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历史建筑
Posted 中国银行
篇首语: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关于上海历史建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于上海历史建筑
中山东一路23号外滩中国银行大楼 中国银行大厦的原址是上海德国总会。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总会被中国政府接管。
中国银行以63万两银元买进,于1922年改建成银行营业楼,1934年建新楼,1937年建成。
这幢大楼是外滩(中山东一路段)众多建筑中惟一一幢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大楼,是上海最成功的摩天大楼之一。
中国银行大厦分东西两幢大楼,西大楼为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东大楼是主楼,高15层,地下层2层,共17层,钢框架结构。
采用中国民族风格方形尖顶,其他栏杆及窗格等处理富有中国民族特色,每层的两侧有镂空图案,中国银行大楼是近代西洋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结合较成功的一幢大楼。
中国银行原定建造34层楼,使之成为上海第一高楼,由中国银行建筑部的建筑师陆谦受设计,英商公和洋行外国建筑师任顾问,并由一流的陶桂记营造厂承建。
隔壁的沙逊大厦业主维克多·沙逊出来干涉,提出高度不得超过沙逊大厦金字塔尖顶,官司从南京一直打到伦敦。
结果,中国银行放弃原来计划,新建大楼比沙逊大厦金字塔顶矮了60公分。
1937年,大楼建成后,中国银行总行与上海分行均迁入新楼办公。
不久,抗战爆发,上海沦陷,中国银行总部被迫迁往内地。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银行被汪伪中央储备银行占用。
抗战胜利后,中国银行接收了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德国德华银行和被汪伪改组的中国银行。
解放后收归国有,现在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办公楼。
相关参考
上海历史悠久的建筑有哪些外滩那里有旧上海的欧洲建筑,不过那都不算历史久远。真正历史久的,在郊县,比如青浦的吉云禅寺塔(青龙塔),建于唐代821~824年嘉定的南翔寺砖塔建于五代市区徐汇的龙华寺建于宋代
上海旧建筑很多,选几个介绍如下: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500米。著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
上海外滩是上海租界区也是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发的起点。1843年前,这里还是黄浦江边的一片泥滩。1844年起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英国人使用这块地区作为码头,不久这里开设了怡和洋行等一批英资公司和美资的
过了多少年的违建房是历史遗留房,是不是有法律可以保护的?-百度法律政策明确后,凡违反法律政策规定,未经审批而建造的,在性质上都属于违法建筑,而违法建筑始终都是违法建筑,违法建筑不存在过了多少年,就变成
上海租界作为被欧风美雨吹打的前沿地域,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的殖民性、混合性、近代性的租界文化。形成了西方文化在上海被逐渐理解、接受、模仿、采用的过程。>1845年11月29日,清政府苏松太兵
在镇政府对面西栅河沿河,有一片长达600米的古建大宅院,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古戏台往西,位于和平街92号的大清邮局旧址,灰墙黑瓦,结构坚实,两边的门框都是石头柱子,高高的门洞上方“邮电局”几个大字
一般人所说的“洋楼”,泛指解放前外国人居住的“小洋楼”、使用的“大洋楼”,多见于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但如果从专业研究的角度来看,“洋楼”的内涵要丰富得多,中国近代建筑也不是上海外滩的那种“洋楼”就能代
日前,我市文物普查队在苹塘镇发现了大量夯土墙特色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和盗贼、兵燹的考验,依然屹立不倒,光洁如新,犹如昨日所建,实为建筑工艺之一绝。这次发现的夯土墙古建筑主要分布在苹塘镇
园林建筑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私家园林一枝独秀,最杰出的代表有无锡寄畅园、海宁安澜园、上海豫园、南翔古猜园、嘉定秋霞圃、苏州拙政园、沧浪亭、留园、狮子林和扬州瘦西湖等。清代的园林建筑在世界上是享有盛名
我觉得上海可以参观的名人故居也就是类似鲁迅故居(可以和鲁迅公园一起参观)、孙公馆孙中山故居香山路7号,是一座欧式两层花园建筑宋庆龄故居淮海中路1843号船形德式建筑张闻天故居闻居路50号为典型的浦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