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皇帝杨坚的反腐制度竟然才是最严格的!

Posted 杨坚

篇首语: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渡春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完美皇帝杨坚的反腐制度竟然才是最严格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完美皇帝杨坚的反腐制度竟然才是最严格的!

2、朱元璋为反腐竟然允许民间百姓拿获害民官吏

完美皇帝杨坚的反腐制度竟然才是最严格的!

自古帝王有英明者也有荒唐者,要做到完美实在难,隋唐时期是世界公认的强盛的时期,尤其是隋朝时期,隋朝打下的疆土甚至到了唐朝最强盛的时期都没能完全控制,可见隋朝真正是有多恐怖。隋朝建立者杨坚可以被称为完美皇帝,因为在他当上皇帝之后基本没污点,《隋书》中对他的评价是“深思治术”,杨坚性格沉稳内敛,治国有道。

从他这里开始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开皇律、科举制等,这些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可以说唐朝的官员制度、经济文化制度简直就是直接照搬隋朝的,开皇律打破了自古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想法,并且让酒这种饮品成为了百姓都可能随便喝到。科举制度就更加不用说了,这个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可以不夸张的说整个世界都在用这个制度。

科举制度对于古代最为积极的意义就是摒弃了出身的贵贱,不限门第,唯才是举,致使九品中正制的推荐选拔最大的弊端得以被废弃。

而以试取第,体现很大程度的公平性,其实这么做杨坚就是他知道了前面各朝代的亡国大都是官员腐败,朝政混乱,科举制度可以在选拔官员的起点上杜绝一部分。

但是杨坚反腐的决心非常大,他不仅从官员的源头上去治理腐败,而且对官员的日常管理也非常严格。根据《隋书》的记载,隋文帝杨坚让亲信“密查百官”,一旦发现贪腐行为就严惩不贷。

据载曾一次罢免河北五十二州贪官污吏两百名。并且他的反腐手段还用上了钓鱼的方法,他先派人去贿赂那些有可能那些腐败的官员,接着一旦受贿成功,那么等待那个官员的只有人头落地,因此当时的很多大官都因为受贿而被杀头。

就这样的铁血反腐直接就让那些想着贪污的再也没有想法了,如此一来隋初的贪腐之风也就此禁绝。

隋文帝杨坚还是个体察民情且身体力行的好皇帝,他对老百姓的生活非常的重视,常常带头与老百姓同吃苦。他甚至自己在大荒之年自己假扮难民带着难民去逃难,据载他还做这个事做过两次。

在这位完美皇帝的努力下,隋朝有一个无比强大的盛世——开皇之治。要知道开皇盛世可比我们大部分人只知道的贞观之治强盛的多,隋文帝杨坚绝对有能力称为千古一帝。

朱元璋为反腐竟然允许民间百姓拿获害民官吏

提起反腐,现代人常会把“制度建设”四字放在嘴边。有人撰文,为了让文章更有说服力,又喜欢拿古代的事来做例证,动辄说中国传统社会只讲人治,所以,在反腐问题上,“制度建设”云云仿佛是一个极度稀缺的东西。

其实,这都是不折不扣的想当然。

设计出一种监察官吏的制度,使官员在监督之下奉公守法,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春秋战国时期的“御史”一职已兼有监察的职责,到了秦朝,“御史大夫府”成为专门的中央监察机构,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台),在地方设立十三部刺史,并开先河,制定了监察法规《监御史九条》和《刺史六条》。此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日益严密。

当然,古代的监察之权来自于皇帝的授予,它是完全服从于巩固皇权这一中心的。这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万变不离其宗的一个主要特色。但一朝自有一朝之特点,一君王自有一君王之个性,传统王朝中最具“特点”和“个性”的,当属朱元璋时代的监察官吏制度,像以下一些就是值得说说的:

设登闻鼓。“洪武元年,置登闻鼓于午门外”,这个鼓是专门鼓励百姓击鼓告状的,为了防止走过场,朱元璋命令一名御史每天在那里负责,凡民间有冤情,而地方官员又不受理的,当事人可以击登闻鼓,由御史带着上奏。

设巡按御史。巡按御史品级并不高,但权力很大,相当于钦差大臣,专门负责在各个地方巡视,遇到大事,直接向皇帝禀报,小事,则可以径行处理。

设置特务机关。“检校”、“锦衣卫”都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的特务人员,任何官员都在其侦听、窥伺范围之内,等于皇帝的超级耳目。特务机关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臣下图谋叛乱,但掌握其贪污不法的劣迹也会自然包含在内。

而在朱元璋创立的各项监察制度中,最有研究价值最耐人寻味的,当属“民拿害民官吏”制度。放到中国传统社会的背景下考察,“民拿害民官吏”堪称是一个重大的制度突破。

“民拿害民官吏”制度明载于朱元璋晚年制定的特种刑法《大诰》中。这一制度的出台,是因为朱元璋在此之前,他颁布的“严禁官吏下乡”的命令没有得到很好执行,所以,他下令,对“违旨下乡,动扰于民”的不法之徒,和舞文弄法、欺压良善的贪墨之吏,允许民间年高德劭的百姓率领青壮年将其绑缚,押到京城去向皇权讨个说法,辨清是非曲直,而且谁也不准截访和阻挡,否则“其家族诛”。

官吏下乡常常扰民,朱元璋居然要立法不许官吏下乡,这样一条法令当然是荒唐的。官员是否扰民,关键不在于是否下乡,他不下乡,难道就不会扰民害民了吗?清末着名法学家沈家本对此就有激烈的抨击,他说,官员不下乡,则其对辖区内的地理形势和风土人情必然懵懂无知,如何行政?不许官吏下乡,那些喜欢偷懒的官吏自然求之不得,乐得以此为借口优哉游哉,而想做事的官员却被活生生束缚了手脚,简直是因噎废食!

