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连有轨电车的历史问题
Posted 有轨电车
篇首语: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有关大连有轨电车的历史问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关大连有轨电车的历史问题
1909年9月25日,当第一辆有轨电车缓缓驶过大连街头,伴随着电车行驶时发出的“咣当”声,继天津(1906年)、上海(1908年)之后,中国第三条、也是东北第一条有轨电车系统诞生了。
大连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从此拉开历史帷幕,它的轨迹几乎与这座城市的发展史重合,成为大连早期城市形态形成的推动力。
1899年,大连开埠建市,赢得日俄战争的日本人为了巩固其在“南满”的统治,由“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大规模实施了城市“电气铁道”筹建计划。
继第一条从电气游园(今裕景商城)至大栈桥(今码头)全长2.45公里的有轨电车后,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大连共开通10条有轨电车线路,总长约32.7公里,车辆百余台,形成较完整的有轨电车线网,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城市交通工具。
在80岁以上老大连人的记忆里,电车有白牌车和红牌车的区别,白牌车干净、舒适,乘客多数是日本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中国劳工不允许上这样的“好车”,他们只能乘坐挂红牌的“破车”。
曾经,老大连人把日本人带来的这个新奇的庞然大物叫做“美国大木笼子”,因为第一批行驶在大连街头的37辆电车,车身为木结构,由美国制造,而实际上,它的底盘是英国造,电气部分则是德国造。
这种由三个国家的技术拼凑起来的电车,被日本人应用在他们的殖民统治中。
今年80岁的陈玉兰老人告诉笔者:“解放前的大连街上,除了电车,就是人拉的两个轮子的‘东洋车’和能坐三四个人的马车,但后两者比较贵,一般人坐不起。”
1945年,大连街头的高音喇叭里传出日本人的哭声他们投降了。
随着日本人的离去,大连的有轨电车遭到瘫痪性的摧毁:运营线路只剩下3条,百余台车辆仅有10台还可勉强使用。
但战败的日本人没有想到,由他们带来的有轨电车早已与大连人结下深厚的情缘,残暴的破坏不但没能割断这股情脉,反而燃起了更加炽烈的重建热情。
在之后的30年岁月里,大连电车迎来了发展史上的巅峰期。
1946年4月1日,政府从日本人手里接管了大连都市交通会社,并更名为大连市交通公司,有轨电车从此获得新生。
加紧修复有轨电车恢复运营,成为当时大连市交通公司的首要工作。
至1949年,大连市内6条有轨电车线路上共有车辆105台,日客运量10万多人次。
1949年前,大连交通公司电车工厂仅能修理有轨电车。
它的前身是建造于1909年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电车修理工场。
这个占地约7000平方米的修理场只能负担有轨电车的维修和装配。
日本人拿来主义的建设方法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智慧的大连人创造出奇迹,经过广大电车职工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终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自行生产的有轨电车。
1951年国庆,大连电车工厂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台1000型新式有轨电车,向年轻的共和国献上一份划时代的厚礼,大连的电车工人无比激动地向毛主席发出致敬的贺电。
从此,新中国电车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自强不息的大连人为此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大连有轨电车发展的巅峰时期,最多时建有线路11条,总长48.9公里,车辆144台,职工5000余人,日均客运量45.33万人次。
有轨电车成为当时市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到了70年代,大连开始大规模拆除有轨电车线路,曾经称霸街头的有轨电车遭遇到时代的挑战。
人口增长了,汽车客运发展了,城市交通压力变大了,而时代的脚步却更快了。
一向稳重忠诚的有轨电车因为没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被人们挑起了毛病:速度太慢、占道太多、噪音太大。
有轨电车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渐渐屈居劣势,因此,很多城市纷纷取消了有轨电车系统,而大连也相继拆除了部分线路。
