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制度改了几次分别是

Posted 科目

篇首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江苏高考制度改了几次分别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江苏高考制度改了几次分别是

截止至2019年有五次高考改革,具体如下:

1、2000-2001年:实行“3+小综合”模式。

在原来全国统一高考实行的“3+2”模式(1994年-1999年实行)基础上,2000年,江苏高考变成“3+小综合”。

“3”指所有考生都要考语文、数学、英语,“小综合”指文科生考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生考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1张试卷。

文理分科仍然实行。

2、2002年:“3+大综合”模式。

“3+大综合”模式在江苏只实行了1年,除了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外,所谓“大综合”,考生要做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科的大综合试卷。

3、2003-2007年:“3+1+1”模式。

这个模式在保留语文、数学、英语3门必考科目的前提下,另外2门由考生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门课中自由选择,其中的“1”是报考高校指定的选考科目,另一个“1”,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选。

这样的模式打破了文理分科,学生可以跨文理课界限选择考试科目。

4、2008-2018年:“3+学业考+综合素质评价”。

2005年秋季开始的这套高考模式,“3”指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

语文、数学有附加题,“学业水平测试”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

其中必选测试科目2门(物理、历史),必修测试科目5门,成绩实行等级计分,“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普通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方面。

5、2019年采用“3+1+2”模式。

新的高考模式中,总分值设置为750分。

考试采取“3+1+2”模式。

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

根据时间安排,江苏省自2018年启动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即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启用,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

扩展资料

改革背景: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高考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江苏省作为全国第三批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8个省市之一,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改革方案:

总分升为750分,采用“3+1+2”模式

新的高考模式中,总分值设置为750分。

考试采取“3+1+2”模式。

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每门150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

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

其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学生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组成部分,其成绩纳入统高考总分。

合格性考试每年1次,安排在1月份,考试成绩长期有效。

学生在高二第一学期末可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考试科目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7门中选择;学生在高三第一学期末可参加语文、数学、外语以及上述7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选择性考试每年1次,安排在6月份,与统一高考科目同期进行,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选择性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

参考资料:人民网-江苏省高考政策变化大追踪 本世纪已变四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江苏高考新方案

相关参考

江苏高考改革到底是怎样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江苏高考改革新方案2017最新具体内容2016年2月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同意河北等17个省(区、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备案的通知》,江苏是17个省份之一。根据教育部通知精神,江苏深化考试招

福建省理科高考总分是多少总的几科

我国高考目前有四种方案,分别是江苏卷,总分480;上海卷,总分650;浙江卷和全国卷都是750,但计分方法不同。分别具体介绍如下。一、现行方案“3+X”,应用地区:大部分省市区“3”指“语文、数学、外

历史人物 韩厥一共侍奉了几位国君

  从晋灵公时期到晋悼公时期,韩厥一共侍奉过五位晋国的国君,他们分别是晋灵公、晋成公、晋景公、晋厉公以及晋悼公。但是,在这几位国君之间,晋国可是发生了数次政权交接,也发生了几次不小的卿族倾轧事件,韩厥

姜维一共经历了几次北伐

姜维北伐的对将姜维北伐的结果如何?一共经历了几次北伐?姜维这个人在历史中也算是小有名气的,只不过,总的来说,对姜维的评价大多是贬多褒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呢?姜维雕像姜维,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官至大将

溥仪当了几次皇帝

溥仪当了几次皇帝?在光绪皇帝临终的前一天,慈禧下旨:“由醇亲王载沣的大儿子溥仪入承皇位,承继同治皇帝为嗣,同时兼承光绪皇帝为嗣。”随后慈禧又懿旨:“醇亲王载沣,授为摄政王。”光绪帝一生并没有子嗣,爱新

历史军事 荷印战争爆发了几次

荷印战争是指从1945年9月至1949年12月,荷兰王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殖民统治,先后与其最大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亚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战争的最终结果是,荷兰丧失了对印尼的宗主权,印尼人争得了

历史军事 荷印战争爆发了几次

荷印战争是指从1945年9月至1949年12月,荷兰王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殖民统治,先后与其最大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亚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战争的最终结果是,荷兰丧失了对印尼的宗主权,印尼人争得了

英国 英缅战争一共爆发了几次?

英国三次侵缅战争缅甸是中南半岛上幅员最大的国家,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1752年,雍笈牙(1752—1760年)建立的贡版王朝(1752—1885年)结束国家的分裂和战乱局面,实现了缅甸历史上的第

合纵与连横之战交锋了几次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秦始皇是怎么破除合纵之术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进入战国中期,天下局势发生巨变,西秦、东齐双雄并立,为求自保,列国不得已签订盟约、组成联军,以此抵御秦、齐的威胁,因为楚、赵、魏、韩

殷浩北伐失败的原因 殷浩一共北伐了几次

殷浩是东晋人,受皇帝的征召入宫为官。皇帝扶持殷浩是为了制衡势力日渐强大的大司马。当时的护军将军为了东晋内部的安定,就劝说殷浩不要与大司马为敌。可是殷浩不肯,凭什么只劝他,为什么是他要让桓温,而不是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