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后、、

Posted

篇首语:百艺通,不如一艺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崖山之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崖山之后、、

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正月,张弘范兵至崖山。

南宋残军与元军在崖门海域展开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双方投入兵力50馀万,动用战船2千馀艘,最终宋军全军覆没,南宋灭亡。

二月初六日晨,崖门海域风雨交加,元军发动总攻,宋军血战至黄昏,最终战败。

太傅张世杰护杨太后突出重围,左丞相陆秀夫携少帝突围无望,遂杖剑驱妻子入海,并背负年仅九岁的少帝赵昺蹈海殉国。

大宋后宫及群臣也纷纷投海殉国,七日,“浮尸出于海十馀万人”。

杨太后闻赵昺死,赴海死,张世杰葬之于海滨,亦投海殉国。

宋遂亡。

易衣冠、亡天下

 

——“剃发易服”纪念日:夏历六月十五日 明弘光元年(1645)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军占领南明弘光政权金陵。

六月初五日,多尔衮谕江南前线总指挥,豫亲王多铎,下令“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倘有不从,以军法从事。”

 

·六月十五日,多尔衮谕礼部,通令全国剃发,“向来剃发之制,不即令画一,姑令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

今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若不画一,终属二心”“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剃发。

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

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辩,决不轻贷。”

 

·七月,令,“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戊子年二月初六(2008.03.13),崖山海战729周年;六月十五(2008.07.17),剃发易服363周年。

《春秋》之义,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中国而为夷狄,则夷狄之。

“中国”始终都是华夏,华夏始终都是进步文明的代表,而华夏也根本不曾以种族、民族划分。

“崖山之役以下,中国已经没有一个统治集团有能力又有意愿全盘接手华夏文明,并加以发扬光大,因此中国正朔已断。

“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大约此意吧。

托现代教育的福,知道崖山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也许日本人说的是对的:宋之前是中国,宋之后是支那。

蒙古军的屠城,杀掉北方百分之80的汉人,精英殆尽。

明朝只算诈了下尸,可惜当年汉人的精气神全没了

我们没什麽值得自豪的了,只愿有生之年可以凭吊崖山 以慰不孝之罪!

崖山是中国一个值得回忆的地方,中国人应该认识它。

蒙古人的来到,杀死了一半的中国人,剩下的另一半为他们种地,做工,提供奢侈品。

处于种族隔离的藩篱之下,成为蒙元帝国治下最下等的一类人,帝国的统治阶层虽然文化低落,然而依然极端鄙视和仇恨这些文明高于他们的人群,他们始终拒绝汉化,在九十五年的统治中,基本上没有接受汉文化,帝国上层的官方语言显然不是汉语,他们三心二意的短期恢复过中国人操练的很熟稔的科举考试,然而这种技巧复杂的运作对帝国而言还是太复杂了,而且帝国上层内部对于大量接受汉族中国人进入政府的前景显然是恐惧的,所以后来又取消了这种中国式的文官选拔制度。

帝国对数量众多的中国人始终是持怀疑,排斥的态度,除了提供粮食和其它维持社会生活正常运转所必须的生活用品以及提供赋税。

似乎蒙元帝国的蒙古统治者无法发现汉人的其它价值,而且热爱自由的中国人的反抗也是此起彼伏,所以蒙古人抑止不住喜欢杀人的野蛮本性,定期屠戮中国人。

在海边,蒙元军队把一队队百姓定期扔到海里喂鱼,在内陆地区,蒙元在各个路口设卡,盘查百姓,发现所谓"赵,张,王,李"四大姓汉人就拖到一边杀了。

这种酷政只是在担心激起更大民变的情况下才被取消。

这方面的不良记录可以一直追溯到蒙元开国时,就有蒙古统治者提出杀光汉人的对策,只是在汉化的契丹人耶律楚才的委婉劝说下才停止这个动议。

而耶律楚才只能使用这样的理由:试问杀光所有的中国人,谁来为我们种地?我们向谁收税?让我想起《黑客帝国》中机器人对待人类的手法,将人类作为他们的电池,为那个机器人社会提供能源。

