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的世界遗产保护和开发模式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发达国家的世界遗产保护和开发模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发达国家的世界遗产保护和开发模式

一、国外历史文化遗产概念演变

保护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不是保护落后,完整地保护“昨天的文明”恰恰是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

因此,国外的历史文化遗产概念首先是从保护城市建筑开始的。

尽管古城保护的思想很早就已出现,但是,一直到18世纪末才开始受到重视,并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一系列的保护机制。

20世纪30年代,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宪章》中明确提出“有价值的建筑和地区”的保护问题,确定了一些个体建筑保护基本原则及具体的保护措施,促进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国际运动的展开。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从个体的文物建筑扩大到历史地段。

最早明确提出保护历史街区的是1964年5月通过的《威尼斯宪章》,提出了文物古迹保护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与方法。

文件扩大了文物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够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一定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和乡村环境。”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七届大会在巴黎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确定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三种类型,扩大了历史文化遗产的范围,从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将文化景观作为文化遗产的类型,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

1997年11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得到国际的认可。

截至2005年7月,世界上有170多个国家成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公约》的缔约国,已有788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47个列入非物质遗产名录。

由上可知,国际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由城市建筑到城市历史保护区,由文化遗产到自然遗产,由物质文化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科学、全面的历史文化遗产概念,尤其是在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对象、内容也在不断扩大。

如1980年以后,日本在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开始考虑对历史环境保护的问题,不仅反映在保护对象的扩大方面,而且还反映在对历史环境保护的物质价值认识,以及对历史环境在精神文化方面的价值的理解和评价上。

历史环境保护工作已经不单是简单地保护文化遗产本身的问题,而是发展为发掘城镇魅力,进行社区营造的主要途径。

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制度的创立,标志着文化遗存保护从崇古求美的单纯保护,走到了保护与再利用的新阶段。

二、国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

(一)合理的投入机制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在资金投入上形成一套长效的机制,从而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众所周知,持续充足的政府资金投入和社会的广泛参与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保证。

在发达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和个人(志愿者)多方参与的运作机制。

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

美国对文化遗产的管理是国家公园制度。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手册》明确规定,国家公园是社会公益事业,根本不同于以赢利为目的的旅游开发区,国家公园的保护经费由联邦政府拨给国家公园管理局。

这样,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每年联邦政府拨给20亿美元保护经费给国家公园管理局。

与此同时,联邦政府还通过税费减免和降低门票价格等措施,鼓励社会各界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投资。

据统计,1999年来自社会捐助款达23亿美元。

在英国,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财政专项拨款和贷款,是保护资金最重要的来源,非政府组织的捐赠和志愿者个人的捐款也是经费的重要来源。

除此之外,志愿人员的义务劳动、无偿提供房产和固定资产,也可纳入资助范围。

在保护资金的具体投入与运作方面,英国政府授权各种团体负责实际运作。

由于与政府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承担责任不同,各保护团体获得的政府拨款也不同。

同时,在英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仅在官方,而且在民间也有相应的保护组织,主要有由环境部所规定的5大组织:古迹协会、不列颠考古委员会、古建筑保护协会、乔治小组和维多利亚协会。

由于介入法定程序,每年英国政府给以上5个团体相当的资助。

在日本,逐步形成以国家投资带动地方政府资金相配合,并辅以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及个人的多方合作。

国家和地方资金分担的份额,由保护对象及重要程度决定。

日本规定对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的补助费用,国家及地方政府各承担50%,对古都保护法所确定的保存地区,国家出资80%,地方政府负担20%,而由城市景观条例所确定的保护地区一般由地方政府自行解决。

一些发展中国家对遗产保护的投入也非常重视。

如印度每年国家投入约合3.1亿元人民币;墨西哥每年国家投入约合14.2亿元人民币;埃及旅游点门票收入的90%上交国库,再返还给文化遗产部门,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政府每年用于伊斯兰古建筑的

相关参考

中国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上的几点思考

1.解决古村落产权困扰,建立和完善古村建设开发的管理工作机制产权问题是古村落保护困扰已久的难题。目前不少古村成为空心村,保护、修缮工作难以开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古村中大部分老建筑都属于私人所有,修缮

世界历史 1959年4月8日泛美开发银行成立

1959年4月8日泛美开发银行成立泛美开发银行是美洲国家组织的一个专门机构,为适应泛美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于1959年4月8日成立。最早的成员国是美国和19个拉美国家,70年代末扩大到美洲以外,目前

世界历史 1962年泛美开发基金会成立

1962年泛美开发基金会成立美洲国家的国际金融机构,1962年成立。成员有30个国家的基金会和开发机构及美洲开发基金会理事会。宗旨是通过对小型企业的发展、职业训练、卫生设施、农林业发展及一些自助项目提

世界历史 没有选择中国模式的戈尔巴乔夫改革为何失败了

没有选择中国模式的戈尔巴乔夫改革为何失败了?  时光倒退到1985年3月,只有54岁的戈尔巴乔夫终于打破了苏联老人病夫治国的局面,成为战后苏联历史上最年轻、文化水平也最高的党和国家首脑。  戈尔巴乔夫

高中历史 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   20世纪除了两次世界大战外,最重要的国际政治事件莫过于苏联的成立和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苏维埃俄国的建立和苏联获得的繁荣发展为那些争取国家、民族独立解放,摆脱帝国主义控制,发展民

高中历史 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   20世纪除了两次世界大战外,最重要的国际政治事件莫过于苏联的成立和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苏维埃俄国的建立和苏联获得的繁荣发展为那些争取国家、民族独立解放,摆脱帝国主义控制,发展民

世界历史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托洛茨基在列宁逝世后,重新提出了他的“不断革命论”,这一论调严重违背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托洛茨基声称:在俄国这样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落后国家里,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问题,只有在国际范围内,即在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历史建筑

马向明  日前,广州越秀区的两栋极具历史价值的民国建筑金陵台和妙高台被开发商夜半拆除,这个令人震惊的事件带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历史建筑的保护。历史建筑不是文物,但属于广义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历史秘闻 雷霆怎样提高陆战历史模式瞄准命中率

战争雷霆陆战模式怎么玩?战争雷霆陆战模式怎么进?发现还是有不少玩家想要了解的,那么就让来告诉大家吧。《战争雷霆》是俄罗斯开发商GaijinEntertainment开发的一款以二战历史为背景的飞行模拟

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包含哪些内容

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1)历史遗址类资源开发的原则①依法保护的原则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利用首先应该是建立在遗址得到充分保护的基础之上的,任何不利于保护而损害遗址的利用措施都是不允许的。在开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