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与阿根廷的交战历史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不一定终身受雇,但一定终身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德国与阿根廷的交战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德国与阿根廷的交战历史

两队(包括前西德)在历史上只交战过18场,阿根廷队8胜5平5负占据优势,进25球失23球;其中世界杯历史上两队交战过5场,阿根廷队1胜2平2负处于下风,进5球失7球。

比赛日期 比赛场地 比赛性质 交战双方 比分

2010.03.03 慕尼黑 友谊赛 德国-阿根廷 0:1

2006.06.30 柏林 世界杯1/4决赛 德国-阿根廷 1:1(点球4:2)

2005.06.21 纽伦堡 联合会杯小组赛 阿根廷-德国 2:2

2005.02.09 杜塞尔多夫 友谊赛 德国-阿根廷 2:2

2002.04.17 斯图加特 友谊赛 德国-阿根廷 0:1

1993.12.15 迈阿密 友谊赛 德国-阿根廷 1:2

1990.07.08 罗马 世界杯决赛 西德-阿根廷 1:0

1988.04.02 柏林 友谊赛 阿根廷-西德 0:1

1987.12.16 布宜诺斯艾利斯 友谊赛 阿根廷-西德 1:0

1986.06.29 墨西哥城 世界杯决赛 阿根廷-西德 3:2

1984.09.12 杜塞尔多夫 友谊赛 西德-阿根廷 1:3

1982.03.24 布宜诺斯艾利斯 友谊赛 阿根廷-西德 1:1

1981.01.01 蒙得维的亚 友谊赛 西德-阿根廷 1:2

1979.09.12 柏林 友谊赛 西德-阿根廷 2:1

1977.06.05 布宜诺斯艾利斯 友谊赛 阿根廷-西德 1:3

1973.02.14 慕尼黑 友谊赛 西德-阿根廷 2:3

1966.07.16 伯明翰 世界杯小组赛 西德-阿根廷 0:0

1958.06.08 马尔默 世界杯小组赛 阿根廷-西德 1:3

参考资料:://zhidao.baidu/question/163125507.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艾希曼事件阿根廷 艾希曼的四个儿子 阿道夫·艾希曼是怎么被抓的

中文名:阿道夫·艾希曼外文名:AdolfEichmann国籍:德国出生地:德国的索林根出生日期:1906年3月19日逝世日期:1962年6月1日www.cha138.com职业:纳粹德国的高官信仰:种

二战时阿根廷“八百壮士”参加英军抗击纳粹

据英国《空中力量》报道,1942年10月,英国空军上尉唐纳德·麦克拉蒂因座机被击落而被纳粹德军俘虏。让德国人惊讶的是,他的飞行员制服上却赫然印着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单词——“阿根廷”。二战爆发之初,纳粹

历史百科 图谋重施淫威——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

图谋重施淫威——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1917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对同盟国、协约国交战双方进行斡旋活动后,提出了交战双方直接商讨停战的建议。这个建议是要双方在无胜利的基础上建立和平。德国既不同意

谁知道英格兰历届世界杯的排名

世界杯一共举办了19届下一届2014巴西夺冠次数最多的是巴西五次,其次意大利四次,德国三次,阿根廷和乌拉圭是两次,法国、英格兰一次。届数年份举办地冠军亚军季军11930乌拉圭乌拉圭阿根廷21934意大

最强的是士兵,将领蠢得像猪一样

日本是轴心国之一,作为法西斯国家,日本成为了德国之外的第二大强国,日本人四处发动战争,与中国开战,又在菲律宾和太平洋与美军交战,在最开始的时候,日军还在诺门坎与苏军交战。日本人的四处征战,让人以为日本

历史秘闻 求f1历史上的所有冠军和成绩

德国)迈克尔·舒马赫-7(1994,1995,2000,2001,2002,2003,2004)(阿根廷)胡安·曼纽·方吉奥-5(1951,1954,1955,1956,1957)(巴西)阿亚顿·塞纳

各国足球历史前五位球星

还没退役的就不讲了巴西的贝利罗马里奥济科尤尔金霍贝贝托路易斯佩雷拉迪迪瓦瓦加林查等等阿根廷的马拉多纳帕萨雷拉肯佩斯鲁杰里雷东多卡尼吉亚巴蒂斯图塔德国的贝肯鲍尔马特乌斯卡恩鲁梅尼格盖德穆勒布雷默克林斯曼

高中历史 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

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下列事件与奥匈帝国有关的是;①参与瓜分波兰②与俄国争夺巴尔干③普奥与丹麦战争④与德国结盟,“一战”期间与协约国交战  A。①②③

高中历史 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

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下列事件与奥匈帝国有关的是;①参与瓜分波兰②与俄国争夺巴尔干③普奥与丹麦战争④与德国结盟,“一战”期间与协约国交战  A。①②③

历史百科 1902年“德拉戈主义”正式提出

1902年“德拉戈主义”正式提出“德拉戈主义”,1902年由阿根廷外交部长路易斯·马里亚·德拉戈提出的一项主张,后成为一项国际法原则。德拉戈提出这一主张,意在抗议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以武力胁迫委内