蒙古人两手空空来到中国,将中国人民作为他们的电池,寄生在中国土地,最后中国人复国成功,蒙古人最后两手空空回到草原故地。

他们身入宝山而什麽也没有得到,这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只是因为处于游牧奴隶社会阶段的蒙古统治阶层文化太低落,加上他们建立的是世界性的帝国,治下不但有蒙元帝国,还有其它的如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等,他们的地域超出了中国的范畴,所以蒙古人不局限于中国一个地域,他们与草原故地的联系特别紧密,他们定期回到草原,无法切断与草原的脐带,不可能化身为中国人,而他们对待中国人的残酷杀戮态度也使得他们和中国人始终对立,命中注定这个寄生的帝国无法长期骑在中国人头上。

南宋的大臣陆秀夫在国家将要被蒙元灭亡的时候,背着年仅9岁的少帝投海而死。

一首诗歌可以表达我们对凄然收场的宋王朝的怀念。

为了复兴宋室,一直不停奋战,

但事到如今,已无力挽回了。

"陛下,您是大宋的正统后裔,应该断然作出不辱没您血统的决定。

"

"我明白了,秀夫,你没有背弃我,并且自始至终侍奉我,太感谢了!"

少帝静静地微笑着说到。

陆秀夫面对少帝这种勇敢地态度,不得不强忍住眼泪。

"陛下..."陆秀夫背起少帝,用带子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蒙古军啊,将来有一天,继承我们遗志的同胞,一定会征讨你们的!"

就这样,陆秀夫背着少帝,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据说达十万人之多。

这就是南宋最后一战的崖山之战。

南宋的陆秀夫死了......赵宋终结,古典意义上的中国也随之灭亡,中国第一次整体亡于游牧民族之手。

这场战争的两个对手的来历都不平凡,赵宋的灭亡也不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改朝换代,所以下面介绍他们各自的前世今生。

赵宋王朝之前世今生

若拿起一幅"清明上河图"细细揣摩,则不得不感叹,赵宋确实是一个适合居住的时代,汴梁固然是清平的花花世界,便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杭州,也引来了强盗的觊觎。

柳永的一曲小调夸夸杭州的"重湖叠崦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就让完颜亮立志"立马吴山第一峰"。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天水一朝"(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想必大家耳目能详,这是陈寅恪的话。

李约瑟:宋代是中国"自然科学的黄金时代。

"

又是陈寅恪:"宋文化是华夏民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宋文化是今后文化发展的指南,我国民族文化的更新,必将走上"宋代学术之复兴",或"新宋学"之建立的道路。

"

内藤虎次郎(1866-1934,日本"支 那学"创始人之一):宋代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日本学"唐和宋在文化性质上有显着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

"

谢和耐(JacqueGer):宋代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

既然这是文艺复兴,那麽这样的复兴为什麽在后来终止了呢?为什麽没有如欧洲发生的那样走上持续复兴道路并进而走向新兴资本主义道路?这个近世的开始是怎样被打断的?那个继承她的弓马娴熟的所谓元朝为什麽没有继起这样的文艺复兴?我一直思量,如果不是那个只知残酷虐杀汉人,欲变青天下所有的农田为牧场的元朝来统治中国,我们会面对怎样的中国呢?历史在我眼前渐渐模煳,彷佛永远也看不清他的真正面目。

一声叹息。

宋朝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经济、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也是中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时代。

