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张状况
Posted 信用证
篇首语: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信用证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张状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信用证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张状况
这种很理论的东西我也只能找资料了,呵呵,参考一下吧。
信用证是19世纪发生的一次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上的革命,这种支付方式首次使不在交货现场的买卖双方在履行合同时处于同等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重新找回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场交易所具有的安全感,解决了双方互不信任的矛盾。
我们知道,采用汇付进行预期付款,是买方处于不利地位,而采用汇付进行迟期付款则是卖方处于不利地位,而采用托收方式,即使是即期交单付款方式,对卖方来说,也是一种迟期付款。
因为,卖方必须在装运后,才能获得全套收款的单据。
一旦买方拒付货款,即使货物的所有权还在卖方手里,卖方的损失还是难以避免的。
为了使买卖双方都处于同等地位,人们发明了信用证支付方式,由银行出面担保,只要卖方按合同规定交货,就可拿到货款,而买方又无须在卖方履行合同规定的交货义务前支付货款。
信用证是有条件的银行担保,是银行(开证行)应买方(申请人)的要求和指示保证立即或将来某一时间内付给卖方(受益人)一笔款项。
卖方(受益人)得到这笔钱的条件是向银行(议付行)提交信用证中规定的单据。
例如:商业、运输、保险、政府和其他用途的单据。
信用证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国际贸易通用的结算方式,也是重要的融资方式,在国际贸易结算和融资中倍受青睐,近年来结算份额保持在40%以上并呈上升趋势。
在经济发达国家信用证结算量更是占到国内外贸易结算总量的60%以上。
国内信用证在我国国内贸易中的应用却不尽如人意。
改革开放之初,国内信用证与商业汇票同时推出,由于不适应当时国内信用和经济发展环境,1989年4月实行《银行结算办法》时一度没有被规定为一种结算工具,8年后再度复出仍遭遇市场的冷落。
有此遭遇的还有基于商业信用的商业承兑汇票。
仅有为数不多的企业发行的商业汇票能得到市场的认可,甚至由银行提供保证或保贴的商业汇票,由于法律关系比较复杂,市场热情也不高。
这说明我行商业汇票的发展离不开银行信用,一定意义上银行信用代替了商业信用。
相关参考
第三方支付采用支付结算方式。按支付程序分类,结算方式可分为一步支付方式和分步支付方式,前者包括现金结算、票据结算(如支票、本票、银行汇票、承兑汇票)、汇转结算(如电汇、网上支付),后者包括信用证结算、
信用证的产生和发展,以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的信用证是由银行家和商人共同创造的。实际应用可追溯到14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和佛罗伦萨等欧洲城市中的旅行信用证(Traveler‘sLetterofC
信用证的产生和发展,以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的信用证是由银行家和商人共同创造的。实际应用可追溯到14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和佛罗伦萨等欧洲城市中的旅行信用证(Traveler‘sLetterofC
《老子》一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上下几千年,研究老子的学者甚多,流传下来的古今名家研究著作有数十象之多;注者几百家以上,文字达到数千万字,其书寓意深刻,使人研究不完,解释不尽,众说
中国钢铁工业经历了数十年的快速发展,钢铁积蓄量不断增加,今后将有大量的废钢资源产生。如何有效利用、管理这些资源或将是未来中国钢铁工业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相关资料显示,短流程炼钢比长流程炼钢可减少废
长平之战简介,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2年至公元前260年发生在秦、赵两国间的一场战争。当时,秦国势力日益强盛,周天子形同虚设,各诸侯国人心惶惶。而这一场战争的爆发无疑对秦国、赵国,乃至天下的局势都产生了
2010年福建省高考考试大纲(政治大纲)第一部分经济生活1、货币(1)货币的本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及其发行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2)信用工具和外汇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2
A)按照商务部国际商会“统一惯例跟单信用证”(UCP500)的信用概念和特点,信用证是指一项协议,不论其名称或描述如何,由银行(开证行)依照客户(申请人,进口商通常是买方)的要求和指示或以其自身名义,
银行开立信用证都有固定的格式,你可以看到电开信用证每一条前面都有一个代码:20、21、46等等。每一栏都有特别的规定,必须是哪方面的内容。比如46即单据条款,信用证项下要递交什么单据,对单据有什么规定
信用证是银行用以保证买方或进口方有支付能力的凭证。?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买卖双方可能互不信任,买方担心预付款后,卖方不按合同要求发货;卖方也担心在发货或提交货运单据后买方不付款。因此需要两家银行做为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