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火把节的作文

Posted 火把

篇首语:所谓得体,就是有些话不必说尽,有些事不必做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彝族火把节的作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彝族火把节的作文

彝族的火把节

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都有各个民族的特色、习惯。

比如:蒙古族的“白节”、藏族的“女儿节”、苗族的“开年节”等等。

那我就个大家介绍一下彝族的火把节吧!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路南一带彝族传说,古时有个魔玉残酷迫害百姓,群众忍无可忍,便群起而攻之。

但魔王堡垒久攻不克,于是改为用羊群火攻,就是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腿绑上火把,驱羊进攻,结果获胜,人们为了纪念这次斗争胜利,乃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耍火把相庆,由此形成了火把节。

在一次火把节之前的采访上,一个42岁的彝族人潘木乃像孩子般陶醉其中。

“每家每户都要喝杆杆酒,穷的村杀两三只鸡,富的村杀头牛。”他说,“最开心的还是跳达体舞,看赛马和摔跤,多有味道的哟!”

火把的亮度可不比烟花差多少,可以将整个地方照亮的如同白昼。

这就是火把节的特色,几千甚至几万人在一起点燃火把这才是壮观的一幕。

早在火把节的第一天,彝族村寨里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竖立若干火把,准备活动使用。

同时在村寨附近选择一块开阔地,在地中央竖立一根长10~20米的青松,青松顶端横放一根挂满红色纸花的木棒,缘青松四周用易燃柴草堆砌成一个类似于宝塔形大火炬,作为活动场所。

第一天是祭火,家家户户举着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并且杀牛宰羊。

第二天是传火,这一天男男女女聚集在一起选择配偶,展示才艺。

所以有人称为“中国第二个七夕节”。

最后一天是彝族传统火把节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

彝语称之为“都沙”,意为“送火神”。

在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火把节这一延续千年的传统,在一年一度的火把狂欢、彝族选美、摔跤、“朵洛荷”等彝族特色活动中,在现代社会的不断撞击下得以传承。

傍晚,节日活动的主持人率领锣鼓队敲锣打鼓,寨中各家闻听锣鼓声即出门点燃火把,男女老少举着火把向活动场所汇集。

人们到齐之后,主持人一声号令,大家举火把向宝塔形火炬奔去,将其点燃。

一时火光冲天,欢声四起,大家各举小火把围着大火炬,跳起“丰收舞”,唱起丰收歌,载歌载舞,热情奔放。

在狂欢夜观赏了盛大焰火晚会的美国游客詹姆斯•艾普说:“这些灿烂的烟火是我出生以来看过的最美的!”为了过中国的火把节,他和朋友专程从家乡远道而来。

“农村里不管是老人小娃,庆祝火把节的兴致还是不变,到了过节,四面八方的人都必须回来。”潘木乃说。

去年,凉山彝族火把节成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一古老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火把节的传统有慢慢被年轻人淡忘的危险。”凉山州彝学会会长巴莫尔哈认为,将它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彝族人民及其后代、地方领导都是个教育,也可以让外界来关注和保护它。

火把节是中国彝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举行。

传统火把节里,彝族人民点燃火把,绕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巡游,以消灾避难,祈求幸福。

相关参考

火把节的由来 彝族火把节的文化背景

你火把节是中国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不同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但是他们差不多都是农历六月份左右。对于火把节的来源,传说的不一样,下面我一起来了解彝族文化中的火把节文化吧,看看火把节的传说由来。

凉山彝族火把节的真正起源

彝族,中国四川西部一个崇拜火的民族。人口150多万,居住在6万余平方公里的大小凉山。彝族人民繁衍生息在这片有悠久历史、古老文化、神奇传说的土地上,到今天还保留着最古朴、最浓烈、最独特的文化传统。火的民

凉山彝族火把节的真正起源

彝族,中国四川西部一个崇拜火的民族。人口150多万,居住在6万余平方公里的大小凉山。彝族人民繁衍生息在这片有悠久历史、古老文化、神奇传说的土地上,到今天还保留着最古朴、最浓烈、最独特的文化传统。火的民

历史新知 石林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人民传统的节日--火把节。   当夜幕降临,从石林到叠水,从圭山到长湖,数不清的火把映红了夜空,映红了人们的笑脸,激情的歌声与雄浑的大三弦声交织在一起,山寨沉浸在节

揭秘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的来历是什么

火把节是中国彝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几天。届时人们盛装庆祝,举行摔跤、斗牛、射箭、赛马等游乐活动。入夜点燃火把,挨家挨户走访,并奔驰山乡田野,驱除“鬼邪”。  图片来源于网络相传,火

民间故事――石林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每年的阴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人民传统的--火炬节。当夜幕降临,从石林到叠水,从圭山到长湖,数不清的火炬映红了夜空,映红了人们的笑脸,热忱的歌声与雄浑的大三弦声交错在一路,盗窟沉浸在欢欣之中……关于"

民间故事――石林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每年的阴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人民传统的--火炬节。当夜幕降临,从石林到叠水,从圭山到长湖,数不清的火炬映红了夜空,映红了人们的笑脸,热忱的歌声与雄浑的大三弦声交错在一路,盗窟沉浸在欢欣之中……关于"

历史秘闻 民间故事――石林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每年的阴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人民传统的--火炬节。当夜幕降临,从石林到叠水,从圭山到长湖,数不清的火炬映红了夜空,映红了人们的笑脸,热忱的歌声与雄浑的大三弦声交错在一路,盗窟沉浸在欢欣之中……关于"

历史新知 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从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热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提拉巴,两人都有拔山之力,没有人能够摔倒他们。斯热阿比听到阿提拉巴是地上的大力士,很有本领,就从天上下来,和他比试。那天阿提拉巴正好出门,临行时

迎火赞火送火是什么意思 彝族火把节的三部曲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审美的核心,蕴涵着重要的文化意义。火把节是彝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一般历时三天三夜,每一天都有固定而独特的仪式,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迎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