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中怎样理解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沁园春·雪中怎样理解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沁园春·雪中怎样理解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选取了五位有代表性的帝王进行评论,历数他们的不足,突出了成吉思汗的形象,使人感到非常鲜明、生动。
最后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三句主要是作者自指,即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对此,最重要的是从文本出发,即根据这首词的内容和语境加以体会和分析。
作者在1925年所作的《沁园春·长沙》一词,其中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之句,与本词的词意颇有相通之处。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初。
当时,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连续“围剿”,进行了震憾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了陕北。
毛泽东同志登上六盘山时就唱出了“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豪言壮语,对革命胜利充满了信心。
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陕北看大雪又填写了这首热情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歌颂当代革命英雄的壮丽诗篇。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1936年写于长征途中,重庆谈判期间书赠柳亚子。
柳亚子将毛词和自己所作和词,一并交《新华日报》。
1945年10月11日,即毛泽东离开重庆那天,《新华日报》刊发柳亚子和词。
11月14日,吴祖光在《新民报晚刊》首次公开发表毛泽东《沁园春·雪》。
11月28日,《大公报》发表了毛唱柳和的两首咏雪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沁园春·雪
相关参考
我下面所说的话会从个人角度出发别不爱听首先我认为秦始皇做的最对的事情就是史书坑儒原因有两点治国方针中文化思想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儒家思想中强调中央集权皇权的巩固这点上是日后各朝各代尊儒的原因但是秦王朝治国
丁奉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将领,他的出生年月已经不可考了,只知道他出生于庐江。丁奉也是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从小丁奉便十分的聪慧,在他少年时期便展示了出色的军事天赋,为吴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丁奉肖像图丁奉原本
丁奉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将领,他的出生年月已经不可考了,只知道他出生于庐江。丁奉也是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从小丁奉便十分的聪慧,在他少年时期便展示了出色的军事天赋,为吴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丁奉肖像图丁奉原本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雪中送炭的典故 历史上最早雪中送炭的人是谁
人们经常用“雪中送炭”来形容一个人遇到困难时,他人给予的最急需的帮助。那么,这个典故的由来是怎样的呢?是谁最先“雪中送炭”的呢? “雪中送炭”的由来,和中国中古时期气候的变化有密切联系。根据著名
在皇室、公府门第及宗室家庭之中,常见跪安之礼。皇帝每日除了要召见军机大臣之外,偶尔还会单独召见一些官员,此次召见属密谈性质,故而不需叩头。>官员有事需要面见皇帝时,需要先在外奏事处登记,由内奏事觐见时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主席一首《沁园春。雪》,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及成吉思汗这些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人物并列,也许是为了说明那个最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是毛家大爹最有名的词《沁园春.雪》中的一句,可见大爹对秦始皇、汉武帝是极其推崇的。其实,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对汉武帝的评价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雄才大略,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主席一首《沁园春。雪》,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及成吉思汗这些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人物并
罗洪向来现代女小说家所写的小说都是抒情的,显示自己是一个女性,描写的范围限于自己所生活的小圈子;但罗洪却是写实的,我们如果不看作者的名字,几乎不能知道作者是一个女性,描写的范围广阔,很多出乎她自己的小
张学良不抵抗主义再评价 口老道 与整个二十世纪同呼吸共命运的张学良将军仙逝已六年。从九一八后被骂为卖国贼,到今天被敬称伟大的爱国者,尊卑荣辱世态炎凉,岂容今人辨析。是罪人好是功臣,留待沉淀的历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