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历史上有三次改革分别是什么
Posted 洋务派
篇首语:与理想平等交易,同喧嚣保持距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近代中国历史上有三次改革分别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近代中国历史上有三次改革分别是什么
一、洋务运动:1860年至1895年
背景:
1、清政府内忧外患,内有人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列强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统治集团不得不积极寻找巩固统治的出路。
2、列强侵略中国的同时也让中国人看到了他们技术的先进。
3、“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已经产生,为统治集团寻找出路提供了参考。
4、统治集团中少数先进人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实现“自强”,形成洋务派,在中央以奕欣、地方以李鸿章、曾国藩等为代表。
5、一方面为了克服内忧外患,另一方面也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纷争中,新掌权的慈禧太后站到了在地方和中央都拥有巨大实力的洋务派一边,对洋务运动的兴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6、总理衙门成立,成为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内容:
1、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以“求富”为旗号,创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3、70年代中期起积极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
4、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培养洋务人才。
评价(含意义):
1、洋务派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目的,单纯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而不能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注定了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但洋务运动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主要表现在: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二、百日维新:1896年至1898年。
背景:
1、政治上:甲午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民族意识;
2、经济上: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3、思想上:维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内容:
1、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
2、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提倡开办实业,改革财政;
3、军事方面,裁撤绿营,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等;
4、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广设学堂,提倡西学。
评价:
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先进文化科学的传播都是十分有利的,给了开明绅士和民族资产阶级参政的机会,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但是没有提“君主立宪”,没有触动清朝统治基础,改革并不彻底。
意义:
1、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三、清末新政与立宪:1901年至1911年。
1、背景:
清朝末年,由于义和团运动等野蛮的排外暴乱事件造成列强大举入侵,酿成弥天大祸。
加上列强的政治压力,要求清政府迅速改变当前的无能状态。
当时的清政府和军队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出现了严重的亏空,这使清朝统治着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已经开始动摇。
因此,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为统治者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于是,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
2、主要内容:
筹措军饷,训练新兵。
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废除科举,育才兴学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3、意义:.
(1)政治:增设新机构,裁撤冗官、冗衙。
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但也反映出清政府已沦为维护帝国主义的工具,增设机构维护帝国主义利益。
(2)军事:编练新军。
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但后来兵为将有,形成了近代军阀。
(3)文化教育:废科举,颁行新学制和设立各式新学堂、派遣留学生。
形成了重视西方科技与社会政治学说的风气,培养了近代科技、教育、法政、军事人才。
(4)振兴商务、奖励事业。
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然而,清末新政说到底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不可能真正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它只是一个骗局,改革并未使矛盾缓和。
相关参考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1931年,毛泽东制定土地纲领: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革命的开展激发
20世纪以来,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1)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
一、【中国近代史的重大改革有哪些其影响分别是什么】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到新中国成立(1949)为止.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
曾国藩是清朝的明臣,在旁人眼中曾国藩是个近乎完美的人。被慈禧太后称为“天下第一正人”,而且曾国藩的家训严格,对于自己的弟弟一样的用心良苦。可实际上表面看似风光的曾国藩一生战战兢兢,更令人意外的是曾国藩...
曾国藩是清朝的明臣,在旁人眼中曾国藩是个近乎完美的人。被慈禧太后称为“天下第一正人”,而且曾国藩的家训严格,对于自己的弟弟一样的用心良苦。可实际上表面看似风光的曾国藩一生战战兢兢,更令人意外的是曾国藩...
蒙古继承了游牧民族的特征,英勇善战,不畏艰辛。再加之首领杰出的领导,很快就取得了霸主的地位。在蒙古历史中,曾经有三次西征。这西征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网络配图蒙古的西征,带给西亚和
核心提示:在海军司令员岗位离任前,刘华清进了中央顾问委员会,“本以为此生事业到此告一段落,却出乎意料走进了军委机关”。以后,刘华清又“继续被委以更多重任”,直至担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等要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nbs
十九世纪英国三次议会改革英国进入十九世纪以后,进行过3次全国范围的议会改革。这些改革是产业革命引起的巨大经济变革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各阶级、各政党之间力量对比变化所提出来的必然要求。经过改革,逐步清除掉几
你的五次战役指的是什么,最最血腥的是:1、波兰战役。2、冲绳岛战役。3、阿登反击战。4、斯大林格勒战役。5、列宁格勒战役。三次突袭:德国闪击波兰,德国偷袭苏联和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三巨头三次会议:德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