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勤俭节约小故事

Posted 周恩来

篇首语:就算生活是个悲剧,也要做一个上品青花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名人勤俭节约小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名人勤俭节约小故事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

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

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

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

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

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周恩来:在他当总理的期间,有一天,他的妻子觉得他的毛巾烂了,就把它丢了。

但周恩来又千方百计的找回来,因为他认为国家正在发展期间,不浪费要从小事做起

毛主席困难时带头不吃肉,周总理穿百衲睡衣,朱老总踏补丁布鞋,邓小平喝绿豆稀饭。

说实话,光靠他们这些节俭省不下几个铜板。

国家再穷,领导人穿衣吃饭的花消还是足够的。

伟人节俭,是在彰显一种精神,倡导一种作风,引领一种风气。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老子把俭誉为人间三宝之一,提出“俭,故能广”。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领导人大手大脚,浪费铺张,社会势必盛行奢靡之风。

邓小平曾这样严厉告诫:“今天的问题复杂得很,仅靠几个章程、几个法令、几个办法办事是不行的”;“节约也要有积极性,如果没有地方的积极性,就不可能节约,就要发生浪费。”他的批评直指要害,节约不能靠命令主义,搞形式主义,而要从上到下积极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

邓小平厉行节俭伴随他三落三起的一生,有许多感人的细节,魅力无穷,再三回味。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现在一些先阔起来的人已把节俭看作小气抠门,把浪费当成促进消费。

但是这些人完全忘记了我们资源匮乏的国情。

我国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和1/22。

在全国六百多个城市中,已有四百多个供水不足。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

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资源危机观。

厉行节俭,是应对资源短缺的最重要的选择。

今天,深感水荒、电荒、煤荒、油荒切肤之痛的我们,应比白居易更加具有节俭的紧迫感,深深感到领袖们厉行节俭的细节魅力的永存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关于勤俭的名人故事

勤俭节约的名人小故事1、朱元璋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

历史人物 汉初三杰萧何的简介 萧何最后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萧何的人物生平简介  萧何,生于周赧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年),年轻时任沛县(今江苏沛县)主吏掾。他平时勤奋好学,思想机敏,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萧何生性勤俭节约,从不奢侈浪费。性格随和,很善于识

勤俭节约的故事

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

历史秘闻 勤俭节约的故事

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

中国历史上是最勤俭节约的皇帝

  道光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勤俭节约的皇帝了,据史料上说,道光做皇帝三十年,宫内的开支,每年不超过二十万两(慈禧太后每天的开支就将近一千两),弄得内务府堂司各官穷得要死,手下的人更是一点油水都没有,大家都

勤俭节约的道光皇帝

  自古以来,一些帝王、圣贤以及文人墨客,无不以酒助兴,以酒壮胆,以酒浇愁,嗜酒如命,饮酒无度,甚至认为有多大的气魄就有多大的酒量。嗜酒成癖的诗人皇帝曹丕说:“盖闻千钟百觚,尧舜之饮也;惟酒无量,仲尼

举例几个中国古代耳熟能详的勤俭节约故事

1、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

明朝历史 崇祯皇帝励精图治勤俭节约导致亡国

   帝王中的劳模  标题即一悖论。按照一般的常识,励精图治的总是那些圣明的帝王,如唐宗宋祖、秦皇汉武、康熙干隆。而亡国之君,不用说,那自然要么昏庸,要么残暴,要么糊涂,要么是兼具三种特色的

崇尚勤俭节约的道光皇帝是怎样给皇后过生日的

鸦片战争期间主持朝政的道光帝虽然于1842年8月29日同英国殖民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结束了盛极一时的“康乾盛世”,但他“力倡节俭,推崇朴素”。道光帝要求君王人臣要做到:“饮食,不必追求珍异

帝王故事 中国历史上是最勤俭节约的皇帝

  内务府的人其实是想找个借口来造个厨房,这样的即可以此中饱私囊,最后伎俩没有得逞,弄得道光帝连碗片儿汤都吃不到。后来同治皇帝大婚的时候,要买一个皮箱,在市场上顶多不过十几两银子,但最后报销的时候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