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的历史介绍

Posted 陶器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的历史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的历史介绍

在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这是中国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逐渐形成的时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发现数量多、分布地域广,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平。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母系氏族逐渐繁荣,出现了规模很大的聚落。

新石器时代又可以称为是石器和陶器时代。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在造型美术方面遗留下来的主要创作,也是人类在向大自然斗争中获得的一项跨时代的创造。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里不断出土的陶器等工艺品,展现了我们祖先的审美智慧和艺术创造才能。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遍布中国各地,中部地区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大地湾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它们的年代是(公元前5500--公元前4800年)。

所制陶器比较原始,器物种类少,器形简单,火温较低,多数是红陶,基本没有纹样装饰。

分布在中国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这时期陶器的表面有漂亮的彩绘,陶器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人面鱼纹彩陶盆,1955年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出土。

泥质红陶烧成,盆内壁画人面纹和鱼纹各两个,相间排列,题材新颖,形象生动,反映了半坡类型彩陶常以鱼纹装饰陶器的特点。

相关参考

人面鱼纹陶盆和全形卜甲的历史信息

人面鱼纹盆,是出自仰韶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质地彩陶,用途作为瓮馆盖,瓮馆:瓮棺葬葬具,流行于仰韶文化-商晚期的一种葬俗,埋葬对象为夭折儿童,一般埋葬地点是当时住房的门槛下或是儿童集体墓

国家博物馆里有什么著名文物

1、人面鱼纹陶盆此彩陶盆呈红色,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人面呈圆形,头顶有似发髻的尖状物和鱼鳍形装饰。前额右半部涂黑,左半部为黑色半弧形。眼睛细而平直,似闭目状。鼻梁挺直,

中国历史 半坡的鱼纹陶盆

半坡的鱼纹陶盆这是1953年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鱼纹盆。盆高17厘米,口径13.5厘米。半坡彩陶盆不仅是实用的生活用具,也是一种原始的工艺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鱼纹是半坡遗址彩陶中最突出的纹饰,有

初中历史知识点按顺序总结的例如1860年……

1七年级(上册)一、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是半坡聚落的和河姆渡聚落。黄河流域的代表半坡聚落培植世界上最早的粟,会制作彩陶(鱼纹彩陶盆)刻有符号,房屋是半地穴式结构。长江流域的代表河姆渡聚落培植出世界上

界首彩陶的历史发展

陶器的发明,应当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勤劳、聪慧的先民以土为材,挖穴为窑,烧制出精美的低温彩陶。陶器的发明,标志着新石器文化的开始。这一时期的陶器造型朴实饱满,比例协调,装饰图案简洁大方,色

历史秘闻 红黑白铸就绵延五千五百年的彩陶世界

――“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一瞥光亮日报记者李韵距今8000年摆布,渭河流域的先民烧制出了中国北方第一批彩陶。此后,彩陶普遍显现于黄河、辽河、长江等流域的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而黄河上游甘肃区域彩

红黑白铸就绵延五千五百年的彩陶世界

――“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一瞥光亮日报记者李韵距今8000年摆布,渭河流域的先民烧制出了中国北方第一批彩陶。此后,彩陶普遍显现于黄河、辽河、长江等流域的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而黄河上游甘肃区域彩

红黑白铸就绵延五千五百年的彩陶世界

――“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一瞥光亮日报记者李韵距今8000年摆布,渭河流域的先民烧制出了中国北方第一批彩陶。此后,彩陶普遍显现于黄河、辽河、长江等流域的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而黄河上游甘肃区域彩

历史秘闻 中国有多少历史悬案

谜团重重的文明故址奇妙的人面鱼纹盆——半坡遗址之谜神秘微笑的女神——牛河梁遗址探秘江南水乡的玉器博物馆——良渚文化遗址之谜突然消失的文明——巴蜀文明刻在甲骨上的神秘符号——殷墟文字在烈火中永生的人间美

历史秘闻 宁夏中卫黄河岸边新发现人面像集群岩画

考古队正在拍摄新发现的人面像岩画。周兴华摄历久从事古岩画研究的宁夏博物馆原馆长周兴华近日在查询古文化资源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北长滩村黄河岸边新发现了30幅人面像集群岩画。据周兴华介绍,凿刻人面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