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可复兴汉室却酒后身亡 诸葛亮的接班人费祎

Posted 诸葛亮 费祎

篇首语: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本可复兴汉室却酒后身亡 诸葛亮的接班人费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本可复兴汉室却酒后身亡 诸葛亮的接班人费祎

2、历史人物 费祎是什么人

本可复兴汉室却酒后身亡 诸葛亮的接班人费祎

诸葛亮对费祎(yī)十分赏识,屡屡委以重任,诸葛亮死后,费祎升任军师,成了蜀国的一任丞相,公元244年,魏国大军进犯,抵达陕西洋县,费祎率兵御敌。魏军慑于费祎威名,蜀兵一到,旋即撤军。

《 蜀道难》中提到“剑阁峥嵘而崔嵬”。说起蜀道,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大名鼎鼎的剑阁,而忽略了同样重要的昭化古城(古称葭【jiā】萌)。整座城池深得风水学说之精奥,按照古籍 《营造宅经》的说法,建筑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配置,当然这里实指河流、大道、水系与山丘。

当年的强秦大军能够翻越川陕的崇山峻岭,完全得益于蜀人修筑的一条金牛道,金牛道有朝天关、葭萌关、天雄关、剑门关等重要关隘,均是兵家必争之地。而昭化古城(葭萌),自古就是扼守蜀地门户的前哨重镇,

古城原有四道城门,唯西头的临清门,成了古城的标志性大门。临清门的黄土中长眠着一位古人,他就是三国后期的蜀汉丞相费祎。费祎是继诸葛亮之后,蜀汉政权举足轻重的人物,在政治、外交和军事方面都有过人的才华。

诸葛亮对费祎十分赏识,屡屡委以重任,将其从参军提升为司马,参与军中要事。诸葛亮死后,费祎升任军师,成了蜀国的一任丞相,公元244年,魏国大军进犯,抵达陕西洋县,费祎率兵御敌。魏军慑于费祎威名,蜀兵一到,旋即撤军,费祎因此受封成为乡侯。

公元248年,费祎一如当初的诸葛亮,亲自率军驻扎到汉中,防御北方魏国的入侵。3年后,费祎回到成都。此时,蜀汉国力日渐积弱,而魏国又虎视眈眈。费祎无意于权势的明争暗斗,一心牵系蜀汉的生存安危。他带兵进驻昭化(当时称为汉寿),既避免朝廷争斗的是非,又确保有效指挥抗敌军队。

次年,后主刘禅明确下旨,命费祎在昭化开设府署。一国的相府不在京师,而设在边陲之地,可谓史无前例。它是蜀国政治的悲哀,却是昭化的一桩荣耀。这座边境小城成了这位蜀汉名相的最后归宿。

公元253年,费祎把他的相府正式搬来昭化之后的第一个春节,他在府中与群僚开宴畅饮,喝得酩酊大醉时,竟被从魏国投降过来的歹人刺杀致死。费祎死后,遗体没有运回成都,而是葬在了昭化城临清门前的那一片旷地上。费祎死后10年,蜀汉为曹魏所破,国亡

费祎的陵墓遥对牛头山。当魏国的军队从金牛古道席卷而来,如洪水般漫过城防,直向牛头山奔去的时候,九泉之下的费祎是否看见了他的同僚姜维正在那里浴血奋战?

