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的历史发展
Posted 特征
篇首语: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并购的历史发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并购的历史发展
以横向并购为特征的第一次并购浪潮
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取得巨大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以铁路,冶金,石化,机械等为代表的行业大规模并购创造了条件,各个行业中的许多企业通过资本集中组成了规模巨大的垄断公司。
在1899年美国并购高峰时期,公司并购达到1208起,是1896年的46倍,并购的资产额达到22.6亿美元。
1895年到1904年的并购高潮中,美国有75%的公司因并购而消失。
在工业革命发源地英国,并购活动也大幅增长,在1880-1981年间, 有665家中小型企业通过兼并组成了74家大型企业,垄断着主要的工业部门。
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的工业革命完成比较晚,但企业并购重组的发展也很快,1875年,德国出现第一个卡特尔,通过大规模的并购活动,1911年就增加到550-600个,控制了德国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
在这股并购浪潮中,大企业在各行各业的市场份额迅速提高,形成了比较大规模的垄断。
以纵向并购为特征的第二次并购浪潮
20世纪20年代(1925-1930)发生的第二次并购浪潮那些在第一次并购浪潮中形成的大型企业继续进行并购,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扩展对市场的垄断地位,这一时期的并购的典型特征是纵向并购为主,即把一个部门的各个生产环节统一在一个企业联合体内,形成纵向托拉斯组织,行业结构从咯昂断转向寡头垄断。
第二次并购浪潮中有85%的企业并购属于纵向并购。
通过这些并购,主要工业国家普遍形成了主要经济部门的市场被一家或几家企业垄断的局面。
以混合并购为特征的第三次并购浪潮
20世纪50年代中期,各主要工业国出现了第三次并购浪潮。
战后,各国经济经过40年代后起和50年代的逐步恢复,在60年代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主要发达国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一系列新的科技成就得到广泛应用,社会生产力实现迅猛发展。
在这一时期,以混合并购为特征的第三次并购浪潮来临,其规模,速度均超过了前两次并购浪潮。
金融杠杆并购为特征的第四次并购浪潮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第四次并购浪潮的显著特点是以融资并购为主,规模巨大,数量繁多。
1980-1988年间企业并购总数达到20000起,1985年达到顶峰。
多元化的相关产品间的“战略驱动”并购取代了“混合并购”,不再像第三次并购浪潮那样进行单纯的无相关产品的并购。
此次并购的特征是:企业并购以融资并购为主,交易规模空前;并购企业范围扩展到国外企业;出现了小企业并购大企业的现象;金融界为并购提供了方便。
第五次全球跨国并购浪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日益深入。
在此背景下,跨国并购作为对外直接投资(FDI)的方式之一逐渐替代跨国创建而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主导方式。
从统计数据看,1987年全球跨国并购仅有745亿美元,1990年就达到1510亿美元,1995年,美国企业并购价值达到4500亿美元,1996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就达到2798亿美元。
2000年全球跨国并购额达到11438亿美元。
但是从2001年开始,由于受欧美等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停滞和下降以及“9.11”事件的影响,全球跨国并购浪潮出现了减缓的迹象,但从中长期的发展趋势来看,跨国并购还将得到继续发展。
相关参考
一、百度发展史百度发展史:为推动中国数百万中小网站的发展,百度借助超大流量的平台优势,联合所有优质的各类网站,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网络联盟,使各类企业的搜索推广、品牌营销的价值、覆盖面均大面积提升。与此
一、美国并购历史回顾美国的并购历史是西方并购历史的集中反映和代表。从1898年起,美国企业已经掀起了五次并购浪潮。1.第一次并购浪潮这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898年到1903年之间。它以横向并购为特征,使
在东汉末那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当吞并、并购成为公司存在的常态时,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性:一家公司既不发展壮大,不去收购并购其他公司,也不衰弱下滑,不被其他公司吞并收购,而是在保守型的轨道上良性发展?高富帅
企业并购风险的界定企业并购风险广义上是指由于企业并购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未来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偏差;但现实中我们主要研究是狭义的并购风险,是指企业在实施并购行为时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这种损失
企业并购风险的界定企业并购风险广义上是指由于企业并购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未来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偏差;但现实中我们主要研究是狭义的并购风险,是指企业在实施并购行为时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这种损失
在东汉末那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当吞并、并购成为公司存在的常态时,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性:一家公司既不发展壮大,不去收购并购其他公司,也不衰弱下滑,不被其他公司吞并收购,而是在保守型的轨道上良性发展?高富帅
在东汉末那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当吞并、并购成为公司存在的常态时,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性:一家公司既不发展壮大,不去收购并购其他公司,也不衰弱下滑,不被其他公司吞并收购,而是在保守型的轨道上良性发展?高富帅
私募基金起源于美国。1976年,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的三名投资银行家合伙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KKR,专门从事并购业务,这是最早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国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经过30年的发展,成为仅次于银
双汇并购史密斯菲尔德看法:背后动机是希望获得更大的潜在利益,如技术,科学管理方法,但有观点认为最重要要的是试图打开从美国进口食品的渠道,因为中国现在污染特别的严重,未来的要想吃无污染的食品,靠外国进口
农业方面,由于兵事将休,西晋废除屯田制,将民屯田给予农民,实施占田制及荫客制,并以课田法课税。占田制及荫客制使世族占田有法可依,平民也拥有一定大小的土地,但世族大量并购土地的问题并未解决。虽然课田法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