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历史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山西长治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山西长治历史
概况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
北接晋中市,东与河北省、河南省交界,南与晋城市毗邻。
总面积13864平方千米。
总人口316万人(2003年)。
中国十大魅力城市、长治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山西省唯一)。
市人民政府驻城区英雄中路,邮编:046000。
代码:140400。
区号:0355。
拼音:Changzhi Shi。
【地理位置】
位于山西省东南部。
地处北纬35°50\'--37°08\',东经113°01\'--113°40\'。
东倚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
为太行山,太岳山所环绕,构成高原地形,通称“沁潞高原”,又称“上党盆地”。
境内山地、丘陵、盆地纵横交错,海拔大都在800--1500米之间,最高的太岳山北台顶,海拔2453米。
【历史背景】
长治古称上党,位于山西省东南部,《荀子》称为“上地”。
“上党”的意思,就是高处的、上面的地方,即“居太行山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也”,因其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上党可望得中原”之说。
此外,长治还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是研究山西省历史文化、弘扬革命传统的基地。
早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神农氏炎帝就曾在这里尝百草、驯养牲畜、发展原始农业。
殷商时期,长治是殷商王朝属下的诸侯国,史称“黎”。
春秋时归晋。
战国时期赵、魏、韩三家分晋,长治为韩国别都,称“上党郡”。
隋开皇时改为潞州,后几经变更,唐时改为河东道潞州上党县。
明嘉靖8年(公元1529年)改称潞安府,并置长治县取“长治久安”之意,长治由此而得名。
清朝时继旧制为潞安府长治县。
民国初废道,长治改属冀宁道。
民国19年(公元1930年)废道制,长治直隶省辖。
1945年10月8日长治解放,1945年到1998年的50多年间,曾先后经历了作为山西省辖市由长治专区代管和晋东南行署隶属等多次行政区划的调整变动。
长治属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源远流长。
传说中的《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故事就发端于此。
长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同时还是一个革命老区。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这里创建了以太行山和太岳山为依托的抗日根据地,后来发展成为晋冀鲁豫边区,是当时华北最大的一块根据地。
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等领导机关曾长期驻扎在武乡、潞城等地,使这里成了华北抗日前线的中枢。
相关参考
山西省长治市潞酒有限公司怎么样?山西省长治市潞酒有限公司是1982-03-20在山西省长治市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长治市华丰北路47号。山西省长治市潞酒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
德风麻辣烫.路州剧院边上那个阿巴斯烤羊排.桥北的猪蹄,电烤羊肉串,酸辣粉和平医院对面明明饭店的尖椒肉丝.延庆观的鸡翅,一中门口的晋南烧饼.县前巷的油烧饼.煤校小食堂的凉菜百佳门口的油炸羊肉串,防爆的新
1.长治的历史【历史背景】长治古称上党,位于山西省东南部,《荀子》称为“上地”。“上党”的意思,就是高处的、上面的地方,即“居太行山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也”,因其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
1.长治市淮海厂历史公司是国家重点保军企业,前身为黄崖洞兵工厂,创建于1938年,位于中国首批“十大魅力城市”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市具有千余年历史文化积淀,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交通便利。公司占地面积56
1,和子饭和子饭,是山西长治郊区、长治县、长子县、屯留县、壶关县百姓最喜欢吃的一种饭食。因为是用白面、豆面、小粉面混合做成的,也称“三合面”、“杂和面”。“和子饭”也称“调和饭”。2,五里庄煎饼五里庄
晋南的地理范围包括今天的临汾市、运城市和吕梁市的石楼县。晋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长治、临汾、晋城、运城四市同处山西省南部,故为广义上的晋南地区,狭义上的晋南即指山西民间所说的“晋南专区”,也就是临汾市
山西临汾介绍称为华夏第一都尧都,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谷地,东倚太行山与长治、晋城两市相连,西北沿吕梁山与吕梁地区毗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北以韩信岭为界与晋中地区相隔,南与运城地区接壤。汾河自北向南贯
370年,前秦皇帝苻坚遣宰相王猛率勇将杨安、张蚝、邓羌等十将步骑六万讨伐慕容暐,王猛亲攻壶关(山西长治北)、杨安攻晋阳。慕容暐派慕容评率中外精卒四十余万抵御。王猛、杨安克壶关、晋阳,进军潞川(山西浊漳
西燕(汉语拼音:Xiyan,384~394),中国十六国时期鲜卑族慕容泓所建政权。都长子(今山西长治)。不在十六国数之内。盛时有今山西、河南各一部分。前秦主苻坚灭前燕,徙鲜卑4万多户于长安及近畿各
于镇河山西浑源贾庄人,生于1898年12月。1923年入山西学兵团。后曾任阎锡山部队排、连、营、团、旅长。1930年2月任晋军第八军第二十四师师长,参加中原大战。战败后回山西长治。1933年2月至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