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自作自受 李白一辈子为何没被封官重用

Posted 李白

篇首语: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纯粹自作自受 李白一辈子为何没被封官重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纯粹自作自受 李白一辈子为何没被封官重用

李白诗才盖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斗酒百篇,挥毫间便成千古奇作,无愧于“诗仙”之称。

开元十三年,25岁的李白出三峡顺流而下,开始了求仕的生命旅程。其时“开元之治”如日中天,大唐王朝生气勃勃,笼罩在一片金色的光辉之中。大唐皇帝李隆基昭示天下求贤若渴,李白才华横溢,意气风发,不必怀疑当时朝廷求贤若渴的真实性,更不必怀疑李白冠绝一世的超迈之才。

当李白站在船头,将满江风景纳入胸襟,将天下纳入胸襟,他怎么也想不到,直到自己的生命最终时刻,他也没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笔者看来,他并非没有当官的机会,而是纯粹自作自受,可能很多人认为如此评价,似乎很不公平。

下面,就谈一谈,关于李白为什么不能当官的原因?

第一点,性格使然。

李白本是有名的孤傲之士,自言“天生我才必有用”、梦想“一鸣惊人,一飞冲天”,骨子里对芸芸众生趋之若鹜的求仕之路,根本看不惯甚至不屑一顾,所以他偏偏不去“赶考”,也怕麻烦,不想通过层层科举考试按部就班地入仕,只想走一条“快捷方式”。

在唐代,一个人要出人头地,通常有两条途径:如果出身于王公贵族的家庭,可以享受朝廷的特殊照顾委以官职;如果出身寒门又想上进,就只能通过正规渠道参加科举考试了。

在封建社会,一个读书人不参加科举是不可想象的,而李白就是一个终身未参加科举的诗人。

出川后的李白遍拜公侯之门,以求进身之阶,实现“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的人生理想,但却“十谒朱门九不开”,屡遭碰壁。开元十八年李白第一次入长安,托门拜府,无功而返。进身无路,报国无门,诗名、文名满天下的李白心头泣血,悲愤难平,长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有人说,之所以李白不参加科举,是因为他的身世,一是罪人之后,二是商人之子,无法参加。篇幅有限,再次暂且不论。

第二点,藐视皇权

天宝元年,朝廷召李白入长安,千载难逢的机遇终于来了。

李白欣喜若狂,以为从此进身有路,报国有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入长安后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礼遇,侍诏翰林院。但李白不久就失望了,在他看来,皇上欣赏的仅仅只是他的文采而已,只不过是“倡优蓄之”,侍宴、侍游、侍浴,歌功颂德,点缀太平。换作一般有志之士,距离天子如此之近,尽管暂时没有委以重任,尽可潜龙在渊,以待冲天之势。

那么,李白如何做的?杜甫《饮中八仙歌》活画出他的神采:“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敢叫当今天子久等,敢叫当朝贵妃磨墨,敢叫宠臣高力士脱靴,真是不是狂人本色。

试想,你现在就任某个企业或政府单位,你敢对领导如此态度吗?即便是你才华横溢,劳苦功高,为老板赚钱的主力军,你敢吗?即便喝醉了,想必大多数人也不敢,但李白敢。

李白太傲了,也太狂了,不仅敢让贵妃宠臣磨墨脱靴,还看不起那些个宦官皇亲,且不论人际关系如何,甚至就连唐玄宗都不怎么被放在眼里,这在古代封建王朝是大忌,就算真有惊天动地的才能皇帝也不会用你,毕竟封建统治者要的是一群奴才,而不是一个狂人。

最后,志大才疏。

自古以来,文人从政成功者不乏其人,如诸葛亮、王安石、苏东坡等,但文人从政失败者更是数不胜数。李白更不同于其它循规蹈矩的文人,究李白一生,时而论剑说侠,时而陶醉名胜,时而求仙访道,时而退隐山林,纵然有“三顾频繁天下计”的抱负,离不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初衷,但其身份却始终是个形骸放荡的行吟诗人。

在这里所说的志大才疏,并非指的诗才,而是他的政治才能。

从李白的诗文中不难看出,他抱负远大,他立志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试想他在唐玄宗宫中担任翰林学士两年,难道都没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政治才能吗?经常伴君左右,甚至敢让贵妃磨墨,敢叫宠臣脱靴,难道不敢吐露下自己的卓越政治才华吗?