历史人物 费祎是什么人

费祎是诸葛亮指定的蜀汉第三位接班人,早年与董允等闻名于世,刘备平定益州后,让费祎辅佐刘禅,而后得到诸葛亮的赏识,被征召到丞相府工作,为诸葛亮北伐奉献力量。 >费祎有着很强的个人才能,他过目不忘,学识渊博,他最大的性格特点是无论遇到什么事,他都会泰然自若、处变不惊,即使面对魏国曹爽大军压境,费祎也能从容与蜀汉官员来敏下棋而不慌乱;>出使吴国时,面对吴国士子的语言上的针锋相对,费祎从容不迫,既不会有如自己作为使者的使命,又没有与吴国官吏发生语言冲突,孙权也断定费祎将来会成为蜀汉的股肱之臣;>>费祎掌权之后,能在谈笑间处理国家政务,娱乐、工作两不误,董允想效仿费祎的处事风格,结果导致工作延误,不得不感叹费祎过人的才能。>对于蜀汉的政务,费祎虽然遵循诸葛亮留下的治国方略治理蜀汉,但他却不主张对魏国频繁使用武力,专注于休养生息,因此对于姜维北伐,常常进行兵力上的限制。>频繁用兵势必会消耗蜀汉的国力,姜维也常被人指责是在穷兵黩武,因此费祎休养生息的国策是蜀汉非常好的,但另一方面,诸葛亮当初治理的非常好的蜀汉,却又是费祎亲手葬送。> >陈寿作《三国志》中评价蒋琬、费祎说:“蒋琬方整有威重,费祎宽济而博爱,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然犹未尽治小之宜,居静之理也。”>陈寿先是将蒋琬、费祎夸赞了一番,但后面马上就对其进行指责。这样的指责还把后来给《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给搞懵了。裴松之指出,既然陈寿认为蒋琬、费祎“然犹未尽治小之宜,居静之理也”,应该举出具体事例进行说明,没有记载人家不好的事例,却在结尾说人家不好,让人“不知所谓”。>裴松之虽然为注《三国志》作了大量的工作,但还是未能搜集到蒋琬、费祎的反面事例。不过有一个事情,似乎是可以直接指责费祎的不称职。>费祎处理国政轻松自在,不像诸葛亮、蒋琬那样竭心尽力,也许是因为自身才能过于优秀,什么事在他都能轻松应对,这使得费祎便看轻了许多事情,慢慢的,在治理国家上,就开始变得懒散。懒散到开始频繁“大赦”。>大赦就是将全国的犯罪人民,无论罪行大小,全都赦免。这种事在古代很常见,但常见于改朝换代当中,用以庆贺皇帝继承大统,收买人心。但费祎总是无缘无故的,就突然来了一场大赦。>细数蜀汉的大赦次数:223年刘禅登基时大赦,234年诸葛亮去世后大赦,238年刘禅立张飞第二女为皇后大赦,243年费祎为大将军时大赦,246年无故大赦,249年无故大赦,251年无故大赦,254年无故大赦,256刘禅立儿子刘瓒为王大赦,257年无故大赦,258年发现祥瑞大赦,261年无故大赦。>诸葛亮执政期间,仅有刘禅登基时大赦一次,蒋琬执政期间大赦三次,一次是在诸葛亮去世之后,一次是刘禅立皇后,一次是和费祎权利交接后,费祎执政期间大赦三次,史书中都未记载缘由。费祎死后,姜维主要是负责军事,朝政先后由吕义、陈祗、黄皓等把持。> >大赦虽然可以表现出执政者的仁慈,得到一定的人心,但是被赦免的人,都是犯罪的人,更感恩戴德的是一群罪犯,这些罪犯曾经有过伤害他人的行为,突然被赦免,就会让这些罪犯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使得被伤害的人痛心,正义得不到伸张,动摇朝廷的公信力,政治局面不稳定,国家便会从此走向衰败。>刘备当初平定益州后,便马上让诸葛亮和法正、刘巴等人制定了蜀汉的法律《蜀科》。《蜀科》的具体内容已经遗失,无法考量,但是从诸葛亮的治国方略当中还是能窥探一二的。>按《三国志·诸葛亮》:“於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诸葛亮治国的一个特点是“无恶不惩,无善不显”,将做好事的发扬光大,做坏事的无论大小都要惩治,正是在这种严厉的法律下,才治理出了一个“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的蜀汉。>诸葛亮和刘备之间的鱼水之交,不仅仅是《隆中对》当中的发展战略,两人对于治国的看法也是完全一致,众所周知的刘备临终遗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奸小恶的危害在于,如果不惩治,那么小恶势必会积累成大恶,更大的危害社稷,因此刘备对于小奸小恶也是极度重视。>引《华阳国志》:“初,丞相(诸葛)亮时,有言‘公惜赦’者。亮答曰:‘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吴汉不愿为赦。先帝亦言:‘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间,每见启告治乱之道备矣,曾不语赦也。’若景升、季玉父子,岁岁赦宥,何益于治!’故亮时军旅屡兴,赦不凸嚷也。”>除了刘禅登基,诸葛亮执政十二年,一次大赦也没有,以至于有人问诸葛亮为什么不进行大赦。诸葛亮则明确表示“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并举出之前的刘表、刘璋为例,年年搞大赦,对社稷没有丝毫用处。因此,刘备刚一平定益州,就马上制定法律,一改之前益州人民“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局面。> >费祎的过错在于,已经有人向他详细分析了大赦的利害关系,但他却仍然执迷不悟。>按《三国志·孟光传》:“延熙九年秋,大赦,(孟)光於众中责大将军费祎曰:‘夫赦者,偏枯之物,非明世所宜有也。衰弊穷极,必不得已,然后乃可权而行之耳。今主上仁贤,百僚称职,有何旦夕之危,倒悬之急,而数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恶乎?又鹰隼始击,而更原宥有罪,上犯天时,下违人理。老夫耄朽,不达治体,窃谓斯法难以经久,岂具瞻之高美,所望於明德哉!’祎但顾谢踧踖而已。”>延熙九年(246)是费祎进行的第一个大赦,蜀汉官员孟光立刻指出,大赦这种事都是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进行,但是当下的蜀汉国泰民安,这种时候大赦,非但让蜀汉百姓得不到实际的恩惠,反倒让罪犯逍遥法外,危害社会,是有损江山社稷的行为。>费祎这个人,是个博爱的聪明人,却听不进去好话,从他没有反驳孟光可以看出,孟光的话,费祎多少是认同的,这当中的利害关系他也应该是知道的,但是他却没有因此而停止大赦,反而继续将他的博爱发扬光大,连续无故大赦,让有罪行的人,继续危害社会。> >蜀汉的灭亡,很多人都责怪姜维频繁北伐消耗国力,但实际上,作为蜀汉治理内政的重要人物,费祎已经在用他的博爱慢慢的将蜀汉推向灭亡,而姜维在费祎执政期间,不过是用不到万人的队伍在作战,所消耗的国有资源非常有限,费祎死后,姜维还有王嗣从羌胡手中获得非常多的战略资源来支持北伐,因此姜维其实对国力没有大的影响。>而诸葛亮当初北伐,动辄十几万大军,但是他还能做到让蜀汉“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可见,只要将诸葛亮的治国方略进行到底,在发动战争的同时,保持国库充裕,是可以办到的。>纵使费祎的才能比不上诸葛亮,但是他却将诸葛亮治国方法的最关键的地方进行改动,频繁大赦导致国家法礼崩坏,内政不稳,逐渐使蜀汉走向衰败。>蒋琬在世时未能意识到大赦的危害,费祎大赦时蒋琬也没有阻止,致使费祎之后,蜀汉的大赦越来越频繁,最终,诸葛亮辛苦治理的蜀汉,逐渐崩溃。笔者想来,这应该就是陈寿在赞赏蒋琬、费祎之后,突然“莫名其妙”对其进行批评。>费祎在有人点醒的情况下还不以为然,仍然大赦,其罪过远超于蒋琬;最后又不听张嶷的劝告被郭修刺杀。费祎因为自己的博爱的误了国家,让人痛心;又因为自己的博爱害了自己,却是活该。

