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历史
Posted 公子
篇首语: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要做哪些事来改善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晋国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晋国历史
晋国的历史人物
姬桅诸(晋献公)
姬申生(献公嫡长子、文公弟、共太子)
姬夷吾(献公庶子、文公弟,晋惠公)
姬圉(惠公子、晋怀公)
姬重耳(献公庶长子、晋文公)
姬驩(文公子,晋襄公)
姬夷皋(襄公子、晋灵公)
姬黑臀(文公子、晋成公)
姬孺(成公子、晋景公)
姬州蒲(景公子、晋厉公)
姬周(襄公孙、晋悼公)
姬彪(悼公子、晋平公)
狐突、狐毛(狐突长子、上军元帅)、狐偃(狐突次子、上军副将)、狐射姑(狐偃子)
先轸(中军元帅)、先且居(先轸子、中军元帅)、先克(先且居子)、先谷(先轸孙)
赵衰(大司马)、赵盾(赵衰长子、中军元帅、相国)、赵同(赵衰子)、赵括(赵衰子)、赵朔(赵盾子)、赵武(赵朔子、中军元帅)、赵无恤
韩简、韩阙、韩无忌、韩起、韩虎
魏犨、魏颗、魏绮、魏相、魏绛
荀息、荀林父、荀偃、荀吴
士会、范甸、范鞅
栾书、栾盾、栾针、栾盈
郤芮、郤缺、郤克、郤犨
祁奚、祁午、羊舌职、羊舌赤、羊舌兮、里克、梁五、东关五、胥臣、胥克、胥甲、胥童、介子推、屠岸夷、屠岸贾。
晋国的历史背景
晋国(前11世纪-前349年),周朝分封的诸侯国,侯爵,姬姓晋氏, 首任国君是"唐叔虞"。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
晋国鼎盛时期,地跨晋、豫、冀、陕,疆域辽阔 。
晋国是春秋时期称霸时间最长的国家,曾涌现出许多名君、名臣、名将,学者全祖望评春秋五霸时,晋国甚至独占四席,分别是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
晋国在晋献公时期崛起,开疆拓土,逐渐强盛。践土会盟,晋文公称霸,其后人纵横中原,九合诸侯,成就百年霸业。
晋平公以后,晋国形成强大的范、中行、智、韩、赵、魏六卿,六卿之间斗争激烈。晋定公时,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共灭智氏,三分其地,晋国实际上已被三家瓜分。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前349年,末任晋侯晋静公被杀,晋国灭亡 。
秦国和晋国的历史
1.秦国是周朝时华夏族(汉族古称)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商朝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后因嬴姓部族卷入了武庚挑唆的叛乱而遭到西周统治者的惩罚,被迫西迁,嬴姓部族因此沦为奴隶。
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王封为附庸。秦人此后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在戌边对抗西戎。周夷王以后,周王室越来越衰败,不得不依靠秦人来稳定西部疆域的和平。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赐以原大骆之族所居的犬丘(甘肃天水市西南礼县一带)之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秦国最初由于地处偏僻,不被其他诸侯国重视。直到秦穆公时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并稳定大后方以后,才奠定了其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秦国多位君王死于讨伐西戎,秦人与戎人常年交战造就了秦人能征善战。
战国初魏国连年进攻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秦孝公时,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因此与日俱强,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国,从此秦国正式成为战国七雄中版图最大的国家。
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于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灭掉六国,建立秦朝。
2.晋国(前11世纪—前349年),中国周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侯爵,首任国君是“唐叔虞”,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
晋国是春秋时期称霸时间最长的国家。曾涌现出许多名君名臣名将,学者全祖望评春秋五霸时,晋国国君甚至独占四席,分别是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
晋国在晋献公时期崛起,“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文公继位后尊王攘夷,并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一战而霸。晋襄公时期先后在肴之战和彭衙之战中两败秦国。继其父为中原霸主,垂拱而治。前597年,晋国在邲之战中败给老对手楚国,转而经略北方,在鞌之战中由郤克挂帅,大败齐国,险些生擒齐顷公。晋厉公继位后连败秦、狄,并在鄢陵之战再败楚国,复霸天下。晋悼公时期,国中将相齐齐用力,悼公本人勤政爱民,亲贤远恶,从谏如流,终至国势鼎盛,军治万乘。悼公八年内九合诸侯,霸势之盛,少有其匹。
晋国自中后期开始,卿大夫的势力越来越大。前453年,晋国卿大夫赵氏联合韩氏、魏氏击败智氏,史称三家分智。前403年,周天子册封晋国三位卿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晋国名存实亡。前376年,末任晋侯晋静公被杀,晋国灭亡。
相关参考
在春秋这一历史阶段,齐国、晋国、楚国、秦国并成为四大强国。就齐国来说,在齐桓公在位时称霸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不过,在管仲、齐桓公相继去世后,齐国陷入到内乱中,并且因为晋国的崛起,齐国的地位和实力相
郤缺(xìquē),姬姓,郤氏,名缺,即郤成子,春秋时期晋国上卿。东周时晋国冀(故里在今河津范家庄一带)人,因其食邑在冀(今山西河津东北),又称冀缺(这也是"冀"姓的来历)。生年不详,卒年约在晋景公三
郤缺(xìquē),姬姓,郤氏,名缺,即郤成子,春秋时期晋国上卿。东周时晋国冀(故里在今河津范家庄一带)人,因其食邑在冀(今山西河津东北),又称冀缺(这也是"冀"姓的来历)。生年不详,卒年约在晋景公三
郤氏,也称郄氏,源於晋公室别支。晋献公时期,在一次伐翟的战役中,公族子弟叔虎(名豹,字叔虎)奋勇当先,带领晋军攻破翟军营垒。战后,叔虎被封於郤邑,因以郤为氏。郤氏在晋文公继位之前,就繁衍成一支极为庞大
郤氏,也称郄氏,源於晋公室别支。晋献公时期,在一次伐翟的战役中,公族子弟叔虎(名豹,字叔虎)奋勇当先,带领晋军攻破翟军营垒。战后,叔虎被封於郤邑,因以郤为氏。郤氏在晋文公继位之前,就繁衍成一支极为庞大
历史人物 春秋时期的晋国,曲沃恒叔和晋昭侯一系得斗争是怎么回事
晋国的第一代受封者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晋国位于今天的山西,北方是各族混居的大草原,晋国国内生活着大量戎狄部族。>周公制定周礼颁行天下,唯独晋国以戎狄习俗治国而不依周礼,这可以说是西周版的一国两制,晋国
春秋时期,诸侯国中的晋国是几百年来的霸主,最终被晋国的几个大家族瓜分,史称“三家分晋”,也就是赵国、韩国、魏国。瓜分了晋国的三个国家都是战国时期的大国,占有的土地和人口众多,合起来大了秦国很多倍。
勃,又名寺人披、履,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宦官(寺人)。人物生平勃,又名寺人披、履,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宦官(寺人)。前656年,因骊姬之乱,晋献公派勃到蒲城谋杀公子重耳,两天的期限,勃一天就到了。勃割断了重耳
因为三家分晋之后春秋也就结束了,所以晋国和秦国的争斗也就都发生在春秋时期。要想了解晋国能否吊打秦国,甚至说已经被六卿把持的晋国能否吊打秦国就要明白晋国历史上都干了些什么事,尤其是六卿掌国时期。晋国称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