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读史的作品鉴赏

Posted 诗人

篇首语:当筵意气临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贺新郎·读史的作品鉴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贺新郎·读史的作品鉴赏

此词风格豪放、气象雄浑,更复庄而不板、谐而不谑,其历史跨度,纵贯古今,对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发展进程予以概括描绘并深刻评弹,写得博大宏阔,却又似在诙谐谈笑间,隐寓着智者的卓识、仁者的义愤、勇者的信念。

上阕说出人类刚诞生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表面写轻松,只是人与猿作了一个揖就从此分道扬镳了一般。

“揖别”用得极为形象,而富有谐趣,“人猿”却显得很巨大,富有深沉遥远的历史感,漫长的人类的“蒙昧时代”,人类发展最早的阶段——石器时代。

成长过程中的儿童时代。

一个“磨”字让人顿生漫长而遥远之感,而“小儿时节”让人感到诗人对人类的把握是那么大气又那么亲切,这一句有居高临下之概,也有往事如烟之叹。

第四、五、六句,诗人仅用了三句就交待了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了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

“铜铁炉中翻火焰”一句写得既形象又浓缩,仅此一句就把火焰中青铜之光的象征意义写出来了,人类随着铜与铁步入了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

但若要问这一具体时间,却不易猜得确切,不过也就是几千年的春夏秋冬。

“人世难逢开口笑”一句化用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中一句:“尘世难逢开口笑”。

但诗人在这里化出了新意(此句本意是指人生欢喜少悲伤多,也就是哭多笑少,恨多爱少),此句中注入了革命与阶级斗争的含意,诗人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所指出的:“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面对如此严峻的斗争,人生当然难逢开口笑了。

而且还不仅仅是“难逢开口笑”;还要在人生的战场上一决生死,剑拔弩张,这是指具体的生死存亡的阶级斗争,是指革命是暴动,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自然会有牺牲,会有鲜血。

人类的历史充满了血腥与残杀,在此喟叹出二句:“流遍了,郊原血。”鲜血只能不断唤起革命者的斗争,革命者面对鲜血岂能笑得出声来。

下阕用一句“一篇读罢头飞雪”就艺术性地浓缩了诗人自己一生读历史书的情形。

诗人从少年到老年一直潜心读史,不知不觉一下就满头青丝变白雪了。

这句诗也透露了诗人对人生、对历史的感慨,真是人生易老,一刹那青春即逝,转眼就是暮年。

只记得些斑斑点点,那也不过是几行陈年旧事而已,“五帝三皇”的神圣伟业,多少人世间匆匆的过客。

到底有几人风流人物?诗人虽用的问句,但意思却是所谓正统史书上所赞誉的风流人物都是伪风流人物。

诗人的眼中,真正的风流人物是那些被所谓历史斥骂的人物,如盗跖、庄蹻、陈胜,这些农民起义的领袖,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他们揭竿而起,反抗剥削阶级,是赫赫有名的造反英雄。

最后二句,诗人沉浸在吟咏历史的情景中,歌声意犹未竟。

诗人终于拨开历史的迷雾,剔除了伪英雄,找到了真英雄时,不觉已是东方曙色初露了。

“东方白”一句,有二层意思,一是指诗人吟咏此诗直到天亮,犹如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诗中一句:“吟诗一夜东方白”。

二是喻指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历史谱写了新篇章,犹如旭日东升,势必光华万丈。

相关参考

毛泽东用哪115个字 写尽人类百万年历史

核心提示:建国后毛主席又以一首《贺新郎·读史》全篇仅115个字,就写尽了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 原题:绝了,毛主席用这115个字,写尽人类百万年历史,不服不行>毛主席一生运筹帷幄,除了在军事上

清初画家王原祁有哪些传世作品 王原祁画作特点鉴赏

  王原祁,男,出生于1642年,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字茂京,号麓台,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康熙九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以画供奉内廷,康熙四十四年奉旨与孙岳颁、宋骏业等编《佩文斋书画谱》,五

历史人物 王禹偁在史籍上的记载是什么样的 相关个人作品选录鉴赏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史籍记载>《宋史·王禹偁传》:>王禹偁,字元之,济州钜野人。世为农家,九岁能文,毕士安见而器

上阵父子兵

老子英雄儿好汉,将门自古出虎种,三国历史上这类父子真是不少,当爹的固然是雄风凛冽,当儿子的呢也不甘人后,让今天读史的人们羡慕不已。NO10孙坚与孙策孙坚本人就有“万人敌”的本领,十七岁他就随父亲出兵,

历史人物 晋朝人物贺循简介

晋朝人物本名:贺循别称:贺司空字号:字彦先所处时代:魏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时间:260年去世时间:319年主要作品:文集五卷主要成就:开凿人工运河,给人以灌溉、舟楫、养殖

张之洞为何叫慈禧老寡妇

读史的乐趣,莫过于:当眼睛掠过史料时,脑海中自动跳出当时的景象。近日,祥哥在读徐梵澄的《蓬屋说诗》时,就看到这样一则记载,读来让人忍俊不禁,又惊诧万分!原文是这样的:“有云:‘臣罪侍东南,不敢奉诏。’

历史上著名女性 花魄——柳如是

【明末“秦淮八艳”之一】柳如是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丈夫为明清侍郎钱谦益,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

历史人物 顾况人物身平及其作品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

历史人物 源贺简介_源贺北魏名将秃发破羌_北史·源贺传_源贺,西平乐都人

中文名:源贺别名:秃发破羌国籍:北魏民族:鲜卑族职业:南凉宗室、北魏官员主要成就:拥立文成帝、孝文帝上书请文成帝施行仁政代表作品:《十二阵图》官职:太尉封爵:陇西王谥号:宣王源贺–北魏名将  414年

毛泽东为何盛赞唐朝宰相马周

  在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文武百官向皇帝“上书言事”。历来喜欢读史的毛泽东,对古代“上书”的作用及特点很感兴趣。一部《二十四史》,为毛泽东生前所钟爱。翻阅他在书页上评骘人物的批语,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