到1977年时,大连保留了3条有轨电车线路。
这3条线路首尾相连,从东到西贯穿了整个市中心,全长15公里。
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是多么富有智慧的保留,它不仅尊重了老大连人的过去,也为新一代大连人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岁月变迁,如今有轨电车的周围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惟独电车依旧。
它简直成了一尊流动的雕塑,无声无息,却浑身散发着历史的美与沧桑。
百年遗存 展现独特价值
电车的出现,是近代工业文明的成果。
它是一种由直流架空触线供电,由牵引电动机驱动的客运车辆。
电车又分有轨和无轨两种。
有轨电车是利用铁轨来承担车身的重量,因为以前的车厢是火车车厢改装的,所以铁轨也用得很粗,称为重轨。
后来改进了转向架和刹车装置,减轻了车身重量,重轨改为了轻轨,也就是现在有轨电车的铁轨。
有轨电车的电动机有无级变速功能,所以电车上没有变速箱和排档,只要加大电流就可以提速,不过一般的速度为每小时15公里。
车行速度之慢,有时甚至比不过自行车,但这也正是有轨电车的可爱之处,让行人在它面前没有畏惧感,明知道电车就在身后,还大摇大摆地从它面前穿过。
所以乘坐有轨电车的人,都应该是不着急赶路的人,有心情欣赏窗外的风景。
有人认为有轨电车是一种笨重落后的交通工具,这是一种误解。
就载客能力而论,除地铁外有轨电车让几乎所有的地面交通工具都甘拜下风。
然而,有轨电车最大优越性还在于它是“零排放”的节能环保交通工具,因为它是以电力来做推动,车辆没有任何废气废水排放,对路面的损伤程度也很低。
同时,有轨电车还有一个优势是几乎不会堵车,其专用路轨就在路中央,其他机动车道在其两旁,互不影响。
对于中型城市来说,有轨电车是实用廉价的选择。
因为无需在地下挖掘隧道,1公里有轨电车线所需的投资只是1公里地下铁路的三分之一。
而相较其他路面交通工具,有轨电车会更有效地减少交通意外的比率。
由于电车车身的电动机采用反向电流刹车,正向电流启动,所以有轨电车乘坐起来也比较平稳。
目前,大连203路上行驶的3000型有轨电车均为1935年至1938年期间,由日本铁道车辆制造企业制造生产的,是当今世界仍在服役的最古老的有轨电车之一。
3000型有轨电车在电车技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上第一代有轨电车的代表。
在全球为数不多仍保留这类“古董”的城市中......
相关参考
1947年6月28日有轨电车在纽约消失1947年6月28日,纽约曼哈顿区举行了一个令人伤感的仪式,一辆有轨电车停在一条街头的拐角处,宣告完成历史使命。有轨电车从此在纽约市消失。有轨电车是20世纪初世界
·有轨电车行驶在老城西南城角光绪二十八年(1902),世昌洋行获得了在天津设立电车电灯公司的专利权。但是,世昌洋行本身没有投资能力,便将专利转让给比国通用银行财团。比利时人梅雅德与德璀琳,首先在“都统
香港电车公司自1904年起已为香港市民服务,多年来在服务质素和设备上不断求进,致力为乘客提供高质素的电车服务。世界最大双层电车车队电车公司成立之初,只有26辆单层电车。经过百多年的努力,今天拥有163
香港电车公司自1904年起已为香港市民服务,多年来在服务质素和设备上不断求进,致力为乘客提供高质素的电车服务。世界最大双层电车车队电车公司成立之初,只有26辆单层电车。经过百多年的努力,今天拥有163
历史上的这一天:1947年12月3日1947年12月3日,年轻的马龙白兰度在田纳西威廉姆斯的戏剧《欲望号街车》的首演中,首次在埃塞尔巴里摩尔剧院传递了痛苦的哭声“STELLA”。这部戏剧探讨了两者之间
长春54路(夜间通宵车)夜间线路西安大路22:00,23:00,0:00,1:00,2:00,3:00,4:00,此线路为单一方向运营,只运营西安大路到工农大路方向1元,IC卡0.9元,老年卡0.8元
上海公交车在票价史在1988年到1992年上海公交车的票价发展史爱问你说得没错。上海最早的票价有轨电车、无轨电车、汽车三类型的票价不同,按路程分级票价,有轨电车票价三分一档,票价3分、6分、9分、1角
上海公交车在票价史在1988年到1992年上海公交车的票价发展史爱问你说得没错。上海最早的票价有轨电车、无轨电车、汽车三类型的票价不同,按路程分级票价,有轨电车票价三分一档,票价3分、6分、9分、1角
上周亦庄新城公布了有轨电车T1线规划方案;紧接着,顺义又公布将在“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3条有轨电车线路。有轨电车这一已消失多年的公共交通工具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回眸历史,在上世纪初,北京城的公共交通中
●2008年05月04日,合肥市有轨电车一号线建设指挥部成立。●2008年06月19日,合肥市有轨电车公司筹备组成立。●2008年10月,经合肥市政府批准地铁建设规划及相关支撑性文件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