沈家本的批评合情合理,如此一来,随“严禁官吏下乡”命令而来的“民拿害民官吏”制度,也难免会受到一些非议。首先,这一制度的无政府主义色彩非常浓厚,完全建立在朱元璋个人的主观臆想基础之上,缺乏由下而上的制度保障。其次,对百姓来说,可操作性并不强,而且显而易见,其风险是非常大的。虽然《大诰》中没有明确,如果民拿害民官吏,查证不实的话,对这些大胆的百姓如何处理,但考虑到历代对所谓“诬告”惩处极为严厉的常规,可以想像,任何一个百姓,在遵照圣旨拿获害民官吏,绑赴京城的道路上,必然都是惴惴不安的。因为谁都明白,所谓“害民”与否,这个界定相当模糊,而且在官方和民间常常是各有各的标准,如果皇帝派人查证,双方各执一词怎么办?在官员权威对民间权利处于压倒性优势的条件下,即使是朱元璋所说的“年高德劭”的百姓,在忍无可忍,准备拿获害民官吏之前,也必须好好掂量一下,毕竟这是一件关系到身家性命的事情。

也许正是缘于上面一些因素,即使朱元璋下令不许截访,民拿害民官吏制度也并未结出很好的果实。按照史籍记载,朱元璋的命令颁布后,真正撞到了枪口上,被“刁民”拿获的官吏不过区区两三例而已。如贵州黔阳县安江驿丞李添奇,“恣肆为非,害民非止一端”,“致被士民李子玉等率精壮拿获赴京”,李添奇被斩趾,又有河北某县主簿汪铎等人“设计害民”,“被高年有德耆民赵罕辰等三十四名绑缚赴京”,汪铎被处死。可以看出,就是这区区两三例中,犯事的也只是不入流的小吏罢了,由此也可证明,“民拿害民官吏”制度并未能够普遍而有效地实行。

如果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单靠个人的拍拍脑袋就出台政策,哪怕这个人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哪怕这个政策“看上去很美”,其难达初衷几乎是一定的。不过,朱元璋建立民拿害民官吏制度,希望借民众力量来监督和惩治贪官污吏,毕竟是前无古人的尝试,只要想想传统社会官威积重难返的现实,那么就不应该低估这一制度中蕴含着的深长的意义。只是这点制度突破的星火,限于历史的主客观条件,未能形成燎原之势罢了。

相关参考

隋文帝杨坚的反腐奇招

  杨坚(541——604),汉族,系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是隋朝开国皇帝。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中国成为盛世之

竟然一生都没有立皇后 秦始皇才是最痴情皇帝

咱们中国人都喜欢选出一些人,或者是给一些历史人物加个绰号,更喜欢选出第一什么,四大什么,三大什么。尽管皇帝多情,尽管皇帝风流,尽管皇帝后果佳丽三千。可是,我们还是喜欢选出一些所谓痴情的皇帝,看看中国上

朱元璋为反腐竟然允许民间百姓拿获害民官吏

提起反腐,现代人常会把“制度建设”四字放在嘴边。有人撰文,为了让文章更有说服力,又喜欢拿古代的事来做例证,动辄说中国传统社会只讲人治,所以,在反腐问题上,“制度建设”云云仿佛是一个极度稀缺的东西。其实

朱元璋为反腐竟然允许民间百姓拿获害民官吏

提起反腐,现代人常会把“制度建设”四字放在嘴边。有人撰文,为了让文章更有说服力,又喜欢拿古代的事来做例证,动辄说中国传统社会只讲人治,所以,在反腐问题上,“制度建设”云云仿佛是一个极度稀缺的东西。其实

隋朝历史 北周武帝宇文邕和杨坚的关系如何

宇文邕和杨坚的关系宇文邕字祢罗突,为南北朝时期北周的的第三位皇帝北周武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史上第二位统一了严重分裂的中国的皇帝。杨坚画像乍看之下这二人似乎并无关系,然而值得说道的是,杨坚的隋

历史人物 隋文帝杨坚是怎么反腐的 他都用了什么方法

还不知道:隋文帝杨坚是怎么反腐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在他还没有当上皇帝的时候,中国有着数百年的分裂,一直都是战争不断,而自从他坐上了皇位

隋文帝杨坚为什么能当皇帝?杨坚有什么功绩?世人对杨坚的评价如何?

  自汉王朝之后,中国几百年来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三国两晋后南北朝。是隋文帝,一个叫做杨坚的人,结束了这种国家分裂,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虽然杨坚这个人的天子之路看起来是那么的充满了戏剧性,但是也不能抹

隋文帝杨坚的长子杨勇是怎么死的?

隋文帝杨坚共有5个儿子,长子就是太子杨勇。然而,众所周知,杨勇没有当上皇帝,当上皇帝的是杨广。那么,杨勇为何没有当上皇帝?他又是怎么死的?隋文帝长子杨勇隋文帝杨坚的长子杨勇简介姓名:杨勇字:地伐性别:

隋文帝杨坚的长子杨勇是怎么死的?

隋文帝杨坚共有5个儿子,长子就是太子杨勇。然而,众所周知,杨勇没有当上皇帝,当上皇帝的是杨广。那么,杨勇为何没有当上皇帝?他又是怎么死的?隋文帝长子杨勇隋文帝杨坚的长子杨勇简介姓名:杨勇字:地伐性别:

古代的皇帝立后有一条极严格的婚前体检制度

现在青年男女结婚前都要去医院做一个婚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保证婚后的婚姻幸福,同时也是为了保证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但是在中国古代结婚竟然也需要检查,你知道吗?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一例婚前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