为突出。宋代文人朱翌讲:“石炭自本朝河北、山东、陕西方遂及京师。”足见石炭产地之广。据《汝州全志》卷四载:“宋时宝丰清岭镇产煤、矾,故名兴宝”。

元代,在全国统一之后,以蒙古贵族为首的统治集团为了巩固统治,大力发展生产,注重矿业。特别是都城大都(今北京)的西山地区,采煤业发展较为普遍,成为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据《元一统志》记载:“石炭煤,出宛平县西十五里大谷(峪)山,有黑煤三十余洞。又西南五十里桃花沟,有白煤十余洞”,“水火炭,出宛平县西北二百里斋堂村,有炭窑一所”。由于煤窑较多,元朝政府不得不在西山设官吏加以管理。为便于煤炭买卖,还在大都内的修文坊前设煤市,并设有煤场。

明代(公元1368~1644年),我国煤炭开发利用得到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当时煤炭业不仅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有了普遍进步,且在江西、安徽、四川、云南等省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发展。据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煤炭普天皆生,以供锻炼进士之用”,宋应星还详细记述了在冶铁中所用的煤的品种、使用方法、操作工艺等。据他估计,“凡炉中炽铁用炭,煤炭居十(之)七,木炭居十(之)三”。煤炭在炽铁燃料中竟占70%之多,说明煤和铁的密切关系,再联系到明代冶铁业的发展,不难想象这一行业用煤量之大。

清代的采煤业,在明代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清初到道光,历代统治者对煤炭生产都是比较重视,并对煤炭开发采取扶植措施,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六月十五日,两广总督鄂弥达、广东巡抚杨永斌奏请开发广东煤炭,陈述了“煤斛为民间日用炊爨之物,未便概为封禁”的道理,雍正皇帝明确指示道:“煤始于薪,乃日用所需,非矿厂之比,何须封禁”。这些区别对待的矿业政策对于煤炭开发是十分有力的。由于和各级官府对煤炭开发比较重视,加上社会的迫切需要和各地人民的辛勤劳动,从而使清代采煤业有了普遍的发展,尤其是在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出现了我国古代煤炭开发史上的有一个高潮。

现代煤炭工业的发展,我想就没有必要赘述了,目前我国成为煤炭的最大储存国和开采国。

相关参考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校区的代码是10290,北京校区的代码是11413。拓展资料: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同时也

作为一所优秀的学校中国矿业大学为什么每年分都很低啊

其实中国矿业大学还是不错的,在业内的知名度是比较高的,最早学校在北京学院路那里,属于学院路八大高校之一,由于文革的原因,被迫签到徐州办学,北京只留研究生院,改革开放后,中国矿大北京校区逐渐开始独立办学

英国矿业工程师乔治所摄的珍贵照片

从屋顶看广东街头.jpg广东的一座英式小桥.jpg广东路旁的水车.jpg五金仓库群.jpg一个五金仓库编辑、翻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朱恩杰.jpg

夹皮沟金矿的历史与明天

原名吉林省夹皮沟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以2.6亿元整体收购,使之进入“国家队”。夹皮沟公司是吉林省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是新中国接收的第一家有色和黄金企业,在我国黄金行业素有“

4个第一,1个唯一,枣庄中兴煤矿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历史上,山东枣庄就因盛产优质炼焦煤闻名遐迩。1878年,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公司——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民族矿业,也是中国近代设立较早的民族资

4个第一,1个唯一,枣庄中兴煤矿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历史上,山东枣庄就因盛产优质炼焦煤闻名遐迩。1878年,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公司——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民族矿业,也是中国近代设立较早的民族资

银轮股票历史行情

1.金诚信股票的历史行情是怎样的金诚信是一支次新股,公司是一家集有色金属矿山、黑色金属矿山及化工矿山工程建设与采矿运营管理、矿山设计与技术研发等业务为一体的专业性管理服务企业。矿业是投资中的双刃剑,矿

股份制的历史起源

早在古罗马就有一种包税人,他们组织的股份委托公司被经济史专家认为是股份经济的先兆。从14、15世纪开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欧洲的一些采矿业中,出现了自由民之间或手工业者之间的以人、财、物各项生产要

唐山东欢坨矿历史

一、开滦吕家坨矿的简介,谢谢啦开滦股份吕家坨矿业分公司坐落于唐山市古冶区,是1968年由波兰设计、我国自行施工建设的当时全国最大的水力采煤矿井。随着矿井深部开发、生产条件的变化,公司全面实行转型战略,

秦汉时期的手工业概述

  秦汉时期的手工业是沿着战国时期的趋势而向前发展的,它与商业的发展互为因果,促使了部门的增多,从《史记·货殖列传》的材料看,汉代的手工业部门,有采矿业、冶铁业、铸造业、陶瓷业、纺织业、印染业、造船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