那个时代,中国占世界GDP总量要超过一多半。

宋朝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和文明程度在当时都是世界第一。

对于中国而言,宋朝就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

中国的文化这个时候是一种积极的、开放的文化。

汉朝国强,唐朝武盛,宋朝文旺。

中国文化到宋达到了巅峰。

宋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现代管理的朝代,中国文化巅峰的时代,随着宋的灭亡而凋残。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一段说宋的评价是:“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其后蒙元和满清交替的异族入侵,带给华夏人民极大灾难和深重杀戮,这是二个野蛮对文明血腥征服的朝代;中间一个明朝,又是以保守自大、丧心病狂且腐朽堕落闻名的(如海禁、如明太祖诛尽开国功臣、明成祖夷方孝孺十族、明思宗碎磔刚刚血战解了京师围的袁崇焕)。

因此在日本人的眼里,中国自宋以后就不再是他们崇尚的正源华夏文明了。

不少国外的史学家也将宋朝覆亡视为古典意义中国的结束,即所谓“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宋以后,特别是宋明相继覆亡于蒙元和后金满清手中时,汉人在经历了多次异族入侵、改朝换代的血腥杀戮后,华夏文明阳刚进取的民族嵴梁基本被打断,勇烈诚信的人群几被杀绝,民族最优秀成分基本丧失,存活下来的都是“劣币淘汰良币”法则衍生出来的奴化人群,因此宋后社会总是充满太多圆滑世故的保命哲学。

再经历宋明理学特别是明代以来的文化自我阉割后,剩下的古老中华文明基本属于一种散发着腐朽气息的文明,虽然古老,却是戗害着最优秀成份的一种老人黄昏式智慧。

虽不无可取之处,却于历史大格局深有妨碍。

宋是这样一个铭记了汉源正朔的朝代,跨越时空和今天的中国人有着不解精神文化传承。

有宋一代,充满太多诡谲魔幻的宿命。

在一波波外来专制暴力肆虐下和思想的强奸中,现代中国的民主宪政总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而有宋一代几乎就是汉祚和民族命运的一个缩影。

李约瑟难题

英国着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曾因胚胎发育的生化研究而取得巨大成就,后来他又以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杰出贡献成为权威,并在其编着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着名的“李约瑟难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麽像伽利略、拓利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麽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麽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麽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众所周知,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

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种之多。

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着名的《中国,发明的国度》一书中曾写道: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然而,从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如同江河日下,跌入窘境。

据有关资料,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只占0.4%。

中国与西方为什麽在科学技术上会一个大落,一个大起,拉开如此之大的距离,这就是李约瑟觉得不可思议,久久不得其解的难题。

回到本文的题目:崖山之后,再无中国,这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命题。

两宋300馀年,一直都是重文抑武,在军事上屡受外敌之辱,常被称为“弱宋”。

但全面的看待,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其成就超过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后的明清,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抑制工商业的朝代,并且极力发展对外贸易。

虽然不断的纳贡称臣,但国库岁收依然充裕,终宋一世,只爆发过几次小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应该是有其原因的。

汉文明在宋朝时候,领先世界,富有人文精神,科技发达,也具有抵抗精神,在蒙古横扫欧亚大陆后,独立支撑数十年。

蒙古军队占领中国北方时,其种族灭绝手段极为恶劣。

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屠城记录。

蒙古屠杀造成了中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其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在北方有4500万以上登记人口,而在各地屠城以后,还不到700万,而且这个数字一直保存到元末甚至明初。

不排除有几百万人口逃到南方,以及死于瘟疫,饥饿的人口,那麽也至少屠杀了80%以上,据记载,宋人到中原后发现,中原地区千里无人烟,白骨遍地,井里塞满了死尸而水不可饮。

蒙古军队攻占长沙时岳麓书院的数百名书生全部壮烈战死,但3百多年后,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更别提什麽陆秀夫般的忠臣了…..可以说中国的精英尽丧蒙元之手。

此后汉文明再也没有振作起来,市民社会的发育,新型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都无从谈起,中国丧失了最好的发展机会。

