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是西方经济学的异端派吗

Posted 学派

篇首语:获取生活中最丰硕果实和最大享受的秘密在于,冒险犯难地生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是西方经济学的异端派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是西方经济学的异端派吗

新旧历史学派的主要特点是研究方法上强调历史分析。

19世纪初,在德国出现了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历史学派,这个学派与欧洲经济自由主义相抗衡.在德国经济学界占主导地位长达80年左右.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新旧历史学派:旧历史学派是19世纪40至60年代德国经济学的流派;从70年代开始,历史学派有了一些新的特点,被称为新历史学派.19世纪初,德国还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国家,30年代,德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同英、法相比,差距还很大.40年代,德国产生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学,这就是历史学派.这个学派最大的特点是:当本民族处于落后的情况下,能够不甘落后,通过国家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工业.与强势力进行抗争,但此学派否认经济规律的普遍意义.制度学派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首先在美国产生,到30年代,在美国得到广泛传播.这个学派分为早期制度学派和新制度学派.早期制度学派是从历史学派的一些观点演变而来的.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以后,其经济思想开始在欧美流行,以凡勃伦为代表的美国早期制度学派逐渐趋于衰落.新制度学派是早期制度学派在战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二战后,凯恩斯的追随者补充和发展起来的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国家20世纪40至60年代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但是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又出现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凯恩斯经济学无法解释这些国家存在的种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新制度经济学为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它继承了早期制度学派的传统,并在制度研究方面有新的发展.所以,这套理论和主张被称为“新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与早期制度学派的区别,只是时代的差别.早期制度学派处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他们根据当时比较低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研究企业的权力结构来为垄断资本服务.新制度学派则是处在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出现了混合经济,他们根据新的情况,着重研究社会的权力结构,更加强调国家调节经济,突出科学技术革命,提出更加具体的措施来为垄断资本服务.

相关参考

为什么说美国制度学派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变种

19世纪30~40年代,制度学派有了新的发展。代表人物有G.C.米恩斯、A.伯利、C.E.艾尔斯等人。米恩斯和伯利强调了法律制度和法律形式对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方式变化的作用,艾尔斯从技术进步和社会评价标

经济历史学派

1.西方经济学,比较新旧历史学派的不同新旧历史学派的主要特点是研究方法上强调历史分析。19世纪初,在德国出现了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历史学派,这个学派与欧洲经济自由主义相抗衡.在德国经济学界占主导地位长达

1.“历史学派”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

1.德国“历史学派”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罗雪尔)。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得出了物质生产在社会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的科学结论。3.1863年日本倒幕过程中,

论述历史学派的经济思想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年)李斯特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资产阶级最著名的思想家,历史学派的直接先驱者。德国工业资产阶级的保护关税派的权威。他特别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论述了经

历史百科 新剑桥学派

新剑桥学派二战结束后,特别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家以凯恩斯的理论为基础,提出各种各样的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波动理论。在补充和发展凯恩斯主义的问题上,属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分成两个

历史百科 向凯恩斯主义挑战——弗里德曼与货币学派

向凯恩斯主义挑战——弗里德曼与货币学派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各种流派五花八门,其中凯恩斯主义是老大哥。敢于向老大哥挑战的流派为数不少,其中最突出的是货币学派或货币主义。货币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当年芝

基督教 问-什么叫异端-

问:什么叫异端?答:异端(Heresey)这个词源于希腊文hairesis,原意为“选择”,后指学说、学派、教派。它在基督教教义、礼仪、组织问题上背离了正统派教会的学说,因而遭到官方正统派教会的反对和

历史百科 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出现的新自由主义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阿瑟·拉弗、裘德·温尼斯基、乔治·吉尔德、罗伯特·蒙代尔、马丁·费尔德斯坦等。该学派针对美国经济

德国 德国·1948年6月西方占领区实行币制改革

1948年6月西方占领区实行币制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德国西部地区出现严重经济危机,生产衰退,通货膨胀。为了稳定金融、促使经济恢复和发展,西方占领当局在德国垄断资本的支持和配合下,经过一番认真准

德国 1932年7月9日关于德国赔款问题的《洛桑协定》签署

1932年7月9日关于德国赔款问题的《洛桑协定》签署1929年,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爆发了经济危机。1931年6月20日,鉴于经济危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美国总统胡佛发表了“胡佛延债宣言”。据此,美、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