从他进京之后的种种表现,确实和他所说的自比诸葛相差甚远。

所以,他一生郁郁不得志,到底是因为小人的谗言陷害,还自己的政治才能有限,很值得怀疑。除非唐玄宗有眼无珠,诸葛再世,相伴两年却不识,失之交臂。

相关参考

杨家将杨业为何不被重用? 真相探究

...甚至最后妇女都上了战场。这只是戏说,真实的杨家将可一辈子都没得北宋重用。杨家将一代是杨继业,原型是杨业。杨业为何没被重用呢?有功之臣不受重用传说中,杨业是深受北宋重用的有功之臣,大宋江山若有十分,杨家...

诸葛亮的师傅水镜先生为何没被重用

水镜先生是谁水镜先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气的人,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水镜先生是谁。其实,他的名字叫做司马徽,在他的一生中并没有立下什么战功,但是他却教出了一个非常有能力的谋士——诸葛亮。说起诸葛亮大

诸葛亮的师傅水镜先生为何没被重用

水镜先生是谁水镜先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气的人,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水镜先生是谁。其实,他的名字叫做司马徽,在他的一生中并没有立下什么战功,但是他却教出了一个非常有能力的谋士——诸葛亮。说起诸葛亮大...

<行路难>其一的历史背景

1、背景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

刘备身边的两位大将,一个抗衡吕布,一个胜过关羽,可惜没被重用

刘备身边的两位大将,一个抗衡吕布,一个胜过关羽,可惜没被重用导语:刘备麾下的大将很多,但是我们所熟悉的还是五虎上将,这五个将领除了关羽、张飞一开始追随他以外,其他人都是半路过来的,其中黄忠、马超都是降

刘备身边的两位大将,一个抗衡吕布,一个胜过关羽,可惜没被重用

刘备身边的两位大将,一个抗衡吕布,一个胜过关羽,可惜没被重用导语:刘备麾下的大将很多,但是我们所熟悉的还是五虎上将,这五个将领除了关羽、张飞一开始追随他以外,其他人都是半路过来的,其中黄忠、马超都是降

历史人物 姜子牙灭商后为什么没被重用

很多人都不了解商纣王被封神,姜子牙灭商后为什么没被重用?接下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欣赏。>商朝的最后一个王叫纣(约前1046),很多人对于商纣的印象只有:荒淫无道,骄奢昏庸。然而,《史记》记载:纣自幼聪敏

历史人物 为什么赵云一生都没被重用

人人皆知罗贯中笔下的常山赵子龙身为五虎上将仅位关羽张飞之末,自刘备创业伊始即为刘备的左膀右臂,两扶幼主、赤壁大战、克定祸乱、汉水破曹、入主蜀汉、扶危夷陵、征讨曹魏,立下战功赫赫,号为常胜将军,令敌将闻

朱祁钰为何没被葬入十三陵? 明代宗朱祁钰简介

明朝第七位皇帝:明代宗朱祁钰皇帝简介,明代宗朱祁钰(1428年-1457年),明宣宗朱瞻基皇二子,明英宗朱祁镇弟,明英宗被蒙古瓦刺军俘去之后继位,重用于谦等人组织北京城保卫战,打退了瓦剌的入侵。即位后

朱祁钰为何没被葬入十三陵? 明代宗朱祁钰简介

明朝第七位皇帝:明代宗朱祁钰皇帝简介,明代宗朱祁钰(1428年-1457年),明宣宗朱瞻基皇二子,明英宗朱祁镇弟,明英宗被蒙古瓦刺军俘去之后继位,重用于谦等人组织北京城保卫战,打退了瓦剌的入侵。即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