虽然百年后汉人复国成功,但继起的明王朝还是受到蛮族很大影响,大开历史倒车,无视生命价值,抑制商业贸易。

汉人在遭遇北方骑马民族的重创后,开始变得保守,其统治阶级相比较宋朝统治者而言也更残暴,此后的数百年,面对外侮,大多数的汉人精神麻木苟且。

中国文明垂世而独立,可以说是除西方基督教文明外最大的原创性文明,在游牧民族的入侵和打击下,在南宋末年,崖山之战后,整体性亡于蒙元,我们文明的发展的积累被破坏,可以说,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我时常想,古中华遗风,究竟会有何等的团结与彪悍,连相对柔弱的南宋,都有十万军民自发跳海殉国,这样的气节,何时能再次拥有?中华文明的复兴,需要今人的努力。

崖山之役,应写入教科书,告知后人,华夏当有那样的气节。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相关参考

崖山之后再无中华

在南宋灭亡之后,日本人痛哭流涕,很多人跑到海边跪拜,认为中华文明就此消失在蒙古骑兵的铁骑下,因此他们便以中华自居。因为他们认为「”凡是圣人所在的地方,礼仪天道所在之处,皆可以称之为中国”。也就是他们认

崖山海战双方参战人数 崖山海战双方指挥官

  崖山海战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宋朝官、兵、民约20余万人最终不敌元军2万人,宋朝灭亡。故而一些人提出“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说法。  崖山海战双方参战人数  宋朝官、兵、民约20余万人,战船1000

崖山海战,十万军民为何选择跳海自杀,都不愿意殊死一搏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之中,王朝更迭不断,伴随着王朝的更迭,经历的大小战争更是无数,在战争之中死伤的人也数不胜数,但这些人可以说都是战死,或者被俘之后被杀害,但是你听说过

崖山海战有何争议之处 崖山海战影响如何

  崖山之战在中国海战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朝虽然在崖山海战后灭亡了,但当时许多人继续坚持抗元斗争,保持了民族气节。  崖山海战有何争议之处  战斗地点  崖山位于今新会区崖门镇,银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

元宋崖山决战投海殉国千古绝唱 崖山之战的过程

崖山之战战争经过:祥兴二年(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派汉人投降大将张弘范进攻赵昺朝廷。后来在不久以前攻占广州的西夏后裔李恒也带领援军也加入张弘范军。此时宋军兵力号称20多万,实际其中十数万为文官、宫

崖山海战中南宋败给蒙古军队的不解之谜

崖山海战有着三个未解之谜,到现在还没有找出谜底。崖山海战未解之谜之一是南宋为何将所有的军队集中在崖山这个地方。根据现在的考察,南宋在崖山以南的湛江海域附近的岛屿上修筑了临时住所,按道理他们应该在岛屿上

崖山伤往事,赤心可鉴天

崖山伤往事,赤心可鉴天今天在天涯论坛上看见一篇文章,标题为「”南宋内奸张世杰”,甚为惊讶,我对张世杰虽无认真研究过,但凭着以前看过的书及资料,从未见过如此惊悚的观点,出于好奇,便将此文仔细看过,感觉就

崖山之战,为何陆秀夫一定要带着七岁的小皇帝殉国

祥兴二年(1279年)3月19日,南宋与蒙元在崖山展开大战,史称“崖山海战”,在这一战中,宋军奋力一搏,但是,仍然被元军击败,随后,元军包围了崖山(今新会崖门),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七岁的小皇帝赵昺,

崖山之战他侥幸逃脱,让赵宋血脉传承至今,习俗奇特,结婚穿白衣

南宋祥兴二年(即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宋朝与蒙古在崖山展开海战,最终宋军惨败,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据说当时追随他殉国的共有十万军民。有人认为南宋的灭亡是中国古典时代的终结,故有「”崖

历史上崖山之战后,赵昺被葬在了哪里

赵昺是南宋最后一个皇帝,宋度宗的儿子,宋端宗的弟弟,曾先后封为信王、广王、卫王。临安危急时,大臣陆秀夫等人保护端宗逃亡到福建,赵昺也在母亲杨淑妃带领下,暗暗出城,逃到泉州。宋朝小朝廷到达广东后,与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