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烧鹅惹的祸!朱元璋竟然用它赐死徐达
篇首语: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只烧鹅惹的祸!朱元璋竟然用它赐死徐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只烧鹅惹的祸!朱元璋竟然用它赐死徐达
说到徐达的死,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朱元璋下的毒手,他明知徐达吃蒸鹅会死,还特意给人家备了一个。那么这件事情属实吗?朱元璋真的这么干了?
元末明初,风云际会,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将领,这其中,又以朱元璋手下的第一大将徐达最为著名。徐达,字天德,是朱元璋的老乡。元末参加朱元璋的起义部队,作战勇敢、用兵如神,从鄱阳湖大战,到攻克大都(北京)、驱逐北元,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死后,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子孙世袭公爵,可谓荣宠备至。不过,徐达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暴卒,让他的死显得扑朔迷离。
后世有不少人说,徐达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在民间的语境中,徐达之死,是出于朱元璋诛杀功臣的阴谋——朱元璋在即位建立明朝之后,大杀功臣,从谋士李善长、刘伯温,到武将蓝玉、傅友德,跟着他打天下的人几乎全都死在了他的刀下,徐达自然也不例外。
一个普遍流传的说法是,徐达晚年,背上的疽发了,需要静养。可就在徐达病的厉害的时候,朱元璋派人送去了一盘蒸鹅。鹅是最发的,而背上生疽是最不能碰这些食物的,所以,朱元璋的用意很明显,你徐达吃了它安心地走吧——好歹朱元璋还给徐达留了具全尸,比起凌迟处死的胡惟庸等来说要好的多了。徐达也无可奈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别再挣扎了。就这样,吃了蒸鹅之后,背疽发作而死。死后,朱元璋当然假惺惺地追封了他一系列的名号、爵位。
这个传说,在民间流传的非常之广,甚至有很多历史爱好者,在向别人介绍徐达,或者介绍明朝开国功臣被朱元璋诛杀的时候,都会引用。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用这个赐蒸鹅的例子,再合适不过了。但是,仔细思考一下,这个故事本身,存在着一些难以解释的地方。
朱元璋何许人也?那是元末明初一等一的枭雄,能在乱世之中脱颖而出,最后坐上皇帝宝座,绝非侥幸。朱元璋做事做人,都有一个原则,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绝对没有中间妥协的地方。如果朱元璋要杀一个大臣,可以安一个“谋反”的罪名凌迟处死,也可以赐喝了必死的毒酒,无论如何不会选一种可能没有效果的方式。
在徐达这件事上,如果朱元璋想杀他,有两种选择。如果朱元璋想把徐达一家全族人都杀了,那他大可以罗织罪名,让手下编造徐达“谋反”的证据,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杀了他,还能占领道德的制高点。如果朱元璋只是害怕徐达一个人,想要他死,而对他子孙后代没兴趣的话,那他也可以派人在徐达的饮食里下毒,不管是慢性的还是急性的毒药,都是完全可以确保徐达致死的——不管怎么样,朱元璋也不会用赐蒸鹅这种办法来杀徐达,万一徐达吃了蒸鹅没事呢?蒸鹅毕竟本身没毒,只不过可能会发,如果徐达身体好一点,吃了蒸鹅能活下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朱元璋这个“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的人,怎么会选择这样一个不保险的办法呢?
事实上,持“赐蒸鹅”这一说法的人,都认为证据来自于明代嘉靖年间的王文禄,不说别的,就是王文禄其人,离徐达去世已有将近二百年的时间,而据持这一说法的人的观点,“赐蒸鹅”的记载,来源于王文禄的《龙兴慈记》。《龙兴慈记》,是王文禄小时候听妈妈讲的那些有关太祖朱元璋的故事,本来就是民间传说,却被用来做史料用,这不就是误导人。
更重要的是,就是这本《龙兴慈记》里,也没有完整记载“赐蒸鹅”一事的地方,对徐达和朱元璋的关系,也只是十分隐晦的叙述了一小段而已,根本没有涉及到“蒸鹅”一事。所以,所谓朱元璋赐蒸鹅杀徐达的说法,只不过是民间语境中的传说故事罢了。
历史上,徐达很可能是多年征战,积劳成疾,最后病死的。徐达本人虽然功勋卓著,但为人不偏不倚,又低调持重,从来不敢违逆朱元璋的旨意,最后得以寿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关键是,徐达在洪武十八年的时候去世,这时候朱元璋的大儿子——太子朱标还活着,而朱元璋真的丧失理智大规模屠杀功臣,是在太子先他而去之后,不能不说,这也是徐达和徐家幸运的地方了。
所以说,这件事情根本就是假的!朱元璋就算要杀徐达也不必做的这么明显。
相关参考
徐达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根据《明史》记载,徐达乃是因“背疽”而死。然而在民间,却有这样一种说法广为流传,徐达当时生了背疽,朱元璋听说生有背疽之人吃了蒸鹅将会加重病情导致死亡,于是便派人
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末期文学家,太尉杨彪之子,以学识渊博而著称。建安年间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簿。杨修出身于世家望族,《后汉书》说“自震至彪,四
如果明朝有军衔的话,那“元帅”军衔,必定第一个发给徐达。徐达在明代开国功臣中绝对排名第一,他的战功究竟有多显赫,我就不赘述了,当然,这也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要说的是,徐达究竟是怎么死的?1民间传说:徐
这时是1921年,大约就在这一年,他认识了林徽因。不过,按照蒋百里的说法:“志摩出国之前,在北京见过林徽音(因),那时的她,虽然年纪小,但已经很动人的了。梁公子送徽音(因)欧游,还是两条小辫子在头上甩
嘉靖年间的某夜,在辽东大帅李成梁的寝帐里,一名小厮正在为他洗脚,看到他脚心上有三颗痦子。李成梁得意地说:“我的福气和官运全在这三颗痦子呢!”小厮说:“我脚心有七颗痦子,怎么就没有福气和官运呢?”李
嘉靖年间的某夜,在辽东大帅李成梁的寝帐里,一名小厮正在为他洗脚,看到他脚心上有三颗痦子。李成梁得意地说:“我的福气和官运全在这三颗痦子呢!”小厮说:“我脚心有七颗痦子,怎么就没有福气和官运呢?”李成梁
明朝灭亡和日本人丰臣秀吉有啥关系?这还得从嘉靖年间说起,明神宗时期,日本人丰臣秀吉野心勃勃,一心想吞并朝鲜,并以此为跳板征服中国。算盘是打的好,但是实力欠佳,被神宗打的七零八落,但是就在这短短的时间之
明朝灭亡和日本人丰臣秀吉有啥关系?这还得从嘉靖年间说起,明神宗时期,日本人丰臣秀吉野心勃勃,一心想吞并朝鲜,并以此为跳板征服中国。算盘是打的好,但是实力欠佳,被神宗打的七零八落,但是就在这短短的时间之
董卓为西凉军人出身,长期驻守西部边区,社会背景相对简单,由此形成了暴躁和单纯的性格,但长期以来备受冷落,一直没有机会到中央发展,后受大将军何进密诏进京“共商国是”。到京后,形势错综复杂,各种机缘巧合,
徐达,字天德,明朝开国军事统帅,为淮西二十四将之首。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任他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七年(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