相关参考

史上最刚烈的母亲,为了让儿子一心匡扶汉室,却自杀身亡

我们对「”岳母刺字”的典故比较熟悉,她是一位有民族大义的母亲。在楚汉战争中,也有这样一位母亲,虽无关民族,但有大义,她为了让儿子一心匡扶汉室,竟然自杀身亡,显得更加决绝和刚烈,也更加悲壮和伟大,他就是

史上最刚烈的母亲,为了让儿子一心匡扶汉室,却自杀身亡

我们对「”岳母刺字”的典故比较熟悉,她是一位有民族大义的母亲。在楚汉战争中,也有这样一位母亲,虽无关民族,但有大义,她为了让儿子一心匡扶汉室,竟然自杀身亡,显得更加决绝和刚烈,也更加悲壮和伟大,他就是

三国被刺杀身亡的四人,他们本可改变历史

三国时期,英雄人物比比皆是,而其中战死沙场的或者病死的英雄占了大多数,唯有那么几位在三国是被刺杀死的,他们的离开让三国少了不少的精彩对决,甚至可以说是少了不少主要战事,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孙策为啥

三国被刺杀身亡的四人,他们本可改变历史

三国时期,英雄人物比比皆是,而其中战死沙场的或者病死的英雄占了大多数,唯有那么几位在三国是被刺杀死的,他们的离开让三国少了不少的精彩对决,甚至可以说是少了不少主要战事,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孙策为啥

蜀汉大将军费祎被刺!震惊三国的凶案另藏阴谋?

...利刃,将费祎当场刺死。费祎被刺的消息震惊三国,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他可是当时蜀汉政权的一把手。郭修又是何许人也?他为何要刺杀费祎?这桩震惊三国的谋杀案到底有着怎样的内幕呢?据孙盛的《魏氏春秋》记载,郭...

蜀汉大将军费祎被刺!震惊三国的凶案另藏阴谋?

...利刃,将费祎当场刺死。费祎被刺的消息震惊三国,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他可是当时蜀汉政权的一把手。郭修又是何许人也?他为何要刺杀费祎?这桩震惊三国的谋杀案到底有着怎样的内幕呢?据孙盛的《魏氏春秋》记载,郭...

我复兴汉室,和东汉王朝没什么关系

曹操集团和刘备集团是三国时期两大重要的势力。这两大势力的斗争几乎贯穿了整个三国时代。曹操集团因为篡夺了东汉王朝的天下,常常被人当成反派。而刘备集团以「”复兴汉室”为口号,而被认为是正义的象征。甚至在南

我复兴汉室,和东汉王朝没什么关系

曹操集团和刘备集团是三国时期两大重要的势力。这两大势力的斗争几乎贯穿了整个三国时代。曹操集团因为篡夺了东汉王朝的天下,常常被人当成反派。而刘备集团以「”复兴汉室”为口号,而被认为是正义的象征。甚至在南

三国时期的费祎是怎么死的?费祎登仙的故事

...他一定不会陌生。如果你不了解三国时期的往事,却看过诸葛亮写的《出师表》,也肯定会见过费祎的大名。费祎也叫费文伟,文伟是他的字,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官员。生年不详,年纪尚幼的时候便没了父亲,跟着族叔费伯...

三国时期的费祎是怎么死的?费祎登仙的故事

...他一定不会陌生。如果你不了解三国时期的往事,却看过诸葛亮写的《出师表》,也肯定会见过费祎的大名。费祎也叫费文伟,文伟是他的字,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官员。生年不详,年纪尚幼的时候便没了父亲,跟着族叔费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