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时期名人及历史

Posted 文学家

篇首语:少量的常识,当得大量的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仁宗时期名人及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仁宗时期名人及历史

有:范仲淹、王安石、 苏轼、苏辙、司马光等。

1、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

苏州吴县人。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

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

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

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

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

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2、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

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

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3、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4、苏辙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

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

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

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谏事而被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

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

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5、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

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

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安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范仲淹

相关参考

历史名人们怎样评价苏轼

每个人对于苏东坡喜爱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于是古往今来多少历史名人曾留下对于苏轼的评价。这些评价千姿百态,视角迥异,这里面有和你英雄所见的吗?宋仁宗赵祯“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仁厚的仁宗皇帝

宋朝历史 宋仁宗赵祯的皇后有几个?宋仁宗皇后简介及结局

宋仁宗赵祯的皇后有几个?宋仁宗皇后简介及结局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父亲为宋真宗赵恒,因历史谜案“狸猫换太子”而广为后人所熟知,曾作出让后人惊讶的“生死两

历史人物 宋仁宗赵祯有几个皇后?宋仁宗的皇后简介及结局

  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父亲为宋真宗赵恒,因历史谜案「狸猫换太子」而广为后人所熟知,曾作出让后人惊讶的「生死两」之事,那么共有几个呢?各皇后的是怎么样的?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的皇后简介以及。>  宋仁

历史人物 宋仁宗赵祯有几个皇后?宋仁宗的皇后简介及结局

  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父亲为宋真宗赵恒,因历史谜案「狸猫换太子」而广为后人所熟知,曾作出让后人惊讶的「生死两」之事,那么共有几个呢?各皇后的是怎么样的?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的皇后简介以及。>  宋仁

河南光山县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1、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宋仁宗宝元元

敌国皇帝都哭了 宋仁宗赵祯之死举国同悲

赵祯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史》赞曰:“《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史家将其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农

敌国皇帝都哭了 宋仁宗赵祯之死举国同悲

赵祯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史》赞曰:“《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史家将其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农

宋仁宗赵祯之死举国同悲而敌国皇帝竟也大哭

赵祯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史》赞曰:“《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史家将其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农

宋仁宗赵祯之死举国同悲而敌国皇帝竟也大哭

赵祯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史》赞曰:“《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史家将其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农

历史人物 北宋皇帝列表及介绍

北宋皇帝列表宋太祖赵匡胤(960年—976年)  宋太宗赵匡义(976年—997年)  宋真宗赵恒(997年—1022年)  宋仁宗赵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