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建筑为什么像欧洲的
Posted 大街
篇首语:勤勉而顽强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哈尔滨的建筑为什么像欧洲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哈尔滨的建筑为什么像欧洲的
1、1900年,尼古拉二世发动“黄俄罗斯”计划,入侵东北,统治东北全境。
大批俄国人迁入居住,在哈尔滨建造了圣尼古拉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等诸多欧洲风格的建筑,活像一个莫斯科。
2、哈尔滨拥有教堂、巴洛克、新艺术运动、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复兴等11个类型,许多都带有法国折中主义风格。
3、 哈尔滨人民向往法国巴黎的浪漫氛围和繁华景象,不懈努力,吸收文化提升地位。
4、十月革命后,大批俄国人逃离苏俄,一批去巴黎,一批来哈尔滨,对他们来说,哈尔滨就是“东方的巴黎”
扩展资料
哈尔滨中央大街的欧式建筑风格
1、文艺复兴建筑风格中央大街57号(皇宝珠宝)
原为哈尔滨犹太国民银行。
建于1923年,砖混结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墙体仿石块砌筑处理,一层采用落地窗,二层为竖向圆拱状窄窗。
仅在转角处设女儿墙,其轮廓为折线与曲线结合处理,局部开洞。
顶部冠以圆形穹顶,使该建筑轮廓富有变化。
2、巴洛克建筑风格中央大街120号(教育书店)
原为日本商人水上俊比左开办的松浦洋行。
始建于1916年,1918年竣工。
设计师为俄国人А.А.米亚科夫斯基。
砖混结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
建筑造型富丽堂皇,以古典柱式控制立面构图,表现形体的光影变化。
3、折衷主义建筑风格中央大街92号
原为伊格莱维纤商店。
建成于1921年,砖木结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该建筑物底层为仿石基座,采用落地窗,二、三层窗口形式复杂多样,主入口上部两侧设高大的爱奥尼柱式。
檐口出挑大,立面设宽大的阳台,铁艺栏杆花饰精美。
女儿墙局部高起,富有变化并与两侧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中国网-哈尔滨中央大街:彰显城市欧陆风情
相关参考
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造就哈尔滨这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都市,哈尔滨建筑风格别具风韵,很多欧式建筑遍布市区。它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外文化。 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成为
哈尔滨的红博今昔出哈尔滨火车站,正对面就是红军街,坐公交车一站地有“博物馆”站。博物馆门前有东西向的一条马路大直街,是哈尔滨最繁华的街道,红军街与大直街的交汇处有一个建筑。在“文革”前,这个建筑是哈尔
原建设部直属院校哈尔滨建筑大学(原建工部重点大学,2000年合并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合并于重庆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原建工部重点大学,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省部共建高等
十五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它地区,形成带了有各自特点的各国文艺复兴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在文艺复兴建筑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文艺复兴以后,建筑的主题由宗教走向人生,即由寺院变为宫室。建筑风格
哈尔滨·老哈尔滨·新哈尔滨之谜俄国人初来哈尔滨,虽然工程局本部设在田家烧锅院内(今东香坊安埠大街中段北侧)办公,但一些新的建筑都在红旗大街以西的香坊,即香坊公园附近,这也是俄国特别先遣队施德洛夫斯基最
说五常,道五常,五常最著名的当是大米。五常在黑龙江省的最南部,距离哈尔滨120公里左右,属于哈尔滨管辖的一个县级市,面积7512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田超百万亩的县级市之一。国际权威人士说,在同纬
古希腊建筑风格 1.历史文化背景 古希腊人信奉泛神论,他们信奉的诸神如同人一样也有亲缘关系,还能不断繁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复杂而开放的神谱。几乎每一座城池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并由此而得名(如雅
问:哈尔滨最大的东正教堂是什么教堂?答:哈尔滨最大的东正教堂是尼古拉教堂。它座落在哈尔滨市南岗大街,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8)。当时由俄国东正教传教士发起兴建。教堂建筑式样为斯拉夫式(5圆塔顶)
一、哈尔滨的马迭尔文化是什么最佳答案在哈尔滨的旅馆建筑中,马迭尔宾馆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位于繁华的中央大街中段,距离松花江及防洪纪念塔也不过咫尺之遥。作为多功能的旅馆,其平面功能比较复杂,且以首层平
一、欧洲教堂建筑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罗曼建筑又译作罗马风,原意为罗马建筑风格的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罗曼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承袭初期基督教建筑。典型特征是: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